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黃千總有意縱強徒 淩貴興親身行搶劫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淩貴興自從打發丈人何達安去後,便代他妻子開喪挂孝起來,把一座裕耕堂重新收拾,延僧禮道,要做七七四十九天功德。
衆強徒借着幫忙為名,益發無晝無夜,,都嘯聚在淩家。
貴興沒了老婆妹子在耳邊闊聒絮,反覺得爽利。
到了第三天,爵興便叫貴興到往來的錢鋪子裡,打了票子,整的散的,共是二十六張。
爵興拿了一張一千的,去交了何達安,其餘散的二十五張,共是一千七百兩,對不住,他目己拿去用了,還落得兩邊都感激他。
他還要到淩家來吃白飯。
這個一聲“賢侄”,那個一聲“侄老爹”,那一邊又是一片聲的“大爺”,貴興倒也覺得十分熱鬧,反把死人的事忘了,天天那僧道禮忏之聲,與那歡呼暢飲之聲相唱和。
過了三七,便把兩口棺材,擡到祖墳去安葬了。
貴興便納了兩個待妾,一個楊氏,一個潘氏。
喪事之中,又帶着吃喜酒,真是笑啼皆作,吉兇并行。
這一天,宗孔偶然想起一件事道:“我記得八月十六那一天,看見梁翰昭在千總衙門裡出來,莫非他們此刻要結交官場,同我們作對麼?”爵興道:“不見得!他們這班村老兒,見了官就吓的話也說不出來了,哪裡想得到結交他呢?”貴興道:“話雖如此,也不可不防,并且我們商量要搶割他的稻谷,遲兩天就要動手了。
這件事,千總管得着的,我這裡一動手,他那邊一報官,就是報到文衙門裡,也要請他武官追捕的。
這便如何是好!”爵興道:“不要緊!這黃千總是最貪财的,隻要送上他幾兩銀子,他便叫你做老子都肯的了。
”貴興道:“隻是那個認得他,方好過付?”爵興道:“隻我就同他極相好,無話不談的,何必求人?”貴興大喜,就兌了五十兩銀子,請爵興送去。
爵興道:“不必,不必,這些武狗,看見了一個銅錢,就笑得眼睛都沒縫了,何必這許多?隻要二十兩就夠了!這是當省的,我不能不叫你省,不比陳家何家的事,是萬萬省不來的呀!”費興就改兌了二十兩。
爵興接了,就去斡旋去了。
好爵興,果然隻花了二十兩銀子,卻買了一個黃千總了,回報貴興,自然歡喜。
這一夜,外面饒钹喧天,他裡面卻是洞房花燭。
這風聲傳到了梁家,淩氏等知道桂仙姑嫂,雙雙自盡,不免歎息一番,隻因彼此成了仇敵,也不便去吊唁。
淩氏念着一脈至親,哭了一場,方才想起,十五那夜,桂仙私行到來,臨去那番話,竟是句臨終叮囑之言,難得她小孩子家,有這個遠慮。
後來天來回家,談起桂仙的話,淩氏便把棱仙叮囑,恐怕貴興鬧了大亂子,托付照應他的話說了,天來也是歎息不止。
表過不提。
且說淩氏這一天,正在沒事,,看着兒媳們趕做冬衣,忽然哄了一班佃戶進來道:“梁太太,不好了!今天來了許多強盜,把我們的田禾都搶割了!”淩氏一看,正是北沙一幫的佃戶,不覺歎了一口氣道:“既然遇了強盜,今年的租,且免了吧!”衆佃戶道:“老太太呀!多蒙你的慈悲,田租便兔了,隻是我們靠着過冬天,度新年的本錢,都沒有呀!”說罷都哭了。
淩氏道:“你們且歇歇去吧!我再商量周濟你們點便了。
”衆佃戶謝了出去。
淩氏便叫請了翰昭過來,告知此事,翰昭飛也似的,去報了千總。
那黃千總皺眉道:“可巧我今天瀉肚子,還沒有吃飯,這是地方公事,說不得也要去走一遭,隻是我要吃點飯才走得動呢!” 翰昭道:“吃過飯,恐怕強盜去遠了,追不着呢!”黃千總怒道:“朝廷也不使餓兵,你們倒要使起餓官來了!”吓得翰昭不敢再說,隻得退出來等候。
直等了兩個多時辰,方才聽傳呼備馬,等了好一會,黃千總方才出來,跨上馬,帶了幾十個兵。
翰昭跟着走。
翰昭起先還恐怕跟不上,誰知他倒是按辔徐行,莫說翰昭隻有五十多歲的人,就是八十歲老頭子,隻怕也跟着他綽綽有餘呢!等到到了北沙時,哪裡還有個強盜的影子?隻剩了一片蹂躏之迹,兩面毗連的田禾,卻依然是黃雲滿地。
黃千總問道:“這兩面毗連的田,也是你的麼?”翰昭道:“兩面都是别人家的。
”黃千總道:“這又奇了!既是強盜搶割,他又何分彼此? 何以你家的便搶的一顆不留,人家的卻一顆不動呢?”兩句話問得翰昭無言可答。
