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洪仁發誤走張嘉祥錢東平重會胡元炜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馮雲山已定下計策,要賺斬烏蘭泰。
洪秀全便依計而行。
雲山即辭回羅大綱營裡,調動人馬,策應洪軍。
秀全送雲山去後,随喚韋昌輝囑令如此如此;又喚黃文金囑令如此如此。
兩人得令去後,秀全便親領中隊為前部,專待鳥軍。
且說烏蘭泰已到了一天。
紮營已定,卻不見洪秀全動靜,便向參謀張奮揚問計。
張奮揚道:“彼軍起旗,本宜速進,今卻不動,其中或者有詐!大人恐不宜輕舉。
”烏蘭泰笑道:”小醜跳梁,有何妙計!以某從軍多年,百萬之衆,某且不懼,何況一洪秀全?某當親自擒之。
”張奮揚道:“某所慮者,永安州城耳。
永安絕無險要:且東鄰象州,西界桂平,又是四戰之地,恐賊軍必垂涎此地,以趨桂平,又将奈何?”烏蘭泰道:“公言很是!但本軍僅三千人,隻足當洪秀全之數;若再分兵以守永安,實非良策!今向軍門随後出矣,永安料必無虞。
況秀全尚在前敵,豈能遽至永安耶?某若以全軍臨之,秀全一敗,即廣西皆安矣。
何必多慮!”張奮揚聽罷,暗忖自己所言,志在全軍退守永安,今見主将不從,更不敢再說,隻得辭出帳來。
烏蘭泰便令部司陳國棟,協領國恩為前部,望洪軍殺來。
誰想秀全深溝高壘,隻選精銳三百人,壓住陣腳,全軍卻伏在營裡,屹然不動。
陳國棟見所發槍彈,全不中要害,又見秀圭絕無動靜,便向國恩道:“張奮揚久參軍幕,料事多才,今敵軍如此動靜,不可不防!”國恩聽罷,便令陳國棟獨當前面;卻自來見烏蘭泰,禀報情形。
烏蘭泰怒道:“凡攻營拔寨,一鼓作氣,遲則軍心懈矣!速回去盡力攻營。
如有退後者,立依軍法!”國恩無奈,便跑回前軍。
令陳國棟盡力攻營。
當下洪秀全,見敵軍來勢漸猛,便令軍士還槍接戰,胡混戰了一回,隻見秀全領軍望西而逃。
陳國棟便同國恩兩人,領軍随後追趕。
這時烏蘭泰,聽得前軍得勝,便号令一聲,率大隊前進。
正在陣前,隻見洪軍旌旗紛紛變換:忽改後軍為前軍,繞東而來,卻打着黃文金的旗号。
烏蘭泰急令分軍,以陳國棟、國恩會追洪秀全,然後單迎黃文金接戰。
不料黃文金,這一枝軍如生龍活虎,望烏蘭泰本軍,彈如雨下。
烏蘭泰正在酣戰,忽流星馬飛報禍事:報稱向提督未到江口,流寇羅大綱,用馮雲山之計,已率大隊,徑取永安州去了!城池緊急,特來報知。
烏蘭泰聽了,吓得幾乎墜馬!回顧張奮揚歎道:“果不出足下所料!永安若失,何處可歸?不如退兵。
”便傳令陳國棟、陳國恩先退,自己親自斷後。
不提防洪秀全、黃文金,分頭趕來,軍士無心戀戰,各自逃命。
中彈下馬者,不計其數。
烏蘭泰便死命逃奔。
忽然前部喊聲大震:原來迤西一軍,飛走橫貫而來,為首的卻是韋昌輝。
陳國棟、國恩勉強接戰。
協領國恩措手不及,面頰上早中了一流彈,落馬而死;陳國棟吃了一驚,望後便退。
此時欲回水安,已被韋昌輝截住,不能沖出。
後面洪、黃兩枝人馬,又卷地追來,殺得烏軍全無隊伍,逃的逃,降的降,烏蘭泰立殺數人,那裡阻止的住?此時洪、韋、黃三路逼住,烏蘭泰料不能回永安,便令向西而逃!陳國棟顧不得軍士,急令親信百人,保護烏蘭泰,透出重圍。
張奮揚急對陳國棟說道:“我一頭走,他一頭迫,究非長策。
望足下保烏帥先行,後兵我自當之!”說罷,便率敗殘的百人死力抵禦洪秀全。
烏蘭泰已自走會。
可憐張奮揚,一個謀士,以衆寡不敵,竟力盡自刎而亡!後人有詩歎道: 十年帷幄贊軍營,轉助強胡拒漢兵。
回首孤墳荒草裡,幽魂空繞永安城! 自張奮揚殁後,五百軍人,紛紛逃散。
秀全一一招降,皆用好言安慰。
見烏蘭泰逃走已遠,便移兵望永安州而來!按下慢表。
先說烏蘭泰,自得張奮揚抵禦一陣,才逃得性命。
計部下三千軍士,隻剩二百餘人,或是手無寸鐵,或是焦頭爛額。
烏蘭泰十分忿恨。
時已夕陽西下,剛行至一處,但見樹木叢森,分不出路徑。
便問左右:“此處是何所在?”左右有識得路途的答道:“此處地名钭谷。
過了這所山林,便有小路通出江口。
”烏蘭泰道:“賊軍黨羽甚多,我正好從小路奔走。
”便令從钭各行來,約十裡許,見山路狹隘,烏蘭泰不覺有些心慌。
