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關燈
小
中
大
與風聲。
”後二日,舅他出,嬌窺生不在,直入卧空,見西窗有詩一絕,躊躇玩味,不忍舍去。
知生之屬意所在,乃濡筆和其西窗之韻以寄意焉。
詩曰:“春愁魇夢苦難醒,日迥風高漏正平;魂斷不堪初起處,落花枝上曉莺聲。
”生歸見嬌所和詩,願得之心,逾于平常,朝夕惟求間便以感動嬌。
然嬌或對或否,或相親呢,或相違背。
生不測其意,莫得而圖之。
一日,舅妗開宴,自午至暮。
酒敬,舅妗起歸舍,生獨危坐堂中,欲即外舍,俄而嬌至筵所,抽左髻钿钗勻博山理餘香,生因曰:“夜分人寝矣,安用此?”嬌曰:“香貴長存,安可以夜深棄之!”生又繼之曰:“篆灰有心足矣。
”嬌不答,乃行,近堂階,開簾仰視,月色如晝,因呼侍女小慧,畫月以記夜漏之深淺,乃顧生曰:“月已至此,夜幾許?”生亦起下階,贍望星漢。
曰:“織女将斜,夜深矣。
” 因曰:“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嬌曰:“東坡鐘情何厚也?”生曰:“奇美特異者,情有甚于此焉。
可以此诮東坡也?” 嬌曰:“兄出此言,應彼此苦衆矣,于我何獨無之。
”生曰:“然則實有也,不然則佳句所謂‘魇夢’者,果何物而‘苦難醒’耶?”言情頗狎,嬌因促步下階逼生曰:“凡謂織女銀河何在也?”生見嬌之驟近,?然自失,未及即對,俄聞戶内妗問嬌寝未,嬌乃遁去。
次日,生追憶昨夕之事,自疑有獲,然每思遇事多參商,愈不自足。
次日晨起,生入揖妗,既出,遇嬌于堂西小閣中,嬌時對鏡畫眉未終,生近前謂之曰:“蘭煤燈燼邪,燭花也?”嬌曰:“燈花耳。
妾用意積之,近方得之。
” 生曰:“若是,則願以一半丐我書家信。
”遂首肯,令生分其半,生舉手分煤,油污其指,因請嬌曰:“子宜分以遺我,何重勞客耶?”嬌曰:“既許君矣,甯惜此?”遂以指決煤之半以贈生,因牽生衣拭指污處曰:“緣兄得此,可作無事人耶?” 生笑曰:“敢不留以為贽!”嬌因變色曰:“妾無他意,君何戲我?”生見嬌色變,恐妗知之,因趨出,珍藏所分之煤于枕中。
自後,生心搖蕩特甚,不能頃刻少置。
伏枕對燭,夜腸九回,思欲履危道,以實嬌心而未獲。
一日,暮春小寒,嬌方擁爐獨坐,生自外折梨花一枝入來,嬌不起顧生,生乃置花于地。
嬌驚視,徐起以手拾花,詢生曰:“兄何棄置此花也?”生曰:“花淚盈暈,知其意何在?故棄之。
”嬌曰:“東皇故自有主,夜屏一枝以供玩好足矣。
兄何索之深也?”生曰:“已荷重諾,無悔。
”嬌笑曰:“将何諾?”生曰:“試思之。
”嬌不答,因謂生曰:“風差勁,可坐此共火。
”生欣然即席,與嬌偶坐,相去僅尺餘,嬌因撫生背曰:“兄衣厚否?恐寒威相淩逼也。
”生恍然曰:“能念我寒,而不念我斷腸耶!”嬌笑曰:“何事斷腸?妾當為兄謀之。
”生曰:“無戲言,我自遇子之後,魂飛魄揚,不能着體,夜更苦長,竟夕不寐,汝方以為戲,足見子之心也。
予每見于言語态度,非無情者,及予言深情味,則子變色以拒我,豈可不解世事,而為是沽矯哉?諒孱缪之迹,不足以當雅意,深藏自閉,将有售也。
後日一言之後;餘将西騎矣。
子無苦戲我。
”嬌因慨然良久,曰:“君疑妾矣,妾敢無言,妾知兄心舊矣,豈敢固自鄭重以要君也,第恐不能終始,其如後患何?妾亦數月來諸事不複措意,寝夢不安,飲食俱廢,君所不得知也。
”因長籲曰:“君疑甚矣,異日之事,君任之,果不濟,當以死謝君。
”生曰:“子果有志,則以策我。
”嬌未及答,俄然舅自外至,生起,因出迎舅,嬌乃返室,不可再語。
又越兩日,生淩晨起,攬衣向堂西綠窗内而立,背面視井檐,不知此時嬌亦起,在隔窗内理妝矣。
生誦東坡詩曰:“為報鄰雞莫驚覺,更容殘夢到江南。
”嬌聞之,自窗内呼生曰:“君有鄉闾之念乎?”生因窺窗語嬌曰:“衷腸斷盡,無可導意,隻得歸矣。
”嬌曰:“君果誕妾邪?既無意于妾,何前委罪之深也?”生笑曰:“予豈無意,第被子苦久矣,然則若何謀之?” 嬌曰:“今日間人衆。
無可容計。
東軒抵妾寝室,軒西便門達熙春堂,堂透荼縻架,君寝室外有小窗,今日若晴霁,君自寝所逾外窗,度荼縻架,至熙春堂下。
此地人罕花密,當與君會也。
”生聞之,欣然自得,惟俟日暮,得諧所願。
至晚,不覺暴雨大作,花陰浸潤,不複可期,生怅恨不已。
因作《玉樓春》詞,援筆書之,可寫怏怏之懷。
詞曰:“曉窗寂寂驚相遇,欲把芳心深意訴,低眉斂翠不勝春,嬌轉櫻唇紅半吐。
匆匆已約歡娛處,可恨無情連夜雨;枕孤衾冷不成眠,挑盡殘燈天未曙。
”生晨起會嬌于妗所,因共至中堂,以夜所綴詞視之,嬌低聲笑曰:“好事多磨,理故然也。
然妾既許君矣,當别圖之。
