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回吳佩孚派兵入四川熊克武馳軍襲大足

關燈
便不怕不能取勝了。

    ”亦是一種計劃,但猶屬僥幸之計。

    熊克武笑道:“此計雖妙,尚未美全。

    賀龍雖然和你交好,假如竟不聽你的話,不肯倒戈,那時楊森得長驅而來,豈不全盤俱敗?我現在有一萬全之策,一面,隻依你所言計劃,去遊說賀龍,使他倒戈攻楊,他肯聽你的話,果然很好,不聽你的話,也和我們的計劃上,不生什麼影響,豈不更覺妥當?”石青陽問是怎樣一個計劃?熊克武便把自己的戰略,向他細細說了一遍。

    石青陽鼓掌道:“此計妙極,我想袁祖銘雖能用兵,此一番,必然又教他倒繃孩兒了。

    ”誠如尊論。

    計議已定,自去分頭進行。

     卻說楊森帶了本部軍隊,從叙州出發,連克犍為、嘉定等處,浩浩蕩蕩的,殺奔成都而來,直到合江場,中途并不曾遇到一個敵軍,十分驚異。

    惟恐熊克武有計,不敢再進,隻得暫且按兵不動,靜待中右兩路的消息,再定攻守之計。

    正紮下營,忽報周西成繞越合江,已從泸州方面,向我軍後路逆襲,聲勢甚銳,不日便要來攻打叙州了。

    楊森得報大驚,急命分兵救應。

    部下參謀廖光道:“周西成莫非是虛張聲勢,我們如分兵回救,豈不中了他的計策?”楊森道:“我也知道他是虛張聲勢,然而總不能置之不理。

    假如我們一味前進,他也不妨弄假成真,真個逆襲,那時我軍前後受敵,必敗無疑,如何可以不回救?”正讨論間,忽然又報:“趙榮華屢戰屢敗,重慶震動,請即回兵救應。

    ”楊森頓足道:“完了,我們現在須作速由威遠、隆昌退回重慶,如仍去叙州,不但多費時日,而且周西成倘來堵截,未免又要多受損失了。

    ”廖光稱是,當下傳令全軍俱走威遠,放棄嘉定,退回重慶去了。

    一面電知大足方面,教盧金山格外小心。

     盧金山因北路袁祖銘軍節節勝利,毫不在意,每日隻在司令部中,征花侑酒,打牌消遣。

    一天晚上,正和幕僚中人,吃得醉醺醺的在那裡打牌,忽然有人報說:“熊克武已率領大隊來攻,現在将到三驅場了。

    ”盧金山怒道:“袁總指揮現在金堂一帶,節節勝利,熊克武哪裡還有工夫到這面來?這話分明是敵人故意編出來的謠言,你如何敢代為散布,擾亂我的軍心?吩咐捆起來。

    ”幕僚代為讨饒,方才叱退。

    如此安得不敗。

    以後别人有了什麼消息,惟恐觸怒獲罪,都不敢禀報。

    如此安得不敗。

    盧金山打牌打到天色微明,酒意已解,人也困倦了,正待散場睡覺,忽聽得槍炮聲一陣陣的自遠而近,不覺大驚,急忙追問,這槍炮聲是什麼地方來的?已經遲了。

    衆人不敢直說,都面面相觑,推做不知。

    其積威可想,治軍如此,安得不敗。

    盧金山怒道:“你們幹的什麼事?問你的話,為什麼都不做聲了?”其中有一個幕僚道:“聽說熊克武隻派了些小部隊來襲,不知是真是假。

    ”至此猶不敢實說,積威可想,如此治軍,焉得不敗?盧金山急教傳值日營長問話,值日營長來到,盧金山見了他,十分生氣道:“敵人來攻城,如何不通報我?想是你不要這顆腦袋了。

    ”值日營長道:“報告總指揮,昨晚已經報告,因總指揮正在看牌,不曾理會,并非沒有通報。

    ”盧金山更怒道:“你敢笑我好賭誤公嗎?吩咐捆起來,讓我打退了敵人,恐怕難了。

    再和你算帳。

    ”這帳恐怕不易算清。

    幕僚們再三谏阻,盧金山隻是不聽,傳令遺下營長職務,由營副代理。

     全營士兵知道了這件事,十分不平,盧金山如何知道,當下傳令把所有軍隊,全數開拔出城禦敵。

    出城隻三四裡,便和熊軍接觸,略略戰了一兩個小時,熊軍忽然退去。

    盧金山回顧幕僚道:“如何!我說川軍極不耐戰,果然一戰就敗了。

    ”我亦曰:盧金山不善用兵,果然一戰就敗了。

    幕僚忙道:“他們聽了大帥的威名,早已吓走了,哪裡還敢對敵?”盧金山大喜,傳令盡量追擊,追了十多裡路,熊軍忽然大隊反攻過來,槍炮并發,勢頭非常猛烈。

    盧金山雖然無謀,卻也是直軍中一員戰将,見了這情形,便令部下拚死抵抗。

    無奈熊軍甚衆,炮火又烈,戰了二三個時辰,忽然左角上槍炮大震,熊軍又從西南側面攻擊過來。

    盧軍雖勇,因無心作戰,剛撤換營長的一營人便退了下來,熊軍便乘着此處陣線單薄,奮勇沖擊,向盧軍後面包抄過來。

    盧軍抵敵不住,頓時大敗。

    剛到得大足城邊時,忽然城内又槍炮齊發,原來熊軍别動隊已入了城,正在掃除盧軍的少數留守部隊咧。

    盧金山不敢入城,帶領少數殘軍,向北繞過城垣,逃奔重慶去了。

    果然一戰就敗了。

     卻說袁祖銘的北路,開到遂甯時,隻遇見少數敵軍,不曾一戰,便已退出。

    袁祖銘兵不血刃的得了遂甯,也不休息,連夜便向射洪進展。

    不料防守射洪的熊軍,依然甚少,仍複望風而退。

    如此一直到了中江,仍不見熊軍大隊。

    袁祖銘十分狐疑,猜不出他的主力軍在哪一方面。

    部下也有疑心熊克武已退出成都的,也有疑心别有埋伏,誘我們進攻,卻來兩面夾擊的。

    袁祖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