忽一聲号炮,隻聽得呼道:“害民賊快來送死!”說猶未了,槍彈紛紛飛來了。
馮雲山親領三百人,截住去
洪秀全便依計而行。
雲山即辭回羅大綱營裡,調動人馬,策應洪軍。
秀全送雲山去後,随喚韋昌輝囑令如此如此;又喚黃文金囑令如此如此。
兩人得令去後,秀全便親領中隊為前部,專待鳥軍。
且說烏蘭泰已到了一天。
紮營已定,卻不見洪秀全動靜,便向參謀張奮揚問計。
張奮揚道:“彼軍起旗,本宜速進,今卻不動,其中或者有詐!大人恐不宜輕舉。
”烏蘭泰笑道:”小醜跳梁,有何妙計!以某從軍多年,百萬之衆,某且不懼,何況一洪秀全?某當親自擒之。
”張奮揚道:“某所慮者,永安州城耳。
永安絕無險要:且東鄰象州,西界桂平,又是四戰之地,恐賊軍必垂涎此地,以趨桂平,又将奈何?”烏蘭泰道:“公言很是!但本軍僅三千人,隻足當洪秀全之數;若再分兵以守永安,實非良策!今向軍門随後出矣,永安料必無虞。
況秀全尚在前敵,豈能遽至永安耶?某若以全軍臨之,秀全一敗,即廣西皆安矣。
何必多慮!”張奮揚聽罷,暗忖自己所言,志在全軍退守永安,今見主将不從,更不敢再說,隻得辭出帳來。
烏蘭泰便令部司陳國棟,協領國恩為前部,望洪軍殺來。
誰想秀全深溝高壘,隻選精銳三百人,壓住陣腳,全軍卻伏在營裡,屹然不動。
陳國棟見所發槍彈,全不中要害,又見秀圭絕無動靜,便向國恩道:“張奮揚久參軍幕,料事多才,今敵軍如此動靜,不可不防!”國恩聽罷,便令陳國棟獨當前面;卻自來見烏蘭泰,禀報情形。
烏蘭泰怒道:“凡攻營拔寨,一鼓作氣,遲則軍心懈矣!速回去盡力攻營。
如有退後者,立依軍法!”國恩無奈,便跑回前軍。
令陳國棟盡力攻營。
當下洪秀全,見敵軍來勢漸猛,便令軍士還槍接戰,胡混戰了一回,隻見秀全領軍望西而逃。
陳國棟便同國恩兩人,領軍随後追趕。
這時烏蘭泰,聽得前軍得勝,便号令一聲,率大隊前進。
正在陣前,隻見洪軍旌旗紛紛變換:忽改後軍為前軍,繞東而來,卻打着黃文金的旗号。
烏蘭泰急令分軍,以陳國棟、國恩會追洪秀全,然後單迎黃文金接戰。
不料黃文金,這一枝軍如生龍活虎,望烏蘭泰本軍,彈如雨下。
烏蘭泰正在酣戰,忽流星馬飛報禍事:報稱向提督未到江口,流寇羅大綱,用馮雲山之計,已率大隊,徑取永安州去了!城池緊急,特來報知。
烏蘭泰聽了,吓得幾乎墜馬!回顧張奮揚歎道:“果不出足下所料!永安若失,何處可歸?不如退兵。
”便傳令陳國棟、陳國恩先退,自己親自斷後。
不提防洪秀全、黃文金,分頭趕來,軍士無心戀戰,各自逃命。
中彈下馬者,不計其數。
烏蘭泰便死命逃奔。
忽然前部喊聲大震:原來迤西一軍,飛走橫貫而來,為首的卻是韋昌輝。
陳國棟、國恩勉強接戰。
協領國恩措手不及,面頰上早中了一流彈,落馬而死;陳國棟吃了一驚,望後便退。
此時欲回水安,已被韋昌輝截住,不能沖出。
後面洪、黃兩枝人馬,又卷地追來,殺得烏軍全無隊伍,逃的逃,降的降,烏蘭泰立殺數人,那裡阻止的住?此時洪、韋、黃三路逼住,烏蘭泰料不能回永安,便令向西而逃!陳國棟顧不得軍士,急令親信百人,保護烏蘭泰,透出重圍。
張奮揚急對陳國棟說道:“我一頭走,他一頭迫,究非長策。
望足下保烏帥先行,後兵我自當之!”說罷,便率敗殘的百人死力抵禦洪秀全。
烏蘭泰已自走會。
可憐張奮揚,一個謀士,以衆寡不敵,竟力盡自刎而亡!後人有詩歎道: 十年帷幄贊軍營,轉助強胡拒漢兵。
回首孤墳荒草裡,幽魂空繞永安城! 自張奮揚殁後,五百軍人,紛紛逃散。
秀全一一招降,皆用好言安慰。
見烏蘭泰逃走已遠,便移兵望永安州而來!按下慢表。
先說烏蘭泰,自得張奮揚抵禦一陣,才逃得性命。
計部下三千軍士,隻剩二百餘人,或是手無寸鐵,或是焦頭爛額。
烏蘭泰十分忿恨。
時已夕陽西下,剛行至一處,但見樹木叢森,分不出路徑。
便問左右:“此處是何所在?”左右有識得路途的答道:“此處地名钭谷。
過了這所山林,便有小路通出江口。
”烏蘭泰道:“賊軍黨羽甚多,我正好從小路奔走。
”便令從钭各行來,約十裡許,見山路狹隘,烏蘭泰不覺有些心慌。
忽一聲号炮,隻聽得呼道:“害民賊快來送死!”說猶未了,槍彈紛紛飛來了。
馮雲山親領三百人,截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