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回 疑心行刺姊妹含冤 遊目聘懷花木争妍

關燈
南面是菇古涵今室,屋子裡滿又疊着古書,屋子後面一座四方琉璃屋子,名诏景軒。

    軒東是茂育齋西是竹香齋,再北是靜通齋,屋裡面陳設許多古董。

    屋外面種着許多松柏古樹,菇古涵今室的南面,是長春仙館;館後面是綠蔭軒,院子裡種着四棵大梧桐樹,樹蔭遮住屋子,幾案都是綠色的。

    沿西廊過去,是麗景軒,長春仙館的西面是一座五間大敞廳,正中匾額寫着含碧堂,院子裡一對高槐。

    堂後面是一座小軒,院子裡種着四株桂樹,小軒上一方匾額,寫着林虛桂靜四字。

    左面是古香齋,右面是墨如雲,對面是随安堂。

    由長春仙館西南側門出去,繞過西邊一帶圍牆,上寫着藻園二字,裡面一座正間的曠然堂。

    堂後面是風清書屋,堂東一座方池,池上面蓋着一座小閣,便是夕佳書屋。

    池北面是鏡瀾榭,東南面是凝眺樓、懷新樓。

    西北面是湛碧軒,西南面是湛清華,杏花春館,西北面有一口池,池上面架着一座宇亭,亭匾上寫着“萬方安和”四字,亭後面緊接着一座橋,橋腳緊接着一座石洞,洞口石一匾,寫着“武林春色”。

    池北面一溜屋子,匾額是“壺中日月長”,池東面一溜屋子,匾額是“天然佳妙”,西南一座房子,背靠着山腳,山勢三面環繞,屋子上匾額是“洞天日月多佳景”。

    武林春色的西面,是全壁堂,東南一座亭子,匾額是“小隐栖遲”。

    堂後面繞過山峽,東面是清秀亭,西面是清會亭,北是桃花塢,靠水一方平地,種着一叢低低的桃樹,水東面是清櫻室。

    西面是桃源深處,桃花塢東面是館春軒,東北是品詩堂,萬方安和西南面翠嶂索圍随崇嵩低,建着一座高樓,名山高水長樓,山下地勢平坦,一望數頃,是備外藩朝見,侍衛比射,每年燈節放煙火用的。

    空地北面有一座橋,過橋又繞進山峽,迎面一座五間的月地雲居殿,西面是劉猛将軍廟殿後面山徑曲折,第一座牌坊上刻着“鴻慈永?”四字,左右面豎着兩支石華表,再上去接連造着三座牌坊,半山上一片平岡,東南面一座三間的政學殿,西面五間宮門,南面是一座安?門。

    門前有白玉石橋三座,左右有井亭兩座,又有五間朝房。

    在安?門外,殿後面是一座九間重檐的正殿,名安?宮。

    宮裡面供着康熙禦容,左面供着雍正禦容。

    鴻慈永?牌坊的後面,一帶圍牆,牆裡面西北角是紫碧山房,前面是橫雲堂。

    山房東面山洞中一座石屋,名石帆室。

    東南是豐樂軒,北是霁華樓,東面是景晖樓,橫雲堂西面下山坡,有一口大池,池上一座澄素樓西北是引溪亭,東面接着一帶矮牆。

    牆外連岡三重,雜花生樹。

    亭西面一座長橋,過橋東面便是怡芳書院。

    進書院有三間敞屋,上面匾額是“問津”二字。

    接着一座白石橋,上跨着石坊,坊上面刻着“斷橋殘雪”四字。

    書院的南面,建着一座大屋子,望去殿角珠珑,樓宇重疊,名曰“天琳宇”。

    裡面有中前樓中後樓七間,有西前樓西後樓上下七間,中前樓南面有天橋,接着兩面高樓,天橋東面,有一座八角燈亭。

    天琳宇東南面有一片稻田,河水萦繞,田中央有一座田字式的殿子四角造着樓,北樓匾額是“澹泊甯靜”,東樓名曙光樓。

    東面稻田中一座平屋,名觀稼軒,西面有一亭,名稻香亭。

    稻田北面靠着山麓,有一座亭子,上面匾額是“溪山不盡”四字。

    觀稼軒後面,繞着一道清流,上架小橋,過橋一座屋子,名映水闌香,東南靠水一塊大石,石上造一亭名釣魚矶。

    北面是印目池,印目池接一口大沼,沿水一座大牌坊,上面寫着濯龍沼,沼的西南面是,貴織山堂,裡面供蠶神,映水闌香的東北面,一叢楓樹,樹木裡造着一座屋子,匾額是“水木明瑟”四字。

    樹木北面一座高大樓屋,便是文源閣,上下六間,滿藏着《四庫全書》。

    閣子西一叢柳樹,題着“柳浪聞莺”的牌坊。

    西北面環池帶河,一溜屋子,匾額是“濂溪樂處”,後面是“雲香清勝”,東面是“菱荷深處”,東北是“魚躍鸢飛”,南面“繞出山麓”,又是一片稻田,田中間河水如帶。

    兩岸村屋,名北遠山村。

    北岸一帶石牆,牆裡面是蘭野,遍種蘭草,蘭野後面是繪雨精含。

    東北一座石橋,過橋一座船廳,名岚鏡舫,西面花港觀魚,北面是四宜書屋。

    書屋後面一帶高牆,月洞門上匾額寫着“安瀾園”,進園便是一泓清水,靠東南面是誦經館,南面是采芳洲,後面是飛睇亭,東北是綠帷舫,西南面是“無邊風月”之閣,再西南是涵秋客,北面是煙月清真樓。

    樓的西南面,是遠秀山房,樓北面淩空一座曲橋,橋盡頭也是一座樓,名“染霞樓”。

    四宜書屋的東面,靠着一座樓屋,名方壺勝境。

    北面是哕鸾殿,瓊華樓,殿東面是蕊珠宮宮南是船塢,西北面“三潭印月”。

    過九曲橋水中一亭,匾額是天宇空明,九曲橋盡頭,是澄景堂,一色白石欄杆,東面是清曠樓,西面是華照樓。

    樓後一座方池,池四面鋪着絨褥繡墩,池中站着玉馬石狻,是皇帝暑天帶妃嫔洗澡的地方,池上一方匾額是“澡身浴德”四字。

    欲知圓明園還有什麼名勝之處,下文自有分曉。

    正是:草木有情媚天子山川多麗出佳人要知圓明園造成後,宮中有何事情,且聽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