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回臧緻平困守廈門孫中山讨伐東江
關燈
小
中
大
電報去?卻放飛機巡視,是什麼意思。
”中山道:“博羅待援甚急,就發電去,也未必可使守城将士,能夠相信救兵便到。
如見飛機飛到,他們必疑是救兵特地教去偵察形勢的,才安心死守咧。
”中山不但人格偉大,其處事之機智,亦不易及。
應芬大服。
中山又道:“隻有糧彈一項,卻極重要,須派差遣艦冒險送去才好。
這件事,你可以去辦一辦,我再備一封親筆信,教艦長順便帶給許總司令,也可教他安心。
”古應芬遵令而去。
中山寫好了信,也交給艦長帶去。
差遣艦上駛以後,古應芬仍來大元帥室,中山又囑他再發電給廣州滇軍第三軍軍長蔣光亮,令他火速發兵。
一連發了幾個電報,等了一日,還不見有功靜,中山正在焦急,忽報博羅許總司令行營參謀陳翰譽,間道到石龍請見,報告軍情。
中山急教傳見,問其詳細。
陳翰譽道:“博羅東西北三門,都已受逆軍包圍,隻有南岸還沒有敵兵,可和惠州飛鵝嶺按:飛鵝嶺蜿蜒甚長,此是惠州城外之飛鵝嶺,非博羅北門外之飛鵝嶺也。
劉總司令行營通點消息。
城裡糧彈兩竭,情形較昨日更是危險,如再無救應,恐怕博羅不能再守了。
”中山聽了,沉思不語,半晌,方對古應芬說道:“我已連發數電,催促援軍火速前進,措詞不為不切,為什麼隻有準備的回電,卻總不見兵來?此地隻滇軍有一旅人在這裡,你可曾催他前進嗎?”古應芬道:“如何不催他?他說不曾得到軍長命令,不好前進哩。
”中山又想了一想道:“香芹!古應芬字。
你可親到廣州去一趟,催促各部隊伍,火速出動,要是蔣光亮定要有饷才出發,不能馬上開拔,可先調福軍和吳鐵城的部隊,即刻到前敵去,除撥出鐵城一團,去救增城以外,其餘可俱教去救博羅,萬萬不可再誤。
”應芬領諾,即時到廣州去了。
中山教陳參謀也退下去休息,自己在辦公室裡辦一會事,又站起來走一會,這天的風雨又非常之大,船身受了風浪的擺簸,時常搖動,水勢也漸漸漲起來,潺潺作響。
中山聽了,倍覺憂慮。
這天晚上,也沒有好好的休息一會,隻眼巴巴的望廣州的援軍到來。
第二天早晨,古應芬趕回石龍覆命,中山急問接洽情形怎樣?古應芬道:“昨天四點鐘到省,在一家洋行的樓上,見到蔣軍長,他一見我,就說:‘博羅的危急,我已完全知道,即使大元帥沒有命令,我的軍隊,也應趕去救應,所以我已決定在今天晚上出發,隻不知道有沒有火車咧。
’我聽了這話,即刻到大沙頭車站去查問,知道各軍的專車,都已預備妥當,立刻便派人去通知他。
福軍和吳鐵城部,也都答應立刻出發了。
”正說間,忽報福軍前部,奉令開到,吳鐵城部已開抵增城,并另外派了幾十名馬隊來供偵察之用,軍長李福林、朱培德财政次長鄭洪年來觐。
中山大喜,都即傳見。
談了一會,李福林和朱培德先行辭去。
中山問鄭洪年籌辦軍饷的情形,鄭洪年道:“各種财政權,都被各軍霸占,财部已毫無收入,借債既難,費用又無從減省,近來前方軍事緊急,需饷更殷,财部雖則東西羅掘,也屬無法應付。
昨天運使鄧澤如解來一萬元,因聽說行營所帶萬元,已經用完,正想提解,誰知又被蔣軍長光亮支完,連移動也不曾移動咧。
