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羅大綱皈依拜上帝韋昌輝乘醉殺婆娘
關燈
小
中
大
軌,不欲使秀清禀保者,蓋懼官府猜疑,緻牽累團練軍;二則團練軍初成,恐軍心未必用命,肯同進劫監牢?故令老兄來此。
實則劫獄一事,斷行不得!這裡離桂平還遠,用人少自然劫不來;若用人多了,一路上官兵星羅棋布,卻不易行動也!”以晃道:“然則奈何?”雲山道:“韋昌輝如此熱血,實不難釋放哥哥!但釋放後,頗難安置。
因哥哥住了貴府多時,多有認得他的,自然再難前往。
即到秀清莊上,恐風聲一揚,不特連累秀清,且恐團練以此解散,反至前功盡廢了;若是投奔這裡,又路途較遠,官兵麇聚,似此實費躊躇。
”以晃道:“平南縣有個金田地方,由桂平繞昭平而去,該處官兵實少。
且金田還有一個大機會,獨惜路途又遠,如之奈何!”雲山道:“金田什麼機會?不妨明說。
”以晃道:“弟有故人黃文金,原是個世襲的缙紳。
素有大志,不求仕進。
素恨滿人盤踞中華,連世襲的頂子卻也不要。
現辦一個保良攻匪會。
此處耳目頗疏,若謀在該處起義,更是容易。
”雲山道:“如此甚妙!若有金田起義,再令楊秀清牽制桂林救應之師,這裡羅大綱便可直取永安駐紮,有此三路,何憂大事不成?但事不宜遲,就請速行為是。
”以晃便囑雲山代向羅大綱道歉,即辭出,依舊路回來,先尋着洪仁發,支發了店錢而去。
洪仁發見忽來忽往,早含着一肚氣,隻事到其間,也沒得可說。
當下一路無話,忙跑回桂平,見了韋昌輝,告知前事。
昌輝慨然道:“既是如此,某願舍家圖之。
但昨天己将洪、秦兩兄分押,欲劫之,頗費躊躇。
”說罷便帶了胡、洪二人先回家裡安歇。
不提防到了門外,隻見鄰宅王舉人的兒子王艾東,正從自家屋裡轉出,與韋昌輝打個照面,不覺滿面通紅。
昌輝喝一聲道:“弟不在家裡,過來則甚?”王艾東道:“正尋老兄談話。
聽說老兄不在府上,方欲回去,今老兄既有貴友到來,弟不便打攪,改日過來拜候罷了。
”昌輝有事在身,隻得把手一拱,說一聲怠慢。
便帶胡、洪兩人進去,先引到倒廳上坐下,随令家人治膳。
原來昌輝先妻自從亡過,續娶一個繼室王氏,生得面似新桃,腰如冶柳;并有一婢,名喚秋蘭,同在妙齡。
昌輝是個專好交朋,不顧女色的人,因此回家的時日較少。
那王氏婆娘便不能安居,看王艾東是個年少風流,遂不顧同姓嫌疑,竟與私通。
那婆娘心腸既辣,手段又高,隻道王艾東是個缙紳門戶,可能壓倒昌輝。
初時猶瞞着秋蘭,明來暗去,漸漸連秋蘭同走一路了,己非一日。
人言啧啧,隻瞞了昌輝一人。
那愚民又最畏劣紳,見王艾東的父親是個舉人,自不敢說出别話來了。
隻這日那婆娘見艾東撞着昌輝,心裡仍不自在,因忖昌輝帶了兩人回家談話,料然有别的事故,轉令秋蘭到廚治膳,卻蹑足潛蹤,密聽昌輝幾人說話。
聽得昌輝說道:“小弟就從。
明晚帶兩位到了獄中,口稱探監,那獄卒是弟拾舉他的,弟順便遣開獄卒,開了鍊鎖,整便梯子,仁發兄便扶秀全哥哥逾牆逃去。
趁城門未閉,均到西門約齊同走,以圖大事可也。
”胡、洪兩人答應。
那婆娘聽得,早記在心頭。
少時把膳呈上,三人痛飲一會,昌輝有些醉意,便安置胡、洪兩人打睡,自己卻回房去。
那婆娘早知昌輝進來,卻不理會,先到床上睡下。
昌輝道:“你也不理我。
因我素日不理家事,因此惱了?”那婆娘突然道:“你幹得好事?”昌輝道:“我沒有尋花問柳,幹過那事來,卻如此生氣?”婆娘道:“結交歹人,要劫獄謀反,我明天便要出首去!”昌輝聽罷大驚道:“那有此事?你休聽别人言語!”婆娘拍着胸脯,笑嘻嘻說道:“你瞞得别個,如何瞞得老娘!方才在倒廳上說怎麼話?我記在心頭,你如何賴得!”昌輝此時沒言可答,隻得哀求道:“無論未有此事,縱有此事,豈不念夫妻情分,休要洩漏。
待我多把金錢與你使用就是了。
”婆娘又道:“我不是小兒,任人欺弄的!我明天要出首去,好教你看!”昌輝道:“休得如此!你要如何便如何罷了!”那婆娘道:“這都使得,隻怕你幹不來。
”昌輝道:“件件依得,你隻管說便是。
”那婆娘道:“我耐不得隻般醜丈夫,你要把一紙休書,讓我改嫁王艾東;再把秋蘭随我去,便萬事幹休。
若有一個不字,老娘隻是不依。
”說罷翻身向内而去。
昌輝聽了這話,已知那婆娘與王艾東有了私情,要陷害丈夫,不覺乘些酒氣,憤火中燒,再不多言,立時拔出佩刀,窺定那婆娘頸上一刀,分為兩段。
