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關燈
小
中
大
世事澆漓奈若何,千般變态出心窩。
止知陰府皆魂魄,不想人間鬼魅多。
閑題筆,漫蹉跎,焉能個個不生魔?若能改盡妖邪狀,常把青鋒石上磨。
這首詞單道人之初生,同秉三才,共賦五行,何嘗有甚分别處?及至受生之後,習于流俗囿于氣質,遂至所禀各異。
好逞才的,流于輕薄,好老實的。
流于迂腐,更有那悭吝的,半文不舍,搗大的,滿口胡謅。
奇形怪狀,鬼氣妖氛種種各别,人既有些鬼形,遂人人都起些鬼号。
把一個光天化日,竟半似陰曹地府。
你道可歎不可歎?在下如今想了個銷魔的方法,與列位燥一燥,醒一醒眼。
話說唐朝終南山有一秀才,姓锺名馗,字正南。
生的豹頭環眼,鐵面虬須,甚是醜惡怕人。
誰知他外貌雖是不足,内才卻甚有餘,筆動時,篇篇錦繡,墨走處字字珠玑。
且是生來正直,不懼邪祟。
其時正是唐德宗登基,年當大比。
這鐘馗别了親友,前去應試,一路上免不得饑餐渴飲,夜宿曉行。
一日,到了長安,果然好一個建都之地。
怎見得:華山朝拱,渭水環流,宮殿巍巍,高聳雲霄之外,樓台疊疊,排連山水之間。
做官的,錦袍朱履,果然顯赫驚人。
讀書的,緩帶輕裘,真個威儀出衆。
挨肩擦背,大都名利之徒。
費力勞心,半是商農之輩。
黃口小兒,争來平地打筋鬥;白發老者,閑坐陽坡胡搗喇。
這鐘馗觀之不盡,玩之有餘,到了店門口。
那店二,吃了驚,說道:“我這裡來來往往,不知見了多少人。
怎麼這位相公,生得這等醜惡?”鐘馗笑道:“你看俺貌雖惡,心卻善也。
快安排一間潔淨房兒,待俺将息,以便進場。
”這店二将鐘馗安下,收拾晚飯,鐘馗吃了。
祇見長班趙鼎元禀道:“明天買卷,該銀貳兩。
”鐘馗道:“怎麼就該這些?”趙長班道:“每年舊例:卷子要壹兩二錢,寫卷面要壹錢,投卷要五錢,結元要貳錢,共該貳兩之數。
”鐘馗于是打開行李,稱的貳兩雪花白銀,付與趙鼎元。
趙鼎元接了銀子,道:“明日投文,後日準備進場,相公不可有誤。
”鐘馗點首應喏。
一宿晚景提過。
次日起來,禮部裡了投文書,走到十字街上,祇見一夥人圍着一個相面的先生,在那裡談相。
這鐘馗挨入人衆,看那先生怎生模樣?眸如朗月,口若懸河。
眸如朗月,觀眉處忠奸立辨;口若懸河,談論時神鬼皆驚。
戴一頂折角頭巾,依稀好似郭林宗,穿一雙跟足朱履,仿佛渾如張果老。
皂殼扇指東畫西,黃練絲縧拖前束後。
曩在兩河觀将相,今來此地辨英雄。
這先生原是袁天罡的玄孫袁有傳是也。
因時當大比,故來此處談相。
鐘馗等的衆人相畢,先生稍暇,方走進前說道:“俺也要煩先生一相。
”那先生擡頭一看,祇見鐘馗威風凜凜,相貌堂堂,暗自沉吟道:“俺相這半日,都是些庸庸碌碌,并無超群出衆之才。
這人來的十分古怪!”于是定睛細看,看了一會,問道:“足下高姓大名?”鐘馗道:“俺姓锺名馗,特來領教。
”那先生道:“足下天庭飽滿,地閣方圓,更有兩額朝拱蘭台,自有大貴之相。
祇是印堂間現了墨氣,旬日内必有大禍,望足下謹慎纔是。
”鐘馗道:“君子問兇不問吉,大丈夫在世,祇要行的端正,至于生死禍福,聽天而已,何足畏哉。
”于是舉手謝了袁先生,佯長去了。
到次日進場,魚貫而入。
原來唐朝取士與漢朝不同。
漢朝取士以孝廉,唐朝取士以詩賦。
鐘馗接到題目,卻是《瀛洲待宴》應制五首,《鹦鹉》一篇。
鐘馗提起筆來,不假思索,一揮而就。
果真是敲金戛玉,文不加點。
鐘馗又自從頭看了一遍,自覺得意。
于是交卷出場。
你道當日主闱的是誰?原來正主考是吏部左侍郎韓愈;副主考是學士陸贽。
兩人同心合力,要與朝廷拔取真才。
怎奈閱來閱去,不是庸腐可厭,就是放蕩不羁,更有那平仄不識,韻腳不谙的,還有那信口胡謅,一字不通的。
間有一貳可視,亦不過平平而已。
二人笑的目腫口歪,不禁攢眉歎息道:“如此之才,怎生是好?”忽然閱到鐘馗之卷,喜的雙手拍案,連聲道:“奇才!奇才!李太白、杜子美後一人而已。
清新俊逸,體裁大雅,盛唐風度,于斯再見矣。
”二人閱了又閱,贊了又贊,取為貢士之首,專候德宗皇帝金殿傳胪,以為聖朝得人之慶。
到了那日五鼓設朝時候,果然是皇家氣象,十分整齊,但見:九間金殿,金殿上排列着朗钺明瓜。
兩道朝房,朝房内端坐着青章紫绶。
禦樂齊鳴,卷簾處,香煙缭繞,隐隐見鳳目龍姿。
