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回 疑心行刺姊妹含冤 遊目聘懷花木争妍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孫小姐聽說顧少春已能起床了,便對她母親說道:“顧家少爺,為俺幾乎送去了性命,俺們也得去看望他一回,免得叫人在背後批評俺不懂得人情。
” 那孫太太聽女兒話說得有理,便也帶着她到顧家去,胡氏接着說了許多話,她母女兩人,又到少春床前去問候了一番那少春見含芬越發出落得俊俏了,心中不由得歡喜,隻是礙着她兩位老太太面上,隻是四雙眼癡癡地望了一回,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那含芬小姐,見少春兩粒眼珠在他臉面亂滾,隻羞得低下脖子,站在她母親背後。
這裡孫太太和胡氏兩人談了一回便告辭回去。
她姊妹兩人因為紀念顧少春,救人之恩,每夜點上紅燈,并肩兒倚在樓頭望着對岸。
這一天她姊妹二人正在樓頭望時,隻聽得“飕”的一聲,飛過一支毒箭來,一箭穿過姊妹二人的太陽穴,一齊倒在地下,這毒箭是見血封喉的,他姊妹兩人靜悄悄死在樓上。
後來她家裡的丫頭走進小姐房裡去,見兩位小姐并肩兒死在地下,忙去報與太太知道,那太太聽了直跳起來,搶到女兒房裡,摟着兩個女兒的屍身嚎啕大哭,那江都縣聽了這無頭的命案,便親自來相驗,因見這顧少春形迹可疑,便把他帶回衙門去審問。
顧少春見死了他心上的人,恨不得跟她們一塊兒死去。
見縣官審問他,便一口招認是自己謀死的,其餘再說不出話來。
胡氏見他兒子被縣官捉去了,急得她拿整千銀子衙門裡去上下打點,又寫信到京裡去,那顧大春急急趕回揚州來告禦狀。
這時乾隆帝從杭州回來,正在揚州,接了顧禦史的狀子,便吩咐揚州知府把顧少春釋放了,那邊孫太太見放了顧少春,如何肯休。
她也抱着冤單,赴禦前告狀去。
乾隆帝退還他的紙狀,一面推說是可憐孫家女兒年輕死于非命,便派揚州知府禦祭去。
那追捕兇手的事體,便絕不提起,便是地方官也弄得莫明其妙,後來乾隆回銮以後,忽然有兩個少年婦人,打扮得十分鮮豔,到孫家去探望孫太太,那少婦自己說是姊妹兩人,姊姊名倩秋,妹妹叫绛秋,原在勾欄院中,曾經得乾隆帝召幸過。
後來皇上到杭州去,吩咐住在狀元橋邊,妝樓靠河,樓下也有一株楊柳,如今孫家後樓也有楊柳樹,樓頭也點一盞紅紗燈,莫是皇帝錯認了孫家是倩秋家裡原是射死倩秋姊妹兩人,如今錯射死了孫家姊妹。
這句話卻被她們猜着了,但是乾隆帝為什麼要射死她們兩姊妹,前文已經表過,無待再述。
且說乾隆帝回到京裡,那和坤承造的圓明園四十景,已成功了。
把天下的名勝,都造在一座園子裡,這座園子有十八重門,南面的有大宮門,左右門,東西夾門,東西如意門,福園門西南門,水閘門。
藻園門東面的有東樓門,鐵門,明春門,蕊珠門,随牆門,北面有北樓門,圍牆下又造三處水閘,西南面一座進水閘,東北面五座出水閘,又一座進水閘。
那一股水從玉泉山流水,經過西馬廟,流入進水閘,分幾十道支流布滿園中,園的正面,造着五座大宮門,門前兩旁又造着五間朝房,後面又造着各部的值房。
東面夾道裡造着銀庫。
東北面是南書房,東南面是檔案房,西面又是各部的值房,大宮裡面,是出入賢良門,是五座高大的穹門,穹門前面接着石橋,過橋兩旁,又造着五座朝門。
