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關燈
小
中
大
縣主聽罷點頭,當下衙役喚過三人,縣主問道:“你等什麼名姓?”張忠道:“吾姓張名忠,山西榆次縣人氏。
”李義禀道:“吾是北直順天府人,名喚李義。
”狄青道:“吾乃山西西河人,姓狄名青。
”縣主道:“你三人既為異省人氏,在外為商,該當事事隐忍才是。
在此飲酒,緣何便将胡公子打死?你們且從實招來,以免動刑。
”張忠道:“大老爺明見,吾三人在樓中飲酒,與這胡倫兩無交涉。
豈料他領了七八個家丁打上樓來,不許我們飲酒,這先是胡倫的錯。
”縣主聽了,喝聲:“胡說!你還說與胡公子兩無交涉麼?你既坐了他樓,理須相讓,用些婉辭,賠話解勸,何到相毆?況他是個貴公子,你三人是平民,即同輩中借用了東西,還要婉辭求讓,如今你三個兇徒,欺他弱質斯文,行兇将他打死了,還說此蠻話,好生可惡!”狄青道:“老爺若論理來,胡倫亦有錯處,他一到店中,即差家人打上樓來,不由理論。
後至胡倫厮鬧進樓,小人并不曾将他毆打,他已怒氣沖沖,失足撲于樓下,他是失足跌死,怎好冤屈小人打死他?望乞大老爺明見詳察!”縣主大怒,喝聲:“利口兇徒!你将公子打死,還要花言強辯,皇城法地,豈容如此兇惡強徒,若不動刑,怎肯招認!”吩咐先将這紅臉賊狠狠夾起來。
當時差役正要動手脫張忠靴子,豈知這時來了一位鐵面閻羅。
此人姓包名拯,一路巡查到此。
若論包爺身為開封府尹,此時不是聖上差他做個日巡官,乃是包公因目下奸黨甚多,恐防作弊陷民。
是日不打道,不鳴鑼,隻靜悄悄帶了張龍。
趙虎、董超、薛霸四個親軍,各處巡察。
才近酒肆坊中,隻見喧嘩人擁,包爺住轎,喚張龍、趙虎去查問何事。
兩人領命而去,回來禀道:“大老爺,有三位外省人氏張忠、李義、狄青,将胡制台的公子打死于酒肆中,縣主老爺在此相驗問供,是以喧鬧。
”包爺一想,這老胡奸賊,縱子不法,橫行無忌,幾次要捉他破綻,無奈他機巧多端,無從下手。
這小畜生有了今日,正死得好,地方除一大蟲了。
想未了,有知縣到來迎接,曲背拱腰,稱言:“卑職樣符縣接見包大人。
”包爺就問:“貴縣,這三個兇身那一個招認的?”知縣道:“上禀大人。
這三個兇身都不招認,卑職正要用刑,卻值大人到此,理當恭迎。
”包爺道:“貴縣,這件案情重大,諒你辦不來,待本府帶轉回衙,細細究問,不由他不招認。
”縣主道:“包大人,卑職是地方官,待卑職審究,不敢重勞大人費心。
”包爺冷笑道:“你是地方官,難道本府是個客官麼?張龍、趙虎,可将三名兇犯帶轉回衙。
”二人應諾,一同帶住三人。
包公轉店,再驗屍首,井非拳刀所傷,隻是破了大靈腦蓋。
當下心中明白,登轎回衙,隻有祥符知縣心中不悅,恨着包公多管閑事,必要帶去開脫兇身,豈不教胡大人将吾見怪,隻恐這官兒作不成了。
便吩咐衙役,錄了張酒家口供,将公幹屍首送來胡府。
卻說胡坤一聞兒子身亡,忿怒不已,夫人哀哀啼哭,痛恨兒子喪于無辜。
忽報祥符縣到來,胡坤命後堂相見。
知縣進來叩見畢,低頭禀道:“大人,方才卑職驗明公子被害,正要嚴究兇身,不想包大人到來,将三名兇犯拉去,為此卑職特送公子屍身到府,禀明大人定奪。
”胡坤說:“包拯如此無禮麼?”知縣道:“是。
”胡坤道:“包拯啊,這是人命重大事情,諒你不敢将兇身開脫的。
暫請貴縣回行吧。
”知縣打拱道:“如此卑職告退了。
” 知縣去後,胡坤回進後堂,一見屍首,放聲悲哭。
又見夫人傷心,家丁丫頭也是悲哀,胡坤長歎一聲道:“隻為爹娘年老,單養成你一人,愛如掌上明珠,兒呵!指望你承嗣香煙,今被兇徒打死,後嗣倚靠何人?賊啊,我與你何仇,竟将吾兒打死,斬絕我胡氏香煙,恨不能将你這賊子幹刀萬剮。
”閑話休提,是日免不得備棺成殓。
卻說包公帶轉犯人升堂坐下,命先帶張忠,吩咐擡起頭來。
張忠深知包公乃是一位正直無私清官,故一心欽敬,呼聲:“包大老爺,小民張忠叩見。
