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回 病榻傷心書密诏 寝宮開嘴犯慈威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慈禧太後秘密商議立嗣的事,隻等皇帝賓天,便可依計而行。
誰知三五天以後同治皇帝的病,危險的時候已過,那痘瘡也慢慢結起痂,神志也清醒了。
這時皇帝面前,隻有慧妃一人伺候。
那宮女們和太監們,都瞞着慈安太後和孝哲皇後,不讓她二人知道。
皇帝清醒之後,隻向着人索飲食,皇帝一切飲食,都是由慧妃一人調理的。
皇帝素來不愛慧妃,雖在神氣清醒之後,也不同慧妃說笑一句。
慧妃不在皇帝面前的時候,同治皇帝便招招手,把小太監喚到跟前來,解下自己小衣上的金印,交與小太監,叫他悄悄地到皇後宮中,把皇後請來。
這時候正是清早,慧妃回宮梳妝,又到慈禧太後那裡去了。
孝哲皇後見小太監将皇帝的金印送來,請皇後立刻到皇帝宮中去,孝哲皇後哪敢怠慢,就急急忙忙地趕過來。
這時慧妃正不在皇帝面前,孝哲皇後見了皇帝,病卧在床,骨瘦如柴,十分憔悴,不覺哭起來。
皇帝也因許久不和皇後見面,見皇後也十分清瘦,不覺悲從中來,拉着皇後的手,不住地流淚。
他二人哭了半天,倒是孝哲皇後,先住了哭,勸皇帝不必悲傷,皇帝才止住眼淚。
他二人就談起兩地相思的話,說不盡千愁萬苦。
皇帝又說起慧妃如何讨厭,如何離間他母子夫妻的壞處。
孝哲皇後見皇帝又大發牢騷恐怕傷了皇帝的身體,就有意逗着皇帝開心,對皇帝說道:“臣妾常在東太後那裡聽得陛下幼時的聰明,那時陛下年紀隻有八歲,天天在南書房念書,陛下常不愛讀書,師傅便跪下來哭谏,陛下不聽,師傅對着陛下,痛哭不息,陛下急了,便拿一本論語,翻出君子不器一句,把手掩住那器字下面的兩個口,去叫師傅讀,師傅讀成君子不哭,那師傅也忍不住笑起來了。
” 孝哲皇後說到這裡,同治皇帝歎了口氣說道:“咳,這時還說他幹什麼,那都是小時淘氣的事,如今再沒有那種聰明,也沒有那般快樂了。
” 說着又掉下眼淚來。
孝哲皇後忙拿手巾替皇帝擦眼淚,皇帝見孝哲皇後的臂膀,瘦得同枯柴一樣,便也伸出手來撫摩着,低低地問道:“你真可憐啊,怎麼也瘦到這般的田地呢?你在宮裡冷靜麼,西佛爺待你怎麼樣?” 孝哲皇後一聽提起西太後,那兩挂珠淚,忍不住撲簌簌地落下來,落在皇帝的手背上那皇帝見了,又是一陣傷心,便伸手将皇後的手摟在懷裡。
皇後霍地站起身來,說:“臣妾要回宮去了。
” 皇帝舍不得她去,隻是喚皇後坐下。
皇後搖着頭,說道:“怕額娘知道了,要責罰我呢。
” 皇帝說道:“你坐下吧,我有話同你說。
” 皇後隻得坐下,同治皇帝對着皇後又掉下眼淚來,說道:“我的病是眼看不濟事的了,我死之後,可憐你孤苦伶仃,怎樣的過啊。
” 說着又哭個不止,皇後再三勸慰,皇帝才止住不哭,又對皇後說道:“我有一道遺诏想把李鴻藻召進宮來,當着你的面寫了。
” 皇後說道:“皇帝禦體不安,不必勞動,等病好了再寫罷。
” 皇帝再三不肯,叫不太監傳旨下去,召軍機大臣侍郎李鴻藻進宮。
那李鴻藻正在軍機處,還不曾退值,聽得皇帝召他,連忙跟着小太監進去。
走到寝宮門外,便站着候旨。
小太監替他通報皇帝知道,皇帝命李鴻藻進宮。
小太監就挂起簾子,讓李鴻藻進去。
李鴻藻一腳踏進房門,見皇後站在皇帝床前,好像在那裡擦眼淚,皇後便要回避。
皇帝卻一手拉住皇後的衣袖,叫她不必避開,這是李師傅,是我的老師,又是先帝的舊臣。
你是李先生的門生媳婦,先見過師傅,我還有話要對師傅說,你也可以聽得的,将來你全靠着師傅照應呢。
說着又喘咳不止,眼淚直流下來,孝哲皇後走過去拜見李鴻藻,李鴻藻慌得脫下大帽,在地下磕頭。
同治皇帝說道:“師傅快些起來,這時候不能再講禮節了。
” 一面喚小太監上前,将李鴻藻扶起,小太監扶起了李鴻藻,皇帝又叫小太監端了一張椅子來,喚李鴻藻坐下。
