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
關燈
小
中
大
片刻,奉敬數杯薄酒,略表敬心,然後回府如何?”石爺道:“不敢叨擾,後日再領情,告辭了。
”狄爺殷勤款留不住,隻得送别了。
石禦史回到府中,心想狄青原是氣度清高之英雄,隻因吾思報親仇,心急口快,不覺失言了。
不表石爺贊美狄青志量宏高,心中敬愛,且表狄青閑中無事,思量身仕王家顯貴,想出幾條心事:一者撤不下生身之母,未知死活存亡;二來抛不下張忠、李義兩英雄,自萬花樓一别,吾今日已身榮安享,他們還在牢中受苦,不知何日得出?吾一心還期安邦定國,掃除佞賊,滅盡内奸,方遂吾志。
不表英雄思念,卻言狄氏娘娘,這天心中大悅,隻因想起:姑侄重逢,狄門香煙有靠,追思往事,如同夢境。
自離故土,已經二十年,南清宮内身作王妃,生了王兒趙璧,未及半載,陳琳救得太子進宮,八王爺收育為己子,撫育一十六年。
自太子一經救出,即晚碧雲宮即遭焚毀,可憐李後遭難,隻落得劉氏太後安享逍遙,當今王兒那裡得知真情,認仇人為嫡母。
數載之後,八王爺殡天,又經數載,先帝真宗得勝還朝,不一載亦駕崩,立太子登基嗣位,至今二載。
老身今已安享大福,但心牽故土,難得今日姑侄重逢。
喜得侄兒雖然年少,生來烈烈英雄,心性清高,不肯無功受祿,自要教場比武,立下生死狀,令人驚心。
豈料他自有本須,傷卻王提督,目今已受一品高官,但未成配,須要尋覓賢淑嬌娥匹配,重整先人廟宇墳茔,振作家聲,方不負侄兒顯貴,也完了我的心願。
但連日不會侄兒,心殊怅怅,不免宣來,談談此事便了。
頃刻即傳懿旨。
狄青聞召,端正衣冠,來至王府内拜見。
太後娘娘心頭恰悅,一旁賜座。
内監遞過龍井茶一盞。
狄太後開言道:“侄兒,你父棄世,母子相依,又逢水難,你得仙師搭救,但母親未知生死,你今思念否?”狄青道:“提及吾母,使吾心更為悲切,一自耽擱仙山七載,日日思念母親。
但想當初身入波濤之内,怎得複有人相救,想定然不在世了。
”狄太後聽了,不禁心酸下淚,不語半晌,歎道:“賢侄兒,你今已身榮一品,無如故居府第,先祖廟宇墳茔,被水坍塌,已成白土,今須重整門牆為是,未知侄兒意下如何?”狄青離位道:“姑母大人訓谕,敢不如命!”太後道:“雖然如此,但你乃一武員,那能抽俸辦理,待吾發出黃金四千兩,差兩名得力官員,前往料理可也。
”狄青謝道:“姑母大人費心。
”狄太後又呼道:“賢侄兒,為姑母還有要事說與你知,你今年少,官居一品,無如内助尚缺,待吾與你細選賢淑作配,以主中饋便了。
”狄青道:“姑母此說,且慢酌量,待侄兒覓得母親着落,如若他果不在世,便終身不娶了”太後聽了搖首道:“如此是癡兒了!枉你是一英雄漢子,理上欠通,你不聞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人子豈能斬絕宗枝!即你母親不在陽世,亦要繼後傳流,願你今日聽信吾言,倘得你香煙有賴,吾做姑母的複有伺懮?”狄青道:“謹依訓谕金言。
” 談言未畢,潞花王已至内宮,表兄弟相見,欣然喜色。
叙禮複坐,談論一刻,設筵對酌,歡叙間已是紅日西沉。
狄爺吃酒至半酣,用過晚膳。
狄太後恐防侄兒酒醉糊塗,又往外廂生事,故隻打發随從人等回衙,将狄青留宿王府。
次日飯後,狄青方拜别太後娘娘,又辭過潞花王,回至署中。
後來狄太後擇了吉期,發出黃金四千兩,文武官兩員,徑往山西西河修建墳瑩第宇而去。