黃千總道:“隻怕你欠了人家錢債,人家來取去抵債的吧!”翰昭道:“我并沒有欠人家的債,
衆強徒借着幫忙為名,益發無晝無夜,,都嘯聚在淩家。
貴興沒了老婆妹子在耳邊闊聒絮,反覺得爽利。
到了第三天,爵興便叫貴興到往來的錢鋪子裡,打了票子,整的散的,共是二十六張。
爵興拿了一張一千的,去交了何達安,其餘散的二十五張,共是一千七百兩,對不住,他目己拿去用了,還落得兩邊都感激他。
他還要到淩家來吃白飯。
這個一聲“賢侄”,那個一聲“侄老爹”,那一邊又是一片聲的“大爺”,貴興倒也覺得十分熱鬧,反把死人的事忘了,天天那僧道禮忏之聲,與那歡呼暢飲之聲相唱和。
過了三七,便把兩口棺材,擡到祖墳去安葬了。
貴興便納了兩個待妾,一個楊氏,一個潘氏。
喪事之中,又帶着吃喜酒,真是笑啼皆作,吉兇并行。
這一天,宗孔偶然想起一件事道:“我記得八月十六那一天,看見梁翰昭在千總衙門裡出來,莫非他們此刻要結交官場,同我們作對麼?”爵興道:“不見得!他們這班村老兒,見了官就吓的話也說不出來了,哪裡想得到結交他呢?”貴興道:“話雖如此,也不可不防,并且我們商量要搶割他的稻谷,遲兩天就要動手了。
這件事,千總管得着的,我這裡一動手,他那邊一報官,就是報到文衙門裡,也要請他武官追捕的。
這便如何是好!”爵興道:“不要緊!這黃千總是最貪财的,隻要送上他幾兩銀子,他便叫你做老子都肯的了。
”貴興道:“隻是那個認得他,方好過付?”爵興道:“隻我就同他極相好,無話不談的,何必求人?”貴興大喜,就兌了五十兩銀子,請爵興送去。
爵興道:“不必,不必,這些武狗,看見了一個銅錢,就笑得眼睛都沒縫了,何必這許多?隻要二十兩就夠了!這是當省的,我不能不叫你省,不比陳家何家的事,是萬萬省不來的呀!”費興就改兌了二十兩。
爵興接了,就去斡旋去了。
好爵興,果然隻花了二十兩銀子,卻買了一個黃千總了,回報貴興,自然歡喜。
這一夜,外面饒钹喧天,他裡面卻是洞房花燭。
這風聲傳到了梁家,淩氏等知道桂仙姑嫂,雙雙自盡,不免歎息一番,隻因彼此成了仇敵,也不便去吊唁。
淩氏念着一脈至親,哭了一場,方才想起,十五那夜,桂仙私行到來,臨去那番話,竟是句臨終叮囑之言,難得她小孩子家,有這個遠慮。
後來天來回家,談起桂仙的話,淩氏便把棱仙叮囑,恐怕貴興鬧了大亂子,托付照應他的話說了,天來也是歎息不止。
表過不提。
且說淩氏這一天,正在沒事,,看着兒媳們趕做冬衣,忽然哄了一班佃戶進來道:“梁太太,不好了!今天來了許多強盜,把我們的田禾都搶割了!”淩氏一看,正是北沙一幫的佃戶,不覺歎了一口氣道:“既然遇了強盜,今年的租,且免了吧!”衆佃戶道:“老太太呀!多蒙你的慈悲,田租便兔了,隻是我們靠着過冬天,度新年的本錢,都沒有呀!”說罷都哭了。
淩氏道:“你們且歇歇去吧!我再商量周濟你們點便了。
”衆佃戶謝了出去。
淩氏便叫請了翰昭過來,告知此事,翰昭飛也似的,去報了千總。
那黃千總皺眉道:“可巧我今天瀉肚子,還沒有吃飯,這是地方公事,說不得也要去走一遭,隻是我要吃點飯才走得動呢!” 翰昭道:“吃過飯,恐怕強盜去遠了,追不着呢!”黃千總怒道:“朝廷也不使餓兵,你們倒要使起餓官來了!”吓得翰昭不敢再說,隻得退出來等候。
直等了兩個多時辰,方才聽傳呼備馬,等了好一會,黃千總方才出來,跨上馬,帶了幾十個兵。
翰昭跟着走。
翰昭起先還恐怕跟不上,誰知他倒是按辔徐行,莫說翰昭隻有五十多歲的人,就是八十歲老頭子,隻怕也跟着他綽綽有餘呢!等到到了北沙時,哪裡還有個強盜的影子?隻剩了一片蹂躏之迹,兩面毗連的田禾,卻依然是黃雲滿地。
黃千總問道:“這兩面毗連的田,也是你的麼?”翰昭道:“兩面都是别人家的。
”黃千總道:“這又奇了!既是強盜搶割,他又何分彼此? 何以你家的便搶的一顆不留,人家的卻一顆不動呢?”兩句話問得翰昭無言可答。
黃千總道:“隻怕你欠了人家錢債,人家來取去抵債的吧!”翰昭道:“我并沒有欠人家的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