”是日。
生侍舅從鄰家飲,至暮醉歸,且思嬌早間别圖之言,疑嬌之不複至也,又沉醉睡熟。
嬌潛步至窗外,低聲呼生者數次,生不之覺,嬌怅恨而回。
又疑生之誕己也,直欲要以盟誓。
生剪縷發,書盟片紙付嬌,嬌亦剪發設盟以複于生。
雖是極意慕戀,然終于無便可乘。
一日,生收家書以從父晉納粟補阆州武職,以生便弓馬,取生歸侍行。
嬌顧戀之極,作詩送行。
詩曰:“綠葉陰濃花正稀,聲聲杜宇勸春歸?相如千裡悠悠去,不道文君淚濕衣。
”生得詩和韻以複,詩曰:“密幄重帏舞蝶稀,相如隻恐燕先歸;文君為我堅心守,且莫輕拼金縷衣。
”生終以嬌“綠葉陰濃”之語為疑,又成一詞寓《小梁州》以示嬌,詞雲:“惜花長是替花愁,每日到西樓。
如今何況抛離去也,關山千裡,目斷三秋,漫回頭。
殷勤分付東園柳,好為管長條。
隻恐重來綠成陰也,青梅如豆,辜負梁州,恨悠悠。
”嬌知生之疑已,亦以《蔔算子》詞複之,詞雲:“君去有歸期,千裡須回首。
休道三年綠葉陰,五載花依舊。
莫怨好音遲,兩下堅心守。
三隻骰兒十九窩,沒個須教有。
”自後生從父以他故不果行。
生居家,行住坐卧,飲食起屋,無非為嬌,興念以緻沉思成玻因托求醫至舅家。
數日,無便可乘與嬌一語。
至于飲食俱廢,舅妗為之皇皇,醫蔔踵至,但雲生功名失意,勞思所緻,終不能知生之心。
數日,病小愈。
一日,舅出報谒,生因強步至外庑,方伫立,俄而嬌至生後,生駭然。
嬌曰:“偶左右皆他往,妾得便,故來問兄之玻”生回顧無人,因前牽衣欲與語,嬌曰:“此廣庭也,十目所視,宜即兄室。
”生與之俱及門,忽雙燕争泥墜前,嬌因舍生趨視,俄舅之侍女湘娥突至嬌前。
嬌大駭,生乃引去。
至暮複會中堂,嬌謂生曰:“非燕墜,則湘娥見妾在君室矣,豈非天乎?”生然其言,而悒怏之心,見于顔色。
一日晚,嬌尋便至生室,謂生曰:“向日熙春堂之約,妾嘗思之,夜深院靜,非安寝之地。
自前日之路觀之,足以達妾寝所。
每夕侍妾寝者二人,今夕當以計遣去,小慧不足畏也。
君至夜分時來,妾開窗以待。
”生曰:“固善也,不亦危乎?”嬌變色曰:“事至若此,君何畏人?生如白駒過隙,複有錘情如吾二人者乎?事敗當以死繼之。
”生曰:“若然,餘何恨乎?”是夜将半,生乃逾外窗達堂後,數百步至荼縻架側,久求門不得,生頗恐。
久之,尋路得至熙春堂。
堂廣夜深,寂無人聲。
生大恐,固疾趨入,見嬌方開窗倚幾而坐,衣紅绡衣,下白絲裳,舉首向月,若重有憂者,不知生之已至也。
生因扶窗而入。
嬌忽見生,且驚且喜,曰:“君何不告,駭我甚矣。
”生乃與嬌并坐窗下,時正夜分,月色如畫。
生視嬌。
體态豔媚,肌瑩無暇,飄飄然不啻娥之下臨人間也。
嬌謂生曰:“夜漏過半,幸會難逢,可就枕矣。
”欣然與生相攜素手,共入羅帳之中。
解衣并枕間,嬌曰:“妾年幼,殊不谙世事,枕席之上,望兄見憐。
”生曰:“不待多言。
”一晌歡娛,而嬌娘千金之身,自茲失矣。
歡會之際,不覺血漬生衣袖。
嬌乃剪其袖而收之,曰:“留此為他日之驗。
”生笑而從之。
有頃,雞聲催曉,虬漏将闌,嬌令生歸室,因視生曰:“此後日間相遇,幸無以前言為戲,懼他人之耳目長也。
妾,女子也,情牽事惑,殊乖禮法,幸垂明鑒,好為秘之。
妾之托君,亦無憾矣。
”生辭,愧喜交集。
自後,生夜必潛至嬌屋,凡月餘,無有知者。
豈期欲火所迷,俱無避忌,舅之侍女曰飛紅、曰湘娥,皆有所覺,所不知者,嬌之父母而已。
嬌亦厚禮紅等,欲使緘口。
第飛紅輩雖覺之,而未之敢發。
俄而,生以父書促歸,既歸,則寝食俱廢,思欲娶嬌為婦,乃作書達嬌曰:“前日佳遇,倏爾旬餘。
魂飛杳杳,每形清夜,松竹深盟,常存記憶。
蒹葭之迹,得自托于蘭蕙之旁,為幸大矣。
幽會未終,白雲在念,自抵侍下,無一息不夢想洛冫甫之風煙也。
家事經史,非為不複措念,縱一勉強,不知所以為懷。
有親朋見憐于大人前,緻一語,天啟其衷,俾續秦晉再世之盟,未審舅妗雅意若何。
倘不棄庸陋,則張生之于莺莺,烏足道哉! 茲因媒氏有行,喜不自制,訴此以布腹心。
幸相與媒之,臨風以俟佳音,家居無聊,偶思佳麗夜别之言。
綴《永遇樂》一詞,并用錄呈,亦以見此情之拳拳耳。
新霜在候,善加保衛。
”生寫書畢,并錄前所作《永遇樂》詞。
緘封私付媒媪。
父母不知也。
媒得書,即往見舅妗,且以生父命告之。
舅為之開宴。
次日,媒申前請,舅曰:“三哥才俊灑落,加以曆練老成,老夫得此佳婿,深所願也。
但朝廷立法,内兄弟不許成婚,似不可違。
前辱三哥惠訪,留住數月。
甚能為老夫分憂。
老夫亦有願婚之意,而于條有礙,以此不敢形言。
”媒氏再三宛轉。
終不能得。
至晚。
再置酒款媒,舅命妗主席,嬌時侍立妗側,知親議之不諧也,心生悒怏,但不敢形之言語耳。
