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張振武赴京伏法黎宋卿通電辨誣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各省的軍隊,自經袁總統通電裁并,給饷遣散,往往遊騎無歸,所在謀變。
有幾處尚未裁遣,即已秘密開會,再圖革命,如南京駐紮的贛軍,蘇州的先鋒三營,灤州的淮軍馬隊,山條省城的防兵,奉天大北關外的舊混成協第三标,安徽北門外的先鋒隊第一營,蕪湖屯駐的盧軍,滁州第一團七八兩連兵士,陸續嘩變,幸經各處長官,立時剿撫,均歸平定。
惟湖北為革命軍發起地,餘風未泯,喜動惡靜,不但亂兵生事,甚至司令軍官等,亦屢思自逞,嘗謀獨立。
兵猶火也,不戢自焚,古人之所以三緻意者在此。
襄陽府司令張國荃,不服省垣編制,擅殺調查專員周警亞,擁兵為亂,經黎都督元洪派兵兜剿,國荃方自知不敵,竄向鄖陽,沿途劫掠,蹂躏了好幾處;複由官兵追剿,方才散逸。
既而軍官祝制六、江光國、滕亞綱等人又煽惑軍界,托詞改革政治,謀推翻軍政民政二府,破壞各司,幸被黎都督察覺,即調集近衛軍及警察分頭緝捕,将祝、江、滕三人拿獲,并搜出檄文布告、文書名冊、徽章令旗、傳單願書等項,證據昭然,三犯無可抵賴,遂申行軍律,一概槍斃。
越日,複在漢口法租界搜獲亂黨多名,黎都督不欲深究,惟出示剀切勸告,并将搜出名冊,立即銷毀,免得株連。
未幾,又報省城兵變,第一鎮二協三标軍士,因劉協統勒令退伍,遂緻大嘩,統至軍械房搶奪子彈,且擊斃軍官二名。
楚望台軍械所守兵,亦聞聲響應,持械出所,攔守通湘、起義二城門。
黎都督聞警,亟饬各軍飛往彈壓,把亂兵盡行圍住,一面派唐、黃兩參謀,偕同黎統制,步入圍中,剀切勸導,囑将首犯指出,餘均免罪,并允将劉協統撤換。
亂兵方唯唯應命,當場指出首犯陳兆鳌,由黎統制饬兵縛住,訊實正法。
黎都督經此數變,自然格外小心,日夕偵察,旋聞軍務司副司長張振武,及将校團團長方維,潛蓄異志,煽亂各軍,前次祝制六、滕亞綱的變亂,亦由張、方二人主動,遂不動聲色,宣召二人入署,囑他調查邊務。
二人當面不好違慢,隻得唯命是從。
黎都督送客出廳即密電到京,拍緻袁總統。
袁總統亦即複電,任張振武為蒙古調查員,張、方是心腹至交,當密商了兩三次,初意欲逗留鄂中,嗣因黎都督再三促行,雖明知他是調虎離山的計策,也一時不敢發難,便向督署辭行。
不怕他不入死路。
黎都督當命方維随往,适合張振武本意,遂邀同方維啟程北上。
嗣複潛自回鄂,更邀将校十三人,一同到京,仍與方維聚會,就京城前門外西河沿旅館寓宿。
甫隔一宵,方維等在寓安居,張振武卻入城遊覽。
不意時方晌午,突有軍警百餘人,闖入旅館,徑至方維寓室,辟門竟入,方維驚問何事?一語未終,已是鐵鍊上頭,将他鎖住。
将校等各思抗拒,當由來兵與語道:“君等無罪,罪止張、方。
但奉命邀君同往,一經質證,保可無事,若君等定要反抗,莫怪槍彈無情。
”語至此,各拔出手槍,向将校對着,作欲擊狀。
将校等莫不畏死,忙說是情願同行。
