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回大打武議長争總理小報複政客失閣席
關燈
小
中
大
予通過,反而坍台,因此不敢争執,情願退讓。
從表面言之,仿佛淡于榮利,而顔非其人也,蓋其所以不敢争,由于情弱耳。
所以四個人中,隻剩了吳、高兩個,尚在大鬥其法。
吳景濂既以國會的勢力,恐吓高淩霨,高淩霨便也利用取消國會的空氣,以恐吓議員,使他們不敢助吳,并且即用以其人之道,還治其身之法,利用反對吳景濂的議員,運動改選議長以倒吳。
在十月二十六日按:是時尚為十二年。
那一天,衆議院開臨時會的時候,就有陳純修提出依據院法,改選議長的意見,便把個吳景濂吓得不敢開會。
太不經吓。
曹三既然厭惡吳景濂,不願意給他做總理,又恐怕高淩霨不能通過于國會,因此找出一個接近顔惠慶的孫寶琦來做試驗品,提出國會,征求同意。
吳景濂得了這個咨文,自不免通告議員,定于十一月五日投孫閣同意票,而吳派議員,便在前一日議定了辦法。
到第二天開會,反對吳派的議員,便指斥吳景濂任期已滿,依法應即改選,不能再當主席,大發其通知書。
吳派的議員,哪裡肯讓?始則舌戰,既而動武,終至痰盂墨盒亂飛,混戰一陣而散。
經了這次争執以後,反對派時時集會讨論倒吳辦法,和懲戒老吳的意見,并拟在衆院自由開會,把個吳景濂吓得無辦法,隻得緊鎖院門,防他們去自由集會;又恐怕他們強行開鎖,不敢把鑰匙交給院警,每天都緊緊的系在褲帶上,一面又倩人疏通,以期和平了結。
不料反對派由保派的王毓芝組合為憲政黨,已成反吳的大團結,吳氏的疏通,如何有效?吳景濂沒了辦法,請王承斌補助款項,也想組織一個大政黨,和他們對抗,這事還不曾成功,曹三催投孫閣同意票的公文又來。
吳景濂不得不再召集會議,在議席上仍免不了争執,由争執而相打。
吳景濂竟令院警和本派的議員拳師江聰,打得反吳派頭破血流,并且把反對派的中堅份子,加以拘禁,一面又關起大門,強迫議員投同意票。
恰好檢察廳得了報告,派檢察官來驗傷,吳景濂因他驗得不如己意,竟把檢察官一同拘禁起來。
這議長的威風,可謂擺得十足了。
散會以後,反對派的議員,一面公函國務院,請撤換衛隊,一面向檢察廳起訴。
高淩霨就趁此大下辣手,把衆議院的警衛隊,強迫撤換。
吳景濂失了這個武器,已經膽寒,更兼檢察廳方面,也以妨礙公務,毀壞文書,提起公訴,因此把吳大頭吓得不敢在北京居住,忙忙帶着衆院印信,逃到天津去了。
高淩霨到了這時,已算大功告成,不料千慮一失,在十三年元旦,突然發表了一道衆議院議員改選的命令,激起了多數議員的反感,要打破他們的飯碗,如何不激起反感?弄成大家聯合倒閣的運動。
孫寶琦署閣的同意案,便在衆議院通過。
高淩霨本來料定孫閣決不能通過,可以延長自己壽命,不料輕輕一道命令,竟掀翻了自己的内閣,促成了孫寶琦的總理,免不得出諸總辭職的一途,和吳大頭同一掃興下台。
孫寶琦既被任為總理,閣員方面,則以程克長内務,王克敏長财政,吳毓麟長交通,顧維鈞長外交,顔惠慶長農商,陸錦長陸軍,李鼎新長海軍,範源廉長教育,王寵惠長司法,除卻王寵惠、範源廉外,大抵都是保派,或和保派有關系的人物。
隻有一個運籌帏幄之中的張志潭,卻毫無所得。
