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回

關燈
光與遇赦不赦。

    又将胡寅、程瑀、潘良貴等一十八人,坐為李光私黨,一概貶谪。

    這時候的秦桧真是氣焰熏天,連高宗都懼怕他,凡有奏事,簡直不能不從。

    秦桧也存了取而代之之意,所以要把平日和自己反對的人,一齊除去,方好将南宋的江山垂手取來。

     這日秦桧上朝,奏事已畢,大踏步趨出朝來,登輿回府,行至中途,忽有一大漢,手執利刃向秦桧輿中刺來。

    秦桧連忙躲親,那刀鋒戳在坐闆上,幸未刺傷身體,忙呼家将捉拿刺客。

     那大漢要想再刺,無誇拔刀不及,已為秦桧家将一把擒住。

    秦桧雖沒着傷,已吓得冷汗淋身。

    到了府中,還是身戰不已,便命左右将大漢牽來,親自訊問道:“你是何人?受了何人主使前來行刺?從速供出主使之人,還可饒你狗命。

    ”那大漢面不改色,厲聲辱罵道:“奸賊欺君誤國,中國人民哪一個不要食你之肉,寝你之皮?俺乃殿前小校施全是也,欲為天下除奸。

     誰知奸賊命不該絕,誤中坐闆。

    我死之後,必為厲鬼,褫你之魂,看你逃往哪裡去?“秦桧為施全痛罵,直氣得渾身發抖,立命家将,押往大理寺獄中。

    次日,将施全磔于東市。

     秦桧經此一吓,還恐有人謀他,遂選家将五十名,各持長挺,出則保護,居則守門。

    但是從此以後,睡夢中總見施全持刀殺來,又覺冤魂纏繞,得了一種怔仲之病,隻得命人往靈隐寺,修醮許願,倘得病愈,當自往進香禮佛;又延了許多名醫調治,仗着參茸等物,持扶元氣,方才漸漸全愈。

    高宗聞知秦桧有病,特地賜假休養,命執政至桧府第議事。

    秦桧因病已略愈,乘肩輿入朝,有诏令桧孫埙,堪扶掖升殿,免跪拜禮。

     秦桧退朝,因病時曾許願往靈隐寺進香,遂親蒞寺中,焚香膜拜,在佛前默禱。

     衆僧撞鐘擊鼓,十分敬恭,忽有一行者,蓬頭赤足,渾身腌臜不堪,對着秦桧拍手笑道:“東窗下事,不是祈禱便能獲免的。

    ”秦桧聽得行者說出“東窗”二字,知是有意訊刺。

    便怒道:“你這行者,說些什麼?”行者又仰天笑道:“我是說東窗下事,不是祈禱便能獲免的,與相公何涉?”秦桧便問寺内衆僧道:“這行者可是本寺僧人麼?”衆僧答道:“這個行者,前日方來,語言瘋颠,也不知他從何而來。

    ”  秦桧正要問他在哪裡出家,行者不待詢問,好似知道秦桧的意思一般,微微含答,随口朗吟道:丞相問我歸何外,家在終南第一山。

     吟罷了這兩句,便回頭而走,且走且言道:“撻懶在柳林會議,放汝歸來,所辦之事已畢,也可回去報命了,還戀戀什麼?”秦桧聽了此言,心内更覺吃驚!忙命左右,追那行者回來。

    那行者已大踏步而去,絕無影蹤,還往哪裡追趕呢? 秦桧聽了行者柳林會議這幾句話,為何要吃驚呢?隻因當日撻懶,因為南宋将帥,如嶽飛、韓世忠等勇不可擋,拟遣秦桧夫婦回國,充作間諜,力謀和議,暗圖諸将,密表奏聞金主。

     金主命大臣會議。

    諸大臣齊集于柳林地方,密議停妥,奏請金主,從撻懶之議,方才縱秦桧夫婦回國。

    這柳林會議的事情,秘密異常,行者竟能說出,怎麼不要使秦桧吃驚呢?當下回到府中,一心記念着那個行者,恐他将自己與金人的秘密事情洩漏出來,心下甚為不樂!王氏見秦桧面有不豫之色,便問有何事故,使相公不樂。

     秦桧遂将靈隐進香,行者諷刺的話一一告知。

    王氏笑道:“相公多少大事也辦了,如嶽飛的勇悍,趙鼎的倔強,不費吹灰之力,便把來除了,何患一行者呢?他既說家在終南第一山,隻派個幹役,将他捕來,殺之以滅口,還愁他洩漏機密麼?”秦桧聽了,連連點頭,遂令幹役何立,往終南第一山去找尋那行者,務要将他拘捕回來。

     何立奉命退下,不知終南第一山在于何處,向門人問,也沒有知道的,又不敢違命不去,隻得泣别了老母妻子,獨自一人,四下去訪問這終南第一山。

    去尋了多時,方遇見一個異人,指引了路徑,到得山内,隻見宮殿巍峨,上面坐着個和尚,戴了畫廬帽,身穿袈裟,在那裡預備審問事情。

    何立見兩旁排列着許多差役,便隐身在後面,輕輕的向一人問道:“上坐何人? 所訊何事?“差役答道:”地藏王菩薩審問秦桧殺嶽飛的事情。

    “何立聞言,暗想:”太師安居臨安,如何能到此地?“正在詫異,已見幾個奇形怪狀的兇惡差役,牽了秦桧到來,身上荷着鐵架,已是蓬首垢面,與罪犯一樣,哪裡還像個太師呢? 秦桧到了階下,遠遠的見了何立,便向他說道:“汝可歸告夫人,東窗事發了。

    ” 何立甚是畏懼,不敢答應,隻得遙遙的看着。

    但見秦桧上去,跪在地上,那個和尚略略問了幾句,秦桧隻是叩頭。

    何立距離得過遠,也聽不出講的是什麼。

    隻見和尚又說幾句話,就有兩旁的差役,将秦桧上了刑具,頓時聽見一片慘呼号泣之聲! 未知秦桧怎樣受刑?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