”包公舉目一觀,見他豹頭虎額,雙目如電,紫紅面龐,看他是一個英雄之輩,
”李義禀道:“吾是北直順天府人,名喚李義。
”狄青道:“吾乃山西西河人,姓狄名青。
”縣主道:“你三人既為異省人氏,在外為商,該當事事隐忍才是。
在此飲酒,緣何便将胡公子打死?你們且從實招來,以免動刑。
”張忠道:“大老爺明見,吾三人在樓中飲酒,與這胡倫兩無交涉。
豈料他領了七八個家丁打上樓來,不許我們飲酒,這先是胡倫的錯。
”縣主聽了,喝聲:“胡說!你還說與胡公子兩無交涉麼?你既坐了他樓,理須相讓,用些婉辭,賠話解勸,何到相毆?況他是個貴公子,你三人是平民,即同輩中借用了東西,還要婉辭求讓,如今你三個兇徒,欺他弱質斯文,行兇将他打死了,還說此蠻話,好生可惡!”狄青道:“老爺若論理來,胡倫亦有錯處,他一到店中,即差家人打上樓來,不由理論。
後至胡倫厮鬧進樓,小人并不曾将他毆打,他已怒氣沖沖,失足撲于樓下,他是失足跌死,怎好冤屈小人打死他?望乞大老爺明見詳察!”縣主大怒,喝聲:“利口兇徒!你将公子打死,還要花言強辯,皇城法地,豈容如此兇惡強徒,若不動刑,怎肯招認!”吩咐先将這紅臉賊狠狠夾起來。
當時差役正要動手脫張忠靴子,豈知這時來了一位鐵面閻羅。
此人姓包名拯,一路巡查到此。
若論包爺身為開封府尹,此時不是聖上差他做個日巡官,乃是包公因目下奸黨甚多,恐防作弊陷民。
是日不打道,不鳴鑼,隻靜悄悄帶了張龍。
趙虎、董超、薛霸四個親軍,各處巡察。
才近酒肆坊中,隻見喧嘩人擁,包爺住轎,喚張龍、趙虎去查問何事。
兩人領命而去,回來禀道:“大老爺,有三位外省人氏張忠、李義、狄青,将胡制台的公子打死于酒肆中,縣主老爺在此相驗問供,是以喧鬧。
”包爺一想,這老胡奸賊,縱子不法,橫行無忌,幾次要捉他破綻,無奈他機巧多端,無從下手。
這小畜生有了今日,正死得好,地方除一大蟲了。
想未了,有知縣到來迎接,曲背拱腰,稱言:“卑職樣符縣接見包大人。
”包爺就問:“貴縣,這三個兇身那一個招認的?”知縣道:“上禀大人。
這三個兇身都不招認,卑職正要用刑,卻值大人到此,理當恭迎。
”包爺道:“貴縣,這件案情重大,諒你辦不來,待本府帶轉回衙,細細究問,不由他不招認。
”縣主道:“包大人,卑職是地方官,待卑職審究,不敢重勞大人費心。
”包爺冷笑道:“你是地方官,難道本府是個客官麼?張龍、趙虎,可将三名兇犯帶轉回衙。
”二人應諾,一同帶住三人。
包公轉店,再驗屍首,井非拳刀所傷,隻是破了大靈腦蓋。
當下心中明白,登轎回衙,隻有祥符知縣心中不悅,恨着包公多管閑事,必要帶去開脫兇身,豈不教胡大人将吾見怪,隻恐這官兒作不成了。
便吩咐衙役,錄了張酒家口供,将公幹屍首送來胡府。
卻說胡坤一聞兒子身亡,忿怒不已,夫人哀哀啼哭,痛恨兒子喪于無辜。
忽報祥符縣到來,胡坤命後堂相見。
知縣進來叩見畢,低頭禀道:“大人,方才卑職驗明公子被害,正要嚴究兇身,不想包大人到來,将三名兇犯拉去,為此卑職特送公子屍身到府,禀明大人定奪。
”胡坤說:“包拯如此無禮麼?”知縣道:“是。
”胡坤道:“包拯啊,這是人命重大事情,諒你不敢将兇身開脫的。
暫請貴縣回行吧。
”知縣打拱道:“如此卑職告退了。
” 知縣去後,胡坤回進後堂,一見屍首,放聲悲哭。
又見夫人傷心,家丁丫頭也是悲哀,胡坤長歎一聲道:“隻為爹娘年老,單養成你一人,愛如掌上明珠,兒呵!指望你承嗣香煙,今被兇徒打死,後嗣倚靠何人?賊啊,我與你何仇,竟将吾兒打死,斬絕我胡氏香煙,恨不能将你這賊子幹刀萬剮。
”閑話休提,是日免不得備棺成殓。
卻說包公帶轉犯人升堂坐下,命先帶張忠,吩咐擡起頭來。
張忠深知包公乃是一位正直無私清官,故一心欽敬,呼聲:“包大老爺,小民張忠叩見。
”包公舉目一觀,見他豹頭虎額,雙目如電,紫紅面龐,看他是一個英雄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