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回警告頻施使團作對空言無補總統為難
關燈
小
中
大
指揮若定,以此作戰,安得不勝?王承斌怔了一怔,不覺也笑道:“特來慶賀。
”吳佩孚不覺大笑,因握着王承斌的手道:“你道我何故屢退?因我探得敵軍的軍實彈械,都在三家店,所以詐退誘敵,一面卻分兵去三家店,焚燒他的辎重,使他救應不及。
我們再從正面向前急攻,豈有不能破敵之理?現在你來恰好,可代我當住正面,我自己領兵去破三家店。
”此公畢竟多謀。
承斌十分佩服,自己率領士兵,和張景惠接戰,卻讓吳佩孚去打三家店。
張景惠以為直軍屢敗之餘,涿州必然旦夕可下,進攻得十分猛烈。
王承斌也是直方一員戰将,自然竭力抵抗,不讓奉軍得一些便宜。
支持了兩日,忽見奉軍急退,知道吳佩孚攻擊三家店已經得手,張景惠要回去救援,故此急退,便傳令追擊。
奉軍支持不住,不覺大敗,仍然退回長辛店。
王承斌克複良鄉,正要前進,忽見北面遠遠有一彪隊伍到來,十分疑訝,連忙着人哨探,方知是吳總司令的軍隊,從三家店回來,不覺十分驚疑。
兩人見了面,承斌便問三家店事情如何?吳佩孚道:“我軍已圍三家店,正要攻下,卻不防敵軍第二十七師全部從豐台開來,我軍兩面受敵,損失不少咧。
攻三家店之計雖未售,而勝張景惠之計則已償,可謂一半成功。
1且喜良鄉已經克複,我軍正好乘此戰勝之威,分作三路進攻,以防敵軍夾擊。
”商議已定,便命董政國率領本部隊伍為左翼,進攻三家店,王承斌為右翼,進攻豐台,自己擔任中鋒,進攻長辛店。
這時張景惠率領一師之衆,扼守長辛店,忽報吳佩孚親自督隊進攻,便和梁朝棟、鄒芬奮勇抵抗。
梁朝棟更是奮不顧身,指揮兵士沖擊,想不到炮火無情,忽然一顆子彈飛來,向梁朝棟的前心穿進,自背後穿出,梁朝棟一聲阿呀,就此哀哉尚飨。
主将一死,隊伍自亂,此中不無天意。
吳佩孚乘勢沖鋒,奉軍紛紛潰退。
張景惠止遏不住,隻得拍馬而走。
鄒芬還想死戰,不料左股也中了一彈,也便負傷而逃。
直軍大獲全勝,占了長辛店。
第一次直、奉戰争,此次亦系戰争最烈之事。
張景惠退到蘆溝橋紮住,查點将士,梁朝棟已死,鄒芬帶傷,其餘士兵死傷的更多,十分傷感憤激,因又抽調了幾旅援軍,誓死要奪回長辛店。
真是一人拚死,萬夫莫當,一場惡戰,果然把直軍擊退,克複長辛。
吳佩孚退了幾十裡路,到大灰場紮住,探聽左翼,還在相持之中,不能抽調,自己軍隊又少,怎生支持得住?若從别處調兵,又恐遠水救不得近火,正在徘徊無計,忽報馮玉祥率領本部隊伍到來,此中不無天意。
不覺大喜。
馮玉祥見了佩孚,動問戰事情形,佩孚說了一遍,玉祥沉吟了一會道:“敵軍骁勇,非用抄襲之計不能勝,如敵軍來攻,請總司令在對面抵抗,我率領所部,從側面抄過去夾擊,可好嗎?”吳佩孚大喜道:“如用抄襲之計,最好從榆垡過去,可惜那裡的地勢,我還不甚熟悉,最好你替我在這裡應付一切,讓我到榆垡察看形勢,再作計較。
”馮玉祥允諾。
吳佩孚便至榆垡察看了一回,回到大灰場,雙方已戰了一日,這時剛才休息。
吳佩孚因對馮玉祥道:“榆垡形勢很好,如由此渡河,包圍奉軍,必勝無疑,隻可惜王承斌已由我派去援助中路張福來,上文隻言左翼尚在相持之中,不及右翼,初疑漏筆,讀此始恍然。
一時不克調回,再則奉軍炮火太烈,我軍進攻亦很不容易,不知煥章可有萬全之策麼?”正是: 欲使三軍能勝敵,全須大将出奇謀。
未知馮玉祥如何決策破敵,且看下回分解。
---------- 奉勝則必去徐而擁段,直勝亦必去徐而擁黎,故直、奉之戰,無論孰勝,皆于徐不利,灼然可見也。
徐既明知之,故處心積慮,必使奉、直免于一戰,庶己得于均勢之下,保留其地位,故其調停之念,實出至誠,然而私也。
事勢至此,竭忠誠之心,未必可以感人,況以公言濟其私,而欲使悍将驕兵,俯首受命,甯非癡人說夢乎?徐氏素稱圓滑,圓滑之極,往往弄得兩不讨好,一敗塗地,可笑亦正可憐也已。