金鞭
止知陰府皆魂魄,不想人間鬼魅多。
閑題筆,漫蹉跎,焉能個個不生魔?若能改盡妖邪狀,常把青鋒石上磨。
這首詞單道人之初生,同秉三才,共賦五行,何嘗有甚分别處?及至受生之後,習于流俗囿于氣質,遂至所禀各異。
好逞才的,流于輕薄,好老實的。
流于迂腐,更有那悭吝的,半文不舍,搗大的,滿口胡謅。
奇形怪狀,鬼氣妖氛種種各别,人既有些鬼形,遂人人都起些鬼号。
把一個光天化日,竟半似陰曹地府。
你道可歎不可歎?在下如今想了個銷魔的方法,與列位燥一燥,醒一醒眼。
話說唐朝終南山有一秀才,姓锺名馗,字正南。
生的豹頭環眼,鐵面虬須,甚是醜惡怕人。
誰知他外貌雖是不足,内才卻甚有餘,筆動時,篇篇錦繡,墨走處字字珠玑。
且是生來正直,不懼邪祟。
其時正是唐德宗登基,年當大比。
這鐘馗别了親友,前去應試,一路上免不得饑餐渴飲,夜宿曉行。
一日,到了長安,果然好一個建都之地。
怎見得:華山朝拱,渭水環流,宮殿巍巍,高聳雲霄之外,樓台疊疊,排連山水之間。
做官的,錦袍朱履,果然顯赫驚人。
讀書的,緩帶輕裘,真個威儀出衆。
挨肩擦背,大都名利之徒。
費力勞心,半是商農之輩。
黃口小兒,争來平地打筋鬥;白發老者,閑坐陽坡胡搗喇。
這鐘馗觀之不盡,玩之有餘,到了店門口。
那店二,吃了驚,說道:“我這裡來來往往,不知見了多少人。
怎麼這位相公,生得這等醜惡?”鐘馗笑道:“你看俺貌雖惡,心卻善也。
快安排一間潔淨房兒,待俺将息,以便進場。
”這店二将鐘馗安下,收拾晚飯,鐘馗吃了。
祇見長班趙鼎元禀道:“明天買卷,該銀貳兩。
”鐘馗道:“怎麼就該這些?”趙長班道:“每年舊例:卷子要壹兩二錢,寫卷面要壹錢,投卷要五錢,結元要貳錢,共該貳兩之數。
”鐘馗于是打開行李,稱的貳兩雪花白銀,付與趙鼎元。
趙鼎元接了銀子,道:“明日投文,後日準備進場,相公不可有誤。
”鐘馗點首應喏。
一宿晚景提過。
次日起來,禮部裡了投文書,走到十字街上,祇見一夥人圍着一個相面的先生,在那裡談相。
這鐘馗挨入人衆,看那先生怎生模樣?眸如朗月,口若懸河。
眸如朗月,觀眉處忠奸立辨;口若懸河,談論時神鬼皆驚。
戴一頂折角頭巾,依稀好似郭林宗,穿一雙跟足朱履,仿佛渾如張果老。
皂殼扇指東畫西,黃練絲縧拖前束後。
曩在兩河觀将相,今來此地辨英雄。
這先生原是袁天罡的玄孫袁有傳是也。
因時當大比,故來此處談相。
鐘馗等的衆人相畢,先生稍暇,方走進前說道:“俺也要煩先生一相。
”那先生擡頭一看,祇見鐘馗威風凜凜,相貌堂堂,暗自沉吟道:“俺相這半日,都是些庸庸碌碌,并無超群出衆之才。
這人來的十分古怪!”于是定睛細看,看了一會,問道:“足下高姓大名?”鐘馗道:“俺姓锺名馗,特來領教。
”那先生道:“足下天庭飽滿,地閣方圓,更有兩額朝拱蘭台,自有大貴之相。
祇是印堂間現了墨氣,旬日内必有大禍,望足下謹慎纔是。
”鐘馗道:“君子問兇不問吉,大丈夫在世,祇要行的端正,至于生死禍福,聽天而已,何足畏哉。
”于是舉手謝了袁先生,佯長去了。
到次日進場,魚貫而入。
原來唐朝取士與漢朝不同。
漢朝取士以孝廉,唐朝取士以詩賦。
鐘馗接到題目,卻是《瀛洲待宴》應制五首,《鹦鹉》一篇。
鐘馗提起筆來,不假思索,一揮而就。
果真是敲金戛玉,文不加點。
鐘馗又自從頭看了一遍,自覺得意。
于是交卷出場。
你道當日主闱的是誰?原來正主考是吏部左侍郎韓愈;副主考是學士陸贽。
兩人同心合力,要與朝廷拔取真才。
怎奈閱來閱去,不是庸腐可厭,就是放蕩不羁,更有那平仄不識,韻腳不谙的,還有那信口胡謅,一字不通的。
間有一貳可視,亦不過平平而已。
二人笑的目腫口歪,不禁攢眉歎息道:“如此之才,怎生是好?”忽然閱到鐘馗之卷,喜的雙手拍案,連聲道:“奇才!奇才!李太白、杜子美後一人而已。
清新俊逸,體裁大雅,盛唐風度,于斯再見矣。
”二人閱了又閱,贊了又贊,取為貢士之首,專候德宗皇帝金殿傳胪,以為聖朝得人之慶。
到了那日五鼓設朝時候,果然是皇家氣象,十分整齊,但見:九間金殿,金殿上排列着朗钺明瓜。
兩道朝房,朝房内端坐着青章紫绶。
禦樂齊鳴,卷簾處,香煙缭繞,隐隐見鳳目龍姿。
金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