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回識巧計劉湘告大捷設陰謀孫督出奇兵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吳毓麟回到洛陽,把南京的情形,向吳佩孚說了一遍。
吳佩孚大加獎勵。
吳毓麟見左右無人,悄悄的問道:“聽說民國八年運到中國的那批軍火,已經給人以四百八十萬的代價買去,大帥可曾知道?”又突然發生驚人之事。
吳佩孚佯作驚訝之狀道:“你聽哪個說的,我不信。
故意把問句颠倒,裝得真象。
那批軍火,不是有公使團監視着嗎?急切如何出賣?”裝得象。
吳毓麟道:“大帥果然不曾知道嗎?”吳佩孚道:“知道,……我還問你?”吳毓麟低頭想了想,笑道:“既然大帥不知道,我也不用說了。
”意中固已深知此事,為吳氏所為矣。
吳佩孚道:“你不必說這消息從哪裡來,卻說對于這件事的意見如何?”問得妙。
吳毓麟道:“以我的愚見,倘然此項軍火為大帥所得,則大可以為統一國家的一助,倘然被别人買去,則未免增長亂源咧。
”回答得更妙。
吳佩孚大笑,在他背上拍了兩下道:“可兒,可兒,你知道這批軍火是哪個買的?”吳毓麟熟視道:“遠在千裡,近在目前,想來眼前已在洛陽軍隊中了。
”吳佩孚又大笑,因低聲說道:“果如我兄所料,這批軍火,确是我所買進,正預備拿一部分去接濟楊森呢。
”瞞不住,隻得實說,其實此時已無人不知,正不必瞞也。
吳毓麟道:“楊子惠楊森字。
屢次敗潰,接濟他又有何益?”吳佩孚笑而不答。
吳毓麟也不往下再說,因又轉變辭鋒道:“聽說孫馨遠把兵力集中延平,不知道是襲浙,還是圖贛?”吳佩孚道:“浙江并無動靜,江西督理蔡成勳,已經來過兩次電報,請中央制止他窺贛,但我料馨遠雖然機詐,似乎尚不至做如此沒心肝的事情,想來必然還有别的用意。
”知孫氏者其子玉乎?彼此又說了幾句閑話,吳毓麟辭去。
吳佩孚命人去請張其锽和楊森的代表,張其锽先到,吳佩孚便告訴他接濟楊森軍械的事情。
張其锽想了想,并不說什麼話。
吳佩孚道:“你怎麼不表示意見?”張其锽笑道:“這也不必再說了,不接濟他,等熊克武沖出了四川,仍要用大軍去抵禦。
接濟他,立刻便有損失。
但是歸根說起來,損失總不能免,與其等川軍來攻湘北而損失,倒不如現在僅損失些軍械,而仍為我用的好得多了。
此即戰國策均之謂也,吾甯失三城而悔,毋危鹹陽而悔之意。
吳佩孚聽了這話,也不禁為之粲然。
正在說話,楊森的代表已來,吳佩孚便當面允他接濟軍械,叫他們趕緊反攻的話。
楊森的代表一一領諾,當日便電知楊森。
楊森歡喜,複電稱謝,電末請即将軍械運川,以備反攻。
吳佩孚命海軍派艦運了來福槍三千枝,子彈百萬發,野炮十尊,補助楊森。
楊森得了這批軍火,一面整頓部隊,一面又分出一部分子彈,去接濟劉湘、袁祖銘等,連合反攻。
這時楊森新得軍火,槍械既精,兵勢自盛,熊軍久戰之後,力氣兩竭,不能抵禦,竟一戰而敗。
胡若愚見熊克武戰敗,不願把自家的兵,去代别人犧牲,也不戰而退。
