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回下辣手車站劫印講價錢國會争風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曹锟自吳佩孚擊敗奉軍,擁黎複位,事實上差不多已成為太上總統,北方和長江一帶的武人,除少數屬于他系外,幾乎盡歸部下;中央政令,隻要他說一句,政府就不敢不辦。
一個人到了這般地位,總可志得意滿了。
無奈曹三的欲望無窮,覺得光做太上總統,究竟都是間接的事情,還不能十分爽快;再則自己有了可以做大總統的力量,可以做大總統的機會,正該乘機幹他一下,爬上這最高位置,也好替爺娘掙口氣,便在家譜中訃告上面寫着也風光得多。
更兼門下一般進進出出、倚附為榮的蠅營狗苟之徒,莫不攀龍附鳳,做大官,發大财,所以也竭其拍馬之功,盡其撺掇之方,想把他捧上最高的位置,自己好從中取利,因此把個曹三捧得神智不清,想做總統之心,更加熱烈。
以為這般人都是自己的忠實心腹,一切事情,莫不信托他們去辦。
他們做你的忠實心腹,希圖你甚麼?論理,黎氏的任期,已經快滿,不過再挨幾個月工夫,讓他自己退職,再行好好的辦理大選,也未始不可。
無奈他的門下,如高淩霨、吳毓麟、王承斌、吳景濂、熊炳琦、王毓芝諸人,好功心急,巴不得曹三立刻做了皇帝,好裂土分封,盡量搜刮,圖個下半世快活,哪裡還忍耐得幾月的光陰?小人無有不急功好利,若此輩其顯著者也。
無日不哄騙曹三,教他早早下手,趕走了黎氏,便可早日上台。
曹锟受了他們的包圍,一點自主的能力也沒有,東邊獻的計策也好,西邊說的話兒更對。
曹三之無用,于此可見。
蓋曹本粗人,毫無知識,未嘗有為惡之能力,造成其罪惡者,皆此一批希圖攀龍附鳳之走狗也。
籲可慨哉!見他們如此說,便滿口答應,教他們便宜行事,斟酌進行。
其中惟吳佩孚一人,對于他們這種急進辦法,甚不滿意,卻怕觸了恩主老帥之怒,不敢多說,惟吩咐自己門下的政客,不得參加而已。
吳佩孚之頭腦,究比曹三清晰得許多。
因此洛派的政客,都沒有參加大選運動,無從撈這批外快。
津派和保派政客,一則妒忌洛派,二則怕吳佩孚阻止,着實在曹三面前,說吳佩孚許多不是。
那王承斌更以軍人而兼政客,說話比其餘的政客更靈,因此保曹锟時居保定。
洛吳佩孚時居洛陽。
兩方,漸漸有些隔膜,吳佩孚更不敢多說了。
直系之失敗,由于此次賄選,使吳氏敢言,失敗或不至如此之速也。
吳景濂等見洛方已不敢開口,還有甚麼諱忌,道德的制裁,良心的責備,國民的反對,外人的诽笑,固皆不在此輩諱避之中。
便定下計策,先教張紹曾内閣總辭職,以拆黎之台,使黎不得不知難而退。
不料黎元洪看透了他們的計策,見張紹曾辭職,便強邀顔惠慶出來組閣,以遏止張紹曾的野心。
熊炳琦等見第一個計劃不靈,便又進一步,改用第二個計劃,指使北京城内的步軍警察總罷崗,湧到黎元洪的公館裡索饷,并且把黎宅的電話,也阻斷至六小時之久。
黎氏至此,實無辦法,隻得答應每個機關,先給十萬元,其餘再盡量籌撥,方才散去。
不料這事發生之後,不但受人诽笑,而且因治安關系,引起了外交團的反對。
這批人,雖然不怕道德的制裁,良心的責備,國民的反對,旁觀的诽笑,而對于洋大人的命令,卻十分敬畏,所以外交團照會一到,他們便恭恭敬敬的一體遵從,立刻便命全體軍警,照舊複崗。
于是這個計劃,仍不能把這位黎菩薩迫開北京,因此又步武段祺瑞的老法,拿出錢來,收買些地痞流氓,教他們組織公民團,包圍公府,請黎退位。
黎元洪被纏得颠颠倒倒,毫無主意,隻得分電曹、吳,聲明就任以來,事與願違之困難,并謂已向國會提出辭職,依法而來,自當依法而去,對于公民團的事件,也要求他們說句公道話。
此時之總統,仿佛曹、吳之寄生物。
曹锟得了這個電報,詢問王毓芝如何辦法?毓芝道:“老帥休睬他的話!這明明是捉弄老帥咧。
”曹锟道:“瞧這電中語意,也很可憐兒的,怎說是捉弄我咧?”曹三尚不失忠厚。
毓芝道:“老帥不用看他别的,隻已向國會辭職和依法而來依法而去幾句話,夠多麼滑頭。
他向國會辭職,不是還等國會通過,方能說依法而去嗎?知道現在的國會,什麼時候才能開得成。
要是國會一輩子開不成,不是他也一輩子不退位嗎?”也說得異常中聽,無怪曹三信之也。