出入賢良門裡面便是正大光明殿,有七門開闊,兩旁造着五間開闊的配殿,正大光明殿後面,是壽山殿,東面是洞明堂,正大光明殿東面是勤政親賢殿,殿東面有飛雲軒,靜鑒閣,北面是懷清芬,又北面是秀木佳蔭,繞過後面,是生秋庭閣東面是芬碧叢,後面是保合太保殿,再後面是富春樓,樓的東面,名竹林清響,繞着一叢竹樹正大光明殿後面,有一大湖,名前湖。
湖的北面,有一座五間的圓明園殿,殿後面有一座七間的奉三無私殿。
再後面是一座七間大的九州清宴殿,殿東面是天地一家春。
西面是樂安閣,再西面清晖閣,閣前是露香齋。
左面是菇古堂,松雲樓右面是涵德書屋,富春樓北面是禦闌芬樓,樓後面是一座镂紀恩堂,和一座月開雲樓,堂後面,有一座池,池的西北面,造着一座方樓,名天然圖書樓,北面是朗哈閣,再北面是竹邁樓。
東面有溜五間屋子。
院子裡遍種桃柳,檐下一方匾額,寫着“靜知春事”佳五字,渡過水去,東面一帶長堤,跨堤一座牌樓,寫着是“蘇堤春曉”。
再從五福堂渡過河去,北面沿河一帶山嶺曲折環繞,山角下是碧沿書院,西邊半山上造着一座亭子,名雲岑亭。
書院的西面,是慈雲普護寺,寺西面靠湖一座高樓,名上下天光樓,兩邊造着六角亭兩座。
從樓下折向西面,有一座小橋,過橋是杏花村館,北面是春雨樓。
春雨軒的西面,是杏花村,村南是澗壑餘清。
迎面一座峭壁,一股清泉從壁上直瀉下去,曲曲折折,流過石灘,那“潤壑餘清”四字,便刻在石灘上。
繞過春雨軒後面東邊便是鏡水齋。
西北邊一座屋子,四面圍着高柳,名叫柳齋。
再西面,是翠薇堂。
杏花村館的西面,有一座綠石大橋,又平坦,又闊大,名叫碧瀾橋,橋畔臨水一亭,名知魚亭,亭前面是素心堂,素心堂後面,是光風霁月堂。
東北角有一座萃景齋,西北角是一座雙佳齋,正
” 那孫太太聽女兒話說得有理,便也帶着她到顧家去,胡氏接着說了許多話,她母女兩人,又到少春床前去問候了一番那少春見含芬越發出落得俊俏了,心中不由得歡喜,隻是礙着她兩位老太太面上,隻是四雙眼癡癡地望了一回,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那含芬小姐,見少春兩粒眼珠在他臉面亂滾,隻羞得低下脖子,站在她母親背後。
這裡孫太太和胡氏兩人談了一回便告辭回去。
她姊妹兩人因為紀念顧少春,救人之恩,每夜點上紅燈,并肩兒倚在樓頭望着對岸。
這一天她姊妹二人正在樓頭望時,隻聽得“飕”的一聲,飛過一支毒箭來,一箭穿過姊妹二人的太陽穴,一齊倒在地下,這毒箭是見血封喉的,他姊妹兩人靜悄悄死在樓上。
後來她家裡的丫頭走進小姐房裡去,見兩位小姐并肩兒死在地下,忙去報與太太知道,那太太聽了直跳起來,搶到女兒房裡,摟着兩個女兒的屍身嚎啕大哭,那江都縣聽了這無頭的命案,便親自來相驗,因見這顧少春形迹可疑,便把他帶回衙門去審問。
顧少春見死了他心上的人,恨不得跟她們一塊兒死去。
見縣官審問他,便一口招認是自己謀死的,其餘再說不出話來。
胡氏見他兒子被縣官捉去了,急得她拿整千銀子衙門裡去上下打點,又寫信到京裡去,那顧大春急急趕回揚州來告禦狀。
這時乾隆帝從杭州回來,正在揚州,接了顧禦史的狀子,便吩咐揚州知府把顧少春釋放了,那邊孫太太見放了顧少春,如何肯休。
她也抱着冤單,赴禦前告狀去。
