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回 病榻傷心書密诏 寝宮開嘴犯慈威
關燈
小
中
大
是不能好的了。
” 李鴻藻聽了,也忍不住哭起來,那孝哲皇後更哭得同淚人一般。
三個人六挂眼淚,哭得甚為凄慘。
小太監在門外,偷瞧着,也不知是為了什麼事,皇帝哭着又說道:“朕死之後,既無親生的太子,那西太後又與皇後情性不投,叫朕如何瞑目呢?咳,朕别的沒有什麼不放心,隻怕她……”說着又用手指着皇後說道:“孤苦伶仃,要吃虧啊。
” 孝哲皇後聽了皇帝的話,更悲痛萬分,越發悲悲切切地哭起來。
皇帝又伸出手來,拉住皇後的玉腕說道,“你也不必哭,孔子雲死生有命,現在哭也無益,咱們商量大事要緊。
朕若有不測,第一件要事,就是立嗣皇帝。
你現在心中愛誰,就立誰為嗣皇帝,快對朕說,朕可以和師傅商量寫遺诏。
” 孝哲皇後聽說這話,忙跪下說道“國賴長君,臣妾不願居太後的虛名,誤國家大事,請皇上作主。
” 同治帝聽了,微笑點頭對李鴻藻說道:“好一個明理的皇後,朕無憂了。
”便和李鴻藻低低地商量了一會,決定立貝勒載澍為嗣皇帝。
同治皇帝便叫小太監拿筆墨紙張來,小太監拿過紙墨筆硯,李鴻藻便跪下,爬在禦榻之前,皇帝口中說着,李鴻藻寫着,寫了一大篇,那遺诏寫成了。
文字很長,上面所說的都是預防西太後的話,十分嚴厲,皇帝又細看一遍,說聲很好,便流着眼淚,在遺诏上蓋了金印,交與李鴻藻。
李鴻藻一時無處收藏,皇帝叫他藏在大帽子裡,命他退出。
又說師傅明天再來,我還要與師傅再見一面呢。
說罷,又嗚咽起來。
李鴻藻流着眼淚,叩頭退出。
正走到宮門外,忽見一群太監宮女從前面走來。
李鴻藻留神一看,吓得魂飛天外。
原來是慈禧太後與慧妃來了,慈禧太後見李鴻藻從宮内出來,不覺滿目怒容,喝一聲:“李鴻藻,你進宮來幹什麼?” 李鴻藻大驚,忙跪在地下,脫下大帽子來磕頭,誰知大帽子一脫,那張遺诏便掉下來,落在地上,慈禧太後見了,問是什麼東西,李鴻藻吓得渾身大戰,不敢回答。
慈禧太後喚太監取過來,打開一看,原來是一張遺诏,太後看了,氣得滿身索索抖起來,自言自語地說道:“好呀,你們唱的好逍遙津。
” 太後氣憤極了,就把那遺诏扯得粉碎,摔在地下,怒目圓睜地瞧着李鴻藻吓得李鴻藻連連磕頭,如搗蒜一般,頭上磕得鮮血直流,口中不住地哀求道:“臣罪該萬死求老佛爺念先帝之恩,賜臣一個全屍罷。
” 那慈禧太後見李鴻藻求得可憐,又因他是先皇的舊臣,不便立刻叫他下不去,隔了一刻,便罵了一聲,“老糊塗的人,快些起去,” 李鴻藻又磕了幾個響頭,謝恩退下。
這時小太監在門外偷瞧着,吓得忙去告訴皇帝與皇後,說老佛爺來了,碰見李師傅,李師傅吓得脫下大帽子,跪在地下直磕頭呢,不知為了什麼事,老佛爺很氣的。
皇帝聽了,吓得面白如紙,孝哲皇後更慌得手足無措。
倒是皇帝有主意,叫皇後藏在屏風後,皇後尚未藏好,慈禧太後已走進來了。
慈禧見了同治皇帝,隻問了一聲:“你好嗎?” 便一言不發,怒沖沖地坐在椅子上,同治皇帝見太後十分動怒,忙爬在床上磕頭,說道:“額娘,老佛爺,兒子的病隻怕不能好了,求額娘恕兒子的罪罷。
” 西太後也不回答,忽見屏風後露出一點衣角,就厲聲問道:“屏風裡是誰藏着,快些出來。
” 孝哲皇後聽了,吓得心膽皆裂,想不出去,是不成的,隻好硬着頭皮走到屏風外,見了西太後忙跪下磕頭。
慈禧太後見了孝哲皇後,一縷無明火,直沖頂門,也顧不得什麼皇後不皇後,臉面不臉面,便上去一把揪住皇後的頭發,在皇後兩面粉腮兒上,一連打了十幾個嘴巴,口口聲聲罵道:“好妖狐,你敢是打聽皇帝的病,有點轉機,又來要迷死了他嗎?” 打得那皇後雲鬓蓬松,嬌啼宛轉。
慈禧太後,還氣憤憤地喝令宮女拿大棍來,急得同治皇帝昏暈過去,那滿屋子的宮女太監,都一齊跪下磕頭,聲聲喊着:“老佛爺。
