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回
關燈
小
中
大
第九十一回史彌遠姑息養奸鄭清之力主讨賊卻說潘壬等聚了千餘無賴,詐稱李全之軍,從山東到來,求見濟王。
濟王慌忙匿水窦裡面,不肯出見。
潘壬等将濟王搜出,擁護到州治裡面,硬将黃袍披在他的身上。
濟王大哭不從! 潘壬等齊聲道:“此舉已是衆所共聞,大王若是不允,我們隻得與大王同死了!” 濟王被逼無法,隻得向大衆說道:“你們能不害太後同皇上麼?”潘壬等又齊聲道:“當遵大王之谕。
”于是盡發府庫,犒賞軍士。
潘壬等又假作李全榜文,揭示通衢,聲讨史彌遠廢立之罪,并有“率大軍二十萬,水陸并進” 等語。
到了天明,濟王暗中遣人出城,探看虛實,哪裡有李全的兵馬,岸上隻有幾個巡兵,水中隻有幾隻太湖漁船,連李旗幟也沒一面,濟王知道斷難成事,便與知湖州謝周卿密議,令州吏王春元,入朝陳報,親自帶領了州兵,讨平潘壬。
等得宋廷得信,史彌遠遣殿司将彭壬,領了禁軍赴湖州時,濟王已經平定亂事了。
史彌遠始終放不過濟王,詐稱濟王有病,命餘天賜同了禦醫,來至湖州,說是奉了密旨,把濟王缢死,反以病殁上聞。
有诏貶濟王為巴陵郡公,又降為縣公,改湖州為安吉州。
真德秀、魏了翁、洪咨夔皆為濟王鳴冤。
史彌遠大怒!遂薦梁成大、李知孝、莫澤同入谏院,當時目為三兇。
三兇之中,梁成大尤為無恥,一意謅事彌遠,從知縣超擢禦史,專以排斥正士為已任,适值太後撤簾,理宗親政。
彌遠暗嗾三兇,交劾真德秀、魏了翁,說他私袒濟王,朋比誤國,真、魏兩人相繼罷職。
員外郎洪咨夔亦連坐罷斥,後又谪魏了翁于靖州,梁成大緻書親友,且稱真德秀為真小人,魏了翁乃僞君子,當時目為狂吠,因此皆呼梁大成為成犬。
未幾,接得淮東警報,制置使許國,為李全所逐,缢死途中。
原來賈涉死後,朝廷命許國繼任。
國奉诏赴鎮,李全适往山東,其妻楊氏出郊相迎,許國拒絕不見。
視事之後,又痛抑北軍,犒賞銀十減八九;又遣人至青州,令李全來見。
李全不允,許國屢緻厚饋,堅欲邀他一見。
李全羽黨劉慶福,探知許國無加害之意,遂通知李全,不妨來見,乃至楚州晉谒。
賓贊對全說道:“節使當用庭參禮,制使自當免參。
”李全入拜,許國端坐不動。
李全出外,對人說道:“全歸朝後,未嘗不拜人,但恨他非文臣,與我同是武夫,從前他任淮西統制,入谒賈制帥,嘗免其庭參。
他有何功業,一旦位居我上,就這樣自大麼?須知全亦心報國,并不造反呢?”許國聞得此言,亦複追悔,遂設盛筵,款待李全,慰勞備至。
李全心總不快!李黨劉慶福,谒許國幕賓章夢先。
夢先但隔幕唱喏,慶福亦怒,與李全暗謀為亂。
李全欲往青州,恐國不允,遂折節為禮,下拜至再。
國喜謂家人道:“我已折服此虜了。
”李全請往青州,國許之。
及至青,即遣慶福,返楚為亂,與全妻楊氏密謀,欲蓄一忘男子,僞托宗室,暗約盱眙四軍。
盱眙軍皆不允從亂,慶福乃決意止除許國。
計議官苟夢玉,聞得密謀,勸許國預為防備。
國反大言道:“盡管任他謀變,變即加誅,我豈書生不知兵麼?”夢玉見許國不從其言,恐禍及己身,遂求檄赴盱眙。
臨行時反密告慶福道:“制使要圖謀你了。