酒散,媒左右顧視無人,欲緻生書于嬌。
适嬌至媒前剔燈,媒因私語嬌曰:“子非厚卿之情人邪?厚卿有手書。
令我私緻于子。
” 嬌竦然,微言應曰:“然。
”淚墜言下。
媒為之改顔,遂從身畔取書授嬌,嬌收置袖間,未敢展視。
妗起,嬌亦随妗入室。
次早,媒再請于舅,且以言迫之。
舅怒曰:“此無不可,第以法禁甚嚴,欲老夫罪戾也?爾勿複言,此決不可。
”媒知其不就,因告歸。
舅又命妗酌酒與媒為别。
嬌因侍立,私語媒曰:“離合緣契,乃天之為也。
三兄無事宜來,妾年且長,歲月有限,無以姻事不諧為念也。
”因出手書,令媒持歸,以複于生。
媒既歸,街舅不允之由,遂以嬌書與生,生展視之,乃新詞《滿庭芳》一阕,嬌制也:“簾影篩金,簟紋浮水,綠陰庭院清幽。
夜長人靜,消得許多悉。
長記當時月色,小窗外,情話綢缪。
因緣淺,行雲去後,杳不見蹤由。
殷勤,紅一葉,傳來密意,佳好新求。
奈百端間阻,恩愛成休。
應是奴家薄命,難陪伴,俊雅風流。
須相念,重尋舊約,休忘杜家秋。
”生覽誦數遍,殊不勝情。
每對花玩月,不覺淚下。
初,生與成都府角妓丁憐憐者,極相厚善。
憐敏惠殊俊,常得帥府顧盼;生方妙年秀麗,憐憐尤見傾慕。
生自秋還鄉裡,憐憐屢遣人招生,生托故不往。
至是,生之友人陳仲遊,亦豪家子也,見生每置恨于臨風對月之間,因拉生至成都舒懷,遂同至憐憐之家。
生既入,憐不勝歡喜,杯酒話款曲,生但面壁,略不緻意。
憐怪之,委曲詢生,終不言。
憐意其礙于仲遊也,乃留之竟夕,令其女弟伴姐侍仲遊寝,而自薦于生。
生不得已,因與同席,枕邊切切诘生所以不見答之故,生乃具道與嬌娘相遇之情。
憐問曰:“嬌娘誰家女也?”生曰:“新任眉州王通判之女也。
”憐又問:“其質若何?”生曰:“美麗清絕,西施妃子殆相千百,而風韻過之。
” 憐因沉思良久曰:“既名嬌娘,又且美麗若此,豈非小字瑩卿者乎?”生燥然曰:“爾何由知之?”憐曰:“向者帥府幼子将求婚,酷好美麗,不以門第高下為念,但欲殊色,常捐數千缗,命畫工于近地十郡求問,伺隙繪人家美女以獻,凡得九人,此其一也。
色瑩肌白,眼長而媚,愛作合蟬鬃,時有憂怨不足之狀。
嘗至帥府内室見之,因記其姓字,果然是否?”生曰:“子如親見其人,即是此女。
”憐曰:“宜子之視我如土壤,子之所謂真天上人也。
妾常入視,伫目不能去,第恨不見其身。
今後至彼,願求舊鞋丐我。
”生諾之,明日遂同陳仲遊同歸。
抵家後,生因怅恨再期杳杳,傷感成疾,困卧累日。
父母驚異,因令人詢問生得病之由。
生乃托以夢寐絕怪,将不能免,必須求善能驅役鬼神者,作法禳之。
父乃命良巫祈祝,生密使人厚賂巫者,令向父母言此為怪物所憑,必當遠避,方可向安。
如其不然,生死未判。
父母聞巫言,大驚懼,以為誠然。
于是,議令生往舅家以避此難,擇日起行。
先期之二日,令人取覆舅家,舅妗許之。
嬌時在父母旁,聞生有來期,喜慰特甚。
人回報,生亦欣快,随覺病差愈,父母以為得計。
及期,生既戒行,病亦向安。
于時,莺轉簧聲,百花競發,園林錦繡,奪目争妍。
生至舅屋,及門,遇嬌于秀溪亭。
兩情四目,不能自止。
暫叩寒暄畢,生欲入谒舅,嬌止之曰:“今日鄰家王寺丞宅邀往天甯玩賞壯丹,至暮方歸。
姑至此少息,徐徐而入可也。
”乃與嬌并坐亭上,嬌因謂生曰:“君養攝不如平時,何故今複來此,何幹也?”生疑其言,乃曰:“日月未久,何故忘予?自相離之後,坐不安席,味不适口,寝不着枕,行不重足,何止夜月屋梁之思。
中間請命嚴君,冀諧媒灼,而天不從人,竟辜宿望。
春花秋月,風台雪榭,無一而非牽情惹恨之處。
百計重來,以踐舊約。
今子乃有‘複來何幹’之辭,予失計甚矣。
”嬌愧謝曰:“君心果金石不渝,妾何以謝君?”因相與歡。
移時,同步人室。
生至其舊館,窗兒依然,向時所書詩曲,左顧右盼,濡染如新,生怅然自失。
至晚,舅妗歸,生拜谒甚恭,舅問生曰:“聞三哥有微恙,想二豎子遁矣。
”生謝曰:“惟舅舅憐其微恙,庶得逃免。
再造之賜,沒齒不忘。
”舅妗勞勉之。
生就室,自後與嬌情意周洽,逾于平昔。
住數月,情益厚。
生因憶丁憐憐之言,求舊鞋于嬌。
嬌力谒生曰:“安用敝履為哉?” 生不以實告,嬌不許。
舅之侍女飛紅者,顔色雖美而遠出嬌下,惟雙彎與嬌無大小之别,常互鞋而行,其寫染詩詞,與嬌相埒。
嬌不在側,亦佳麗也。
以妗性妒,未常獲寵于舅。
常時出入左右,生間與之語。
嬌則清麗瘦怯,持重少言,伫視動辄移目。
每相遇,生不問,嬌則不答,戲狎一笑,則使人魂魄俱飛揚。
紅尤喜谑浪,善應對,快談論,生雖不與語,亦必求事以與生言。
嬌每見之,則有不足之意。
及生再至,紅亦與之親狎,嬌疑焉。
生久求嬌鞋不獲。
一日,嬌晝寝,生偶至其側,因竊鞋趨出。
