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回
關燈
小
中
大
蹊等三百人,将金主禁锢于照碧堂。
金主憤恨已極,暗與内侍局令宋圭奉禦女奚烈完出、烏古孫愛實等,同謀讨賊。
恰值東北路招讨使烏古論鎬,運米四百斛至歸德,勸金主南徙蔡州。
金主谕官奴南遷,官奴不從,且号令軍民道:“敢有言南遷者斬。
”金主遂與宋圭定計,令完出、愛實二人,埋伏門内,佯召官奴議事。
官奴昂然而入,完出、愛實左右殺出,刺死官奴。
金主禦門,撫慰反側,留元帥王璧守歸德,經往蔡州。
蒙古兵進薄洛陽,留守強伸力盡被擒,不屈而死。
宋京西兵钤轄孟琪,又自棗陽珙師,殺金唐州守将武天錫于光化,俘将士四百餘人,進克順陽,迫金帥武仙至馬磴山,斬首無數。
武仙逃往石穴。
孟珙冒雨而進,武仙又逃。
追至鲇魚寨,及銀葫蘆山,兩戰皆捷。
武仙易服逃至澤州,為戍兵所殺。
餘兵七萬人,盡降于宋。
盂珙收軍還襄陽,方才解甲,奉到史嵩之檄文,知道嵩之已與蒙古都元帥塔察兒,議定攻金,令孟珙速取蔡州。
孟珙乃與統制江海,率兵二萬,運米三十萬石,向蔡州進發,往會蒙古軍。
金主守緒還不知道,反令完顔阿虎帶至宋乞糧,面谕他道:“我不負宋,宋實負我。
我自即位以來,常戒饬邊将,勿犯南界,現在乘我疲敝,來奪我土地。
須知蒙古滅國四十,遂及西夏。
夏亡及我,我亡又必及宋。
唇亡齒寒,勢所必至。
若與我聯合,借糧濟急,為我亦是為彼,卿去可以此言轉告。
”阿虎帶到了宋廷,即以此言轉陳。
宋廷哪裡肯依,頓時下令驅逐出境。
阿虎帶空手而歸,返報金主。
金主無法,隻得對天祝禱,并賜宴群臣,面谕他們,為國效力。
酒尚未散,忽報蒙古兵殺來,武将皆起座願戰。
金主乃命諸将分為二隊,一隊出戰,一隊守城。
這次的出戰,果然人人奮勇,将蒙古兵殺退。
塔察兒親自來攻,也遭敗衄,因此不敢進逼,築了長圍,困住城池。
宋将孟珙、江海已帶兵運糧而來。
塔察兒見了,甚是歡喜!便與孟珙約定,蒙古軍攻北面,宋軍攻南面,各不相犯。
議約已定,遂安排攻具,分頭薄城。
金尚書右丞完顔忽斜虎見勢已危急,忙把國家厚恩、君臣大義,激勵軍民,誓死固守。
但是鬥大一座蔡州,怎禁得兩國的兵力攻打呢? 次日,柴潭樓已為宋軍奪去。
孟珙喜道:“金人全仗此水,若決堤注河,此潭立涸了。
”立命步兵決堤,堤防一潰,水便洩出,遂令劉薪填潭,以便通道。
蒙古兵也決練江而入,兩軍同濟,攻入外城。
完顔忽斜虎慌忙守禦内城,金主守緒已知不能支持,對侍臣涕泣道:“我為金紫十年,太子十年,人主十年,自思無甚罪惡,死亦無恨!但恨祖宗之祚,傳了百年,至我而絕,與古來荒暴的君主,同一亡國,未免痛心!君死社稷,乃是正義。
朕決不受辱虜廷,為人奴隸的。
”左右聞言,莫不大哭!金主即出所有金器,分賞戰士,殺廄馬犒軍。
其時已是宋理宗端平元年,蔡州城内,糧絕援窮,人困馬乏。
盂珙見黑氣壓城,日色無光,便命諸軍運了雲梯,密布城下。
金主守緒,急召東面元帥完顔承麟入内,谕令傳位。
承麟泣拜不受,金主守緒道:“朕此舉實出于不得已。
朕身體肥重,不勝鞍馬。
卿平時矯捷,且有才略,若得脫圍,保存一線宗社。
朕死也瞑目了。