” 孝哲皇後也一面叩頭,一面說道:“老佛爺,姑念我是從大清門進來
” 李鴻藻聽了,也忍不住哭起來,那孝哲皇後更哭得同淚人一般。
三個人六挂眼淚,哭得甚為凄慘。
小太監在門外,偷瞧着,也不知是為了什麼事,皇帝哭着又說道:“朕死之後,既無親生的太子,那西太後又與皇後情性不投,叫朕如何瞑目呢?咳,朕别的沒有什麼不放心,隻怕她……”說着又用手指着皇後說道:“孤苦伶仃,要吃虧啊。
” 孝哲皇後聽了皇帝的話,更悲痛萬分,越發悲悲切切地哭起來。
皇帝又伸出手來,拉住皇後的玉腕說道,“你也不必哭,孔子雲死生有命,現在哭也無益,咱們商量大事要緊。
朕若有不測,第一件要事,就是立嗣皇帝。
你現在心中愛誰,就立誰為嗣皇帝,快對朕說,朕可以和師傅商量寫遺诏。
” 孝哲皇後聽說這話,忙跪下說道“國賴長君,臣妾不願居太後的虛名,誤國家大事,請皇上作主。
” 同治帝聽了,微笑點頭對李鴻藻說道:“好一個明理的皇後,朕無憂了。
”便和李鴻藻低低地商量了一會,決定立貝勒載澍為嗣皇帝。
同治皇帝便叫小太監拿筆墨紙張來,小太監拿過紙墨筆硯,李鴻藻便跪下,爬在禦榻之前,皇帝口中說着,李鴻藻寫着,寫了一大篇,那遺诏寫成了。
文字很長,上面所說的都是預防西太後的話,十分嚴厲,皇帝又細看一遍,說聲很好,便流着眼淚,在遺诏上蓋了金印,交與李鴻藻。
李鴻藻一時無處收藏,皇帝叫他藏在大帽子裡,命他退出。
又說師傅明天再來,我還要與師傅再見一面呢。
說罷,又嗚咽起來。
李鴻藻流着眼淚,叩頭退出。
正走到宮門外,忽見一群太監宮女從前面走來。
李鴻藻留神一看,吓得魂飛天外。
原來是慈禧太後與慧妃來了,慈禧太後見李鴻藻從宮内出來,不覺滿目怒容,喝一聲:“李鴻藻,你進宮來幹什麼?” 李鴻藻大驚,忙跪在地下,脫下大帽子來磕頭,誰知大帽子一脫,那張遺诏便掉下來,落在地上,慈禧太後見了,問是什麼東西,李鴻藻吓得渾身大戰,不敢回答。
慈禧太後喚太監取過來,打開一看,原來是一張遺诏,太後看了,氣得滿身索索抖起來,自言自語地說道:“好呀,你們唱的好逍遙津。
” 太後氣憤極了,就把那遺诏扯得粉碎,摔在地下,怒目圓睜地瞧着李鴻藻吓得李鴻藻連連磕頭,如搗蒜一般,頭上磕得鮮血直流,口中不住地哀求道:“臣罪該萬死求老佛爺念先帝之恩,賜臣一個全屍罷。
” 那慈禧太後見李鴻藻求得可憐,又因他是先皇的舊臣,不便立刻叫他下不去,隔了一刻,便罵了一聲,“老糊塗的人,快些起去,” 李鴻藻又磕了幾個響頭,謝恩退下。
這時小太監在門外偷瞧着,吓得忙去告訴皇帝與皇後,說老佛爺來了,碰見李師傅,李師傅吓得脫下大帽子,跪在地下直磕頭呢,不知為了什麼事,老佛爺很氣的。
皇帝聽了,吓得面白如紙,孝哲皇後更慌得手足無措。
倒是皇帝有主意,叫皇後藏在屏風後,皇後尚未藏好,慈禧太後已走進來了。
慈禧見了同治皇帝,隻問了一聲:“你好嗎?” 便一言不發,怒沖沖地坐在椅子上,同治皇帝見太後十分動怒,忙爬在床上磕頭,說道:“額娘,老佛爺,兒子的病隻怕不能好了,求額娘恕兒子的罪罷。
” 西太後也不回答,忽見屏風後露出一點衣角,就厲聲問道:“屏風裡是誰藏着,快些出來。
” 孝哲皇後聽了,吓得心膽皆裂,想不出去,是不成的,隻好硬着頭皮走到屏風外,見了西太後忙跪下磕頭。
慈禧太後見了孝哲皇後,一縷無明火,直沖頂門,也顧不得什麼皇後不皇後,臉面不臉面,便上去一把揪住皇後的頭發,在皇後兩面粉腮兒上,一連打了十幾個嘴巴,口口聲聲罵道:“好妖狐,你敢是打聽皇帝的病,有點轉機,又來要迷死了他嗎?” 打得那皇後雲鬓蓬松,嬌啼宛轉。
慈禧太後,還氣憤憤地喝令宮女拿大棍來,急得同治皇帝昏暈過去,那滿屋子的宮女太監,都一齊跪下磕頭,聲聲喊着:“老佛爺。
” 孝哲皇後也一面叩頭,一面說道:“老佛爺,姑念我是從大清門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