方及寓室,以他事去,未曾收拾。
飛紅适尾生後,見生遺鞋,紅乃疑嬌所與者,因收之。
生罔知所以,及歸室索鞋,無有也,因怏怏于懷。
及暮,嬌問生索鞋。
生曰:“此誠我盜去,然随已失之;諒子得之矣,何苦索我耶?”嬌乃止。
蓋飛紅拾歸,以付嬌也。
然嬌以此愈疑生私通于紅矣。
一日,見飛紅與生戲于窗外,捉蝴蝶,因大怒诟紅。
紅頗憾之,欲以拾鞋事聞妗,未有間也。
後遇望日,衆出賀舅妗,嬌在焉。
飛紅因語嬌所履之鞋,揚言謂生曰:“此即子前日所遺之鞋也。
”嬌變色,亟以他事語舅妗,會舅妗應接他語不聞。
嬌因大疑生使紅發其私,乃大怨望。
自後非中堂相遇,不複求便以見生。
女工諸事,略不措意,怨隙之心,行住坐卧皆是也。
生亦無以自明。
一日,生不意中漫于後園縱步,适于花下見鸾箋一幅,生取而視之,乃《青玉案》詞也:“花低莺踏紅英亂,春心重,頓成愁懶。
楊花夢散楚雲平,空惹起,情無限。
傷心漸覺成牽絆,奈愁緒寸心難管。
深誠無計寄天涯,兒欲問,梁間燕。
”生披味良久,意謂嬌詞,而疑其字畫頗不類嬌所書,因攜歸置于室中書案之上,欲詢嬌而未果。
抵暮,西窗前有金籠養能言鹦鹉一隻,甚馴,嬌過其側,戲以紅豆擲之。
鹦鹉忽言曰:“嬌娘子何打我也?”生聞之,亟出室招嬌。
嬌不至,生再挽之,方來。
嬌入生室,正疑思不言,忽見案上花箋,因取視之。
良久,目申生不語。
移時,生曰:“子何時所作也?”嬌不答。
生又曰:“何故不言?”嬌亦不應。
生力究之,嬌曰:“此飛紅詞也,君自彼得之,何必詐妾?”生力辯,嬌并無一言。
徘徊良久,長籲,竟拂衣起去。
生留之不可。
自爾相會愈疏。
嬌終日熟寝,間一二日,才與生一見,見亦不交一言。
凡月餘,生不能直其事。
生一夕迳造嬌室,左右寂然,惟見窗上有絕句一章雲:“灰篆香難炷,風花影易移。
徘徊亡限意,空作斷腸詩。
”生察詩,知嬌之為己,且疑心之深也。
乘間,語嬌曰:“再會以來,荷子厚愛,視前時有加焉,迩日形似之間,不能不為子所棄,何今昔移志乎?”嬌初不言,生再诘之,嬌潸然涕曰:“妾自遇君之後,常恐力日不足。
今者君棄妾耳,妾何敢棄君? 抑君意既自有主,何必妾望矣?”生曰:“苟有二心,有如此日。
”因指天自誓,以明無他事,且曰:“子何疑之甚也?” 嬌曰:“君偶遺鞋,飛紅得之;飛紅遺詞,君且得之。
天下偶然之事,何多之甚耶?妾不敢怨君,幸愛新人,無以妾為念也。
” 生仰天太息曰:“有是哉,吾怪迩日見子若有憂者,人之情态,豈難識哉?子若不信前誓,當剪發大誓于神明之前。
”嬌乃回笑曰:“君果然否?”生曰:“何害?”嬌曰:“若然,後園中池,正望明靈大王之祠;此神聰明正直,叩之,無不響應。
君能同妾企祠大誓,則幸甚也。
”生曰:“如命,想明靈大王亦知予心之無他也。
”嬌乃約以次早與生俱遊後園,臨東池畔,遙望大王之祠,兩人異口同聲,拜祈設誓,其詞累千百,不能備載。
誓華,攜手而歸。
自後嬌與生情好深笃,飲食起居,無不留意。
生自此亦不與飛紅一語。
紅察之,因大憾。
一日,生因縱步至後園牡丹叢畔,忽遇嬌先已在彼,遂與嬌攜手而過别圃。
不覺飛紅亦自後潛至,見嬌與生并行,因促步返舍,語妗曰:“天氣睛暄,可入後園,牡丹盛開,能一觀否?”其實欲妗一行,襲敗嬌之蹤迹也。
妗可其請,遽命紅侍,行至園中,瞥見生與嬌行于此畔亭,左右俱無人,妗因大疑,因呵嬌,生乃狼狽返室,惆怅不已。
知為飛紅所賣,故緻為妗所覺,無以自釋。
越二日,生自知其迹不甯,乃告歸。
舅妗亦不留之。
嬌夜出,潛與生别曰:“天乎,得非命欤?相會未期,而有是事,妾獨奈何哉?兄歸,善自消遣,求便再來,無以疑間,遂成永棄,使他人得計也。
”因泣下沾襟,生亦掩泣而别。
嬌又作《一剪梅》詞授之。
且曰:“兄歸時展視之,即如妾之側矣。
” 言終而去。
詞雲:“豆蔻梢頭春意闌。
風滿山前,雨滿山前,杜鵑啼血五更殘。
花不禁寒,人不禁寒。
離合悲歡事幾般。
離有悲歡,合有悲歡,别時容易見時難,怕唱陽關,莫唱陽關。
” 申生與嬌别歸,父母以生久在外,荒廢書史,間歲功名之會,又複在眼,遂令生于書齋溫習舊業。
生與其兄綸雖朝夕共學,而思嬌之念無時不然。
夜則與兄異榻而寝,怅恨之詞,或形于夢寐,恨不能禦風縮地,一與嬌會。
至七月中旬,舅以眉州倅滿,道經申生之門,因留宿于生家者累日。
此時舅挈家以行,妗嬌寓生家,相随不離跬步,兼飛紅、湘娥諸侍女雜然左右,生與嬌欲一言不可得。
居三日,舅命戒行,車馬暄阗,送者絡繹于道。
妗與嬌各登車,諸侍女相随先後。
申生亦乘馬相送,闖其便曳簾挽車,與嬌語舊。
嬌淚下如雨,不能答。
徐曰:“遇君之後,一日為别,不能堪處,況今動是三年,遠及千裡,一旦思君之切,安保其再能見君乎?但恐妾垂