方維還要喧嚷,軍警等毫不理睬,但将他牽入内城,拘禁軍政總執法處。
其餘将校分别解交外城軍政執法兩局。
張振武尚在未知,正思回寓午餐,徐步從前門出來,剛剛望着城闉,不圖兜頭來了軍官,猝然問道:“你是張振武麼?”振武方應聲稱“是。
”那軍官已将他扭住,更有兵弁過來,把他兩手反縛,他連聲诘問情由,軍官答稱:“奉令前來,拿你到總執法處,你到後自有分曉。
”振武無法可施,隻好由他牽往。
及至軍政總執法處,見方維也被拘禁,越覺驚慌,正思詳問颠末,那執法官已傳令上堂。
振武且走且呼,口中連稱冤枉,但見執法官高坐堂上,拍案喝道:“休要瞎鬧!你自己犯法,尚稱冤枉麼?”振武道:“我等所犯何罪?”執法官道:“有黎都督電文到來,我讀與你聽,你且仔細聽着!”黎電從此處叙出,前文妙有含蓄。
語畢,即朗讀黎電道: 張振武以小學教員,贊成革命,起義以後,充當軍務司副司長,雖為有功,乃怙權結黨,桀骜自恣,赴滬購槍,吞蝕巨款。
當武昌二次蠢動之時,人心惶惶,振武暗中煽惑将校團,乘機思逞,幸該團員深明大義,不為所惑。
元洪念其前勞,屢與優容,終不悛改,因勸以調查邊務,規劃遠谟,于是大總統有蒙古調查員之命。
振武抵京後,複要求發巨款設專局,一言未遂潛行返鄂。
觀此數語,見得京、鄂兩處已密布偵探,将張、方二人行蹤,探得明明白白,張、方自己尚如睡在夢中。
本書前文亦未盡說明,至此方才揭出。
飛揚跋扈,可見一斑。
近更盅惑軍士,勾結土匪,破壞共和,倡謀不軌,狼子野心,愈接愈厲,假政黨之名義,以遂其影射之謀,借報館之揄揚,以掩其兇頑之迹,排解之使,困于道途,防禦之士,疲于晝夜。
風聲鶴唳,一夕數驚。
賴将士忠誠,偵探敏捷,機關悉
有幾處尚未裁遣,即已秘密開會,再圖革命,如南京駐紮的贛軍,蘇州的先鋒三營,灤州的淮軍馬隊,山條省城的防兵,奉天大北關外的舊混成協第三标,安徽北門外的先鋒隊第一營,蕪湖屯駐的盧軍,滁州第一團七八兩連兵士,陸續嘩變,幸經各處長官,立時剿撫,均歸平定。
惟湖北為革命軍發起地,餘風未泯,喜動惡靜,不但亂兵生事,甚至司令軍官等,亦屢思自逞,嘗謀獨立。
兵猶火也,不戢自焚,古人之所以三緻意者在此。
襄陽府司令張國荃,不服省垣編制,擅殺調查專員周警亞,擁兵為亂,經黎都督元洪派兵兜剿,國荃方自知不敵,竄向鄖陽,沿途劫掠,蹂躏了好幾處;複由官兵追剿,方才散逸。
既而軍官祝制六、江光國、滕亞綱等人又煽惑軍界,托詞改革政治,謀推翻軍政民政二府,破壞各司,幸被黎都督察覺,即調集近衛軍及警察分頭緝捕,将祝、江、滕三人拿獲,并搜出檄文布告、文書名冊、徽章令旗、傳單願書等項,證據昭然,三犯無可抵賴,遂申行軍律,一概槍斃。
越日,複在漢口法租界搜獲亂黨多名,黎都督不欲深究,惟出示剀切勸告,并将搜出名冊,立即銷毀,免得株連。
未幾,又報省城兵變,第一鎮二協三标軍士,因劉協統勒令退伍,遂緻大嘩,統至軍械房搶奪子彈,且擊斃軍官二名。
楚望台軍械所守兵,亦聞聲響應,持械出所,攔守通湘、起義二城門。
黎都督聞警,亟饬各軍飛往彈壓,把亂兵盡行圍住,一面派唐、黃兩參謀,偕同黎統制,步入圍中,剀切勸導,囑将首犯指出,餘均免罪,并允将劉協統撤換。
