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回
關燈
小
中
大
葬。
張貴乃請于呂文煥道:“孤城無援,不戰亦斃。
我願向範統帥處乞救。
” 遂募得二人,能伏水中,數日不食,懷了蠟書,泅水至範文虎軍前。
文虎允撥兵五千,駐在龍尾州,兩下夾攻,仍命兩人持書還報。
張貴得報,即行東下,登舟時檢點部衆,缺少一人,乃是以前有罪受笞的。
張貴大驚道:“我謀必為所洩,趕速前進,敵人未知,還可僥幸于萬一。
”哪知這個亡卒,已去報告了蒙古軍。
阿術派兵,先據了龍尾州,張貴前來,被他困在垓心,部衆盡亡,張貴身受十創,力竭被執,不屈而死。
蒙古兵将張貴之屍,舁至襄陽城下,呼守兵道:“識得矮張麼?”守兵見了,不禁大哭!全城喪氣,敵兵棄屍城下,文煥出城收屍,附葬張順墓側,立廟以祀二忠。
此時襄陽已被圍五年,樊城也被圍四年了。
守兵至撤屋為薪,緝關為衣,文煥每一巡城,必南望痛哭而後下,還日夕盼望朝廷救兵。
賈似道也知不能隐匿,上疏自請防邊,暗中去令台官,上章留己,度宗乃留似道不遣,群臣請起用高達,率兵往援,禦史李旺,入見似道,亦以此為請。
似道搖頭道:“我用高達,如何對得起呂氏。
”李旺退出歎息道:“呂氏安,趙氏危了。
”似道再請戶行下議會,群臣會議,監察禦史陳堅等,以為師臣行邊,顧襄未必及淮,顧淮未必及襄,不如居中調度,反為得當。
度宗遂從其議,留似道在都,似道仍是酣歌恒舞,日夜娛樂,襄陽愈加危急。
呂文煥巡城之時,忽聞城下有人叫他姓名,急俯首看時,乃是劉整,前來勸降,文煥不與多言,暗放一箭,射中劉整右肩,幸得甲肩不入,方免受害,連退忙回,痛恨不已!蒙古将阿裡海涯,曾得西域新炮法,造炮攻下樊城,此時移攻襄陽,聲震如雷,城中驚惶!守卒多越城出降。
劉整欲報一箭之恨,要立碎襄陽,捉拿文煥。
阿裡海涯道:“且慢,待我再去召降他,如投誠,何必多傷生靈呢?且彼此各為其主,将軍亦不應記他之仇。
”說罷,即至城下,呼文煥道:“你拒守孤城,已曆五年,也可對得起宋廷了。
現在勢窮援絕,徒苦城中生靈,若肯開城出降,盡盡赦勿治,且加拔擢,這是我主的诏命,令我口宣的,決不相欺。
”文煥聽了,俯首不語。
阿裡海涯見了,知道文煥已經心動,便與他折箭為誓道:“我若欺你,有如此箭!” 文煥始答應出降,先納管鑰,次獻城邑,阿裡海涯入城,同了文煥出迎阿術。
阿術進城,文煥交出圖籍,與阿裡海涯同往燕都。
此時忽必烈已改國号為大元,本書以後叙述,也就稱為元朝了。
文煥入見元主,元主果然依照阿裡海涯之言,授文煥為襄漢大都督。
文煥遂獻攻郢之策,願為前驅。
元主甚喜! 命他斬行休息,再圖大舉。
襄陽已失的消息,到了臨安,舉朝大恐!賈似道反埋怨度宗道:“臣屢請行邊,陛下不許,倘若早令臣去,何至如此。
呂文煥之兄文福,現知廬州,文德之子師夔,知靖江府,皆上表待罪。
當由似道庇護,概置不問。
“此時中隻知有賈似道,不知有度宗。
适值有事明堂,以賈似道為大禮使,禮畢,幸景靈宮,天忽大雨,似道請度宗俟雨過,乘略而回,度宗允諾,那雨偏不肯止,胡美人兄胡顯祖,請如開禧故事,乘逍遙辇還宮。
度宗道:” 恐賈平章未必允行。
“顯祖道:”這是極微細之事,賈平章亦未必介意。
“度宗也覺不能忍耐,遂乘辇回宮。
似道得知,立即大怒!入奉度宗道:“臣為大禮使,陛下舉動不得知道,臣尚在此何用。
”說着,竟大蹈步出朝,向嘉會門去了。
度宗驚怕萬分,遣人慰留。
似道不允,度宗不得已,削胡顯祖官爵,似道還不肯允,定要去了胡美人。
度宗隻得揮淚下诏,奪胡美人命婦诰,送往妙靜寺,削發為尼,似道方才回來。
後人有詩詠此事道:乘辇何妨可事神,要将喜怒任權臣;六宮歌管春風夜,蕭寺焚香拜美人。
似道于襄陽失後,又上言:“時勢如此,非臣上下驅馳,聯絡情勢,将來恐不堪設法。
”度宗道:“師相豈可一日離朕左右。
”似道又請設機速房,借革樞密院洩漏軍情,及稽遲邊報之弊。
又诏令中外大小臣僚,密陳攻守事宜。
雖有人應诏上言,皆為似道所阻,不能進陳禦覽。
此時陳宜中已官給事中,彈劾範文虎,說襄樊失守,皆文虎畏縮所緻,請斬首以申國法。
似道不允,但降文虎一官,調知安微府,反将李庭芝罷職,任汪立信為京湖制置使,趙溍為沿江制置使。
溍為趙葵之子,監察禦史陳文龍,上言趙溍少年昧事,不足勝專阃之任。
似道大怒!立将文龍斥退。