”後二日,舅他出,嬌窺生不在,直入卧空,見西窗有詩一絕,躊躇玩味,不忍舍去。
知生之屬意所在,乃濡筆和其西窗之韻以寄意焉。
詩曰:“春愁魇夢苦難醒,日迥風高漏正平;魂斷不堪初起處,落花枝上曉莺聲。
”生歸見嬌所和詩,願得之心,逾于平常,朝夕惟求間便以感動嬌。
然嬌或對或否,或相親呢,或相違背。
生不測其意,莫得而圖之。
一日,舅妗開宴,自午至暮。
酒敬,舅妗起歸舍,生獨危坐堂中,欲即外舍,俄而嬌至筵所,抽左髻钿钗勻博山理餘香,生因曰:“夜分人寝矣,安用此?”嬌曰:“香貴長存,安可以夜深棄之!”生又繼之曰:“篆灰有心足矣。
”嬌不答,乃行,近堂階,開簾仰視,月色如晝,因呼侍女小慧,畫月以記夜漏之深淺,乃顧生曰:“月已至此,夜幾許?”生亦起下階,贍望星漢。
曰:“織女将斜,夜深矣。
” 因曰:“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嬌曰:“東坡鐘情何厚也?”生曰:“奇美特異者,情有甚于此焉。
可以此诮東坡也?” 嬌曰:“兄出此言,應彼此苦衆矣,于我何獨無之。
”生曰:“然則實有也,不然則佳句所謂‘魇夢’者,果何物而‘苦難醒’耶?”言情頗狎,嬌因促步下階逼生曰:“凡謂織女銀河何在也?”生見嬌之驟近,?然自失,未及即對,俄聞戶内妗問嬌寝未,嬌乃遁去。
次日,生追憶昨夕之事,自疑有獲,然每思遇事多參商,愈不自足。
次日晨起,生入揖妗,既出,遇嬌于堂西小閣中,嬌時對鏡畫眉未終,生近前謂之曰:“蘭煤燈燼邪,燭花也?”嬌曰:“燈花耳。
妾用意積之,近方得之。
” 生曰:“若是,則願以一半丐我書家信。
”遂首肯,令生分其半,生舉手分煤,油污其指,因請嬌曰:“子宜分以遺我,何重勞客耶?”嬌曰:“既許君矣,甯惜此?”遂以指決煤之半以贈生,因牽生衣拭指污處曰:“緣兄得此,可作無事人耶?” 生笑曰:“敢不留以為贽!”嬌因變色曰:“妾無他意,君何戲我?”生見嬌色變,恐妗知之,因趨出,珍藏所分之煤于枕中。
自後,生心搖蕩特甚,不能頃刻少置。
伏枕對燭,夜腸九回,思欲履危道,以實嬌心而未獲。
一日,暮春小寒,嬌方擁爐獨坐,生自外折梨花一枝入來,嬌不起顧生,生乃置花于地。
嬌驚視,徐起以手拾花,詢生曰:“兄何棄置此花也?”生曰:“花淚盈暈,知其意何在?故棄之。
”嬌曰:“東皇故自有主,夜屏一枝以供玩好足矣。
兄何索之深也?”生曰:“已荷重諾,無悔。
”嬌笑曰:“将何諾?”生曰:“試思之。
”嬌不答,因謂生曰:“風差勁,可坐此共火。
”生欣然即席,與嬌偶坐,相去僅尺餘,嬌因撫生背曰:“兄衣厚否?恐寒威相淩逼也。
”生恍然曰:“能念我寒,而不念我斷腸耶!”嬌笑曰:“何事斷腸?妾當為兄謀之。
”生曰:“無戲言,我自遇子之後,魂飛魄揚,不能着體,夜更苦長,竟夕不寐,汝方以為戲,足見子之心也。
予每見于言語态度,非無情者,及予言深情味,則子變色以拒我,豈可不解世事,而為是沽矯哉?諒孱缪之迹,不足以當雅意,深藏自閉,将有售也。
後日一言之後;餘将西騎矣。
子無苦戲我。
”嬌因慨然良久,曰:“君疑妾矣,妾敢無言,妾知兄心舊矣,豈敢固自鄭重以要君也,第恐不能終始,其如後患何?妾亦數月來諸事不複措意,寝夢不安,飲食俱廢,君所不得知也。
”因長籲曰:“君疑甚矣,異日之事,君任之,果不濟,當以死謝君。
”生曰:“子果有志,則以策我。
”嬌未及答,俄然舅自外至,生起,因出迎舅,嬌乃返室,不可再語。
又越兩日,生淩晨起,攬衣向堂西綠窗内而立,背面視井檐,不知此時嬌亦起,在隔窗内理妝矣。
生誦東坡詩曰:“為報鄰雞莫驚覺,更容殘夢到江南。
”嬌聞之,自窗内呼生曰:“君有鄉闾之念乎?”生因窺窗語嬌曰:“衷腸斷盡,無可導意,隻得歸矣。
”嬌曰:“君果誕妾邪?既無意于妾,何前委罪之深也?”生笑曰:“予豈無意,第被子苦久矣,然則若何謀之?” 嬌曰:“今日間人衆。
無可容計。
東軒抵妾寝室,軒西便門達熙春堂,堂透荼縻架,君寝室外有小窗,今日若晴霁,君自寝所逾外窗,度荼縻架,至熙春堂下。
此地人罕花密,當與君會也。
”生聞之,欣然自得,惟俟日暮,得諧所願。
至晚,不覺暴雨大作,花陰浸潤,不複可期,生怅恨不已。
因作《玉樓春》詞,援筆書之,可寫怏怏之懷。
詞曰:“曉窗寂寂驚相遇,欲把芳心深意訴,低眉斂翠不勝春,嬌轉櫻唇紅半吐。
匆匆已約歡娛處,可恨無情連夜雨;枕孤衾冷不成眠,挑盡殘燈天未曙。
”生晨起會嬌于妗所,因共至中堂,以夜所綴詞視之,嬌低聲笑曰:“好事多磨,理故然也。
然妾既許君矣,當别圖之。
”是日。
生侍舅從鄰家飲,至暮醉歸,且思嬌早間别圖之言,疑嬌之不複至也,又沉醉睡熟。