”慶福乃迫不及待,率衆趁許國晨起視,露刃而人。
許國瞥見,料知有變,厲聲道:“不得無禮。
”語音未畢,箭已射中額角,血流滿面而走。
由親兵數十擁護奔避,掖登城樓,缒城逃命。
慶福指揮亂黨,殺進署内,将許國全家誅戮,縱火焚署,搶劫府庫。
許國行止中途,聞得全家被害,遂解帶自缢而死。
楚州既亂,揚州亦複震動。
史彌遠聞報,還想将就了事,因大理卿徐晞稷,嘗知海州,與李全友喜,即命為制置使。
晞稷赴楚州,李全亦來,佯責慶福,不能壓衆,戮亂黨數人。
一面上表待罪,一面往參晞稷。
晞稷連忙降等止參。
李全方才喜悅,因此愈加驕橫,不可複制。
晞稷一意取悅李全,稱之為恩府,全妻楊氏為恩堂。
李全竟檄恩州,謂許國謀反伏誅,汝等應聽我節制。
恩州守将彭義斌,雖系降盜,卻有忠心,見了檄文,當即大怒道:“逆賊!背國厚恩,擅殺制使,我必報此仇。
”遂南向告天,誓師而行。
李全聞報,亦複大怒! 立即率衆攻恩州,彭義斌出城迎戰,殺敗李全。
劉慶福引兵來援,亦為義斌所敗。
李全不覺氣餒,請晞稷代向義斌講和,晞稷居然出面排解。
義斌知道晞稷懦弱所能,緻書沿江制置使趙善湘,請共誅全。
盱眙四總管,亦願協力讨賊。
知揚州趙範,亦上書史彌遠,勸勿養盜贻害。
彌遠一味姑息偷安,禁止妄動。
彭義斌以山東未定,欲先圖恢複,再誅李全,乃移兵攻東平。
東平守将嚴實已降蒙古,表面與義斌連合,暗約蒙古将勃裡海博勒和合攻義斌。
義斌行至真定,道出西山,與索裡海兵相遇,上前迎戰。
嚴實又從背後截殺,全軍大戰。
義斌馬踬被擒,蒙古将史天澤勸他降順。
義斌大聲道:“我乃大宋臣子,豈降狡虜。
”
濟王慌忙匿水窦裡面,不肯出見。
潘壬等将濟王搜出,擁護到州治裡面,硬将黃袍披在他的身上。
濟王大哭不從! 潘壬等齊聲道:“此舉已是衆所共聞,大王若是不允,我們隻得與大王同死了!” 濟王被逼無法,隻得向大衆說道:“你們能不害太後同皇上麼?”潘壬等又齊聲道:“當遵大王之谕。
”于是盡發府庫,犒賞軍士。
潘壬等又假作李全榜文,揭示通衢,聲讨史彌遠廢立之罪,并有“率大軍二十萬,水陸并進” 等語。
到了天明,濟王暗中遣人出城,探看虛實,哪裡有李全的兵馬,岸上隻有幾個巡兵,水中隻有幾隻太湖漁船,連李旗幟也沒一面,濟王知道斷難成事,便與知湖州謝周卿密議,令州吏王春元,入朝陳報,親自帶領了州兵,讨平潘壬。
等得宋廷得信,史彌遠遣殿司将彭壬,領了禁軍赴湖州時,濟王已經平定亂事了。
史彌遠始終放不過濟王,詐稱濟王有病,命餘天賜同了禦醫,來至湖州,說是奉了密旨,把濟王缢死,反以病殁上聞。
有诏貶濟王為巴陵郡公,又降為縣公,改湖州為安吉州。
真德秀、魏了翁、洪咨夔皆為濟王鳴冤。
史彌遠大怒!遂薦梁成大、李知孝、莫澤同入谏院,當時目為三兇。
三兇之中,梁成大尤為無恥,一意謅事彌遠,從知縣超擢禦史,專以排斥正士為已任,适值太後撤簾,理宗親政。
彌遠暗嗾三兇,交劾真德秀、魏了翁,說他私袒濟王,朋比誤國,真、魏兩人相繼罷職。
員外郎洪咨夔亦連坐罷斥,後又谪魏了翁于靖州,梁成大緻書親友,且稱真德秀為真小人,魏了翁乃僞君子,當時目為狂吠,因此皆呼梁大成為成犬。
