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回 米中砂拆毀望英樓 小溫侯回轉興平寨

關燈


    隻是這一場是非非同小可,想地方官必然四處追拿,他那裡安藏,怎能得住?就連家父任上也不能無事,必須俺親自走一遭,接他們上山才好。

    ”謝元道:“不可。

    此去瓜州一路必有官兵察訪,豈不認得兄模樣?倘有疏失,如何是好?如今之計,兄可速往宿州去接你令尊大人上山,以防米賊拿問;至于瓜州路上,俺另有道理。

    ”李定聞言,忙起身緻謝道:“多謝軍師,俺往宿州去,隻有數天路程;瓜州路遠,俺卻放心下下。

    ”謝元道:“兄隻管放心前去,十日之内,包管瓜州之人上山便了。

    ”李定聞言大喜,起身告别,往宿州去了,按下不提。

     且言米良敗回鎮江,心中十分焦躁,進了帥府,又見公子死了,停靈柩在旁,夫妻二人,大哭一場,次日升帳,一面做成告急的表章,星夜進京,到沈大師同叔父米順那裡投遞,托他将敗兵之事遮蓋,再發救兵前來相助;一面将陣亡的兵将造成冊子,照數各給糧饷去了;一面又挂了榜文,發遠近州縣緝獲奸細。

    忙了三日,都發落定了,然後将米中粒的靈柩送出城去,立了墳茔。

    夫妻二人,兩淚交流,各相埋怨,說道:“這都是鎮江府不好,既知李宅不善,就不該代孩兒做媒,好端端的人送了性命,這口氣怎生出得?”米中砂道:“為今之計,先發一技令箭會同上江提台,差官到宿州,将李全拿來聽審,同他那二三十名家人,一齊先斬後奏,以報此仇。

    ”米良道:“倘若李全不服,如之奈何?”米中砂道:“叔父大人說那裡話,他有多大個參将,敢違上司的将令麼?叔父這裡差中軍官多帶兵丁,會合上江提督申明原委,諒無拿不來之理。

    ”米良道:“言之有理。

    ”就急升堂,取令箭一枝,點了一名得力的中軍帶了八名外委,吩咐道:“你可速到宿州會合提台,要他參将李全即到轅問聽令。

    火速,火速!”中軍領了令箭,即到轅門,同了八名外委飛身上馬,離了鎮江,星夜走宿州去了,不提。

     且說洪氏兄弟,自從救了李老夫人之後,都到王家莊安歇。

    住了十數日,那村坊内都是沸沸揚揚,說有捕快官兵前來巡緝奸細,十分嚴緊。

    洪恩同王氏弟兄商議道:“聞米賊被雞爪山的好漢一連數陣,殺得大敗回來,如今倒張挂榜文捉拿我等。

    我們此處安身不得了,隻好往雞爪山去,方無他患,隻是路上須防巡緝。

    ”王宸道:“我有一計,須得如此如此,就沒事了。

    ”衆人道:“好。

    ”随即裝束起來,洪恩、洪惠、趙勝、王氏弟兄,共領着四五十名莊漢,在前引路;後面是王大公家眷人等同李太太、孫翠娥,另有莊漢保護,委着前隊,總往雞爪山進發,不表。

     且言米中砂自從兄弟米中粒死後,他外面卻是悲哀,心中卻暗暗歡喜,想道:“兄弟已死,叔父又無第二個兒子,這萬貫家财就是我的了。

    隻是本家人多,必須讨二老夫婦之喜,方能收我為子。

    今早叫人去拿李全,也是我的主意,二老甚是歡喜。

    我如今帶了兵前去,到李家抄了他的金銀,拆了他的房屋,代兄弟報仇,二老必然更喜了。

    ”主意己定,随即點了二三十名家将出了帥府,一路來到李府門口,扭斷了鎖,步入内房,将他所有金銀、古董、玩器、細軟、衣衫,命家将盡數搜将出來打成包袱,都送回府中交與太太收了,然後來到後面,看見這一座望英樓,心中大怒,說道:“生是到一日在這樓下看見了他的女兒,弄出這樣事來。

    ”叫令衆家将把這樓拆倒,放起火來。

    隻燒得煙煤障天,四鄰家家害怕,入人歎息。

    正燒之時,有一位英雄前來看火,不覺大怒。

     不知後事如何,再聽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