李鴻藻叩頭謝坐,皇帝伸出手來,捏住李鴻藻的手,兩眼望着李鴻藻直流眼淚,歇了一刻,才說出一句話道:“朕的病
誰知三五天以後同治皇帝的病,危險的時候已過,那痘瘡也慢慢結起痂,神志也清醒了。
這時皇帝面前,隻有慧妃一人伺候。
那宮女們和太監們,都瞞着慈安太後和孝哲皇後,不讓她二人知道。
皇帝清醒之後,隻向着人索飲食,皇帝一切飲食,都是由慧妃一人調理的。
皇帝素來不愛慧妃,雖在神氣清醒之後,也不同慧妃說笑一句。
慧妃不在皇帝面前的時候,同治皇帝便招招手,把小太監喚到跟前來,解下自己小衣上的金印,交與小太監,叫他悄悄地到皇後宮中,把皇後請來。
這時候正是清早,慧妃回宮梳妝,又到慈禧太後那裡去了。
孝哲皇後見小太監将皇帝的金印送來,請皇後立刻到皇帝宮中去,孝哲皇後哪敢怠慢,就急急忙忙地趕過來。
這時慧妃正不在皇帝面前,孝哲皇後見了皇帝,病卧在床,骨瘦如柴,十分憔悴,不覺哭起來。
皇帝也因許久不和皇後見面,見皇後也十分清瘦,不覺悲從中來,拉着皇後的手,不住地流淚。
他二人哭了半天,倒是孝哲皇後,先住了哭,勸皇帝不必悲傷,皇帝才止住眼淚。
他二人就談起兩地相思的話,說不盡千愁萬苦。
皇帝又說起慧妃如何讨厭,如何離間他母子夫妻的壞處。
孝哲皇後見皇帝又大發牢騷恐怕傷了皇帝的身體,就有意逗着皇帝開心,對皇帝說道:“臣妾常在東太後那裡聽得陛下幼時的聰明,那時陛下年紀隻有八歲,天天在南書房念書,陛下常不愛讀書,師傅便跪下來哭谏,陛下不聽,師傅對着陛下,痛哭不息,陛下急了,便拿一本論語,翻出君子不器一句,把手掩住那器字下面的兩個口,去叫師傅讀,師傅讀成君子不哭,那師傅也忍不住笑起來了。
” 孝哲皇後說到這裡,同治皇帝歎了口氣說道:“咳,這時還說他幹什麼,那都是小時淘氣的事,如今再沒有那種聰明,也沒有那般快樂了。
” 說着又掉下眼淚來。
孝哲皇後忙拿手巾替皇帝擦眼淚,皇帝見孝哲皇後的臂膀,瘦得同枯柴一樣,便也伸出手來撫摩着,低低地問道:“你真可憐啊,怎麼也瘦到這般的田地呢?你在宮裡冷靜麼,西佛爺待你怎麼樣?” 孝哲皇後一聽提起西太後,那兩挂珠淚,忍不住撲簌簌地落下來,落在皇帝的手背上那皇帝見了,又是一陣傷心,便伸手将皇後的手摟在懷裡。
皇後霍地站起身來,說:“臣妾要回宮去了。
” 皇帝舍不得她去,隻是喚皇後坐下。
皇後搖着頭,說道:“怕額娘知道了,要責罰我呢。
” 皇帝說道:“你坐下吧,我有話同你說。
” 皇後隻得坐下,同治皇帝對着皇後又掉下眼淚來,說道:“我的病是眼看不濟事的了,我死之後,可憐你孤苦伶仃,怎樣的過啊。
” 說着又哭個不止,皇後再三勸慰,皇帝才止住不哭,又對皇後說道:“我有一道遺诏想把李鴻藻召進宮來,當着你的面寫了。
” 皇後說道:“皇帝禦體不安,不必勞動,等病好了再寫罷。
” 皇帝再三不肯,叫不太監傳旨下去,召軍機大臣侍郎李鴻藻進宮。
那李鴻藻正在軍機處,還不曾退值,聽得皇帝召他,連忙跟着小太監進去。
走到寝宮門外,便站着候旨。
小太監替他通報皇帝知道,皇帝命李鴻藻進宮。
小太監就挂起簾子,讓李鴻藻進去。
李鴻藻一腳踏進房門,見皇後站在皇帝床前,好像在那裡擦眼淚,皇後便要回避。
皇帝卻一手拉住皇後的衣袖,叫她不必避開,這是李師傅,是我的老師,又是先帝的舊臣。
你是李先生的門生媳婦,先見過師傅,我還有話要對師傅說,你也可以聽得的,将來你全靠着師傅照應呢。
說着又喘咳不止,眼淚直流下來,孝哲皇後走過去拜見李鴻藻,李鴻藻慌得脫下大帽,在地下磕頭。
同治皇帝說道:“師傅快些起來,這時候不能再講禮節了。
” 一面喚小太監上前,将李鴻藻扶起,小太監扶起了李鴻藻,皇帝又叫小太監端了一張椅子來,喚李鴻藻坐下。
李鴻藻叩頭謝坐,皇帝伸出手來,捏住李鴻藻的手,兩眼望着李鴻藻直流眼淚,歇了一刻,才說出一句話道:“朕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