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關燈
小
中
大
”言訖自往花園中納悶。
夫人痛哭不已。
且說大學土孫建庭自湖南轉京,至四月間方到。
遂将楊巡撫表章奏帝。
帝覽表畢,方知秉幹、秉剛乃女子也。
遂歎曰:“有如此大才,可惜身為女子。
今使之遠避,皆朕通贅之過也。
” 乃召湖南二子,敬威、顯威至,俯伏金階。
帝謂敬威曰:“卿年貌與朕女相當,今招卿為驸馬,卿意如何?”敬威曰:“蒙聖恩謬舉,臣複何辭。
”遂叩頭謝恩。
帝又謂顯威曰:“朕弟秦王女與卿同年,招卿為郡馬,卿可欣從?”顯威亦叩頭謝恩。
帝大喜,當日還宮。
遂與後言,又與秦王言知。
于是擇了吉辰,為二女畢婚。
至期,用銮駕迎敬威兄弟至元清官,禦賜金花喜酒。
飲畢,祇聽得三通鼓罷,八音齊鳴。
數十宮娥簇擁公主出堂,與敬威交拜天地,遂入洞房,共飲合卺之酒。
須臾,又數十宮娥扶王女金鸾,乘鳳辇自别宮而來,從容下辇,面東而立。
衆宮娥請顯威面西而立,行交拜之禮畢,亦入洞房交杯。
卻說敬威到洞房,将璧玉一看,見其容華絕代,十分樂趣。
又似乎夙昔相識,心甚疑之。
至晚來,璧玉低聲曰:“良人識妾否?”敬威曰:“怎不識公主。
”璧玉曰:“獨不思文華殿共試者乎?”敬威曰:“公主莫非朱璧耶?”璧玉曰:“然。
”于是二人皆欣然,夜來風流,不盡言矣。
再說顯威與金鸾交杯時,金鸾偷眼看顯威,顯威卻仔細看金鸾。
顯笑曰:“美人非文華共試之朱鸾乎?”金鸾滿面嬌羞,低頭不語。
至晚來,相抱共坐,唱和新詩,恩愛至極。
天明百官入宮拜賀,其榮耀更無可及者。
且說長沙府與城守營送妃至京時。
京城已設選妃公所,命戶部侍郎擇其美者入官,亞者發回原省。
于是,各省送妃者俱投戶部處驗看。
時長沙府亦将女子囤住公所外,遂入公所投文。
戶部命逐一進驗,毋許參差。
時秀、菊兩小姐怨氣滿胸,嬌羞滿面,祇得步入公所驗看。
走近大堂,忽聽得坐上官員大叫曰:“賢妹何由至此?”秀仰視之,但見其人乃親兄劉忠也,遂泣曰:“哥哥能救妹乎?”忠忙下坐,以手挽秀英入内,悲喜交集。
菊英亦随入,忠問:“何人?”秀英代言曰:“此湖南楊巡撫之女,妹之義妹也。
”忠乃令妹與同坐,卻複抽身出堂。
驗看湖南女子畢,然後退堂,即入内室,細問秀英别後之故。
秀英乃将始末情由,概與兄言。
因又間曰:“妹聞哥哥現任福建巡撫,今如何在此?”忠曰:“愚兄于三月間調入京師,補授戶部傳郎。
今奉命在此選妃。
”秀英曰:“若此可以救妹矣。
”忠曰:“不然。
楊巡撫在外省,尚不隐瞞親女。
今我奉命選妃,豈可以私廢公。
”秀英曰:“誠如是,則終難相救耶。
”言訖,淚如湧泉。
忠曰:“賢妹不必如此,我當上表求釋,看聖恩發落便了。
”是日,忠将與庭瑞結義論婚之事,俱與妹言。
菊英在傍暗暗會意。
當日兩小姐同寓内室。
次日早朝,帝升殿。
忠出班,俯伏上表。
帝觀其表略曰:戶部侍朗臣劉忠,誠惶誠恐,謹奏為乞恩事。
臣妹秀英,原許與狀元張庭瑞為婚。
因妹與遊客聯詩,臣父見詩而怒。
臣妹畏怒而逃,落難于野,無所依歸。
叨湖南撫臣收育,與其女菊英同誓,願事一夫。
今陛下選妃,湖南撫臣已将二女應選,現在公所。
伏乞聖恩見憐,賜二女與狀元完姻。
臣不勝感激,待命之至。
帝覽表畢,問曰:“此二女莫非江南學臣所薦者乎?”忠叩頭應是。
帝曰:“此二女朕深敬慕。
自去後,于心終不忘。
今既來矣,朕心安矣。
狀元非二女無以為室,二女非狀元無以為家,此天生之良配也,朕當賜其成婚,以全室家之美。
