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回 雞爪山胡奎起義 鳳凰嶺羅燦施威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米中砂把李全的望英樓拆毀,放火焚燒,吓得四鄰衆人都來觀看,其中惱了一位英雄。
你道是誰?原來是雞爪山的好漢穿山甲龍标,奉軍師将令特到鎮江來打聽衆人的消息。
恰恰撞見米中砂帶領家将抄了李府,又拆了望英樓,放火焚燒,隻燒得人人歎息,說道:“好一個良善人家,可憐遭此大劫!”龍标在旁探知了詳細,恨了一聲,說道:“這奸細如此可惡,若不是山寨裡等着俺回去,俺就是一刀先結果了他的性命!”恨了一聲,回頭就走。
來到儀征路上,忽見遠遠的一簇人馬,約有四十多人,分做兩隊而行:當先馬上坐着一位英雄,青臉紅須,領着四十多人,打着奉令捕快的旗号;後一隊有十多個人,推着四輛車兒,五騎馬上坐着五位少年英雄,都是軍官打扮。
龍标看在眼中,想道:“莫非是俺雞爪山來打探消息的麼、為何又有四輛車兒,内有家眷?事有可疑。
”遂拿出他昔日爬山的技藝,邁開大步,趕過了那一隊人馬,一日走了三百餘裡。
次日已到了雞爪山,進了寨門,來到聚義廳上,衆人見了大喜。
羅琨忙問道:“事情如何?”龍标就将那米中砂帶了家将,抄了李府的家财,拆毀望英樓的話,從頭至尾說了一遍,衆位英雄個個動怒。
忽見巡山的小卒進寨報道:“山下有九騎馬打着米将軍的旗号來了。
”謝元忙令魯豹雄帶了五十名喽兵下山擒來審問。
魯豹雄領命,帶了五十名喽兵,下山攔路,早見那九騎馬一齊沖來。
當頭馬上是一個中軍,後面跟着八名外委,是奉令到宿州拿李全的。
路過此地,正遇魯豹雄,大叫一聲:“往那裡走!”輪槍便刺,中軍官不及提防,早中右臂,跌下馬來,被小喽羅捉了。
衆外委要走時,被那五十名喽兵圍住,用鈎連槍拖下馬來,一同綁上聚義廳,跪倒在地。
裴大雄叫道:“你是米賊的人,往那裡去的,快快說來!”中軍呈上令箭說道:“小人是奉令到宿州去拿李全的,望大王恕命!”裴天雄大怒道:“李爺與你何仇,卻去拿他。
”喝令左右:“推去斬首!”左右擁上十幾名喽兵,剝去衣冠。
綁将起來。
中軍大叫道:“上命差遣,不能由己,求大王恕命。
”裴天雄大喝道:“先割你的驢頭,且消消氣!”旁邊走上軍師說道:“大哥且記下他九人,小弟有用他之處。
”裴天雄道:“既是軍師讨情,且拿去收監。
”喽兵領令去了,龍标說道:“還有一件:俺前日在路上看見一隊捕盜官兵,往山東路上行來,約有五十多人,倒生得人人勇健,莫非也是米賊的奸細?倒不可不防。
”胡奎笑道:“前日來了一萬精兵,也隻得如此,諒這五十餘人,幹得甚事!”衆人笑了一會,各去安歇。
次日天明,衆英雄升帳,謝元道:“李定此去,為何許久不回?其中必有原故。
想是李公爺不肯上山,反将李定留住,我等須如此如此,方能上算。
”衆人大喜。
正在商議,忽見前營小頭目渾身帶傷,進帳禀道:“大王,不好了!今有一隊捕兵,共有五十餘人,上山來探路,正遇王、李二位大工領了一百人馬巡山,兩下裡撞見。
二位大玉見是捕兵,便去與他交戰,準知捕兵隊内有六條大漢,骁勇非凡,二位大王戰他不過。
小人特來禀報。
”謝元笑道:“不妨羅二哥前去收來。