“承麟聞言,方才起身受玺。
次日,承麟即位,百官也照例朝賀。
忽報宋軍已入南城,完顔忽斜虎忙去巷戰。
隻見宋軍呐喊而來,蒙古兵也跟随而至。
自己手下不過千人,如何抵敵。
完顔忽斜虎已起了必死之心,哪裡還顧什麼衆寡不敵呢?奮呼搏戰,鬥了多時,部衆傷亡殆盡,完顔忽斜虎還不肯就死,要見金主一面,方才殉國,遂又退至幽蘭軒,聞得金主守緒,已自缢而亡,便對将士說道:“我主已亡,我還在此做什麼呢?但死也要死得明白,諸君可善自為計罷。
”說畢,躍入水中,随流而去。
将士都道:“相公能死,我們難道不能死麼?”于是兀術魯、中婁室等以下,相繼從死,共計五百餘人。
完顔承麟退保子城,因金主自盡,與群臣入内哭臨,對大衆道:“先帝在位十年,勤儉寬仁,圖複舊業,有志未遂,實是可哀!應上尊谥為哀宗。
”群臣皆以為然,乃酹卮為奠。
奠猶未畢,于城複陷,奉禦完顔绛山,奉金主守緒遺命,亟焚屍骸。
一刹那頃,宋軍四集,殺人裡面,完顔承麟等皆死于亂軍之中。
宋将江海搶入金宮,恰值金參政張天綱,便将他捉住,孟珙也随後到來,問道:“你主何在?” 天綱道:“已殉國了。
”盂珙命他引往看視。
到了幽蘭軒,房屋早已成灰燼,令軍士撲滅餘火,檢出金主屍骨,已是枯焦。
蒙古元帥塔察兒,也已到來,遂議定将金主守緒遺骨,分兩份,一份歸蒙古,一份歸宋。
所有寶玉法器也分為兩份,各取一份。
且議以陳蔡西北地為界,北屬蒙古,南屬宋朝,商議既定,彼此告别,奏凱而歸。
總計金自太祖阿骨打建國,傳至哀宗共曆六世九主,一百二十年而亡。
孟珙回至襄陽,當将俘獲,由史嵩之赍送臨安。
未知宋廷得了俘獲,又有什麼舉動?且看下回分解。
金主憤恨已極,暗與内侍局令宋圭奉禦女奚烈完出、烏古孫愛實等,同謀讨賊。
恰值東北路招讨使烏古論鎬,運米四百斛至歸德,勸金主南徙蔡州。
金主谕官奴南遷,官奴不從,且号令軍民道:“敢有言南遷者斬。
”金主遂與宋圭定計,令完出、愛實二人,埋伏門内,佯召官奴議事。
官奴昂然而入,完出、愛實左右殺出,刺死官奴。
金主禦門,撫慰反側,留元帥王璧守歸德,經往蔡州。
蒙古兵進薄洛陽,留守強伸力盡被擒,不屈而死。
宋京西兵钤轄孟琪,又自棗陽珙師,殺金唐州守将武天錫于光化,俘将士四百餘人,進克順陽,迫金帥武仙至馬磴山,斬首無數。
武仙逃往石穴。
孟珙冒雨而進,武仙又逃。
追至鲇魚寨,及銀葫蘆山,兩戰皆捷。
武仙易服逃至澤州,為戍兵所殺。
餘兵七萬人,盡降于宋。
盂珙收軍還襄陽,方才解甲,奉到史嵩之檄文,知道嵩之已與蒙古都元帥塔察兒,議定攻金,令孟珙速取蔡州。
孟珙乃與統制江海,率兵二萬,運米三十萬石,向蔡州進發,往會蒙古軍。
金主守緒還不知道,反令完顔阿虎帶至宋乞糧,面谕他道:“我不負宋,宋實負我。
我自即位以來,常戒饬邊将,勿犯南界,現在乘我疲敝,來奪我土地。
須知蒙古滅國四十,遂及西夏。
夏亡及我,我亡又必及宋。
唇亡齒寒,勢所必至。
若與我聯合,借糧濟急,為我亦是為彼,卿去可以此言轉告。
”阿虎帶到了宋廷,即以此言轉陳。
宋廷哪裡肯依,頓時下令驅逐出境。
阿虎帶空手而歸,返報金主。
金主無法,隻得對天祝禱,并賜宴群臣,面谕他們,為國效力。
酒尚未散,忽報蒙古兵殺來,武将皆起座願戰。