未幾,接得淮東警報,制置使許國,為李全所逐,缢死途中。
原來賈涉死後,朝廷命許國繼任。
國奉诏赴鎮,李全适往山東,其妻楊氏出郊相迎,許國拒絕不見。
視事之後,又痛抑北軍,犒賞銀十減八九;又遣人至青州,令李全來見。
李全不允,許國屢緻厚饋,堅欲邀他一見。
李全羽黨劉慶福,探知許國無加害之意,遂通知李全,不妨來見,乃至楚州晉谒。
賓贊對全說道:“節使當用庭參禮,制使自當免參。
”李全入拜,許國端坐不動。
李全出外,對人說道:“全歸朝後,未嘗不拜人,但恨他非文臣,與我同是武夫,從前他任淮西統制,入谒賈制帥,嘗免其庭參。
他有何功業,一旦位居我上,就這樣自大麼?須知全亦心報國,并不造反呢?”許國聞得此言,亦複追悔,遂設盛筵,款待李全,慰勞備至。
李全心總不快!李黨劉慶福,谒許國幕賓章夢先。
夢先但隔幕唱喏,慶福亦怒,與李全暗謀為亂。
李全欲往青州,恐國不允,遂折節為禮,下拜至再。
國喜謂家人道:“我已折服此虜了。
”李全請往青州,國許之。
及至青,即遣慶福,返楚為亂,與全妻楊氏密謀,欲蓄一忘男子,僞托宗室,暗約盱眙四軍。
盱眙軍皆不允從亂,慶福乃決意止除許國。
計議官苟夢玉,聞得密謀,勸許國預為防備。
國反大言道:“盡管任他謀變,變即加誅,我豈書生不知兵麼?”夢玉見許國不從其言,恐禍及己身,遂求檄赴盱眙。
臨行時反密告慶福道:“制使要圖謀你了。
”慶福乃迫不及待,率衆趁許國晨起視,露刃而人。
許國瞥見,料知有變,厲聲道:“不得無禮。
”語音未畢,箭已射中額角,血流滿面而走。
由親兵數十擁護奔避,掖登城樓,缒城逃命。
慶福指揮亂黨,殺進署内,将許國全家誅戮,縱火焚署,搶劫府庫。
許國行止中途,聞得全家被害,遂解帶自缢而死。
楚州既亂,揚州亦複震動。
史彌遠聞報,還想将就了事,因大理卿徐晞稷,嘗知海州,與李全友喜,即命為制置使。
晞稷赴楚州,李全亦來,佯責慶福,不能壓衆,戮亂黨數人。
一面上表待罪,一面往參晞稷。
晞稷連忙降等止參。
李全方才喜悅,因此愈加驕橫,不可複制。
晞稷一意取悅李全,稱之為恩府,全妻楊氏為恩堂。
李全竟檄恩州,謂許國謀反伏誅,汝等應聽我節制。
恩州守将彭義斌,雖系降盜,卻有忠心,見了檄文,當即大怒道:“逆賊!背國厚恩,擅殺制使,我必報此仇。
”遂南向告天,誓師而行。
李全聞報,亦複大怒! 立即率衆攻恩州,彭義斌出城迎戰,殺敗李全。
劉慶福引兵來援,亦為義斌所敗。
李全不覺氣餒,請晞稷代向義斌講和,晞稷居然出面排解。
義斌知道晞稷懦弱所能,緻書沿江制置使趙善湘,請共誅全。
盱眙四總管,亦願協力讨賊。
知揚州趙範,亦上書史彌遠,勸勿養盜贻害。
彌遠一味姑息偷安,禁止妄動。
彭義斌以山東未定,欲先圖恢複,再誅李全,乃移兵攻東平。
東平守将嚴實已降蒙古,表面與義斌連合,暗約蒙古将勃裡海博勒和合攻義斌。
義斌行至真定,道出西山,與索裡海兵相遇,上前迎戰。
嚴實又從背後截殺,全軍大戰。
義斌馬踬被擒,蒙古将史天澤勸他降順。
義斌大聲道:“我乃大宋臣子,豈降狡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