原來張志潭本已拟定農商,不料閣員名單進呈給曹三看的時候,卻被李彥青一筆抹了,因此名落孫山,不能榮膺大部。
至于李彥青為什麼要和張志潭作對?說來卻有一段絕妙的笑史。
原來李彥青的封翁李老太爺,原是張志潭府中的老廚役,本書早曾說過,讀者諸君,大概還能記憶。
曹三既然寵幸李彥青,就職之後,優給了他一個平市官錢局督辦,李老太爺更是養尊處優,十分适意。
可是有時想起舊主張老太太,卻還眷念不忘,便和李彥青說:“要到張公館去拜望拜望,看看張老太太可還清健?”此等處頗極厚道,讀者慎弗以其為李彥青之父而笑之也。
李彥青雖則是彌子瑕一流人物,待他父親,卻很孝順,此等人偏知孝順父親,亦是奇事。
此是李彥青好處,不可一筆抹殺。
見父親執意要去,便命備好汽車,又叫兩個馬弁,小心伏侍。
李老太爺坐了汽車,帶了馬弁,威威風風的來到張公館門口停下車。
李老太爺便自己走上前,請門上通報,說要見張大人。
門上的見了李老太爺這門氣派,不知是什麼人,不敢怠慢,便站起來道:“您老可有名片沒有?”李老太爺道:“名片嗎?這個我可不曾帶。
不好再用往日的名片。
好在我本是這邊人,老太太和大人都是知道的,隻請你通知一聲,說有一個往年的老廚子要見便了。
”不說李大人彥青的老太爺,而說一個往年的老廚子,隻能說真誠實本色,不可笑其粗蠢。
門上的道:“大人已經出去了。
”何不早說?管門人往往有此惡習,可恨。
李老太爺道:“大人既然出去,就見見老太太罷,好在老太太也是時常見面的,又不生疏,我好久不見她,也想念的緊,你隻替我回說,本府裡往年的老廚子,要見見老太太,問問安。
”門上的見他口口聲聲說自己是廚子,又見他帶着馬弁,坐着汽車,好生詫異,暗想世上哪裡有這麼闊的廚子。
可知現任曹大總統,還
從表面言之,仿佛淡于榮利,而顔非其人也,蓋其所以不敢争,由于情弱耳。
所以四個人中,隻剩了吳、高兩個,尚在大鬥其法。
吳景濂既以國會的勢力,恐吓高淩霨,高淩霨便也利用取消國會的空氣,以恐吓議員,使他們不敢助吳,并且即用以其人之道,還治其身之法,利用反對吳景濂的議員,運動改選議長以倒吳。
在十月二十六日按:是時尚為十二年。
那一天,衆議院開臨時會的時候,就有陳純修提出依據院法,改選議長的意見,便把個吳景濂吓得不敢開會。
太不經吓。
曹三既然厭惡吳景濂,不願意給他做總理,又恐怕高淩霨不能通過于國會,因此找出一個接近顔惠慶的孫寶琦來做試驗品,提出國會,征求同意。
吳景濂得了這個咨文,自不免通告議員,定于十一月五日投孫閣同意票,而吳派議員,便在前一日議定了辦法。
到第二天開會,反對吳派的議員,便指斥吳景濂任期已滿,依法應即改選,不能再當主席,大發其通知書。
吳派的議員,哪裡肯讓?始則舌戰,既而動武,終至痰盂墨盒亂飛,混戰一陣而散。
經了這次争執以後,反對派時時集會讨論倒吳辦法,和懲戒老吳的意見,并拟在衆院自由開會,把個吳景濂吓得無辦法,隻得緊鎖院門,防他們去自由集會;又恐怕他們強行開鎖,不敢把鑰匙交給院警,每天都緊緊的系在褲帶上,一面又倩人疏通,以期和平了結。
不料反對派由保派的王毓芝組合為憲政黨,已成反吳的大團結,吳氏的疏通,如何有效?吳景濂沒了辦法,請王承斌補助款項,也想組織一個大政黨,和他們對抗,這事還不曾成功,曹三催投孫閣同意票的公文又來。
吳景濂不得不再召集會議,在議席上仍免不了争執,由争執而相打。