”羅琨得令,披挂齊整,坐馬端槍,闖下山來一看,果見一标軍馬在那裡交鋒。
王坤、李仲兩口刀,敵不
你道是誰?原來是雞爪山的好漢穿山甲龍标,奉軍師将令特到鎮江來打聽衆人的消息。
恰恰撞見米中砂帶領家将抄了李府,又拆了望英樓,放火焚燒,隻燒得人人歎息,說道:“好一個良善人家,可憐遭此大劫!”龍标在旁探知了詳細,恨了一聲,說道:“這奸細如此可惡,若不是山寨裡等着俺回去,俺就是一刀先結果了他的性命!”恨了一聲,回頭就走。
來到儀征路上,忽見遠遠的一簇人馬,約有四十多人,分做兩隊而行:當先馬上坐着一位英雄,青臉紅須,領着四十多人,打着奉令捕快的旗号;後一隊有十多個人,推着四輛車兒,五騎馬上坐着五位少年英雄,都是軍官打扮。
龍标看在眼中,想道:“莫非是俺雞爪山來打探消息的麼、為何又有四輛車兒,内有家眷?事有可疑。
”遂拿出他昔日爬山的技藝,邁開大步,趕過了那一隊人馬,一日走了三百餘裡。
次日已到了雞爪山,進了寨門,來到聚義廳上,衆人見了大喜。
羅琨忙問道:“事情如何?”龍标就将那米中砂帶了家将,抄了李府的家财,拆毀望英樓的話,從頭至尾說了一遍,衆位英雄個個動怒。
忽見巡山的小卒進寨報道:“山下有九騎馬打着米将軍的旗号來了。
”謝元忙令魯豹雄帶了五十名喽兵下山擒來審問。
魯豹雄領命,帶了五十名喽兵,下山攔路,早見那九騎馬一齊沖來。
當頭馬上是一個中軍,後面跟着八名外委,是奉令到宿州拿李全的。
路過此地,正遇魯豹雄,大叫一聲:“往那裡走!”輪槍便刺,中軍官不及提防,早中右臂,跌下馬來,被小喽羅捉了。
衆外委要走時,被那五十名喽兵圍住,用鈎連槍拖下馬來,一同綁上聚義廳,跪倒在地。
裴大雄叫道:“你是米賊的人,往那裡去的,快快說來!”中軍呈上令箭說道:“小人是奉令到宿州去拿李全的,望大王恕命!”裴天雄大怒道:“李爺與你何仇,卻去拿他。
”喝令左右:“推去斬首!”左右擁上十幾名喽兵,剝去衣冠。
綁将起來。
中軍大叫道:“上命差遣,不能由己,求大王恕命。
”裴天雄大喝道:“先割你的驢頭,且消消氣!”旁邊走上軍師說道:“大哥且記下他九人,小弟有用他之處。
”裴天雄道:“既是軍師讨情,且拿去收監。
”喽兵領令去了,龍标說道:“還有一件:俺前日在路上看見一隊捕盜官兵,往山東路上行來,約有五十多人,倒生得人人勇健,莫非也是米賊的奸細?倒不可不防。
”胡奎笑道:“前日來了一萬精兵,也隻得如此,諒這五十餘人,幹得甚事!”衆人笑了一會,各去安歇。
次日天明,衆英雄升帳,謝元道:“李定此去,為何許久不回?其中必有原故。
想是李公爺不肯上山,反将李定留住,我等須如此如此,方能上算。
”衆人大喜。
正在商議,忽見前營小頭目渾身帶傷,進帳禀道:“大王,不好了!今有一隊捕兵,共有五十餘人,上山來探路,正遇王、李二位大工領了一百人馬巡山,兩下裡撞見。
二位大玉見是捕兵,便去與他交戰,準知捕兵隊内有六條大漢,骁勇非凡,二位大王戰他不過。
小人特來禀報。
”謝元笑道:“不妨羅二哥前去收來。
”羅琨得令,披挂齊整,坐馬端槍,闖下山來一看,果見一标軍馬在那裡交鋒。
王坤、李仲兩口刀,敵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