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

關燈
書,欺你再無本事可勝王天化。

    這王天化乃武狀元出身,故有千斤臂力,今奸黨龐洪将你計算,反把王天化一命斷送了。

    可笑這般奸黨,空費心思,今王天化已死,反害他妻少無夫,子幼無父,也覺可憐。

    ”狄青道:“包大人,不是我晚生誇能,倘有日捉得奸徒破綻,定然斬草除根。

    ”包爺聽了,隻是點首稱是,暗道:你雖是英雄,原是個魯直之人。

    朝中多少能臣,也扳他不倒,初任的少年,雖有些志氣,焉能即可辦得來?當日談論多時,重酌交酬已畢,狄青作謝而别”,卻歸王府,别無多叙。

     再說王提督夫人米氏,遵着潞花王鈞旨,三天之限,衙署已遷清楚。

    擇了吉時,狄青進行内,有相得大臣多來作賀,衙役伶人數百恭迎,别有一番慶鬧。

     又表狄太後喜得狄青,惜愛他如親兒一般。

    緣他是個将門之子,要将太祖金盔铠甲,賜贈侄兒,狄青推辭道:“先王之物,為臣下者不敢動用。

    ”太後又傳旨照式造成盔铠一副,九環金刀一柄,又将血結鴛鴦一對,鑲嵌在金盔左右。

    此寶能除諸邪妖物,刀槍箭石不入。

    狄青謝恩拜受。

     卻說石禦史這日閑坐衙中,想道:我與龐洪有不共戴天之仇,父親一命,被他暗害。

    又想上年與母初至汴京,屈指光陰又已一載,早經送母還鄉,托了姐丈夫妻二人代本官承歡膝下,略覺無慮。

    但思去秋與母親分别,到了汴京,尋覓父親,中途困乏,後來得授禦史之職。

    可恨龐老賊傷吾父親,未知何日得雪深冤!不覺為官一載,毫無成就。

    又想這奸賊又與狄青作對,不知為甚因由?前數天狄青比武,這些武将都不是他對手,又傷了王提督,當日老奸臣滿面愁容,定然二人合謀暗算狄青,故請旨立生死狀,亦是此意。

    吾自幼習武,多言本官狠勇,豈期又出一狄青英雄,不在吾下。

    但我二人都是龐洪眼中釘,況狄青乃狄太後一脈之親。

    上日他來拜望在先,前日因他在王府中,不便答拜,如今已歸署所,不免前往答謝他。

     當日石郡馬端正衣冠,高乘銀(馬宗)白馬,十六對家丁擁護相随,一時來至提督府門,急令人通報進内。

    若照官規,自有尊卑之叙,狄青因他是勇平王之婿,又曾與自己作證人,是個義俠之輩。

    況禦史與提督,文武不相統屬,吩咐大開中堂門,恭身迎接進後堂。

    分賓主坐下,叙說寒溫一番。

    複提及龐太師,石爺道:“那賊是個弄權不法的大奸臣,不知何以與王親大人作對?乞道其詳。

    ”狄爺将包公忖度胡倫之事,一一說明,禦史聽了,微笑道:“這老賊好沒分曉,為着他人事情,将這個冤家擔在自己身上。

    但思王親雖是英雄之漢,怎奈龐賊陰謀狠毒,甚于蛇虎,倘被他暗起波瀾計算,難出奸臣圈套,這便如何是好?”狄爺聽了冷笑道:“石大人,龐洪奸謀,吾也早為防備,且削除奸佞,此志不忘。

    ”石爺聽了,點頭道:“倘然如願,本官也感大人之恩。

    ”狄爺道:“郡馬何出此言?”石爺道:“一言難盡!”即将龐洪陷害父命,此仇未報,細細說明。

     狄爺聽罷,說道:“原來郡馬也是有心人了。

    ”石爺道:“狄王親欲削除奸佞,隻消請了太後娘娘懿旨,何難削除龐賊衆奸佞乎?”狄爺道:“那裡話來!若靠了太後娘娘勢力,将人壓制,則盡可殺人不償命了。

    此言說來恐被人曬笑。

    難道龐賊就沒權勢傾消的日子嗎?”石爺聽罷,自覺失言沒趣,即道:“足見狄王親丈夫氣概,下官失言了。

    ”登時告别。

    狄爺道:“下官出言狂妄,莫非郡馬大人見怪?”石爺道:“非也,莫逆之交,豈因言語芥蒂?”狄爺道:“如不見怪,再請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