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回情脈脈洪姨進甘言語詹詹徐相陳苦口
關燈
小
中
大
。
翌日起床,出外辦公,宣召楊度入對。
楊度不知何事,急忙進谒,但見老袁攬鏡撚須,一時不便驚動,靜悄悄的立在門側,至老袁已轉眼相顧,方近前施禮。
老袁命他旁坐,悄語道:“共和二字,我實在不能維持,你何不召集數人,鼓吹改制?”楊度愕然,半晌才答道:“恐怕時尚未至。
”英雄所見略同。
老袁又問道:“為什麼呢?”楊度道:“現在歐戰未了,日本第五項要求,雖暫撤回,仍舊伺機欲動,我國若有所變更,将惹起外人注目,倘日本複來作梗,為之奈何?”老袁撚須笑道:“日本果欲要挾,何事不可為口實,你亦太多慮哩。
”楊度又道:“就使日本不來反對,也須預籌款項,才得行事。
”老袁道:“這個自然,你明日再進來罷。
”楊度奉命而出。
老袁複踱入内室,見衆妾在前,好似花枝招展,環繞攏來,不由的自言自語道:“從前鹹豐帝玩賞四春,我今日卻有十數春哩。
”滿意語。
衆姨尚不知何解,獨洪姨上前,竟跪稱萬歲。
好做作。
老袁一面扶起,一面大笑道:“我未為帝,呼我萬歲尚早呢!”洪姨道:“勢在必行,何必遲疑。
”老袁又笑問道:“你可說出充足的理由麼?”洪姨道:“理由是極充足了,萬歲爺在前清時代,已位極人臣,今出為民國元首,威足服人,力足屈人,贛、甯一役,就是明證。
今若上繼清朝,立登大寶,哪個敢來反抗?這是從聲勢上解釋,已無疑義,若講到情理上去,也是正當。
前日隆裕後使清帝退讓政權,另組共和政體,到今已是三年,我國未嘗盛強,且日多變亂,是共和政體,當然是不适用。
萬歲爺果熟察時變,默體輿情,實行君主立憲,料國民必全體贊成,且與隆裕後當日讓位的初衷,亦未嘗相忤,何必瞻前顧後,遲遲吾行呢?況現在歐戰未定,各國方自顧未遑,日本交涉,又已辦了,萬歲爺乘此登基,正是應天順人的時候,此機一失,後悔何追。
”巧言如簧,委婉動人。
老袁聽她一番議論,煞是中意,又見她笑靥輕盈,嬌喉宛轉,越覺得無語不香,無情不到,恨不得擁她上膝,親一回吻,叫她一聲乖乖。
隻因礙着衆人面目,但笑向洪姨道:“算了,你真可謂女辯士了。
”衆妾見了此态,也乘風吹牛,叫着幾聲萬歲,老袁還不屑理她,一心一意的愛那洪姨,是夜又在洪姨處留宿。
想為她奏對稱旨,頒賞特别雨露去了。
妙語如珠。
且說楊度既奉密令,即于次日複入總統府,當由袁總統接見,面交發款憑條二紙,計數二十萬兩。
楊度領紙出來,款項既有了着落,又得古德諾一篇文字,作為先導,便邀集孫毓筠、嚴復等人,開會定章,懸牌開市。
賀振雄、李誨等,未識隐情,還要上呈文,劾六君子,真是瞎鬧,反令楊度等暗中笑煞。
嗣後聞賀振雄落魄無聊,反将他籠絡進去,用了每月六十金薪水,雇他做籌安會中辦事員。
英雄末路,急不暇擇,也隻好将就過去。
但前日吠堯,此日頌舜,人心變幻,如此如此,這也是民國特色了。
拜金主義,智士所為,休要笑他。
惟世道人心,究未盡泯,有幾個受他牢籠,有幾個仍然反對,舊國會議員谷鐘秀、徐傅霖等,在上海發起共和維持會,周震勳、鄒稷光等在北京發起治安會,接連是古伯荃上《維持中華民國意見書》,梁覺、李彬、劉世驺諸人,又紛紛彈劾籌安會員,朝陽鳴鳳,相續不休。
還有參政嚴修,系老袁數十年患難至交,聞帝制議興,不禁私歎道:“我不料總統為人,竟爾如此。
近來種種舉動,令我越看越絕望了。
”及籌安會發生,谒袁力阻,情詞懇摯,幾乎聲淚俱下。
老袁亦為動容,随即答道:“究竟你是老朋友,他們實在胡鬧,你去拟一道命令,明日即将他們解散便了。
”嚴修唯唯而退,次日持稿請見,為總統府中司阍所阻。
嚴修謂與總統有約,今日會談,阍人大聲道:“今晨奉總統命,無論何人,概不傳見,請明日進谒罷。
”想又為洪姨所阻。
嚴修恍然大悟,即日乞假去了。
又有機要局長張一麐,也是袁氏十餘年心腹幕友,此次亦反對帝制,力為谏阻,謂帝制不可強行,必待天與人歸。
老袁不待說完,便問何謂天與?何謂人歸?張一麐道:“從前舜、禹受禅,由天下朝觐訟獄,統歸向舜、禹所在處,舜、禹無可推辭,不得已入承大位,這是孟子曾說過的,就是‘天與人歸’一語,孟子亦曾解釋明白,不待一麐贅陳。
”老袁點首道:“論起名譽及道德上的關系,我決不做皇帝,請你放心。