劉湘、楊森、袁祖銘等入了重慶,開會讨論,劉湘道:“敵軍中賴心輝、劉成勳等,勇悍難敵,好在他們并非熊克武的嫡系,所以服從他的命令者,不過逼于環境罷咧。
我們現在最好一方追擊熊軍,一方通電主張和平解決川局,僅認熊克武、但懋辛的第一軍為仇敵,對于熊軍的友車,如劉成勳、賴心輝各部,都表示可以和平解決。
劉、賴見熊克武要敗,恐怕自己的勢力跟着消滅,當在栗栗危懼之中,見我方肯與合作,必不肯再替熊氏出力,那時熊氏以一軍當我們三四軍之衆,便有天大的本領,也不怕他不一敗塗地咧。
”楊森、袁祖銘均各稱善,一面追擊熊克武,一面通電主張和平解決。
如此且戰且和的戰略,亦系從來所未有之戰局。
其時劉存厚在北部也大為活動,熊克武左支右绌,屢次戰敗,心中焦灼,急急召集劉成勳、賴心輝、但懋辛等在南驿開軍事會議,商量挽救戰局的危機。
熊克武先把最近的局勢報告了一番,再征求他們的戰守意見。
但懋辛先起立發言道:“現在的局勢我們已四面受敵,守是萬萬守不住了,不如拚命反攻,決一死戰,幸而戰勝,還可戡定全川。
假使死守,則四面援兵已絕,日子一久,必緻坐困待斃咧。
”但懋辛此時亦十分着急。
熊克武聽了這話,點頭道:“此言深得我心。
”因又熟視劉、賴兩人道:“兄弟意見如何?”兩人不肯說話,其心已變。
劉、賴兩人面面相觑,半晌,賴心輝方起立道:劉成勳不說,而賴心輝說,此賴之所終能一戰也。
“現在局勢危急,必須戰守并進,方才妥貼,倘使全力作戰,得勝固佳,萬一相持日久,敵人絕我後路,豈不危險?”熊克武道:“兄的意思,該守哪裡?”賴心輝道:“成都為我們根據地方,要守,非守成都不可。
”自為之計則得矣,其如大局何?熊克武道:“派哪個負責堅守?”劉成勳、賴心輝齊聲答應,情願負責。
吳佩孚大加獎勵。
吳毓麟見左右無人,悄悄的問道:“聽說民國八年運到中國的那批軍火,已經給人以四百八十萬的代價買去,大帥可曾知道?”又突然發生驚人之事。
吳佩孚佯作驚訝之狀道:“你聽哪個說的,我不信。
故意把問句颠倒,裝得真象。
那批軍火,不是有公使團監視着嗎?急切如何出賣?”裝得象。
吳毓麟道:“大帥果然不曾知道嗎?”吳佩孚道:“知道,……我還問你?”吳毓麟低頭想了想,笑道:“既然大帥不知道,我也不用說了。
”意中固已深知此事,為吳氏所為矣。
吳佩孚道:“你不必說這消息從哪裡來,卻說對于這件事的意見如何?”問得妙。
吳毓麟道:“以我的愚見,倘然此項軍火為大帥所得,則大可以為統一國家的一助,倘然被别人買去,則未免增長亂源咧。
”回答得更妙。
吳佩孚大笑,在他背上拍了兩下道:“可兒,可兒,你知道這批軍火是哪個買的?”吳毓麟熟視道:“遠在千裡,近在目前,想來眼前已在洛陽軍隊中了。
”吳佩孚又大笑,因低聲說道:“果如我兄所料,這批軍火,确是我所買進,正預備拿一部分去接濟楊森呢。
”瞞不住,隻得實說,其實此時已無人不知,正不必瞞也。
吳毓麟道:“楊子惠楊森字。
屢次敗潰,接濟他又有何益?”吳佩孚笑而不答。
吳毓麟也不往下再說,因又轉變辭鋒道:“聽說孫馨遠把兵力集中延平,不知道是襲浙,還是圖贛?”吳佩孚道:“浙江并無動靜,江西督理蔡成勳,已經來過兩次電報,請中央制止他窺贛,但我料馨遠雖然機詐,似乎尚不至做如此沒心肝的事情,想來必然還有别的用意。