”看此一事,見蔣氏不但霸占财權,而吸收中央固有收入之款,亦無微不至。
中山聽了搖頭,想了一想,又回頭向古應芬道:“他又得了一萬元饷,曰又得者,見其得饷已非一次,既曰非得饷不來,則已得饷矣,何以又不來?見其不來,非為饷也,特托辭耳。
不然,許、李各軍何以戰哉?總該出動了罷!”鄭洪年辭去以後,等到天晚,還不見蔣光亮一兵一卒到來,那雨也越下越大,淅瀝之聲不絕。
中山心頭煩悶,依然坐下,計劃軍事,因剛好看到劉震寰從惠州飛鵝嶺告急的電報,便親自草了一個複電道: 敵人當然有計劃,所幸其數不多,自易擊滅。
紹基已親率五千精銳,出擊淡水,兄之後方,斷無危險。
少泉聞博羅被圍,非常焦急,已征集所有,趕緊出發,大約兩日後可到。
倍之亦以全部來援,大約三日後,其他西北江各隊,亦陸續調來。
今日省城已運到米糧四十餘萬斤,當陸續運來。
此次東江之事,無人不焦急萬分,斷無見危不救。
孫公之為此語,非真不能知人也,蓋其一,仁恕性成,不欲以不肖之心待人也;其二,深明兵法不欲使前敵将士,知内有不願應救之兵,以懈其心也。
想不出十日,賊必銷滅,我俟各軍出發後,當再來梅湖,親督攻城,故望兄急調一隊,渡白沙堆,一以絕敵人後路,一可保我航線。
聞敵人糧食辎重,皆在風門坳附近,若兄能照此行事,可悉奪之,則博圍可解,我軍實亦加利莫大也。
幸速圖之! 中山草了這一封電信,交副官拿去拍發以後,便命大南洋開赴蘇村。
誰知風雨既大,水流又急,到了鐵岡,便被阻不能前進。
吳鐵城部的馬隊和福軍,也被風雨所阻,隻得停止休息。
到了第二天,方才到達目的地。
鎮天盼望的蔣光亮部,卻隻到了四百多人,蔣光亮自己不必說,當然沒有來。
好在博羅城外水深數尺,陳
”中山道:“博羅待援甚急,就發電去,也未必可使守城将士,能夠相信救兵便到。
如見飛機飛到,他們必疑是救兵特地教去偵察形勢的,才安心死守咧。
”中山不但人格偉大,其處事之機智,亦不易及。
應芬大服。
中山又道:“隻有糧彈一項,卻極重要,須派差遣艦冒險送去才好。
這件事,你可以去辦一辦,我再備一封親筆信,教艦長順便帶給許總司令,也可教他安心。
”古應芬遵令而去。
中山寫好了信,也交給艦長帶去。
差遣艦上駛以後,古應芬仍來大元帥室,中山又囑他再發電給廣州滇軍第三軍軍長蔣光亮,令他火速發兵。
一連發了幾個電報,等了一日,還不見有功靜,中山正在焦急,忽報博羅許總司令行營參謀陳翰譽,間道到石龍請見,報告軍情。
中山急教傳見,問其詳細。
陳翰譽道:“博羅東西北三門,都已受逆軍包圍,隻有南岸還沒有敵兵,可和惠州飛鵝嶺按:飛鵝嶺蜿蜒甚長,此是惠州城外之飛鵝嶺,非博羅北門外之飛鵝嶺也。
劉總司令行營通點消息。
城裡糧彈兩竭,情形較昨日更是危險,如再無救應,恐怕博羅不能再守了。
”中山聽了,沉思不語,半晌,方對古應芬說道:“我已連發數電,催促援軍火速前進,措詞不為不切,為什麼隻有準備的回電,卻總不見兵來?此地隻滇軍有一旅人在這裡,你可曾催他前進嗎?”古應芬道:“如何不催他?他說不曾得到軍長命令,不好前進哩。
”中山又想了一想道:“香芹!古應芬字。
你可親到廣州去一趟,催促各部隊伍,火速出動,要是蔣光亮定要有饷才出發,不能馬上開拔,可先調福軍和吳鐵城的部隊,即刻到前敵去,除撥出鐵城一團,去救增城以外,其餘可俱教去救博羅,萬萬不可再誤。