不關正傳,不須詳言。
不知後文如何交代,且看下回分解。
”狄爺殷勤款留不住,隻得送别了。
石禦史回到府中,心想狄青原是氣度清高之英雄,隻因吾思報親仇,心急口快,不覺失言了。
不表石爺贊美狄青志量宏高,心中敬愛,且表狄青閑中無事,思量身仕王家顯貴,想出幾條心事:一者撤不下生身之母,未知死活存亡;二來抛不下張忠、李義兩英雄,自萬花樓一别,吾今日已身榮安享,他們還在牢中受苦,不知何日得出?吾一心還期安邦定國,掃除佞賊,滅盡内奸,方遂吾志。
不表英雄思念,卻言狄氏娘娘,這天心中大悅,隻因想起:姑侄重逢,狄門香煙有靠,追思往事,如同夢境。
自離故土,已經二十年,南清宮内身作王妃,生了王兒趙璧,未及半載,陳琳救得太子進宮,八王爺收育為己子,撫育一十六年。
自太子一經救出,即晚碧雲宮即遭焚毀,可憐李後遭難,隻落得劉氏太後安享逍遙,當今王兒那裡得知真情,認仇人為嫡母。
數載之後,八王爺殡天,又經數載,先帝真宗得勝還朝,不一載亦駕崩,立太子登基嗣位,至今二載。
老身今已安享大福,但心牽故土,難得今日姑侄重逢。
喜得侄兒雖然年少,生來烈烈英雄,心性清高,不肯無功受祿,自要教場比武,立下生死狀,令人驚心。
豈料他自有本須,傷卻王提督,目今已受一品高官,但未成配,須要尋覓賢淑嬌娥匹配,重整先人廟宇墳茔,振作家聲,方不負侄兒顯貴,也完了我的心願。
但連日不會侄兒,心殊怅怅,不免宣來,談談此事便了。
頃刻即傳懿旨。
狄青聞召,端正衣冠,來至王府内拜見。
太後娘娘心頭恰悅,一旁賜座。
内監遞過龍井茶一盞。
狄太後開言道:“侄兒,你父棄世,母子相依,又逢水難,你得仙師搭救,但母親未知生死,你今思念否?”狄青道:“提及吾母,使吾心更為悲切,一自耽擱仙山七載,日日思念母親。
但想當初身入波濤之内,怎得複有人相救,想定然不在世了。
”狄太後聽了,不禁心酸下淚,不語半晌,歎道:“賢侄兒,你今已身榮一品,無如故居府第,先祖廟宇墳茔,被水坍塌,已成白土,今須重整門牆為是,未知侄兒意下如何?”狄青離位道:“姑母大人訓谕,敢不如命!”太後道:“雖然如此,但你乃一武員,那能抽俸辦理,待吾發出黃金四千兩,差兩名得力官員,前往料理可也。
”狄青謝道:“姑母大人費心。
”狄太後又呼道:“賢侄兒,為姑母還有要事說與你知,你今年少,官居一品,無如内助尚缺,待吾與你細選賢淑作配,以主中饋便了。
”狄青道:“姑母此說,且慢酌量,待侄兒覓得母親着落,如若他果不在世,便終身不娶了”太後聽了搖首道:“如此是癡兒了!枉你是一英雄漢子,理上欠通,你不聞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人子豈能斬絕宗枝!即你母親不在陽世,亦要繼後傳流,願你今日聽信吾言,倘得你香煙有賴,吾做姑母的複有伺懮?”狄青道:“謹依訓谕金言。
” 談言未畢,潞花王已至内宮,表兄弟相見,欣然喜色。
叙禮複坐,談論一刻,設筵對酌,歡叙間已是紅日西沉。
狄爺吃酒至半酣,用過晚膳。
狄太後恐防侄兒酒醉糊塗,又往外廂生事,故隻打發随從人等回衙,将狄青留宿王府。
次日飯後,狄青方拜别太後娘娘,又辭過潞花王,回至署中。
後來狄太後擇了吉期,發出黃金四千兩,文武官兩員,徑往山西西河修建墳瑩第宇而去。
不關正傳,不須詳言。
不知後文如何交代,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