”劉忠
夫人痛哭不已。
且說大學土孫建庭自湖南轉京,至四月間方到。
遂将楊巡撫表章奏帝。
帝覽表畢,方知秉幹、秉剛乃女子也。
遂歎曰:“有如此大才,可惜身為女子。
今使之遠避,皆朕通贅之過也。
” 乃召湖南二子,敬威、顯威至,俯伏金階。
帝謂敬威曰:“卿年貌與朕女相當,今招卿為驸馬,卿意如何?”敬威曰:“蒙聖恩謬舉,臣複何辭。
”遂叩頭謝恩。
帝又謂顯威曰:“朕弟秦王女與卿同年,招卿為郡馬,卿可欣從?”顯威亦叩頭謝恩。
帝大喜,當日還宮。
遂與後言,又與秦王言知。
于是擇了吉辰,為二女畢婚。
至期,用銮駕迎敬威兄弟至元清官,禦賜金花喜酒。
飲畢,祇聽得三通鼓罷,八音齊鳴。
數十宮娥簇擁公主出堂,與敬威交拜天地,遂入洞房,共飲合卺之酒。
須臾,又數十宮娥扶王女金鸾,乘鳳辇自别宮而來,從容下辇,面東而立。
衆宮娥請顯威面西而立,行交拜之禮畢,亦入洞房交杯。
卻說敬威到洞房,将璧玉一看,見其容華絕代,十分樂趣。
又似乎夙昔相識,心甚疑之。
至晚來,璧玉低聲曰:“良人識妾否?”敬威曰:“怎不識公主。
”璧玉曰:“獨不思文華殿共試者乎?”敬威曰:“公主莫非朱璧耶?”璧玉曰:“然。
”于是二人皆欣然,夜來風流,不盡言矣。
再說顯威與金鸾交杯時,金鸾偷眼看顯威,顯威卻仔細看金鸾。
顯笑曰:“美人非文華共試之朱鸾乎?”金鸾滿面嬌羞,低頭不語。
至晚來,相抱共坐,唱和新詩,恩愛至極。
天明百官入宮拜賀,其榮耀更無可及者。
且說長沙府與城守營送妃至京時。
京城已設選妃公所,命戶部侍郎擇其美者入官,亞者發回原省。
于是,各省送妃者俱投戶部處驗看。
時長沙府亦将女子囤住公所外,遂入公所投文。
戶部命逐一進驗,毋許參差。
時秀、菊兩小姐怨氣滿胸,嬌羞滿面,祇得步入公所驗看。
走近大堂,忽聽得坐上官員大叫曰:“賢妹何由至此?”秀仰視之,但見其人乃親兄劉忠也,遂泣曰:“哥哥能救妹乎?”忠忙下坐,以手挽秀英入内,悲喜交集。
菊英亦随入,忠問:“何人?”秀英代言曰:“此湖南楊巡撫之女,妹之義妹也。
”忠乃令妹與同坐,卻複抽身出堂。
驗看湖南女子畢,然後退堂,即入内室,細問秀英别後之故。
秀英乃将始末情由,概與兄言。
因又間曰:“妹聞哥哥現任福建巡撫,今如何在此?”忠曰:“愚兄于三月間調入京師,補授戶部傳郎。
今奉命在此選妃。
”秀英曰:“若此可以救妹矣。
”忠曰:“不然。
楊巡撫在外省,尚不隐瞞親女。
今我奉命選妃,豈可以私廢公。
”秀英曰:“誠如是,則終難相救耶。
”言訖,淚如湧泉。
忠曰:“賢妹不必如此,我當上表求釋,看聖恩發落便了。
”是日,忠将與庭瑞結義論婚之事,俱與妹言。
菊英在傍暗暗會意。
當日兩小姐同寓内室。
次日早朝,帝升殿。
忠出班,俯伏上表。
帝觀其表略曰:戶部侍朗臣劉忠,誠惶誠恐,謹奏為乞恩事。
臣妹秀英,原許與狀元張庭瑞為婚。
因妹與遊客聯詩,臣父見詩而怒。
臣妹畏怒而逃,落難于野,無所依歸。
叨湖南撫臣收育,與其女菊英同誓,願事一夫。
今陛下選妃,湖南撫臣已将二女應選,現在公所。
伏乞聖恩見憐,賜二女與狀元完姻。
臣不勝感激,待命之至。
帝覽表畢,問曰:“此二女莫非江南學臣所薦者乎?”忠叩頭應是。
帝曰:“此二女朕深敬慕。
自去後,于心終不忘。
今既來矣,朕心安矣。
狀元非二女無以為室,二女非狀元無以為家,此天生之良配也,朕當賜其成婚,以全室家之美。
”劉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