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關燈
小
中
大
如挑他做個武職,不難為國家出力,即言道:“張忠,你既非本省人,做什麼生理,因何将胡倫打死?且從實禀來!”張忠想道:這胡倫乃是狄哥哥撩下樓去跌死的,方才在知縣跟前,豈肯輕輕招認。
但今包公案下,料想瞞不過的,況且結義時立誓義同生死,罷了!待我一人認了罪,以免二人受累便了。
定下主意,呼聲:“大老爺,小民乃山西人氏,販些緞匹到京發賣,與李、狄二人,在萬花樓酒肆叙談。
不料胡倫到來,不許我們坐于樓中,領着家人七八個,如虎如狼,打上樓來。
隻為小人有些管力,打退衆人下去,後來胡倫跑走上樓,與小人交手,一交跌于樓下,撞破腦蓋而亡。
雖是小人不是,實是誤傷的。
”包爺想道:本官見你是個英雄漢子,與民除害,倒有開脫之意,怎麼一刑未動,竟是認了?若竟開脫,未免枉法,罷了,且帶下去,再問這二個吧。
主意已定,喝聲:“帶下去,傳李義上來。
”當下李義跪下,包公一看,李義鐵面生光,環眼有神,燕颔虎額,凜凜威儀。
包爺道:“你是李義麼?那裡人氏?這胡倫與你們相毆,據張忠說,他跌墜下樓身死,可是真的麼?”原來李義亦是莽夫,那裡聽得出包公開釋他們之意,隻想張二哥因何認作兇手,待我禀上大老爺,代替他吧。
想罷說道:“啟禀大老爺,小民乃北直順天府人,三人到來販賣緞匹,在萬花樓飲酒,與胡倫吵鬧,小的性烈,将他打下樓,堕撲身亡。
”包爺喝道:“張忠說是他與胡倫相争,失足墜樓而死,你又說是你打死的,難道打死人不要償命的麼?”李義道:“小的情願償命,隻懇大老爺赦脫張忠的罪,便沾大恩了。
”包爺聽了冷笑道:“張忠說是他失手傷的,李義又說是他失手傷的。
一個胡倫,難道要二人抵命?此中定有蹊跷,且待我帶狄青上來訊問。
”吩咐李義也退下,再喚狄青上堂。
包爺細看小英雄十分英俊,不由心中愛惜。
原來包公乃文曲星,狄青乃武曲星,今生雖未會過,前世已相會,故當時包公滿腹懷疑,此人好生面善,但一時記認不起,呼道:“你是狄青麼,那省人氏?”狄青禀道:“小民乃山西省太原府西河人,隻為到此訪親不遇,後逢張、李,結拜投機。
是日于樓中飲酒,不知胡倫何故,引了多人跑上樓,要打吾三人。
小民等頗精武藝,反将衆人打退下樓,吾将胡他丢抛下樓墜死。
罪歸小民,張、李并非兇手,大老爺明見萬裡,開脫二人之罪。
”包爺暗忖道:這又奇了!别人巴不得推诿,他三人倒把打死人認在自己身上,必有緣故。
想來三人是義使之徒,同場做事,不肯置身事外,所謂甘苦患難,死生共之。
但三人抵一命,決無此情理。
想張忠、李義,像是兇手,狄青如此怯弱,決不緻打死人。
大約他因義氣相投,甘代二人死的,本部且将他開脫,再問張、李二人吧。
于是把驚堂木一拍,大喝道:“你小小年紀,說話糊塗,看你身軀怯弱,豈像打鬥之人,況且胡倫驗明被跌身死,如何這等胡供,豈不知打死人要償命的!你莫不是瘋癡的麼?”喝命攆他出去!早有差人将狄青推出去了。
旁邊胡府家人看見,急上前禀道:“大老爺,這狄青既是兇身正犯,因何将他趕出?”包爺道:“他乃年輕弱質,不是打架之人。
”家丁啟上:“大老爺,他自己招認作兇身的。
”包公道:“他乃冒認,欲脫張、李二人之罪,本部欲将張、李二人再訊,狄青并非兇犯,留他怎的?況且一人抵一命,公子之命,現有張、李二人在此,何得累及無辜?”家丁說:“求懇大老爺,切勿放走兇手,隻恐家老爺動惱了。
”包公怒道:“你這狗才,将主人來壓制本府麼?”扯簽撒下,大喝:“打二十闆!”打得家丁痛哭哀求,登時逐出。
包公本欲将張、李一齊開脫了,乃無此法律,不免暫禁獄中再處。
實時退堂。
有衆民見包公審三人,将狄青趕出,打了胡府家人,好不稱快。
隻為胡倫平日欺侮衆民,被害過多,今日見三人乃外省人氏,打死他兒子,猶如街道除去猛虎,十分感激三人,實欲包公一齊放脫了他們。