嬌潛步至窗外,低聲呼生者數次,生不之覺,嬌怅恨而回。
又疑生之誕己也,直欲要以盟誓。
生剪縷發,書盟片紙付嬌,嬌亦剪發設盟以複于生。
雖是極意慕戀,然終于無便可乘。
一日,生收家書以從父晉納粟補阆州武職,以生便弓馬,取生歸侍行。
嬌顧戀之極,作詩送行。
詩曰:“綠葉陰濃花正稀,聲聲杜宇勸春歸?相如千裡悠悠去,不道文君淚濕衣。
”生得詩和韻以複,詩曰:“密幄重帏舞蝶稀,相如隻恐燕先歸;文君為我堅心守,且莫輕拼金縷衣。
”生終以嬌“綠葉陰濃”之語為疑,又成一詞寓《小梁州》以示嬌,詞雲:“惜花長是替花愁,每日到西樓。
如今何況抛離去也,關山千裡,目斷三秋,漫回頭。
殷勤分付東園柳,好為管長條。
隻恐重來綠成陰也,青梅如豆,辜負梁州,恨悠悠。
”嬌知生之疑已,亦以《蔔算子》詞複之,詞雲:“君去有歸期,千裡須回首。
休道三年綠葉陰,五載花依舊。
莫怨好音遲,兩下堅心守。
三隻骰兒十九窩,沒個須教有。
”自後生從父以他故不果行。
生居家,行住坐卧,飲食起屋,無非為嬌,興念以緻沉思成玻因托求醫至舅家。
數日,無便可乘與嬌一語。
至于飲食俱廢,舅妗為之皇皇,醫蔔踵至,但雲生功名失意,勞思所緻,終不能知生之心。
數日,病小愈。
一日,舅出報谒,生因強步至外庑,方伫立,俄而嬌至生後,生駭然。
嬌曰:“偶左右皆他往,妾得便,故來問兄之玻”生回顧無人,因前牽衣欲與語,嬌曰:“此廣庭也,十目所視,宜即兄室。
”生與之俱及門,忽雙燕争泥墜前,嬌因舍生趨視,俄舅之侍女湘娥突至嬌前。
嬌大駭,生乃引去。
至暮複會中堂,嬌謂生曰:“非燕墜,則湘娥見妾在君室矣,豈非天乎?”生然其言,而悒怏之心,見于顔色。
一日晚,嬌尋便至生室,謂生曰:“向日熙春堂之約,妾嘗思之,夜深院靜,非安寝之地。
自前日之路觀之,足以達妾寝所。
每夕侍妾寝者二人,今夕當以計遣去,小慧不足畏也。
君至夜分時來,妾開窗以待。
”生曰:“固善也,不亦危乎?”嬌變色曰:“事至若此,君何畏人?生如白駒過隙,複有錘情如吾二人者乎?事敗當以死繼之。
”生曰:“若然,餘何恨乎?”是夜将半,生乃逾外窗達堂後,數百步至荼縻架側,久求門不得,生頗恐。
久之,尋路得至熙春堂。
堂廣夜深,寂無人聲。
生大恐,固疾趨入,見嬌方開窗倚幾而坐,衣紅绡衣,下白絲裳,舉首向月,若重有憂者,不知生之已至也。
生因扶窗而入。
嬌忽見生,且驚且喜,曰:“君何不告,駭我甚矣。
”生乃與嬌并坐窗下,時正夜分,月色如畫。
生視嬌。
體态豔媚,肌瑩無暇,飄飄然不啻娥之下臨人間也。
嬌謂生曰:“夜漏過半,幸會難逢,可就枕矣。
”欣然與生相攜素手,共入羅帳之中。
解衣并枕間,嬌曰:“妾年幼,殊不谙世事,枕席之上,望兄見憐。
”生曰:“不待多言。
”一晌歡娛,而嬌娘千金之身,自茲失矣。
歡會之際,不覺血漬生衣袖。
嬌乃剪其袖而收之,曰:“留此為他日之驗。
”生笑而從之。
有頃,雞聲催曉,虬漏将闌,嬌令生歸室,因視生曰:“此後日間相遇,幸無以前言為戲,懼他人之耳目長也。
妾,女子也,情牽事惑,殊乖禮法,幸垂明鑒,好為秘之。
妾之托君,亦無憾矣。
”生辭,愧喜交集。
自後,生夜必潛至嬌屋,凡月餘,無有知者。
豈期欲火所迷,俱無避忌,舅之侍女曰飛紅、曰湘娥,皆有所覺,所不知者,嬌之父母而已。
嬌亦厚禮紅等,欲使緘口。
第飛紅輩雖覺之,而未之敢發。
俄而,生以父書促歸,既歸,則寝食俱廢,思欲娶嬌為婦,乃作書達嬌曰:“前日佳遇,倏爾旬餘。
魂飛杳杳,每形清夜,松竹深盟,常存記憶。
蒹葭之迹,得自托于蘭蕙之旁,為幸大矣。
幽會未終,白雲在念,自抵侍下,無一息不夢想洛冫甫之風煙也。
家事經史,非為不複措念,縱一勉強,不知所以為懷。
有親朋見憐于大人前,緻一語,天啟其衷,俾續秦晉再世之盟,未審舅妗雅意若何。
倘不棄庸陋,則張生之于莺莺,烏足道哉! 茲因媒氏有行,喜不自制,訴此以布腹心。
幸相與媒之,臨風以俟佳音,家居無聊,偶思佳麗夜别之言。
綴《永遇樂》一詞,并用錄呈,亦以見此情之拳拳耳。
新霜在候,善加保衛。
”生寫書畢,并錄前所作《永遇樂》詞。
緘封私付媒媪。
父母不知也。
媒得書,即往見舅妗,且以生父命告之。
舅為之開宴。
次日,媒申前請,舅曰:“三哥才俊灑落,加以曆練老成,老夫得此佳婿,深所願也。
但朝廷立法,内兄弟不許成婚,似不可違。
前辱三哥惠訪,留住數月。
甚能為老夫分憂。
老夫亦有願婚之意,而于條有礙,以此不敢形言。
”媒氏再三宛轉。
終不能得。
至晚。
再置酒款媒,舅命妗主席,嬌時侍立妗側,知親議之不諧也,心生悒怏,但不敢形之言語耳。
酒散,媒左右顧視無人,欲緻生書于嬌。
适嬌至媒前剔燈,媒因私語嬌曰:“子非厚卿之情人邪?厚卿有手書。
令我私緻于子。