曹锟道:“既這麼,怎樣答複他呢?”王毓芝道:“還睬他幹嗎?他要想老帥說話,老帥偏不要睬他,看他怎樣幹下去?”曹锟見說得有理,什麼理?殆燒火老太婆腳丫中之理乎?果然依了他話,置之不理。
包圍公府的公民團,也連日不散。
好辣手段。
馮
一個人到了這般地位,總可志得意滿了。
無奈曹三的欲望無窮,覺得光做太上總統,究竟都是間接的事情,還不能十分爽快;再則自己有了可以做大總統的力量,可以做大總統的機會,正該乘機幹他一下,爬上這最高位置,也好替爺娘掙口氣,便在家譜中訃告上面寫着也風光得多。
更兼門下一般進進出出、倚附為榮的蠅營狗苟之徒,莫不攀龍附鳳,做大官,發大财,所以也竭其拍馬之功,盡其撺掇之方,想把他捧上最高的位置,自己好從中取利,因此把個曹三捧得神智不清,想做總統之心,更加熱烈。
以為這般人都是自己的忠實心腹,一切事情,莫不信托他們去辦。
他們做你的忠實心腹,希圖你甚麼?論理,黎氏的任期,已經快滿,不過再挨幾個月工夫,讓他自己退職,再行好好的辦理大選,也未始不可。
無奈他的門下,如高淩霨、吳毓麟、王承斌、吳景濂、熊炳琦、王毓芝諸人,好功心急,巴不得曹三立刻做了皇帝,好裂土分封,盡量搜刮,圖個下半世快活,哪裡還忍耐得幾月的光陰?小人無有不急功好利,若此輩其顯著者也。
無日不哄騙曹三,教他早早下手,趕走了黎氏,便可早日上台。
曹锟受了他們的包圍,一點自主的能力也沒有,東邊獻的計策也好,西邊說的話兒更對。
曹三之無用,于此可見。
蓋曹本粗人,毫無知識,未嘗有為惡之能力,造成其罪惡者,皆此一批希圖攀龍附鳳之走狗也。
籲可慨哉!見他們如此說,便滿口答應,教他們便宜行事,斟酌進行。
其中惟吳佩孚一人,對于他們這種急進辦法,甚不滿意,卻怕觸了恩主老帥之怒,不敢多說,惟吩咐自己門下的政客,不得參加而已。
吳佩孚之頭腦,究比曹三清晰得許多。
因此洛派的政客,都沒有參加大選運動,無從撈這批外快。
津派和保派政客,一則妒忌洛派,二則怕吳佩孚阻止,着實在曹三面前,說吳佩孚許多不是。
那王承斌更以軍人而兼政客,說話比其餘的政客更靈,因此保曹锟時居保定。
洛吳佩孚時居洛陽。
兩方,漸漸有些隔膜,吳佩孚更不敢多說了。
直系之失敗,由于此次賄選,使吳氏敢言,失敗或不至如此之速也。
吳景濂等見洛方已不敢開口,還有甚麼諱忌,道德的制裁,良心的責備,國民的反對,外人的诽笑,固皆不在此輩諱避之中。
便定下計策,先教張紹曾内閣總辭職,以拆黎之台,使黎不得不知難而退。
不料黎元洪看透了他們的計策,見張紹曾辭職,便強邀顔惠慶出來組閣,以遏止張紹曾的野心。
熊炳琦等見第一個計劃不靈,便又進一步,改用第二個計劃,指使北京城内的步軍警察總罷崗,湧到黎元洪的公館裡索饷,并且把黎宅的電話,也阻斷至六小時之久。
黎氏至此,實無辦法,隻得答應每個機關,先給十萬元,其餘再盡量籌撥,方才散去。
不料這事發生之後,不但受人诽笑,而且因治安關系,引起了外交團的反對。
這批人,雖然不怕道德的制裁,良心的責備,國民的反對,旁觀的诽笑,而對于洋大人的命令,卻十分敬畏,所以外交團照會一到,他們便恭恭敬敬的一體遵從,立刻便命全體軍警,照舊複崗。
于是這個計劃,仍不能把這位黎菩薩迫開北京,因此又步武段祺瑞的老法,拿出錢來,收買些地痞流氓,教他們組織公民團,包圍公府,請黎退位。
黎元洪被纏得颠颠倒倒,毫無主意,隻得分電曹、吳,聲明就任以來,事與願違之困難,并謂已向國會提出辭職,依法而來,自當依法而去,對于公民團的事件,也要求他們說句公道話。
此時之總統,仿佛曹、吳之寄生物。
曹锟得了這個電報,詢問王毓芝如何辦法?毓芝道:“老帥休睬他的話!這明明是捉弄老帥咧。
”曹锟道:“瞧這電中語意,也很可憐兒的,怎說是捉弄我咧?”曹三尚不失忠厚。
毓芝道:“老帥不用看他别的,隻已向國會辭職和依法而來依法而去幾句話,夠多麼滑頭。
他向國會辭職,不是還等國會通過,方能說依法而去嗎?知道現在的國會,什麼時候才能開得成。
要是國會一輩子開不成,不是他也一輩子不退位嗎?”也說得異常中聽,無怪曹三信之也。
曹锟道:“既這麼,怎樣答複他呢?”王毓芝道:“還睬他幹嗎?他要想老帥說話,老帥偏不要睬他,看他怎樣幹下去?”曹锟見說得有理,什麼理?殆燒火老太婆腳丫中之理乎?果然依了他話,置之不理。
包圍公府的公民團,也連日不散。
好辣手段。
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