”知孫氏者其子玉乎?彼此又說了幾句閑話,吳毓麟辭去。
吳佩孚命人去請張其锽和楊森的代表,張其锽先到,吳佩孚便告訴他接濟楊森軍械的事情。
張其锽想了想,并不說什麼話。
吳佩孚道:“你怎麼不表示意見?”張其锽笑道:“這也不必再說了,不接濟他,等熊克武沖出了四川,仍要用大軍去抵禦。
接濟他,立刻便有損失。
但是歸根說起來,損失總不能免,與其等川軍來攻湘北而損失,倒不如現在僅損失些軍械,而仍為我用的好得多了。
此即戰國策均之謂也,吾甯失三城而悔,毋危鹹陽而悔之意。
吳佩孚聽了這話,也不禁為之粲然。
正在說話,楊森的代表已來,吳佩孚便當面允他接濟軍械,叫他們趕緊反攻的話。
楊森的代表一一領諾,當日便電知楊森。
楊森歡喜,複電稱謝,電末請即将軍械運川,以備反攻。
吳佩孚命海軍派艦運了來福槍三千枝,子彈百萬發,野炮十尊,補助楊森。
楊森得了這批軍火,一面整頓部隊,一面又分出一部分子彈,去接濟劉湘、袁祖銘等,連合反攻。
這時楊森新得軍火,槍械既精,兵勢自盛,熊軍久戰之後,力氣兩竭,不能抵禦,竟一戰而敗。
胡若愚見熊克武戰敗,不願把自家的兵,去代别人犧牲,也不戰而退。
劉湘、楊森、袁祖銘等入了重慶,開會讨論,劉湘道:“敵軍中賴心輝、劉成勳等,勇悍難敵,好在他們并非熊克武的嫡系,所以服從他的命令者,不過逼于環境罷咧。
我們現在最好一方追擊熊軍,一方通電主張和平解決川局,僅認熊克武、但懋辛的第一軍為仇敵,對于熊軍的友車,如劉成勳、賴心輝各部,都表示可以和平解決。
劉、賴見熊克武要敗,恐怕自己的勢力跟着消滅,當在栗栗危懼之中,見我方肯與合作,必不肯再替熊氏出力,那時熊氏以一軍當我們三四軍之衆,便有天大的本領,也不怕他不一敗塗地咧。
”楊森、袁祖銘均各稱善,一面追擊熊克武,一面通電主張和平解決。
如此且戰且和的戰略,亦系從來所未有之戰局。
其時劉存厚在北部也大為活動,熊克武左支右绌,屢次戰敗,心中焦灼,急急召集劉成勳、賴心輝、但懋辛等在南驿開軍事會議,商量挽救戰局的危機。
熊克武先把最近的局勢報告了一番,再征求他們的戰守意見。
但懋辛先起立發言道:“現在的局勢我們已四面受敵,守是萬萬守不住了,不如拚命反攻,決一死戰,幸而戰勝,還可戡定全川。
假使死守,則四面援兵已絕,日子一久,必緻坐困待斃咧。
”但懋辛此時亦十分着急。
熊克武聽了這話,點頭道:“此言深得我心。
”因又熟視劉、賴兩人道:“兄弟意見如何?”兩人不肯說話,其心已變。
劉、賴兩人面面相觑,半晌,賴心輝方起立道:劉成勳不說,而賴心輝說,此賴之所終能一戰也。
“現在局勢危急,必須戰守并進,方才妥貼,倘使全力作戰,得勝固佳,萬一相持日久,敵人絕我後路,豈不危險?”熊克武道:“兄的意思,該守哪裡?”賴心輝道:“成都為我們根據地方,要守,非守成都不可。
”自為之計則得矣,其如大局何?熊克武道:“派哪個負責堅守?”劉成勳、賴心輝齊聲答應,情願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