” 嬌竦然,微言應曰:“然。
”淚墜言下。
媒為之改顔,遂從身畔取書授嬌,嬌收置袖間,未敢展視。
妗起,嬌亦随妗入室。
次早,媒再請于舅,且以言迫之。
舅怒曰:“此無不可,第以法禁甚嚴,欲老夫罪戾也?爾勿複言,此決不可。
”媒知其不就,因告歸。
舅又命妗酌酒與媒為别。
嬌因侍立,私語媒曰:“離合緣契,乃天之為也。
三兄無事宜來,妾年且長,歲月有限,無以姻事不諧為念也。
”因出手書,令媒持歸,以複于生。
媒既歸,街舅不允之由,遂以嬌書與生,生展視之,乃新詞《滿庭芳》一阕,嬌制也:“簾影篩金,簟紋浮水,綠陰庭院清幽。
夜長人靜,消得許多悉。
長記當時月色,小窗外,情話綢缪。
因緣淺,行雲去後,杳不見蹤由。
殷勤,紅一葉,傳來密意,佳好新求。
奈百端間阻,恩愛成休。
應是奴家薄命,難陪伴,俊雅風流。
須相念,重尋舊約,休忘杜家秋。
”生覽誦數遍,殊不勝情。
每對花玩月,不覺淚下。
初,生與成都府角妓丁憐憐者,極相厚善。
憐敏惠殊俊,常得帥府顧盼;生方妙年秀麗,憐憐尤見傾慕。
生自秋還鄉裡,憐憐屢遣人招生,生托故不往。
至是,生之友人陳仲遊,亦豪家子也,見生每置恨于臨風對月之間,因拉生至成都舒懷,遂同至憐憐之家。
生既入,憐不勝歡喜,杯酒話款曲,生但面壁,略不緻意。
憐怪之,委曲詢生,終不言。
憐意其礙于仲遊也,乃留之竟夕,令其女弟伴姐侍仲遊寝,而自薦于生。
生不得已,因與同席,枕邊切切诘生所以不見答之故,生乃具道與嬌娘相遇之情。
憐問曰:“嬌娘誰家女也?”生曰:“新任眉州王通判之女也。
”憐又問:“其質若何?”生曰:“美麗清絕,西施妃子殆相千百,而風韻過之。
” 憐因沉思良久曰:“既名嬌娘,又且美麗若此,豈非小字瑩卿者乎?”生燥然曰:“爾何由知之?”憐曰:“向者帥府幼子将求婚,酷好美麗,不以門第高下為念,但欲殊色,常捐數千缗,命畫工于近地十郡求問,伺隙繪人家美女以獻,凡得九人,此其一也。
色瑩肌白,眼長而媚,愛作合蟬鬃,時有憂怨不足之狀。
嘗至帥府内室見之,因記其姓字,果然是否?”生曰:“子如親見其人,即是此女。
”憐曰:“宜子之視我如土壤,子之所謂真天上人也。
妾常入視,伫目不能去,第恨不見其身。
今後至彼,願求舊鞋丐我。
”生諾之,明日遂同陳仲遊同歸。
抵家後,生因怅恨再期杳杳,傷感成疾,困卧累日。
父母驚異,因令人詢問生得病之由。
生乃托以夢寐絕怪,将不能免,必須求善能驅役鬼神者,作法禳之。
父乃命良巫祈祝,生密使人厚賂巫者,令向父母言此為怪物所憑,必當遠避,方可向安。
如其不然,生死未判。
父母聞巫言,大驚懼,以為誠然。
于是,議令生往舅家以避此難,擇日起行。
先期之二日,令人取覆舅家,舅妗許之。
嬌時在父母旁,聞生有來期,喜慰特甚。
人回報,生亦欣快,随覺病差愈,父母以為得計。
及期,生既戒行,病亦向安。
于時,莺轉簧聲,百花競發,園林錦繡,奪目争妍。
生至舅屋,及門,遇嬌于秀溪亭。
兩情四目,不能自止。
暫叩寒暄畢,生欲入谒舅,嬌止之曰:“今日鄰家王寺丞宅邀往天甯玩賞壯丹,至暮方歸。
姑至此少息,徐徐而入可也。
”乃與嬌并坐亭上,嬌因謂生曰:“君養攝不如平時,何故今複來此,何幹也?”生疑其言,乃曰:“日月未久,何故忘予?自相離之後,坐不安席,味不适口,寝不着枕,行不重足,何止夜月屋梁之思。
中間請命嚴君,冀諧媒灼,而天不從人,竟辜宿望。
春花秋月,風台雪榭,無一而非牽情惹恨之處。
百計重來,以踐舊約。
今子乃有‘複來何幹’之辭,予失計甚矣。
”嬌愧謝曰:“君心果金石不渝,妾何以謝君?”因相與歡。
移時,同步人室。
生至其舊館,窗兒依然,向時所書詩曲,左顧右盼,濡染如新,生怅然自失。
至晚,舅妗歸,生拜谒甚恭,舅問生曰:“聞三哥有微恙,想二豎子遁矣。
”生謝曰:“惟舅舅憐其微恙,庶得逃免。
再造之賜,沒齒不忘。
”舅妗勞勉之。
生就室,自後與嬌情意周洽,逾于平昔。
住數月,情益厚。
生因憶丁憐憐之言,求舊鞋于嬌。
嬌力谒生曰:“安用敝履為哉?” 生不以實告,嬌不許。
舅之侍女飛紅者,顔色雖美而遠出嬌下,惟雙彎與嬌無大小之别,常互鞋而行,其寫染詩詞,與嬌相埒。
嬌不在側,亦佳麗也。
以妗性妒,未常獲寵于舅。
常時出入左右,生間與之語。
嬌則清麗瘦怯,持重少言,伫視動辄移目。
每相遇,生不問,嬌則不答,戲狎一笑,則使人魂魄俱飛揚。
紅尤喜谑浪,善應對,快談論,生雖不與語,亦必求事以與生言。
嬌每見之,則有不足之意。
及生再至,紅亦與之親狎,嬌疑焉。
生久求嬌鞋不獲。
一日,嬌晝寝,生偶至其側,因竊鞋趨出。
方及寓室,以他事去,未曾收拾。
飛紅适尾生後,見生遺鞋,紅乃疑嬌所與者,因收之。
生罔知所以,及歸室索鞋,無有也,因怏怏于懷。
