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回 雞爪山羅燦投營 長安城龍标探信

關燈
話說儀征縣打道開鑼,親自來到齊府,暗暗吩咐衆人将前後門把了,下馬入内,齊府總管忙忙入内禀告太太說:“儀征縣到了。

    ”太太心中明白,忙叫總管帶着五歲的孫子,名喚齊良,出廳迎接,吩咐道:“倘若知縣問話,隻須如此如此回答就是了。

    ” 原來,太太為人最賢,齊纨為人最義。

    臨出門的時節,将細底的言語告訴過太太,所以太太見知縣一來,他就吩咐孫子出廳來迎接知縣,拜見畢,侍立一旁。

    家人獻過茶,公子又打一躬說道:“父母大人光降寒門,有何吩咐?”知縣見他小小孩童,禮貌端正,人才出衆,說話又來得從容,心中十分驚異,問道:“齊纨是你何人?”公子道:“是父親。

    ”知縣道:“他那裡去了,卻叫你來見我?”公子道:“半月前出外為商去了。

    ”知縣聽言,故意變下臉來,高聲喝道:“胡說!前日有人看見你的父親往通真觀去的。

    怎敢在我面前扯謊,敢是讨打麼?”公子見知縣叫他,他也變下臉來回道:“家父又不欠官糧,又不該私債,又不犯法違條,在家就說在家,不應扯謊。

    既是大人看見家父在通真觀裡的,何不去尋他,又到寒門做甚?”這些話把個儀征縣說得無言可對,心中暗想道:“這個小小的孩兒,可一張利嘴!”因又問道:“你父親平日同這甚麼人來往?”公子道:“是些做生意的人,與家中夥計、親眷,并無别人。

    ”知縣道:“又來扯謊了!本縣久已知你父親叫做小孟嘗,專結交四方英雄、江湖上朋友,平日門下的賓客甚多,怎說并無外人?”公子道:“家父在外為商,外路的人,也認得有幾個,路過儀怔的也來拜拜候候,不過一二日就去了,不曉得怎樣叫做江湖朋友。

    自從家父出外,連夥計都帶去了,并無一人來往。

    ”知縣道:“昔日有個姓羅的少年人,長安人氏,穿白騎馬的,到你家來,如今同你父親往那裡去了?告訴我,我把錢與你買果子吃。

    ”公子回道:“大人在上,家父的家法最嚴,凡有客來并不許我們見面。

    隻是出去的時節,我看見父親同叔父二人帶了十數個家人、平時的夥計,推了十數輛車子出門,并沒有個穿白騎馬的出去。

    ”知縣道:“既然如此,你把那些家人、夥計的名字說來,本縣聽聽,看共是多少人。

    ”公子聽說,就把那些同去的名字張三李四,從頭至尾數了一遍。

     知縣聽了,複問總管道:“你過來,本縣問你。

    你主人出門可是帶的這些人數?你再數一遍與本縣知道。

    ”那總管跪下,照着公子的這些人數又說了一遍,一個也不少,一個名字也不錯。

    知縣聽了暗想道:“聽這小孩子口供,料來是實。

    ”便問公子道:“你今年幾歲,可曾念書呢?”公子回道:“小子年方五歲,尚未從師,早晚随祖母念書習字。

    ”知縣大喜,說道:“好。

    ”叫取了二百文錢,送與公子說道:“與你買果子吃罷。

    ”公子收了。

    知縣見問不出情由,隻得吩咐打道起身。

    公子送出大門,深深的一揖說道:“多謝大人厚賜,恕小子不來叩謝了。

    ”知縣大喜,連聲道好,打道去了。

     且言公子入内,齊太太同合家大小,好不歡喜,人人都贊公子伶牙俐齒,也是齊門之幸,正是: 道是神童信有神,山川鐘秀出奇人。

     甘羅十二休誇異,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