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回 老巡按中途遲令箭 小孟嘗半路贈行裝

關燈
将行李都裝在車子上,請胡奶奶同娈姑上車,盧宣、羅燦、戴仁、戴義、齊氏兄弟都騎了馬,趕到樸樹灣,早有全員外的家眷,行李也裝上車子,在半路相等。

    衆人相見,合在一處,連夜趕到揚州鈔關門外,奔到盧龍家内,盧龍治酒款待,歇息了一宵。

     次日五更,大家起身,周美容收拾早膳,衆英雄飽餐一頓。

    手下的備好車仗馬匹,裝上了行李等件,挂了齊府的燈籠,将家眷上了車子。

    金員外押着在前面登程,後面是盧宣、羅燦、盧龍、盧虎、戴仁、戴義、齊纨、齊欹、金輝、楊春十位英雄上了馬,頭戴煙氈大帽,身穿元色夾襖,身帶弓箭腰刀,扮做标客的模樣。

    沖州撞府,隻奔山東大路,投雞爪山去了,不表。

     且言那四名千總,奉總督之令到了儀征具前,廳事吏慌忙通報,知縣随即升堂迎接。

    千總拿出火牌令箭,向知縣說道:“奉大人之令,着貴縣同王參将将反叛羅燦解到轅門聽審,火速,火速!”知縣大驚,說道:“差官莫非錯了?三日之前已有令箭将羅燦、金輝、楊春一同提去了,為何今日又來要人?”差官道:“貴縣說那裡話!昨日大人方才回府,一見了申詳的文書,即令卑職前來提人,怎麼說三日前已提了人去?三日前大人還在鎮江,是誰來要人的?”知縣聞言,吓得面如土色,忙忙入内拿了那枝令箭谕帖出來,向差官說道:“這不是大人的令箭?卑職怎敢胡行。

    ”差官見了令箭,說道:“既是如此,同俺們去見大人便了。

    ” 儀征縣無奈,隻得帶印绶并原來的令箭谕帖,收拾行李,叫了江船,同那四名千總上船動身。

    官船開到江口,忽見天上起了一朵烏雲,霎時間天昏地暗,起了風暴,吓得船家忙忙抛錨扣纜,泊住了船。

    那風整整刮了一日一夜,方才息了,次日中上開船,趕到南京早已夜暮了。

    又耽擱兩天,共是五天,衆英雄早已到淮安地界了。

     且言那儀征具到了南京,住了一宿,次日五更即同差官到了轅門投手本。

    沈廷華立刻傳見,知縣同差官來到後堂。

    恭見畢,差官繳過火牌令箭,站在一旁。

    沈廷華便問:“原犯何在?”知縣見問,忙向身邊取出令箭谕帖,雙手呈上說道:“五日之前,已是大人将反叛、大盜一齊提将來了,怎麼又問卑職要人?請大人驗看令箭谕帖。

    ”沈廷華吃了一驚道:“有這等事?”細看令箭,絲毫不差,再看谕帖,卻不是府裡衆師爺的筆迹。

    忙令内使進内查令箭時,恰恰的少了一枝。

    再問:“我這軍機房有誰人來的?”内使回道:“就是通真觀盧道士同公子在内書房住了一夜,廚櫃也是封鎖了,并無外人來到。

    ”沈廷華心内明白,忙向儀征縣說道:“這是本院自不小心,被奸細盜去了令箭。

    煩貴縣回去即将通真觀道士并金輝、楊春兩家家眷解來聽審,火速,火速!”知縣領命,随即告退,出了轅門,下了江船,連夜回儀征縣。

    到了衙中,即發三根金頭簽子,點了十二名捕快,分頭去拿通真觀的道士并金、楊二家的家眷到衙聽審。

     搏快領了票子去了,一會都來回話,說道:“六日之前,他們都連家眷都搬去了,如今隻剩了兩座房子,通真觀的道士道人也去了。

    ”知縣聽見此言,吃驚不小。

    随即做成文書,到南京申報總督,一面又差人訪問羅燦到儀征來時在那家落腳。

    差人訪了兩日,有坊保前來密報道:“小人那日曾見羅燦在資福寺旁邊齊家出去的。

    ”知縣暗暗想道:“齊纨乃是知法的君子,蓋城的富戶鄉紳,怎敢做此犯法的事?”又問坊保:“你看得真是不真?”坊保回道:“小人親眼所見,怎敢扯謊?”知縣道:“既如此,待本縣親自去問便了。

    ”随即升堂、點了四十名捕快,騎了快馬,打道開路,盡奔齊家而來。

     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