及暮,嬌問生索鞋。
生曰:“此誠我盜去,然随已失之;諒子得之矣,何苦索我耶?”嬌乃止。
蓋飛紅拾歸,以付嬌也。
然嬌以此愈疑生私通于紅矣。
一日,見飛紅與生戲于窗外,捉蝴蝶,因大怒诟紅。
紅頗憾之,欲以拾鞋事聞妗,未有間也。
後遇望日,衆出賀舅妗,嬌在焉。
飛紅因語嬌所履之鞋,揚言謂生曰:“此即子前日所遺之鞋也。
”嬌變色,亟以他事語舅妗,會舅妗應接他語不聞。
嬌因大疑生使紅發其私,乃大怨望。
自後非中堂相遇,不複求便以見生。
女工諸事,略不措意,怨隙之心,行住坐卧皆是也。
生亦無以自明。
一日,生不意中漫于後園縱步,适于花下見鸾箋一幅,生取而視之,乃《青玉案》詞也:“花低莺踏紅英亂,春心重,頓成愁懶。
楊花夢散楚雲平,空惹起,情無限。
傷心漸覺成牽絆,奈愁緒寸心難管。
深誠無計寄天涯,兒欲問,梁間燕。
”生披味良久,意謂嬌詞,而疑其字畫頗不類嬌所書,因攜歸置于室中書案之上,欲詢嬌而未果。
抵暮,西窗前有金籠養能言鹦鹉一隻,甚馴,嬌過其側,戲以紅豆擲之。
鹦鹉忽言曰:“嬌娘子何打我也?”生聞之,亟出室招嬌。
嬌不至,生再挽之,方來。
嬌入生室,正疑思不言,忽見案上花箋,因取視之。
良久,目申生不語。
移時,生曰:“子何時所作也?”嬌不答。
生又曰:“何故不言?”嬌亦不應。
生力究之,嬌曰:“此飛紅詞也,君自彼得之,何必詐妾?”生力辯,嬌并無一言。
徘徊良久,長籲,竟拂衣起去。
生留之不可。
自爾相會愈疏。
嬌終日熟寝,間一二日,才與生一見,見亦不交一言。
凡月餘,生不能直其事。
生一夕迳造嬌室,左右寂然,惟見窗上有絕句一章雲:“灰篆香難炷,風花影易移。
徘徊亡限意,空作斷腸詩。
”生察詩,知嬌之為己,且疑心之深也。
乘間,語嬌曰:“再會以來,荷子厚愛,視前時有加焉,迩日形似之間,不能不為子所棄,何今昔移志乎?”嬌初不言,生再诘之,嬌潸然涕曰:“妾自遇君之後,常恐力日不足。
今者君棄妾耳,妾何敢棄君? 抑君意既自有主,何必妾望矣?”生曰:“苟有二心,有如此日。
”因指天自誓,以明無他事,且曰:“子何疑之甚也?” 嬌曰:“君偶遺鞋,飛紅得之;飛紅遺詞,君且得之。
天下偶然之事,何多之甚耶?妾不敢怨君,幸愛新人,無以妾為念也。
” 生仰天太息曰:“有是哉,吾怪迩日見子若有憂者,人之情态,豈難識哉?子若不信前誓,當剪發大誓于神明之前。
”嬌乃回笑曰:“君果然否?”生曰:“何害?”嬌曰:“若然,後園中池,正望明靈大王之祠;此神聰明正直,叩之,無不響應。
君能同妾企祠大誓,則幸甚也。
”生曰:“如命,想明靈大王亦知予心之無他也。
”嬌乃約以次早與生俱遊後園,臨東池畔,遙望大王之祠,兩人異口同聲,拜祈設誓,其詞累千百,不能備載。
誓華,攜手而歸。
自後嬌與生情好深笃,飲食起居,無不留意。
生自此亦不與飛紅一語。
紅察之,因大憾。
一日,生因縱步至後園牡丹叢畔,忽遇嬌先已在彼,遂與嬌攜手而過别圃。
不覺飛紅亦自後潛至,見嬌與生并行,因促步返舍,語妗曰:“天氣睛暄,可入後園,牡丹盛開,能一觀否?”其實欲妗一行,襲敗嬌之蹤迹也。
妗可其請,遽命紅侍,行至園中,瞥見生與嬌行于此畔亭,左右俱無人,妗因大疑,因呵嬌,生乃狼狽返室,惆怅不已。
知為飛紅所賣,故緻為妗所覺,無以自釋。
越二日,生自知其迹不甯,乃告歸。
舅妗亦不留之。
嬌夜出,潛與生别曰:“天乎,得非命欤?相會未期,而有是事,妾獨奈何哉?兄歸,善自消遣,求便再來,無以疑間,遂成永棄,使他人得計也。
”因泣下沾襟,生亦掩泣而别。
嬌又作《一剪梅》詞授之。
且曰:“兄歸時展視之,即如妾之側矣。
” 言終而去。
詞雲:“豆蔻梢頭春意闌。
風滿山前,雨滿山前,杜鵑啼血五更殘。
花不禁寒,人不禁寒。
離合悲歡事幾般。
離有悲歡,合有悲歡,别時容易見時難,怕唱陽關,莫唱陽關。
” 申生與嬌别歸,父母以生久在外,荒廢書史,間歲功名之會,又複在眼,遂令生于書齋溫習舊業。
生與其兄綸雖朝夕共學,而思嬌之念無時不然。
夜則與兄異榻而寝,怅恨之詞,或形于夢寐,恨不能禦風縮地,一與嬌會。
至七月中旬,舅以眉州倅滿,道經申生之門,因留宿于生家者累日。
此時舅挈家以行,妗嬌寓生家,相随不離跬步,兼飛紅、湘娥諸侍女雜然左右,生與嬌欲一言不可得。
居三日,舅命戒行,車馬暄阗,送者絡繹于道。
妗與嬌各登車,諸侍女相随先後。
申生亦乘馬相送,闖其便曳簾挽車,與嬌語舊。
嬌淚下如雨,不能答。
徐曰:“遇君之後,一日為别,不能堪處,況今動是三年,遠及千裡,一旦思君之切,安保其再能見君乎?但恐妾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