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關燈
小
中
大
把橘子樹重擊三聲,水中就有人出來照應。
”柳毅道:“既是這樣,速寫書來!我好帶去。
”那婦人忙把裙上白绫扯下了半幅,咬破指頭一個,就寫了血書一道:不孝女螭娘叩禀父母大人膝下:兒自嫁至敖門,不幸被婢女鱞兒陷害。
始見惡于丈夫,後觸怒于公婆。
逐出陂外,看守牧羊。
夜裡不避風霜,晝間缺乏衣食。
萬般苦狀,難更仆數。
見字速來相救,稍遲則兒命休矣!臨啟曷勝翹企之至! 螭娘把書寫完封好,交與柳毅。
屈身拜道:“千萬奉托,切勿相誤!”柳毅答道:“些須小事,娘子放懷!” 柳毅帶着這封書子,往前走去。
走了些時,已到洞庭湖北岸。
岸上果有座龍王廟,廟後果有棵橘子樹。
柳毅去把橘子樹擊了三下,立時從水中出來一個夜叉,問道:“是做什麼的?”柳毅答道:“是要見大王投家書的。
”夜叉道:“相公少待!我先去禀知大王,再來請你!”說罷,複跳入湖中去了。
住有半頓飯時,隻見湖水兩開,從中現出一條幹路。
夜叉上來說道:“大王請相公裡面相會!”柳毅跟定夜叉,向前直走。
不多時,已到水晶宮前。
你說這宮,好不耐人觀瞻:但見門牆高聳,殿宇巍峨。
東廊西廂,無非琉璃碧瓦,紅牆鬥拱畫棟雕梁。
檐前鐵馬,觸洪濤而無風自響,扉上銅駝,映清流而昏夜常明。
視虬祁之規模,尤覺宏整;較阿房之形勢,倍增壯麗。
真乃海藏龍宮,不同帝居王府。
那夜叉把柳毅領到殿前,早有位大王白袍玉帶、金冠皂靴,在上相候。
看見柳毅,降階相迎。
同到殿上,叙禮讓坐。
那大王問道:“先生尊姓?”柳毅答道:“晚生姓柳。
”又問道:“從何處來?”答道:“從長安應試而來。
”又問道:“帶的何書?”答道:“晚生路過泾陽,陂前有一個牧羊的少婦。
他說是大王的令愛,特修一書,托晚生帶來。
”就把書子呈上。
洞庭君拆開一看,長歎道:“此皆老夫之罪也!”又從背靠後轉出一位大王,黑袍玉帶,紫袍皂靴。
過來與柳毅見禮,就在洞庭君右首坐下。
柳毅問洞庭君道:“這是何人?”答道:“此乃三舍弟,号為錢塘君。
”洞庭君向柳毅說道:“老夫适有要事,暫着舍弟奉陪。
先生萬勿見怪!”柳毅道:“大王有事自管照料!”洞庭君退去。
卻說洞庭君轉到别殿,坐了公座。
把令牌一擊,大小水族俱來聽令,就差了鼈元帥、鼍将軍、鲥總兵、鲂督司四員大将,率領三千水族,直往泾陽進發,去救螭娘。
洞庭君又修了一道本章,上奏玉帝。
其本雲:蓋聞萬化原于閨門,人道始自夫婦。
此名分所宜正,而嫌疑尤當别也。
敖虔父子,聽奴婢之唆撥,逐匹俪于野外;昧家主之體統,圖聚塵于宮中。
有玷風教,取戾綱常。
臣已統兵剿沒,用彰天讨。
擅興之罪,疏奏候旨。
玉帝批道:“敖氏颠亂倫常,理應剿滅。
泾陽河水府事,暫着辰傑代管”。
洞庭君接旨已過,仍轉回大殿,與柳毅彼此叙談,這且不表。
卻說泾陽君敖虔,領着慧郎,往極西國行雨,隻剩得癡郎在家守宮。
八月盡間,天還不甚涼。
癡郎領着鱞兒,在一個内書房裡赤身露體交媾起來,無所不至。
忽看門的老蟹進來禀道:“從東南來了一枝人馬,好像洞庭大王那邊來給二娘出氣的。
少爺當作準備?”癡郎道:“料他不敢。
若是來接那賤人,叫他陂前去接罷!并不必進我門來。
”老蟹唯唯而退。
說話終間,四員大将已把看門的老蟹殺訖,将闖至書房門前。
鱞兒見勢頭不順,衣裳并沒及穿,赤着身子,往外就跑。
早被鲥總兵揪住頭發,不能動轉了。
癡兒見鱞兒被擒,手執大刀,出來交戰。
被鲂督司一腳把刀踢落在地,着人背後綁住。
四員大将直入後宮,把龍婆并慧郎夫人俱各枭首。
