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發伊犁錢東平充軍入廣西洪秀全傳道

關燈
幾句,蕭朝貴具道仰慕已久,要服從貴教,乞求洗禮的話。

    原來大凡服從外教的人,必由教士洗禮。

    當下郭士立答道:“洗禮倒還容易,必要那人聽個道理,由教士念過人品何如,方能進得教來!”秀全是初來教堂,不曉得其中情節。

    郭士立便把這情節,對朝貴說個透亮。

    朝貴低頭一想,道:“秀全兄是本處人氏,無論何時洗禮都不打緊。

    隻是小弟乃廣西人氏,目下正要回鄉,又不知何時再遇老兄了,統求老兄設法方便。

    ”郭士立聽罷,暗忖他兩人是讀書人,卻要來奉道,實在難得!且憑他到廣西去傳道也是不錯。

    想罷,隻得從權允了。

    洪、蕭二人大喜。

    果然到了十大八天,郭士立與那洪、蕭兩人洗禮。

    兩入在教堂已非一日,可巧郭士立又因要事,須回香港,便着洪、蕭兩人入廣西傳道。

    立刻給了文憑,交洪、蕭兩人領了,各自分别而去。

    這裡不表郭士立回港。

     且說洪、蕭兩人領了文憑,完回城内,尋着錢江,把前項事情說了一遍,錢江不勝之喜。

    再留在公館裡住了兩大,囑咐些機密事情,便請洪秀全同蕭朝貴,先回花縣等候。

    自己卻待要辭了督衙幕府席位,才好動身。

    秀全不敢久留,即着蕭朝貴複過劉浔,假說回鄉,二人便同到花縣去了。

     這裡錢江打發停當,忙回衙裡辦事。

    不提防數日間,那鴉片案情發作,不知何人唆弄,朝廷把一張谕旨降将下來,将林則徐撤任,立要他回京問話,卻把一個徐廣缙升了總督。

    那林則徐在任憑着錢江,卻是案無留牍的,自然沒有甚麼首尾未完的事件,早已交卸停妥,立回京去。

    隻這徐廣缙做了總督,本是個務虛名沒器量的人。

    錢江暗忖:這個時候,正好辭退幕府席位。

    不料辭了幾次,徐廣缙竟執意不從,錢江摸不着頭腦。

    一日忽聽到廣缙複聘李雲龍到幕裡。

    仔細探得廣缙和前任廣府餘溥淳有師生情分,因此擡舉李雲龍。

    過不多幾時,果然尋一點事兒,将劉浔革了,便把餘溥淳複署廣府。

    餘溥淳、李雲龍與錢江是個對頭,錢江知機,就打點走路,不想小人眼明手快,李雲龍竟把錢江私縱伍商,圖謀不軌的事情,詳了一禀,在督衙發作起來。

    徐廣缙又因林則徐在任時,萬事由錢江主持,奪了自己權勢。

    正好乘這個機會,洩卻心頭之恨,竟把錢江拿押起來,交廣府衙門審訊。

    錢江這時已料着是餘溥淳、李雲龍兩人瞞禀徐總督,要圖陷害。

    連訊了幾堂,還虧口供尚好,且所控各事,又沒什麼憑據,以故仍押羁中。

     這時禁押錢江的事,早傳遍了。

    那一點風聲傳到花縣,飛入洪秀全耳朵裡,一驚非小!正要親進省城問候,隻見馮逵說道:“哥哥曾到省城多時。

    未知李雲龍禀内牽涉哥哥沒有?休便起程,不如小弟替走一遭。

    倘有緩急,飛報前來,哥哥便和衆人随着朝貴兄弟,先入廣西,免得同陷虎口。

    ”衆人大喜。

    馮逵辭了秀全等,立刻望省城進發,不過半日,到了廣府衙門。

    尋着獄卒,就想打通門徑來見錢江。

    清國監房積弊,多由獄卒把弄,大凡探問人犯的,倒要賄通獄卒,這便喚作通門頭。

    若沒有通過門頭,任是至親人等,決不能探監犯。

    一面馮逵早知得這個緣故,正待向獄卒關說,那裡知道這獄卒倒是個好人。

    此人姓陳名開,生平單好結交豪傑。

    當時見了錢江,問他是被控犯着謀亂的人。

    便忖道:“此人有這般思想,料有過人的本領。

    ”因此反要已結錢江起來,每日酒肴供奉,所以錢江沒些受苦。

    那一日陳開見馮逵到來探問,不待打通門頭,早帶他至錢江面前相見。

    錢江見了馮逵大驚道:“雲翁來此做甚?若是洩漏風聲,株連起來,各兄弟都有不妥。

    就此回去,速進廣西為是!”馮逵道:“為先生案情,放心不下,特替哥哥來走一遭。

    先生自料這案如何?”錢江道:“弟一人雖居虎口,安如泰山。

    這案本沒憑據,料不能殺弟。

    且徐廣缙那厮,内懷刻毒,而外好聲名,必不殺我,衆兄弟放心可也!”馮逵道:“我們若到廣西,先生無人照料,不如求托伍商,設法賄免。

    想伍氏受過先生大恩,那有不從?”錢江笑道:“某今時被困監年,那人不知?他還沒有到來問候,豈是感德圖報的人。

    雲翁休作夢話!”馮逵正欲再言,隻見陳開慌忙進來說道:“不好了!幕裡傳出消息,先生這段案情,要充發伊犁去了。

    ”馮逵一聽,唬得面如上色。

    忽見錢江呵呵大笑。

     馮逵便問:“先生聞得充軍,如何反笑起來?”錢江道:“不消多問,後來便知,某自有脫身之計。

    雲翁不宜久留,就此請回花縣,速入廣西,遲則誤事。

    休在此作兒女态也!”馮逵聽罷,便不敢久留。

    管教:充發邊隅,豪傑歎風塵跋涉;潛來西省,英雄奮雷雨經綸。

     要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