”
翌日起床,出外辦公,宣召楊度入對。
楊度不知何事,急忙進谒,但見老袁攬鏡撚須,一時不便驚動,靜悄悄的立在門側,至老袁已轉眼相顧,方近前施禮。
老袁命他旁坐,悄語道:“共和二字,我實在不能維持,你何不召集數人,鼓吹改制?”楊度愕然,半晌才答道:“恐怕時尚未至。
”英雄所見略同。
老袁又問道:“為什麼呢?”楊度道:“現在歐戰未了,日本第五項要求,雖暫撤回,仍舊伺機欲動,我國若有所變更,将惹起外人注目,倘日本複來作梗,為之奈何?”老袁撚須笑道:“日本果欲要挾,何事不可為口實,你亦太多慮哩。
”楊度又道:“就使日本不來反對,也須預籌款項,才得行事。
”老袁道:“這個自然,你明日再進來罷。
”楊度奉命而出。
老袁複踱入内室,見衆妾在前,好似花枝招展,環繞攏來,不由的自言自語道:“從前鹹豐帝玩賞四春,我今日卻有十數春哩。
”滿意語。
衆姨尚不知何解,獨洪姨上前,竟跪稱萬歲。
好做作。
老袁一面扶起,一面大笑道:“我未為帝,呼我萬歲尚早呢!”洪姨道:“勢在必行,何必遲疑。
”老袁又笑問道:“你可說出充足的理由麼?”洪姨道:“理由是極充足了,萬歲爺在前清時代,已位極人臣,今出為民國元首,威足服人,力足屈人,贛、甯一役,就是明證。
今若上繼清朝,立登大寶,哪個敢來反抗?這是從聲勢上解釋,已無疑義,若講到情理上去,也是正當。
前日隆裕後使清帝退讓政權,另組共和政體,到今已是三年,我國未嘗盛強,且日多變亂,是共和政體,當然是不适用。
萬歲爺果熟察時變,默體輿情,實行君主立憲,料國民必全體贊成,且與隆裕後當日讓位的初衷,亦未嘗相忤,何必瞻前顧後,遲遲吾行呢?況現在歐戰未定,各國方自顧未遑,日本交涉,又已辦了,萬歲爺乘此登基,正是應天順人的時候,此機一失,後悔何追。
”巧言如簧,委婉動人。
老袁聽她一番議論,煞是中意,又見她笑靥輕盈,嬌喉宛轉,越覺得無語不香,無情不到,恨不得擁她上膝,親一回吻,叫她一聲乖乖。
隻因礙着衆人面目,但笑向洪姨道:“算了,你真可謂女辯士了。
”衆妾見了此态,也乘風吹牛,叫着幾聲萬歲,老袁還不屑理她,一心一意的愛那洪姨,是夜又在洪姨處留宿。
想為她奏對稱旨,頒賞特别雨露去了。
妙語如珠。
且說楊度既奉密令,即于次日複入總統府,當由袁總統接見,面交發款憑條二紙,計數二十萬兩。
楊度領紙出來,款項既有了着落,又得古德諾一篇文字,作為先導,便邀集孫毓筠、嚴復等人,開會定章,懸牌開市。
賀振雄、李誨等,未識隐情,還要上呈文,劾六君子,真是瞎鬧,反令楊度等暗中笑煞。
嗣後聞賀振雄落魄無聊,反将他籠絡進去,用了每月六十金薪水,雇他做籌安會中辦事員。
英雄末路,急不暇擇,也隻好将就過去。
但前日吠堯,此日頌舜,人心變幻,如此如此,這也是民國特色了。
拜金主義,智士所為,休要笑他。
惟世道人心,究未盡泯,有幾個受他牢籠,有幾個仍然反對,舊國會議員谷鐘秀、徐傅霖等,在上海發起共和維持會,周震勳、鄒稷光等在北京發起治安會,接連是古伯荃上《維持中華民國意見書》,梁覺、李彬、劉世驺諸人,又紛紛彈劾籌安會員,朝陽鳴鳳,相續不休。
還有參政嚴修,系老袁數十年患難至交,聞帝制議興,不禁私歎道:“我不料總統為人,竟爾如此。
近來種種舉動,令我越看越絕望了。
”及籌安會發生,谒袁力阻,情詞懇摯,幾乎聲淚俱下。
老袁亦為動容,随即答道:“究竟你是老朋友,他們實在胡鬧,你去拟一道命令,明日即将他們解散便了。
”嚴修唯唯而退,次日持稿請見,為總統府中司阍所阻。
嚴修謂與總統有約,今日會談,阍人大聲道:“今晨奉總統命,無論何人,概不傳見,請明日進谒罷。
”想又為洪姨所阻。
嚴修恍然大悟,即日乞假去了。
又有機要局長張一麐,也是袁氏十餘年心腹幕友,此次亦反對帝制,力為谏阻,謂帝制不可強行,必待天與人歸。
老袁不待說完,便問何謂天與?何謂人歸?張一麐道:“從前舜、禹受禅,由天下朝觐訟獄,統歸向舜、禹所在處,舜、禹無可推辭,不得已入承大位,這是孟子曾說過的,就是‘天與人歸’一語,孟子亦曾解釋明白,不待一麐贅陳。
”老袁點首道:“論起名譽及道德上的關系,我決不做皇帝,請你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