”吳佩孚不覺大笑,因握着王承斌的手道:“你道我何故屢退?因我探得敵軍的軍實彈械,都在三家店,所以詐退誘敵,一面卻分兵去三家店,焚燒他的辎重,使他救應不及。
我們再從正面向前急攻,豈有不能破敵之理?現在你來恰好,可代我當住正面,我自己領兵去破三家店。
”此公畢竟多謀。
承斌十分佩服,自己率領士兵,和張景惠接戰,卻讓吳佩孚去打三家店。
張景惠以為直軍屢敗之餘,涿州必然旦夕可下,進攻得十分猛烈。
王承斌也是直方一員戰将,自然竭力抵抗,不讓奉軍得一些便宜。
支持了兩日,忽見奉軍急退,知道吳佩孚攻擊三家店已經得手,張景惠要回去救援,故此急退,便傳令追擊。
奉軍支持不住,不覺大敗,仍然退回長辛店。
王承斌克複良鄉,正要前進,忽見北面遠遠有一彪隊伍到來,十分疑訝,連忙着人哨探,方知是吳總司令的軍隊,從三家店回來,不覺十分驚疑。
兩人見了面,承斌便問三家店事情如何?吳佩孚道:“我軍已圍三家店,正要攻下,卻不防敵軍第二十七師全部從豐台開來,我軍兩面受敵,損失不少咧。
攻三家店之計雖未售,而勝張景惠之計則已償,可謂一半成功。
1且喜良鄉已經克複,我軍正好乘此戰勝之威,分作三路進攻,以防敵軍夾擊。
”商議已定,便命董政國率領本部隊伍為左翼,進攻三家店,王承斌為右翼,進攻豐台,自己擔任中鋒,進攻長辛店。
這時張景惠率領一師之衆,扼守長辛店,忽報吳佩孚親自督隊進攻,便和梁朝棟、鄒芬奮勇抵抗。
梁朝棟更是奮不顧身,指揮兵士沖擊,想不到炮火無情,忽然一顆子彈飛來,向梁朝棟的前心穿進,自背後穿出,梁朝棟一聲阿呀,就此哀哉尚飨。
主将一死,隊伍自亂,此中不無天意。
吳佩孚乘勢沖鋒,奉軍紛紛潰退。
張景惠止遏不住,隻得拍馬而走。
鄒芬還想死戰,不料左股也中了一彈,也便負傷而逃。
直軍大獲全勝,占了長辛店。
第一次直、奉戰争,此次亦系戰争最烈之事。
張景惠退到蘆溝橋紮住,查點将士,梁朝棟已死,鄒芬帶傷,其餘士兵死傷的更多,十分傷感憤激,因又抽調了幾旅援軍,誓死要奪回長辛店。
真是一人拚死,萬夫莫當,一場惡戰,果然把直軍擊退,克複長辛。
吳佩孚退了幾十裡路,到大灰場紮住,探聽左翼,還在相持之中,不能抽調,自己軍隊又少,怎生支持得住?若從别處調兵,又恐遠水救不得近火,正在徘徊無計,忽報馮玉祥率領本部隊伍到來,此中不無天意。
不覺大喜。
馮玉祥見了佩孚,動問戰事情形,佩孚說了一遍,玉祥沉吟了一會道:“敵軍骁勇,非用抄襲之計不能勝,如敵軍來攻,請總司令在對面抵抗,我率領所部,從側面抄過去夾擊,可好嗎?”吳佩孚大喜道:“如用抄襲之計,最好從榆垡過去,可惜那裡的地勢,我還不甚熟悉,最好你替我在這裡應付一切,讓我到榆垡察看形勢,再作計較。
”馮玉祥允諾。
吳佩孚便至榆垡察看了一回,回到大灰場,雙方已戰了一日,這時剛才休息。
吳佩孚因對馮玉祥道:“榆垡形勢很好,如由此渡河,包圍奉軍,必勝無疑,隻可惜王承斌已由我派去援助中路張福來,上文隻言左翼尚在相持之中,不及右翼,初疑漏筆,讀此始恍然。
一時不克調回,再則奉軍炮火太烈,我軍進攻亦很不容易,不知煥章可有萬全之策麼?”正是: 欲使三軍能勝敵,全須大将出奇謀。
未知馮玉祥如何決策破敵,且看下回分解。
---------- 奉勝則必去徐而擁段,直勝亦必去徐而擁黎,故直、奉之戰,無論孰勝,皆于徐不利,灼然可見也。
徐既明知之,故處心積慮,必使奉、直免于一戰,庶己得于均勢之下,保留其地位,故其調停之念,實出至誠,然而私也。
事勢至此,竭忠誠之心,未必可以感人,況以公言濟其私,而欲使悍将驕兵,俯首受命,甯非癡人說夢乎?徐氏素稱圓滑,圓滑之極,往往弄得兩不讨好,一敗塗地,可笑亦正可憐也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