第十四回李秀成百騎下柳郡石達開傳檄震湖南

關燈
戰,餘外都留守東門。

    分拔甫定,忽城外喊聲大震。

    原來韋昌輝已得石達開将令,引二千人接應。

    清軍紛紛報道:“石達開大隊來了。

    ”劉金成急返城樓一望,見分駐洛容要道的一千人,已各自潰散;這時清軍已無心戀戰。

    李秀成領着百人,直殺過東門來,左沖右突,加入無人之境。

    虧了守備李應元,有些主見,恐秀成奪破東門,裡應外合,忙到東門保護。

    恰值李秀成兵到,從暗觑明,分外真切,便放出“擒賊必擒王”的手段,槍聲響處,李應元早已落馬。

    秀成乘勢殺了一陣,李應元部下都一哄而散。

    李秀成不去追趕,先搶開東門,引韋昌輝大隊進來。

    劉金成見不是路,急上馬殺出東門而逃,李秀成不去追趕,趕忙出榜安民。

     次日石達開大隊俱到。

    韋昌輝、李秀成率軍士迎入城裡。

    石達開謂李秀成道:“昔甘甯以百騎劫營,傳諸千古;今賢弟以百人下府城,更非甘甯所能及。

    洪哥哥聞之,當令心折矣。

    ”秀成道:“小小伎倆,某料劉金成無謀,故冒險行之,實不足為訓也。

    ”說着時,不覺已到府衙。

    秀成随令厚葬王兆祺、李應元屍首,一面再議進兵之計。

    秀成道:“我軍已下柳城,士氣尚未疲憊,就當乘勢進兵。

    ”石達開依從其計,遂撥一千人馬守柳州;自己率全隊進發。

     且說江忠濟、張國梁領命,引兵援救柳州。

    救兵如救火,一路上倍道而行。

    才過永福縣,隻見劉金成同着數十人狼狽奔至,哭訴柳州失守之事。

    江忠濟見柳州已失,隻得率兵回駐永福,預備石軍來攻;一面使人通知賽尚阿。

    當下賽尚阿聞柳州已失,驚慌無措。

    江忠源道:“某料石軍必不攻桂林。

    我軍可派兵緊守永福,勿使有失。

    ”勞崇光道:“桂林為全省命脈,彼軍勢所必取。

    彼軍若乘勝攻取桂林,全省休矣。

    以弟愚見,甯失十永福,不可失一桂林,望中堂思之。

    ”賽尚阿道:“勞方伯之言,正合某意。

    ”遂不從江忠源之言,調江忠濟、張國梁引軍回桂林。

    江忠源又道:“雖是如此,恐江忠濟、張國梁中途有失,也不可不準備。

    ”賽尚阿聽罷,便令向榮、江忠源各領二千人接應。

     當下江忠濟聽得回軍之令,歎道:“自撤藩籬,而聚于孤城之中,大為失算。

    隻将令不可違也。

    ”即傳令退軍。

    約行十餘裡,隻見路途崎岖,樹木叢雜,江忠濟傳令暫緩行程。

    忽探馬報道:“前面山林中隐隐現出旗幟,此行恐要謹慎。

    ”江忠濟聽罷,便欲退回永福,忽然後軍探馬趕至,報稱:“我軍才離了縣城,李秀成不費一力,已領軍襲了永福。

    今來路不知人馬多少,望大人從速計較。

    ”江忠濟此時見前後皆是敵軍,呆了半晌,說不出一句話。

    張國梁道:“事已至此,隻管前進便是。

    ”江忠濟沒奈何,隻得奮勇向前。

    不一時間喊聲大震,左有譚紹洸,右有洪仁發,兩路殺出。

    江、張兩人,急?得分頭接戰。

    不提防石達開、李世賢大隊追至。

    江忠濟無心戀戰。

    那洪仁發見了張國梁,正如仇人見面,分外眼明,恨不得生擒到馬上。

    張國梁急殺條血路望桂林而走。

    隻有江忠濟尚困在垓心,欲随着張國梁而去,争耐洪仁發死命追趕,急的望南而下,不料斜刺裡又來了一枝軍截住去路,卻是韋昌輝。

    石達開也随後趕到。

    此時軍士已多逃散。

    江忠濟料不能脫身,又恐受敵軍所辱,遂轟槍自擊而亡。

    石達開乘勢殺了一陣,于亂軍中尋得江忠濟屍首,命帶回營中,以禮葬之。

    然後引兵來趕張國梁。

    追殺數裡,見向榮、江忠源已有接應,石達開遂傳令收軍,自回與李秀成相議,便撤去永福之兵,并離開桂林,領全軍直奔靈川,與洪秀全會合。

    秀全聽得石達開已到,自與楊秀清、錢江出來迎接。

    石達開急下馬,見禮畢,秀全道:“柳州永福之戰,賊軍膽落矣。

    藉兄弟之力,成就事功不少。

    ”石達開道:“此非弟一人之力,乃秀成之謀,與諸兄之功也!”錢江道:“名下無虛士,秀成智勇足備,吾不如之。

    ”秀成聽罷,急的謙讓一回。

    洪秀全便令重賞李秀成,随大合諸将會議進湖南之計。

    錢江道:“今宜先定官制,使各有次序,然後統屬軍人較易,主公以為然否?”秀全道:“先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