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會深山群英結大義遊督幕智士釋豪商
關燈
小
中
大
會,比不得今夕齊全,不如我們幾人當天結義,共行大志,你道如何?”錢江道:“此事正合弟意,準可行之!”秀全大喜。
馮逵、仁達、仁發自沒有不願。
當下五人焚香表告天地,誓要戮力同心,謀複祖國;若背此盟,天誅地滅。
各人祭告已畢,仁發道:“如有一個背了明誓的,休教他撞在我手裡!”說罷連錢江都忍笑不住。
幾人便重複坐下來,再談了一個更次而罷。
是夜錢江宿于寺中。
次朝一齊起來,梳洗已畢,錢江便要辭回。
秀全不敢相強,恐礙了衙門公事,齊送錢江下山。
到了山下,錢江道:“這裡回具衙不遠,不勞君等遠送,就此請回罷”!秀全便珍重了幾句,各人握手而别。
當下錢江返至具署,才發付了公事,忽上房裡轉遞到一函,卻是林總督的聘書。
那林總督本是福建人氏,雙名則徐,别号少穆,是個翰林出身,這時正任兩廣總督。
雖識不得民族大義,卻有一片愛民之心,到是清國當時少有的人物了!錢江把來書看罷,覺書中有一種求賢若渴的語氣,暗忖這機會倒不容易:大則打動林公,圖個自立:小則結識豪商巨賈,接濟軍需,還勝過在這荒僻小縣。
想罷,便攜着林公這一封書,人谒縣令張尚舉,具道要往督幕的意思。
張尚舉道:“未生非百裡才,本縣怎敢屈留先生,先生請自便。
若有要事,還請賜函惠我,便是萬幸了!”錢江謙讓過,便辭了出來,一面報知洪秀全,一面打疊行程,别了張尚舉,望省城進發。
才半天,早到了省城,尋着督衙,把名刺投将進去,林則徐不勝之喜,立即迎接入内。
林則徐道:“先生不棄,辱臨敝署,不特本部堂之幸,實兩廣人民之幸也!”錢江道:“小可錢江,有什麼才力,偏勞大人錯愛。
但得侍教左右,敢不盡心竭力以圖報!”林則徐聽罷,喜個不住。
又談些時務,見錢江不假思索,口若懸河,十分歎服。
侍役倒上兩盅茶,二人茶罷,則徐便令侍役送錢江到書房裡去。
看官記着,自此錢江便在總督衙裡辦事了!巨說此時海禁初開,洋貨運進内地,日多一日,以洋務起家的很是不少。
就中單說一家字号,名喚怡和。
這“怡和行”三個字,婦孺通知,算得嶺南天字第一家的字号!那行裡東主,姓伍,别号紫垣,生得機警不過,本是個市廛班首。
所有外商運來的貨物,大半由他怡和居奇。
且外商初到,識不得内地情形,一切價目,皆由該商訂定。
因此年年獲利,積富至一千萬有餘!内中貨物以鴉片為大宗,都是通商條約裡載得很明白的。
怎奈林則徐雖知得愛民,還不懂得通商則例,以為鴉片是害人東西,便把那鴉片當作仇人一般,把洋商恨得要不的。
追本求源,于是想嚴查鴉片,禁止入口。
将發售鴉片的大行店盡行法辦,那怕華商不畏懼?好歹沒人代售鴉片,豈不是不禁自絕,還勝過和外人交涉?想罷,就失把個怡和行東主伍商查辦起來了!可巧那案情落在錢江手裡。
錢江暗忖道:“林公意思,定要把伍商重辦。
但按通商條約,本來辦不得伍商。
這個商千萬家财,若由錢某手裡出脫了這一個人,他便感恩無地,那時要與他同謀大事,那有不從?”想了一想,早定了個主意,故意把案情延緩了數天。
這時伍商的家人正在日日奔走官衙。
走衙門拍馬屁的,又紛紛到恰和行裡尋着管事的人,你也說有什麼門路,我也說有什麼門路,還有一班就把錢江的名字說将出來。
試想錢江是個總督特地聘用的人員,那個不信他好情面?那伍商的家人,自然要上天鑽地,找個門徑來交結錢江。
那一夜初更時分,錢江還靠在案上觀書,忽見一人徘扉而入,乃是花縣張令幕裡同事的朱少農。
背後随着一人,年近五旬,面貌卻不認得,錢江急忙起迎讓坐。
朱少農指着那人說道:“此敝友是富商伍紫垣的管家潘亮臣也!伍氏為鴉片案情,見惡于大府,非先生不能援手。
所以托弟作介紹,投谒先生。
”錢江道:“伍君罪不至死,但恐林帥盛怒之下,無從下手耳!”潘亮臣道:“先生既知敝友罪不至死,先生甯忍坐視?倘能超豁他一命,願以黃金萬兩為壽!希望救他則個。
”錢江怒道:“某雖不才,豈為金錢作人牛馬?足下乃以此傲人耶!”朱少農急謝道:“愚夫不識輕重,冒犯先生。
”錢江道:“某平生好救人,不好殺人,待林帥怒少平,有可效力之處,當為伍君出脫,不勞懸念也!”二人大喜,便拜謝而别。
管教:英雄弄計,枉教青眼氣豪商;官吏交讒,竟被黃堂陷志士。