”應芬領諾,即時到廣州去了。
中山教陳參謀也退下去休息,自己在辦公室裡辦一會事,又站起來走一會,這天的風雨又非常之大,船身受了風浪的擺簸,時常搖動,水勢也漸漸漲起來,潺潺作響。
中山聽了,倍覺憂慮。
這天晚上,也沒有好好的休息一會,隻眼巴巴的望廣州的援軍到來。
第二天早晨,古應芬趕回石龍覆命,中山急問接洽情形怎樣?古應芬道:“昨天四點鐘到省,在一家洋行的樓上,見到蔣軍長,他一見我,就說:‘博羅的危急,我已完全知道,即使大元帥沒有命令,我的軍隊,也應趕去救應,所以我已決定在今天晚上出發,隻不知道有沒有火車咧。
’我聽了這話,即刻到大沙頭車站去查問,知道各軍的專車,都已預備妥當,立刻便派人去通知他。
福軍和吳鐵城部,也都答應立刻出發了。
”正說間,忽報福軍前部,奉令開到,吳鐵城部已開抵增城,并另外派了幾十名馬隊來供偵察之用,軍長李福林、朱培德财政次長鄭洪年來觐。
中山大喜,都即傳見。
談了一會,李福林和朱培德先行辭去。
中山問鄭洪年籌辦軍饷的情形,鄭洪年道:“各種财政權,都被各軍霸占,财部已毫無收入,借債既難,費用又無從減省,近來前方軍事緊急,需饷更殷,财部雖則東西羅掘,也屬無法應付。
昨天運使鄧澤如解來一萬元,因聽說行營所帶萬元,已經用完,正想提解,誰知又被蔣軍長光亮支完,連移動也不曾移動咧。
”看此一事,見蔣氏不但霸占财權,而吸收中央固有收入之款,亦無微不至。
中山聽了搖頭,想了一想,又回頭向古應芬道:“他又得了一萬元饷,曰又得者,見其得饷已非一次,既曰非得饷不來,則已得饷矣,何以又不來?見其不來,非為饷也,特托辭耳。
不然,許、李各軍何以戰哉?總該出動了罷!”鄭洪年辭去以後,等到天晚,還不見蔣光亮一兵一卒到來,那雨也越下越大,淅瀝之聲不絕。
中山心頭煩悶,依然坐下,計劃軍事,因剛好看到劉震寰從惠州飛鵝嶺告急的電報,便親自草了一個複電道: 敵人當然有計劃,所幸其數不多,自易擊滅。
紹基已親率五千精銳,出擊淡水,兄之後方,斷無危險。
少泉聞博羅被圍,非常焦急,已征集所有,趕緊出發,大約兩日後可到。
倍之亦以全部來援,大約三日後,其他西北江各隊,亦陸續調來。
今日省城已運到米糧四十餘萬斤,當陸續運來。
此次東江之事,無人不焦急萬分,斷無見危不救。
孫公之為此語,非真不能知人也,蓋其一,仁恕性成,不欲以不肖之心待人也;其二,深明兵法不欲使前敵将士,知内有不願應救之兵,以懈其心也。
想不出十日,賊必銷滅,我俟各軍出發後,當再來梅湖,親督攻城,故望兄急調一隊,渡白沙堆,一以絕敵人後路,一可保我航線。
聞敵人糧食辎重,皆在風門坳附近,若兄能照此行事,可悉奪之,則博圍可解,我軍實亦加利莫大也。
幸速圖之! 中山草了這一封電信,交副官拿去拍發以後,便命大南洋開赴蘇村。
誰知風雨既大,水流又急,到了鐵岡,便被阻不能前進。
吳鐵城部的馬隊和福軍,也被風雨所阻,隻得停止休息。
到了第二天,方才到達目的地。
鎮天盼望的蔣光亮部,卻隻到了四百多人,蔣光亮自己不必說,當然沒有來。
好在博羅城外水深數尺,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