你言我語,不約同心,想來好善憎惡,個個皆然。
不知張、李如何出獄,且看下回分解。
但今包公案下,料想瞞不過的,況且結義時立誓義同生死,罷了!待我一人認了罪,以免二人受累便了。
定下主意,呼聲:“大老爺,小民乃山西人氏,販些緞匹到京發賣,與李、狄二人,在萬花樓酒肆叙談。
不料胡倫到來,不許我們坐于樓中,領着家人七八個,如虎如狼,打上樓來。
隻為小人有些管力,打退衆人下去,後來胡倫跑走上樓,與小人交手,一交跌于樓下,撞破腦蓋而亡。
雖是小人不是,實是誤傷的。
”包爺想道:本官見你是個英雄漢子,與民除害,倒有開脫之意,怎麼一刑未動,竟是認了?若竟開脫,未免枉法,罷了,且帶下去,再問這二個吧。
主意已定,喝聲:“帶下去,傳李義上來。
”當下李義跪下,包公一看,李義鐵面生光,環眼有神,燕颔虎額,凜凜威儀。
包爺道:“你是李義麼?那裡人氏?這胡倫與你們相毆,據張忠說,他跌墜下樓身死,可是真的麼?”原來李義亦是莽夫,那裡聽得出包公開釋他們之意,隻想張二哥因何認作兇手,待我禀上大老爺,代替他吧。
想罷說道:“啟禀大老爺,小民乃北直順天府人,三人到來販賣緞匹,在萬花樓飲酒,與胡倫吵鬧,小的性烈,将他打下樓,堕撲身亡。
”包爺喝道:“張忠說是他與胡倫相争,失足墜樓而死,你又說是你打死的,難道打死人不要償命的麼?”李義道:“小的情願償命,隻懇大老爺赦脫張忠的罪,便沾大恩了。
”包爺聽了冷笑道:“張忠說是他失手傷的,李義又說是他失手傷的。
一個胡倫,難道要二人抵命?此中定有蹊跷,且待我帶狄青上來訊問。
”吩咐李義也退下,再喚狄青上堂。
包爺細看小英雄十分英俊,不由心中愛惜。
原來包公乃文曲星,狄青乃武曲星,今生雖未會過,前世已相會,故當時包公滿腹懷疑,此人好生面善,但一時記認不起,呼道:“你是狄青麼,那省人氏?”狄青禀道:“小民乃山西省太原府西河人,隻為到此訪親不遇,後逢張、李,結拜投機。
是日于樓中飲酒,不知胡倫何故,引了多人跑上樓,要打吾三人。
小民等頗精武藝,反将衆人打退下樓,吾将胡他丢抛下樓墜死。
罪歸小民,張、李并非兇手,大老爺明見萬裡,開脫二人之罪。
”包爺暗忖道:這又奇了!别人巴不得推诿,他三人倒把打死人認在自己身上,必有緣故。
想來三人是義使之徒,同場做事,不肯置身事外,所謂甘苦患難,死生共之。
但三人抵一命,決無此情理。
想張忠、李義,像是兇手,狄青如此怯弱,決不緻打死人。
大約他因義氣相投,甘代二人死的,本部且将他開脫,再問張、李二人吧。
于是把驚堂木一拍,大喝道:“你小小年紀,說話糊塗,看你身軀怯弱,豈像打鬥之人,況且胡倫驗明被跌身死,如何這等胡供,豈不知打死人要償命的!你莫不是瘋癡的麼?”喝命攆他出去!早有差人将狄青推出去了。
旁邊胡府家人看見,急上前禀道:“大老爺,這狄青既是兇身正犯,因何将他趕出?”包爺道:“他乃年輕弱質,不是打架之人。
”家丁啟上:“大老爺,他自己招認作兇身的。
”包公道:“他乃冒認,欲脫張、李二人之罪,本部欲将張、李二人再訊,狄青并非兇犯,留他怎的?況且一人抵一命,公子之命,現有張、李二人在此,何得累及無辜?”家丁說:“求懇大老爺,切勿放走兇手,隻恐家老爺動惱了。
”包公怒道:“你這狗才,将主人來壓制本府麼?”扯簽撒下,大喝:“打二十闆!”打得家丁痛哭哀求,登時逐出。
包公本欲将張、李一齊開脫了,乃無此法律,不免暫禁獄中再處。
實時退堂。
有衆民見包公審三人,将狄青趕出,打了胡府家人,好不稱快。
隻為胡倫平日欺侮衆民,被害過多,今日見三人乃外省人氏,打死他兒子,猶如街道除去猛虎,十分感激三人,實欲包公一齊放脫了他們。
你言我語,不約同心,想來好善憎惡,個個皆然。
不知張、李如何出獄,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