轉回殿上坐下,叫
”柳毅道:“既是這樣,速寫書來!我好帶去。
”那婦人忙把裙上白绫扯下了半幅,咬破指頭一個,就寫了血書一道:不孝女螭娘叩禀父母大人膝下:兒自嫁至敖門,不幸被婢女鱞兒陷害。
始見惡于丈夫,後觸怒于公婆。
逐出陂外,看守牧羊。
夜裡不避風霜,晝間缺乏衣食。
萬般苦狀,難更仆數。
見字速來相救,稍遲則兒命休矣!臨啟曷勝翹企之至! 螭娘把書寫完封好,交與柳毅。
屈身拜道:“千萬奉托,切勿相誤!”柳毅答道:“些須小事,娘子放懷!” 柳毅帶着這封書子,往前走去。
走了些時,已到洞庭湖北岸。
岸上果有座龍王廟,廟後果有棵橘子樹。
柳毅去把橘子樹擊了三下,立時從水中出來一個夜叉,問道:“是做什麼的?”柳毅答道:“是要見大王投家書的。
”夜叉道:“相公少待!我先去禀知大王,再來請你!”說罷,複跳入湖中去了。
住有半頓飯時,隻見湖水兩開,從中現出一條幹路。
夜叉上來說道:“大王請相公裡面相會!”柳毅跟定夜叉,向前直走。
不多時,已到水晶宮前。
你說這宮,好不耐人觀瞻:但見門牆高聳,殿宇巍峨。
東廊西廂,無非琉璃碧瓦,紅牆鬥拱畫棟雕梁。
檐前鐵馬,觸洪濤而無風自響,扉上銅駝,映清流而昏夜常明。
視虬祁之規模,尤覺宏整;較阿房之形勢,倍增壯麗。
真乃海藏龍宮,不同帝居王府。
那夜叉把柳毅領到殿前,早有位大王白袍玉帶、金冠皂靴,在上相候。
看見柳毅,降階相迎。
同到殿上,叙禮讓坐。
那大王問道:“先生尊姓?”柳毅答道:“晚生姓柳。
”又問道:“從何處來?”答道:“從長安應試而來。
”又問道:“帶的何書?”答道:“晚生路過泾陽,陂前有一個牧羊的少婦。
他說是大王的令愛,特修一書,托晚生帶來。
”就把書子呈上。
洞庭君拆開一看,長歎道:“此皆老夫之罪也!”又從背靠後轉出一位大王,黑袍玉帶,紫袍皂靴。
過來與柳毅見禮,就在洞庭君右首坐下。
柳毅問洞庭君道:“這是何人?”答道:“此乃三舍弟,号為錢塘君。
”洞庭君向柳毅說道:“老夫适有要事,暫着舍弟奉陪。
先生萬勿見怪!”柳毅道:“大王有事自管照料!”洞庭君退去。
卻說洞庭君轉到别殿,坐了公座。
把令牌一擊,大小水族俱來聽令,就差了鼈元帥、鼍将軍、鲥總兵、鲂督司四員大将,率領三千水族,直往泾陽進發,去救螭娘。
洞庭君又修了一道本章,上奏玉帝。
其本雲:蓋聞萬化原于閨門,人道始自夫婦。
此名分所宜正,而嫌疑尤當别也。
敖虔父子,聽奴婢之唆撥,逐匹俪于野外;昧家主之體統,圖聚塵于宮中。
有玷風教,取戾綱常。
臣已統兵剿沒,用彰天讨。
擅興之罪,疏奏候旨。
玉帝批道:“敖氏颠亂倫常,理應剿滅。
泾陽河水府事,暫着辰傑代管”。
洞庭君接旨已過,仍轉回大殿,與柳毅彼此叙談,這且不表。
卻說泾陽君敖虔,領着慧郎,往極西國行雨,隻剩得癡郎在家守宮。
八月盡間,天還不甚涼。
癡郎領着鱞兒,在一個内書房裡赤身露體交媾起來,無所不至。
忽看門的老蟹進來禀道:“從東南來了一枝人馬,好像洞庭大王那邊來給二娘出氣的。
少爺當作準備?”癡郎道:“料他不敢。
若是來接那賤人,叫他陂前去接罷!并不必進我門來。
”老蟹唯唯而退。
說話終間,四員大将已把看門的老蟹殺訖,将闖至書房門前。
鱞兒見勢頭不順,衣裳并沒及穿,赤着身子,往外就跑。
早被鲥總兵揪住頭發,不能動轉了。
癡兒見鱞兒被擒,手執大刀,出來交戰。
被鲂督司一腳把刀踢落在地,着人背後綁住。
四員大将直入後宮,把龍婆并慧郎夫人俱各枭首。
轉回殿上坐下,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