乾隆帝退還他的紙狀,一面推說是可憐孫家女兒年輕死于非命,便派揚州知府禦祭去。
那追捕兇手的事體,便絕不提起,便是地方官也弄得莫明其妙,後來乾隆回銮以後,忽然有兩個少年婦人,打扮得十分鮮豔,到孫家去探望孫太太,那少婦自己說是姊妹兩人,姊姊名倩秋,妹妹叫绛秋,原在勾欄院中,曾經得乾隆帝召幸過。
後來皇上到杭州去,吩咐住在狀元橋邊,妝樓靠河,樓下也有一株楊柳,如今孫家後樓也有楊柳樹,樓頭也點一盞紅紗燈,莫是皇帝錯認了孫家是倩秋家裡原是射死倩秋姊妹兩人,如今錯射死了孫家姊妹。
這句話卻被她們猜着了,但是乾隆帝為什麼要射死她們兩姊妹,前文已經表過,無待再述。
且說乾隆帝回到京裡,那和坤承造的圓明園四十景,已成功了。
把天下的名勝,都造在一座園子裡,這座園子有十八重門,南面的有大宮門,左右門,東西夾門,東西如意門,福園門西南門,水閘門。
藻園門東面的有東樓門,鐵門,明春門,蕊珠門,随牆門,北面有北樓門,圍牆下又造三處水閘,西南面一座進水閘,東北面五座出水閘,又一座進水閘。
那一股水從玉泉山流水,經過西馬廟,流入進水閘,分幾十道支流布滿園中,園的正面,造着五座大宮門,門前兩旁又造着五間朝房,後面又造着各部的值房。
東面夾道裡造着銀庫。
東北面是南書房,東南面是檔案房,西面又是各部的值房,大宮裡面,是出入賢良門,是五座高大的穹門,穹門前面接着石橋,過橋兩旁,又造着五座朝門。
出入賢良門裡面便是正大光明殿,有七門開闊,兩旁造着五間開闊的配殿,正大光明殿後面,是壽山殿,東面是洞明堂,正大光明殿東面是勤政親賢殿,殿東面有飛雲軒,靜鑒閣,北面是懷清芬,又北面是秀木佳蔭,繞過後面,是生秋庭閣東面是芬碧叢,後面是保合太保殿,再後面是富春樓,樓的東面,名竹林清響,繞着一叢竹樹正大光明殿後面,有一大湖,名前湖。
湖的北面,有一座五間的圓明園殿,殿後面有一座七間的奉三無私殿。
再後面是一座七間大的九州清宴殿,殿東面是天地一家春。
西面是樂安閣,再西面清晖閣,閣前是露香齋。
左面是菇古堂,松雲樓右面是涵德書屋,富春樓北面是禦闌芬樓,樓後面是一座镂紀恩堂,和一座月開雲樓,堂後面,有一座池,池的西北面,造着一座方樓,名天然圖書樓,北面是朗哈閣,再北面是竹邁樓。
東面有溜五間屋子。
院子裡遍種桃柳,檐下一方匾額,寫着“靜知春事”佳五字,渡過水去,東面一帶長堤,跨堤一座牌樓,寫着是“蘇堤春曉”。
再從五福堂渡過河去,北面沿河一帶山嶺曲折環繞,山角下是碧沿書院,西邊半山上造着一座亭子,名雲岑亭。
書院的西面,是慈雲普護寺,寺西面靠湖一座高樓,名上下天光樓,兩邊造着六角亭兩座。
從樓下折向西面,有一座小橋,過橋是杏花村館,北面是春雨樓。
春雨軒的西面,是杏花村,村南是澗壑餘清。
迎面一座峭壁,一股清泉從壁上直瀉下去,曲曲折折,流過石灘,那“潤壑餘清”四字,便刻在石灘上。
繞過春雨軒後面東邊便是鏡水齋。
西北邊一座屋子,四面圍着高柳,名叫柳齋。
再西面,是翠薇堂。
杏花村館的西面,有一座綠石大橋,又平坦,又闊大,名叫碧瀾橋,橋畔臨水一亭,名知魚亭,亭前面是素心堂,素心堂後面,是光風霁月堂。
東北角有一座萃景齋,西北角是一座雙佳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