後又任李庭芝為淮東制置使兼知揚州。
張貴乃請于呂文煥道:“孤城無援,不戰亦斃。
我願向範統帥處乞救。
” 遂募得二人,能伏水中,數日不食,懷了蠟書,泅水至範文虎軍前。
文虎允撥兵五千,駐在龍尾州,兩下夾攻,仍命兩人持書還報。
張貴得報,即行東下,登舟時檢點部衆,缺少一人,乃是以前有罪受笞的。
張貴大驚道:“我謀必為所洩,趕速前進,敵人未知,還可僥幸于萬一。
”哪知這個亡卒,已去報告了蒙古軍。
阿術派兵,先據了龍尾州,張貴前來,被他困在垓心,部衆盡亡,張貴身受十創,力竭被執,不屈而死。
蒙古兵将張貴之屍,舁至襄陽城下,呼守兵道:“識得矮張麼?”守兵見了,不禁大哭!全城喪氣,敵兵棄屍城下,文煥出城收屍,附葬張順墓側,立廟以祀二忠。
此時襄陽已被圍五年,樊城也被圍四年了。
守兵至撤屋為薪,緝關為衣,文煥每一巡城,必南望痛哭而後下,還日夕盼望朝廷救兵。
賈似道也知不能隐匿,上疏自請防邊,暗中去令台官,上章留己,度宗乃留似道不遣,群臣請起用高達,率兵往援,禦史李旺,入見似道,亦以此為請。
似道搖頭道:“我用高達,如何對得起呂氏。
”李旺退出歎息道:“呂氏安,趙氏危了。
”似道再請戶行下議會,群臣會議,監察禦史陳堅等,以為師臣行邊,顧襄未必及淮,顧淮未必及襄,不如居中調度,反為得當。
度宗遂從其議,留似道在都,似道仍是酣歌恒舞,日夜娛樂,襄陽愈加危急。
呂文煥巡城之時,忽聞城下有人叫他姓名,急俯首看時,乃是劉整,前來勸降,文煥不與多言,暗放一箭,射中劉整右肩,幸得甲肩不入,方免受害,連退忙回,痛恨不已!蒙古将阿裡海涯,曾得西域新炮法,造炮攻下樊城,此時移攻襄陽,聲震如雷,城中驚惶!守卒多越城出降。
劉整欲報一箭之恨,要立碎襄陽,捉拿文煥。
阿裡海涯道:“且慢,待我再去召降他,如投誠,何必多傷生靈呢?且彼此各為其主,将軍亦不應記他之仇。
”說罷,即至城下,呼文煥道:“你拒守孤城,已曆五年,也可對得起宋廷了。
現在勢窮援絕,徒苦城中生靈,若肯開城出降,盡盡赦勿治,且加拔擢,這是我主的诏命,令我口宣的,決不相欺。
”文煥聽了,俯首不語。
阿裡海涯見了,知道文煥已經心動,便與他折箭為誓道:“我若欺你,有如此箭!” 文煥始答應出降,先納管鑰,次獻城邑,阿裡海涯入城,同了文煥出迎阿術。
阿術進城,文煥交出圖籍,與阿裡海涯同往燕都。
此時忽必烈已改國号為大元,本書以後叙述,也就稱為元朝了。
文煥入見元主,元主果然依照阿裡海涯之言,授文煥為襄漢大都督。
文煥遂獻攻郢之策,願為前驅。
元主甚喜! 命他斬行休息,再圖大舉。
襄陽已失的消息,到了臨安,舉朝大恐!賈似道反埋怨度宗道:“臣屢請行邊,陛下不許,倘若早令臣去,何至如此。
呂文煥之兄文福,現知廬州,文德之子師夔,知靖江府,皆上表待罪。
當由似道庇護,概置不問。
“此時中隻知有賈似道,不知有度宗。
适值有事明堂,以賈似道為大禮使,禮畢,幸景靈宮,天忽大雨,似道請度宗俟雨過,乘略而回,度宗允諾,那雨偏不肯止,胡美人兄胡顯祖,請如開禧故事,乘逍遙辇還宮。
度宗道:” 恐賈平章未必允行。
“顯祖道:”這是極微細之事,賈平章亦未必介意。
“度宗也覺不能忍耐,遂乘辇回宮。
似道得知,立即大怒!入奉度宗道:“臣為大禮使,陛下舉動不得知道,臣尚在此何用。
”說着,竟大蹈步出朝,向嘉會門去了。
度宗驚怕萬分,遣人慰留。
似道不允,度宗不得已,削胡顯祖官爵,似道還不肯允,定要去了胡美人。
度宗隻得揮淚下诏,奪胡美人命婦诰,送往妙靜寺,削發為尼,似道方才回來。
後人有詩詠此事道:乘辇何妨可事神,要将喜怒任權臣;六宮歌管春風夜,蕭寺焚香拜美人。
似道于襄陽失後,又上言:“時勢如此,非臣上下驅馳,聯絡情勢,将來恐不堪設法。
”度宗道:“師相豈可一日離朕左右。
”似道又請設機速房,借革樞密院洩漏軍情,及稽遲邊報之弊。
又诏令中外大小臣僚,密陳攻守事宜。
雖有人應诏上言,皆為似道所阻,不能進陳禦覽。
此時陳宜中已官給事中,彈劾範文虎,說襄樊失守,皆文虎畏縮所緻,請斬首以申國法。
似道不允,但降文虎一官,調知安微府,反将李庭芝罷職,任汪立信為京湖制置使,趙溍為沿江制置使。
溍為趙葵之子,監察禦史陳文龍,上言趙溍少年昧事,不足勝專阃之任。
似道大怒!立将文龍斥退。
後又任李庭芝為淮東制置使兼知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