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馮逵、仁達、仁發自沒有不願。
當下五人焚香表告天地,誓要戮力同心,謀複祖國;若背此盟,天誅地滅。
各人祭告已畢,仁發道:“如有一個背了明誓的,休教他撞在我手裡!”說罷連錢江都忍笑不住。
幾人便重複坐下來,再談了一個更次而罷。
是夜錢江宿于寺中。
次朝一齊起來,梳洗已畢,錢江便要辭回。
秀全不敢相強,恐礙了衙門公事,齊送錢江下山。
到了山下,錢江道:“這裡回具衙不遠,不勞君等遠送,就此請回罷”!秀全便珍重了幾句,各人握手而别。
當下錢江返至具署,才發付了公事,忽上房裡轉遞到一函,卻是林總督的聘書。
那林總督本是福建人氏,雙名則徐,别号少穆,是個翰林出身,這時正任兩廣總督。
雖識不得民族大義,卻有一片愛民之心,到是清國當時少有的人物了!錢江把來書看罷,覺書中有一種求賢若渴的語氣,暗忖這機會倒不容易:大則打動林公,圖個自立:小則結識豪商巨賈,接濟軍需,還勝過在這荒僻小縣。
想罷,便攜着林公這一封書,人谒縣令張尚舉,具道要往督幕的意思。
張尚舉道:“未生非百裡才,本縣怎敢屈留先生,先生請自便。
若有要事,還請賜函惠我,便是萬幸了!”錢江謙讓過,便辭了出來,一面報知洪秀全,一面打疊行程,别了張尚舉,望省城進發。
才半天,早到了省城,尋着督衙,把名刺投将進去,林則徐不勝之喜,立即迎接入内。
林則徐道:“先生不棄,辱臨敝署,不特本部堂之幸,實兩廣人民之幸也!”錢江道:“小可錢江,有什麼才力,偏勞大人錯愛。
但得侍教左右,敢不盡心竭力以圖報!”林則徐聽罷,喜個不住。
又談些時務,見錢江不假思索,口若懸河,十分歎服。
侍役倒上兩盅茶,二人茶罷,則徐便令侍役送錢江到書房裡去。
看官記着,自此錢江便在總督衙裡辦事了!巨說此時海禁初開,洋貨運進内地,日多一日,以洋務起家的很是不少。
就中單說一家字号,名喚怡和。
這“怡和行”三個字,婦孺通知,算得嶺南天字第一家的字号!那行裡東主,姓伍,别号紫垣,生得機警不過,本是個市廛班首。
所有外商運來的貨物,大半由他怡和居奇。
且外商初到,識不得内地情形,一切價目,皆由該商訂定。
因此年年獲利,積富至一千萬有餘!内中貨物以鴉片為大宗,都是通商條約裡載得很明白的。
怎奈林則徐雖知得愛民,還不懂得通商則例,以為鴉片是害人東西,便把那鴉片當作仇人一般,把洋商恨得要不的。
追本求源,于是想嚴查鴉片,禁止入口。
将發售鴉片的大行店盡行法辦,那怕華商不畏懼?好歹沒人代售鴉片,豈不是不禁自絕,還勝過和外人交涉?想罷,就失把個怡和行東主伍商查辦起來了!可巧那案情落在錢江手裡。
錢江暗忖道:“林公意思,定要把伍商重辦。
但按通商條約,本來辦不得伍商。
這個商千萬家财,若由錢某手裡出脫了這一個人,他便感恩無地,那時要與他同謀大事,那有不從?”想了一想,早定了個主意,故意把案情延緩了數天。
這時伍商的家人正在日日奔走官衙。
走衙門拍馬屁的,又紛紛到恰和行裡尋着管事的人,你也說有什麼門路,我也說有什麼門路,還有一班就把錢江的名字說将出來。
試想錢江是個總督特地聘用的人員,那個不信他好情面?那伍商的家人,自然要上天鑽地,找個門徑來交結錢江。
那一夜初更時分,錢江還靠在案上觀書,忽見一人徘扉而入,乃是花縣張令幕裡同事的朱少農。
背後随着一人,年近五旬,面貌卻不認得,錢江急忙起迎讓坐。
朱少農指着那人說道:“此敝友是富商伍紫垣的管家潘亮臣也!伍氏為鴉片案情,見惡于大府,非先生不能援手。
所以托弟作介紹,投谒先生。
”錢江道:“伍君罪不至死,但恐林帥盛怒之下,無從下手耳!”潘亮臣道:“先生既知敝友罪不至死,先生甯忍坐視?倘能超豁他一命,願以黃金萬兩為壽!希望救他則個。
”錢江怒道:“某雖不才,豈為金錢作人牛馬?足下乃以此傲人耶!”朱少農急謝道:“愚夫不識輕重,冒犯先生。
”錢江道:“某平生好救人,不好殺人,待林帥怒少平,有可效力之處,當為伍君出脫,不勞懸念也!”二人大喜,便拜謝而别。
管教:英雄弄計,枉教青眼氣豪商;官吏交讒,竟被黃堂陷志士。
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