金主乃命諸将分為二隊,一隊出戰,一隊守城。
這次的出戰,果然人人奮勇,将蒙古兵殺退。
塔察兒親自來攻,也遭敗衄,因此不敢進逼,築了長圍,困住城池。
宋将孟珙、江海已帶兵運糧而來。
塔察兒見了,甚是歡喜!便與孟珙約定,蒙古軍攻北面,宋軍攻南面,各不相犯。
議約已定,遂安排攻具,分頭薄城。
金尚書右丞完顔忽斜虎見勢已危急,忙把國家厚恩、君臣大義,激勵軍民,誓死固守。
但是鬥大一座蔡州,怎禁得兩國的兵力攻打呢? 次日,柴潭樓已為宋軍奪去。
孟珙喜道:“金人全仗此水,若決堤注河,此潭立涸了。
”立命步兵決堤,堤防一潰,水便洩出,遂令劉薪填潭,以便通道。
蒙古兵也決練江而入,兩軍同濟,攻入外城。
完顔忽斜虎慌忙守禦内城,金主守緒已知不能支持,對侍臣涕泣道:“我為金紫十年,太子十年,人主十年,自思無甚罪惡,死亦無恨!但恨祖宗之祚,傳了百年,至我而絕,與古來荒暴的君主,同一亡國,未免痛心!君死社稷,乃是正義。
朕決不受辱虜廷,為人奴隸的。
”左右聞言,莫不大哭!金主即出所有金器,分賞戰士,殺廄馬犒軍。
其時已是宋理宗端平元年,蔡州城内,糧絕援窮,人困馬乏。
盂珙見黑氣壓城,日色無光,便命諸軍運了雲梯,密布城下。
金主守緒,急召東面元帥完顔承麟入内,谕令傳位。
承麟泣拜不受,金主守緒道:“朕此舉實出于不得已。
朕身體肥重,不勝鞍馬。
卿平時矯捷,且有才略,若得脫圍,保存一線宗社。
朕死也瞑目了。
“承麟聞言,方才起身受玺。
次日,承麟即位,百官也照例朝賀。
忽報宋軍已入南城,完顔忽斜虎忙去巷戰。
隻見宋軍呐喊而來,蒙古兵也跟随而至。
自己手下不過千人,如何抵敵。
完顔忽斜虎已起了必死之心,哪裡還顧什麼衆寡不敵呢?奮呼搏戰,鬥了多時,部衆傷亡殆盡,完顔忽斜虎還不肯就死,要見金主一面,方才殉國,遂又退至幽蘭軒,聞得金主守緒,已自缢而亡,便對将士說道:“我主已亡,我還在此做什麼呢?但死也要死得明白,諸君可善自為計罷。
”說畢,躍入水中,随流而去。
将士都道:“相公能死,我們難道不能死麼?”于是兀術魯、中婁室等以下,相繼從死,共計五百餘人。
完顔承麟退保子城,因金主自盡,與群臣入内哭臨,對大衆道:“先帝在位十年,勤儉寬仁,圖複舊業,有志未遂,實是可哀!應上尊谥為哀宗。
”群臣皆以為然,乃酹卮為奠。
奠猶未畢,于城複陷,奉禦完顔绛山,奉金主守緒遺命,亟焚屍骸。
一刹那頃,宋軍四集,殺人裡面,完顔承麟等皆死于亂軍之中。
宋将江海搶入金宮,恰值金參政張天綱,便将他捉住,孟珙也随後到來,問道:“你主何在?” 天綱道:“已殉國了。
”盂珙命他引往看視。
到了幽蘭軒,房屋早已成灰燼,令軍士撲滅餘火,檢出金主屍骨,已是枯焦。
蒙古元帥塔察兒,也已到來,遂議定将金主守緒遺骨,分兩份,一份歸蒙古,一份歸宋。
所有寶玉法器也分為兩份,各取一份。
且議以陳蔡西北地為界,北屬蒙古,南屬宋朝,商議既定,彼此告别,奏凱而歸。
總計金自太祖阿骨打建國,傳至哀宗共曆六世九主,一百二十年而亡。
孟珙回至襄陽,當将俘獲,由史嵩之赍送臨安。
未知宋廷得了俘獲,又有什麼舉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