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回

關燈
有頭緒,所以命少保班師。

    ”嶽飛不禁憤然道:“中原土地,十複八九。

    奈何中道班師?”來使無言而去。

    嶽飛即拜表,言:“機不可失,當猛進圖功。

    ”  秦桧見嶽飛不肯班師,愈加忿怒!遂令張俊、楊沂中等速回,再遣使谕韓世忠等,罷兵還鎮,然後連下十二道金牌,催促嶽飛速歸。

    嶽飛知不可留,遂向東再拜道:“十年之功,廢于一旦。

    ”拜畢,泣下沾襟!遂傳令班師。

    百姓遮道挽留,盡皆哭泣道:“我等戴香盆,運糧草,奉迎王師。

    金人皆知。

    元帥若去,我等無瞧類了。

    ”嶽飛道:“我非忍棄爾等而去,奈迫于君命,不得不行。

    ”百姓聞言,哭聲震野。

    嶽飛隻得下令道:“願從我去的,從速整裝。

    我暫待爾等五日。

    ”百姓齊聲應諾,嶽飛又留駐五日,期滿啟行。

    百姓随軍南行,如同歸市一般,嶽飛于途中上表,請以漢上六郡閑田,使民暫住,總算有旨允行。

     兀術聞得嶽飛班師,又分道出兵,把收複的州郡,盡行奪去。

    嶽飛仍由廬州入觐,請罷兵權。

    高宗不許,并垂問戰時情形。

    嶽飛惟叩頭拜謝,絕不言及戰功。

    未幾,命韓世忠、張俊為樞密使,嶽飛為副使,加楊沂中開府儀同三司,賜名存中,王德為清遠軍節度使。

    這皆是秦桧的意思,恐諸将在外作硬,陽示尊崇,暗奪兵權,便可以一力主和了。

     嶽飛已罷兵權,秦桧還放不過他,知道張俊因嶽飛初時在自己部下,後來竟與自己并立,心下很是猜忌;便暗中挑唆張俊與嶽飛作對,又囑中丞何鑄,待禦史羅汝觀,劾嶽飛罪狀。

     嶽飛遂請罷職,高宗準奏,罷為萬壽手使,出奉朝請。

    秦桧還不肯罷手,必欲置之死地,方償私願。

    因與張興密謀,誘嶽飛部将王貴,告他罪狀。

    王貴為張俊所劫持,隻得允從。

    秦桧又令王貴向樞密府投訴,說是副都制張憲,謀據襄陽,還嶽飛兵柄。

    張俊急捕張憲審問,張憲極口稱冤。

    張俊拍案道:“嶽雲與你書,叫你謀變,複還嶽飛兵柄。

    你還賴麼?”張憲道:“何人見有嶽雲手書?”張俊道:“料你不受刑,必不肯供。

    ”  遂命速仗五十。

    張憲道:“甯死不願誣供。

    ”張俊又命重責,直将張憲打得死而複蘇,仍然沒有口供;隻得捏造一紙,交于秦桧。

    秦桧即請高宗,逮嶽飛父子審問。

    高宗道:“刑以上亂,妄加追證,反緻搖動人心。

    ”秦桧默然而退。

    遂矯诏逮嶽飛父子下獄,命中丞何鑄,大理卿周三畏審問。

    嶽飛上堂,但說:“皇天後土,可表此心。

    ”言畢,即解衣露背,請二人觀看,乃是“盡忠報國”四字。

    周三畏肅然起敬,何鑄也不禁良心發現,即請嶽飛入獄。

    何鑄急往見秦桧,言飛無罪,秦桧道:“這是上意,如何可違。

    ”何鑄道:“我非左袒嶽飛,但強敵當前,忽戮大将,恐士卒離心,非國家之福。

    ”秦桧不答,何鑄退出,周三畏桂冠而去。

    秦桧遂命谏議大夫萬俟卨辦理此事。

     萬俟卨素與嶽飛有隙,嚴加拷問,将嶽飛拷問得死去活來,隻是無供。

    萬俟卨又用筆硯逼他書供,嶽飛隻寫了“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個字,再也不肯寫了。

      萬俟卨無法,隻得也捏造了口供,付于秦桧,隻是還要有個證人,方可成獄,又懸賞募集證人。

    哪知再也無人肯來作證,以緻延宕了兩個月。

     此時,惱了一班忠臣,如大理卿薛仁輔、寺丞李若樸、何彥猷等,皆為嶽飛呼冤。

    判宗正寺士褭,且以百口保嶽飛并無他意。

    韓世忠心懷不平,親向秦桧責問嶽飛所犯何罪?秦桧道:“嶽飛子雲,與張憲書,雖無實據,恐是莫須有的事情。

    ”  世忠憤然道:“‘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丞相還當審慎。

    ”秦桧不再與言。

     世忠回第,尚含怒意。

    梁夫人見了,即問何事動怒。

    世忠與言嶽飛之冤。

    梁夫人道:“奸臣當道,相公不如見機而作,明哲保身罷。

    ”世忠深以為然!遂存了宦海抽身,急流勇退的念頭,不過一時未便遽行乞罷了。

     嶽飛在獄中,雖帶刑傷,毫無病楚,唯一心還以未能恢複中原迎還二聖為恨!  因此題成《滿江紅》詞一阕,以志恨道:怒發沖冠,憑闌處、潇潇雨歇。

    擡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阙。

     嶽飛自紹興十一年十月入獄,到了年底案還未決。

    十二月二十九日,秦桧與妻王氏,在東窗下圍爐飲酒,忽然門上傳進一書。

    秦桧看時,乃是萬俟卨投來的,書中說是建州布衣劉允升,招集士民,為嶽飛訟冤,恐久懸不決,或有他變,故特請示辦法。

    秦桧閱書,很覺為難。

    王氏便伸手過來,取書看了,笑道:“這有何難,除滅了他,免得他人再來多言就是了。

    ” 秦桧尚躊躇不決。

    王氏又道:“從來說的,縛虎容易縱虎難,相公豈不知麼?” 秦桧聽了,其意乃決;遂取紙寫了數語,令人送于獄吏。

    這一日夜間,便報嶽飛死于獄中,嶽雲、張憲也同時死了。

    後人有詩詠嶽飛之死道:靈旗風卷陣雲涼,萬裡長城一夜霜;天意小朝廷已定,豈容公作郭汾陽。

     未知嶽飛如何死的,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