吳景濂竟令院警和本派的議員拳師江聰,打得反吳派頭破血流,并且把反對派的中堅份子,加以拘禁,一面又關起大門,強迫議員投同意票。
恰好檢察廳得了報告,派檢察官來驗傷,吳景濂因他驗得不如己意,竟把檢察官一同拘禁起來。
這議長的威風,可謂擺得十足了。
散會以後,反對派的議員,一面公函國務院,請撤換衛隊,一面向檢察廳起訴。
高淩霨就趁此大下辣手,把衆議院的警衛隊,強迫撤換。
吳景濂失了這個武器,已經膽寒,更兼檢察廳方面,也以妨礙公務,毀壞文書,提起公訴,因此把吳大頭吓得不敢在北京居住,忙忙帶着衆院印信,逃到天津去了。
高淩霨到了這時,已算大功告成,不料千慮一失,在十三年元旦,突然發表了一道衆議院議員改選的命令,激起了多數議員的反感,要打破他們的飯碗,如何不激起反感?弄成大家聯合倒閣的運動。
孫寶琦署閣的同意案,便在衆議院通過。
高淩霨本來料定孫閣決不能通過,可以延長自己壽命,不料輕輕一道命令,竟掀翻了自己的内閣,促成了孫寶琦的總理,免不得出諸總辭職的一途,和吳大頭同一掃興下台。
孫寶琦既被任為總理,閣員方面,則以程克長内務,王克敏長财政,吳毓麟長交通,顧維鈞長外交,顔惠慶長農商,陸錦長陸軍,李鼎新長海軍,範源廉長教育,王寵惠長司法,除卻王寵惠、範源廉外,大抵都是保派,或和保派有關系的人物。
隻有一個運籌帏幄之中的張志潭,卻毫無所得。
原來張志潭本已拟定農商,不料閣員名單進呈給曹三看的時候,卻被李彥青一筆抹了,因此名落孫山,不能榮膺大部。
至于李彥青為什麼要和張志潭作對?說來卻有一段絕妙的笑史。
原來李彥青的封翁李老太爺,原是張志潭府中的老廚役,本書早曾說過,讀者諸君,大概還能記憶。
曹三既然寵幸李彥青,就職之後,優給了他一個平市官錢局督辦,李老太爺更是養尊處優,十分适意。
可是有時想起舊主張老太太,卻還眷念不忘,便和李彥青說:“要到張公館去拜望拜望,看看張老太太可還清健?”此等處頗極厚道,讀者慎弗以其為李彥青之父而笑之也。
李彥青雖則是彌子瑕一流人物,待他父親,卻很孝順,此等人偏知孝順父親,亦是奇事。
此是李彥青好處,不可一筆抹殺。
見父親執意要去,便命備好汽車,又叫兩個馬弁,小心伏侍。
李老太爺坐了汽車,帶了馬弁,威威風風的來到張公館門口停下車。
李老太爺便自己走上前,請門上通報,說要見張大人。
門上的見了李老太爺這門氣派,不知是什麼人,不敢怠慢,便站起來道:“您老可有名片沒有?”李老太爺道:“名片嗎?這個我可不曾帶。
不好再用往日的名片。
好在我本是這邊人,老太太和大人都是知道的,隻請你通知一聲,說有一個往年的老廚子要見便了。
”不說李大人彥青的老太爺,而說一個往年的老廚子,隻能說真誠實本色,不可笑其粗蠢。
門上的道:“大人已經出去了。
”何不早說?管門人往往有此惡習,可恨。
李老太爺道:“大人既然出去,就見見老太太罷,好在老太太也是時常見面的,又不生疏,我好久不見她,也想念的緊,你隻替我回說,本府裡往年的老廚子,要見見老太太,問問安。
”門上的見他口口聲聲說自己是廚子,又見他帶着馬弁,坐着汽車,好生詫異,暗想世上哪裡有這麼闊的廚子。
可知現任曹大總統,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