管教:?閨房喋血,殺淫婦于當堂;豪傑毀家,脫真人于陷阱。
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實則劫獄一事,斷行不得!這裡離桂平還遠,用人少自然劫不來;若用人多了,一路上官兵星羅棋布,卻不易行動也!”以晃道:“然則奈何?”雲山道:“韋昌輝如此熱血,實不難釋放哥哥!但釋放後,頗難安置。
因哥哥住了貴府多時,多有認得他的,自然再難前往。
即到秀清莊上,恐風聲一揚,不特連累秀清,且恐團練以此解散,反至前功盡廢了;若是投奔這裡,又路途較遠,官兵麇聚,似此實費躊躇。
”以晃道:“平南縣有個金田地方,由桂平繞昭平而去,該處官兵實少。
且金田還有一個大機會,獨惜路途又遠,如之奈何!”雲山道:“金田什麼機會?不妨明說。
”以晃道:“弟有故人黃文金,原是個世襲的缙紳。
素有大志,不求仕進。
素恨滿人盤踞中華,連世襲的頂子卻也不要。
現辦一個保良攻匪會。
此處耳目頗疏,若謀在該處起義,更是容易。
”雲山道:“如此甚妙!若有金田起義,再令楊秀清牽制桂林救應之師,這裡羅大綱便可直取永安駐紮,有此三路,何憂大事不成?但事不宜遲,就請速行為是。
”以晃便囑雲山代向羅大綱道歉,即辭出,依舊路回來,先尋着洪仁發,支發了店錢而去。
洪仁發見忽來忽往,早含着一肚氣,隻事到其間,也沒得可說。
當下一路無話,忙跑回桂平,見了韋昌輝,告知前事。
昌輝慨然道:“既是如此,某願舍家圖之。
但昨天己将洪、秦兩兄分押,欲劫之,頗費躊躇。
”說罷便帶了胡、洪二人先回家裡安歇。
不提防到了門外,隻見鄰宅王舉人的兒子王艾東,正從自家屋裡轉出,與韋昌輝打個照面,不覺滿面通紅。
昌輝喝一聲道:“弟不在家裡,過來則甚?”王艾東道:“正尋老兄談話。
聽說老兄不在府上,方欲回去,今老兄既有貴友到來,弟不便打攪,改日過來拜候罷了。
”昌輝有事在身,隻得把手一拱,說一聲怠慢。
便帶胡、洪兩人進去,先引到倒廳上坐下,随令家人治膳。
原來昌輝先妻自從亡過,續娶一個繼室王氏,生得面似新桃,腰如冶柳;并有一婢,名喚秋蘭,同在妙齡。
昌輝是個專好交朋,不顧女色的人,因此回家的時日較少。
那王氏婆娘便不能安居,看王艾東是個年少風流,遂不顧同姓嫌疑,竟與私通。
那婆娘心腸既辣,手段又高,隻道王艾東是個缙紳門戶,可能壓倒昌輝。
初時猶瞞着秋蘭,明來暗去,漸漸連秋蘭同走一路了,己非一日。
人言啧啧,隻瞞了昌輝一人。
那愚民又最畏劣紳,見王艾東的父親是個舉人,自不敢說出别話來了。
隻這日那婆娘見艾東撞着昌輝,心裡仍不自在,因忖昌輝帶了兩人回家談話,料然有别的事故,轉令秋蘭到廚治膳,卻蹑足潛蹤,密聽昌輝幾人說話。
聽得昌輝說道:“小弟就從。
明晚帶兩位到了獄中,口稱探監,那獄卒是弟拾舉他的,弟順便遣開獄卒,開了鍊鎖,整便梯子,仁發兄便扶秀全哥哥逾牆逃去。
趁城門未閉,均到西門約齊同走,以圖大事可也。
”胡、洪兩人答應。
那婆娘聽得,早記在心頭。
少時把膳呈上,三人痛飲一會,昌輝有些醉意,便安置胡、洪兩人打睡,自己卻回房去。
那婆娘早知昌輝進來,卻不理會,先到床上睡下。
昌輝道:“你也不理我。
因我素日不理家事,因此惱了?”那婆娘突然道:“你幹得好事?”昌輝道:“我沒有尋花問柳,幹過那事來,卻如此生氣?”婆娘道:“結交歹人,要劫獄謀反,我明天便要出首去!”昌輝聽罷大驚道:“那有此事?你休聽别人言語!”婆娘拍着胸脯,笑嘻嘻說道:“你瞞得别個,如何瞞得老娘!方才在倒廳上說怎麼話?我記在心頭,你如何賴得!”昌輝此時沒言可答,隻得哀求道:“無論未有此事,縱有此事,豈不念夫妻情分,休要洩漏。
待我多把金錢與你使用就是了。
”婆娘又道:“我不是小兒,任人欺弄的!我明天要出首去,好教你看!”昌輝道:“休得如此!你要如何便如何罷了!”那婆娘道:“這都使得,隻怕你幹不來。
”昌輝道:“件件依得,你隻管說便是。
”那婆娘道:“我耐不得隻般醜丈夫,你要把一紙休書,讓我改嫁王艾東;再把秋蘭随我去,便萬事幹休。
若有一個不字,老娘隻是不依。
”說罷翻身向内而去。
昌輝聽了這話,已知那婆娘與王艾東有了私情,要陷害丈夫,不覺乘些酒氣,憤火中燒,再不多言,立時拔出佩刀,窺定那婆娘頸上一刀,分為兩段。
管教:?閨房喋血,殺淫婦于當堂;豪傑毀家,脫真人于陷阱。
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