亂兵方唯唯應命,當場指出首犯陳兆鳌,由黎統制饬兵縛住,訊實正法。
黎都督經此數變,自然格外小心,日夕偵察,旋聞軍務司副司長張振武,及将校團團長方維,潛蓄異志,煽亂各軍,前次祝制六、滕亞綱的變亂,亦由張、方二人主動,遂不動聲色,宣召二人入署,囑他調查邊務。
二人當面不好違慢,隻得唯命是從。
黎都督送客出廳即密電到京,拍緻袁總統。
袁總統亦即複電,任張振武為蒙古調查員,張、方是心腹至交,當密商了兩三次,初意欲逗留鄂中,嗣因黎都督再三促行,雖明知他是調虎離山的計策,也一時不敢發難,便向督署辭行。
不怕他不入死路。
黎都督當命方維随往,适合張振武本意,遂邀同方維啟程北上。
嗣複潛自回鄂,更邀将校十三人,一同到京,仍與方維聚會,就京城前門外西河沿旅館寓宿。
甫隔一宵,方維等在寓安居,張振武卻入城遊覽。
不意時方晌午,突有軍警百餘人,闖入旅館,徑至方維寓室,辟門竟入,方維驚問何事?一語未終,已是鐵鍊上頭,将他鎖住。
将校等各思抗拒,當由來兵與語道:“君等無罪,罪止張、方。
但奉命邀君同往,一經質證,保可無事,若君等定要反抗,莫怪槍彈無情。
”語至此,各拔出手槍,向将校對着,作欲擊狀。
将校等莫不畏死,忙說是情願同行。
方維還要喧嚷,軍警等毫不理睬,但将他牽入内城,拘禁軍政總執法處。
其餘将校分别解交外城軍政執法兩局。
張振武尚在未知,正思回寓午餐,徐步從前門出來,剛剛望着城闉,不圖兜頭來了軍官,猝然問道:“你是張振武麼?”振武方應聲稱“是。
”那軍官已将他扭住,更有兵弁過來,把他兩手反縛,他連聲诘問情由,軍官答稱:“奉令前來,拿你到總執法處,你到後自有分曉。
”振武無法可施,隻好由他牽往。
及至軍政總執法處,見方維也被拘禁,越覺驚慌,正思詳問颠末,那執法官已傳令上堂。
振武且走且呼,口中連稱冤枉,但見執法官高坐堂上,拍案喝道:“休要瞎鬧!你自己犯法,尚稱冤枉麼?”振武道:“我等所犯何罪?”執法官道:“有黎都督電文到來,我讀與你聽,你且仔細聽着!”黎電從此處叙出,前文妙有含蓄。
語畢,即朗讀黎電道: 張振武以小學教員,贊成革命,起義以後,充當軍務司副司長,雖為有功,乃怙權結黨,桀骜自恣,赴滬購槍,吞蝕巨款。
當武昌二次蠢動之時,人心惶惶,振武暗中煽惑将校團,乘機思逞,幸該團員深明大義,不為所惑。
元洪念其前勞,屢與優容,終不悛改,因勸以調查邊務,規劃遠谟,于是大總統有蒙古調查員之命。
振武抵京後,複要求發巨款設專局,一言未遂潛行返鄂。
觀此數語,見得京、鄂兩處已密布偵探,将張、方二人行蹤,探得明明白白,張、方自己尚如睡在夢中。
本書前文亦未盡說明,至此方才揭出。
飛揚跋扈,可見一斑。
近更盅惑軍士,勾結土匪,破壞共和,倡謀不軌,狼子野心,愈接愈厲,假政黨之名義,以遂其影射之謀,借報館之揄揚,以掩其兇頑之迹,排解之使,困于道途,防禦之士,疲于晝夜。
風聲鶴唳,一夕數驚。
賴将士忠誠,偵探敏捷,機關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