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回
關燈
小
中
大
口。
那知将到蕩口,隻見無數海船,如一字橫列在口外,旗纛上面,都寫着鬥大的“韓”字,迎風飄揚,十分威武。
兀術見了,不禁叫起連珠箭的苦來!衆将士卻切齒痛恨道:“殿下休要憂慮。
我們隻要并膽同心,舍命殺出,總可保護殿下渡過江去。
”原來,兀術是金太祖第四個兒子,所以衆将皆稱為殿下。
兀術道:“現在已臨絕地,除了死戰之外,也無别法了。
”當下傳令休息一夜,養足精神,明日拼命沖突。
這夜,兩軍都相持不動。
到了次日黎明,金兵飽餐酒飯,一齊摩拳擦掌,舍死忘身,大聲鼓噪,沖殺出來。
韓世忠的戰船,經了這一陣沖殺,果然兩下分開。
兀術大喜!連忙乘勢駛去。
哪知駛将前去,各戰船忽然一艘一艘自己沉下江去。
兀術見前面的船自行沉沒,料知有異,連忙傳令退回,方将後面的保護住了。
但已沉沒了好幾十艘,兀術與諸将面面相觑,不知韓世宗用的是什麼法兒。
韓世忠并無異術,如何能使敵舟自沉呢? 原來世忠知道兀術此番前來,必定死命奪路,便預先備下鐵绠,貫以大鈎,将绠之再端,分授于舟中的壯士,等到敵船駛過,即用鐵鈎搭住,每一牽動,舟便沉下。
金人不知此計,都異世忠另有異術,更加驚慌!兀術也不勝焦灼,隻得令人請韓元帥答話。
世忠便登樓相見,兀術哀求道:“但得元帥,借條道路放我回去,從此永不再犯江南。
”世忠抗聲笞道:“你要借道回去,極為容易;隻要還我二帝,複我疆土,我決不為已甚。
”兀術無言可答。
此時撻懶已令金将孛堇太一譯貝勒搭葉領兵駐紮江岸北首,救應兀術,兀術見了自己的旗幟,膽便大了許多。
遂即說道:“韓将軍,你不要太逼迫我。
我總要設謀渡江,他日整軍再來,必将江南踏為平地,殺得草木不留。
”韓世忠也不答話,一翻身拈弓搭箭,向兀術射來。
兀術連忙返棹,箭已中了船蓬上面。
兀術仍複退回黃天蕩,與諸将計議道:“敵人不允借道,如何是好?”衆将道:“前日掘通老鹳河,是懸賞求策的,現在何不用此法呢?”兀術稱善,便又懸賞,征求破韓世忠的計策。
有個閩人王姓,來向金兵說道:“可于舟中鋪土,蓋以平闆,等到風息出外,有風萬不可出,因為海船無風就不能動了,再用火箭射他的箬篷,就可不攻自破。
” 兀術大喜!依計而行。
韓世忠哪裡知道,這夜還與梁夫人坐在船上賞月,把酒談心。
兩人對飲了幾杯。
梁夫人忽然蹙額歎道:“将軍不可因一時小勝,便忘了大敵。
兀術狡猾異常,倘為逃去,必然整軍前來報仇。
那時将軍不但無克敵之功,反有縱敵之罪了。
”世忠笑道:“夫人太過慮了!兀術已成籠中之鳥,還愁他飛去麼? 我隻守着要口,不使他出外,待到糧草已盡,不為我擒,也要活活餓死。
“梁夫人道:”南北兩岸,皆是金兵,将軍總以小心為上。
“世忠道:”北岸金兵乃是陸軍,不能入江,可以無慮。
“說罷,乘着酒興,拔劍起舞了一番,又随口吟《滿江紅》詞一阕道:萬裡長江,淘不盡、壯懷秋色。
漫說秦宮漢帳,瑤台銀阙。
長劍倚天氛霧外,寶光挂日煙塵側!向星辰、拍袖整乾坤,消息歇。
龍虎嘯,風雲泣。
千古恨,憑誰說。
對山河、狄狄淚沾襟血。
汴水夜吹羌管笛,鸾輿步老遼陽幄。
把唾壺擊碎,問蟾蜍,圓何缺? 方才吟罷,梁夫人見他酒已過量,便扶他歸寝,然後再到外面,傳谕諸将道:“今夜月明如晝,金兵将必不敢來犯,但總以小心為是。
你們可備小舟,徹夜巡查,不得有誤。
”諸将遵令,梁夫人方才歸寝。
哪裡知道,兀術已懸賞了計策,刑牲祭天。
乘着星月橫斜,風平浪靜,率了各船,奮勇殺出。
世忠與梁夫人聞得鼓噪之聲,連忙起身,戎裝披挂,上前迎敵,仍饬令将士,照舊截殺。
哪知一聲胡哨,敵船裡面,弓弩齊施,要想用盾遮蔽,無如射來的盡是火箭,篷帆一被射中,便延燒起來;更兼微風不生,海船都不能移動,坐視着煙焰蔽天,無路可逃。
幸虧巡查的小船,四面擺來,梁夫人忙道:“将軍快些逃生要緊!”世忠無法,隻得跳上小船,梁夫人也将纖腰一扭,金蓮一頓,蹿上小船,令親兵劃槳鼓棹,逃往鎮江而去。
其餘的兵将,燒死溺斃,不計其數,隻有一小半,駕着小船,逃了性命。
兀術得勝以後,遂即渡江而去。
這一次,韓世忠以八千兵,與兀術相持四十八日之久。
若無好人獻計,兀術萬難脫逃,雖然終究敗衄,但聲威遠振。
金兵個個懼怯!不敢再侵江南,所以,雖然戰敗,也很有光榮的! 世忠到了鎮江,等到敗兵退歸,親加檢點,卻戰死了兩員副将,一為孫世詢;一為嚴允。
兵士損折大半,受傷的不可勝計。
世忠懊恨欲絕,終日裡短歎長籲,悶悶不樂!梁夫人婉言勸道:“事已如此,悔亦無及。
”韓世忠道:“連日接得朝廷诏書,倍極獎勉。
如今一敗塗地,叫我如何複奏呢?”梁夫人道:“前日苗、劉之亂,妾身受封安國,入謝太後,見太後極為仁慈,且對待妾身頗加寵眷。
後來平了亂事,妾
那知将到蕩口,隻見無數海船,如一字橫列在口外,旗纛上面,都寫着鬥大的“韓”字,迎風飄揚,十分威武。
兀術見了,不禁叫起連珠箭的苦來!衆将士卻切齒痛恨道:“殿下休要憂慮。
我們隻要并膽同心,舍命殺出,總可保護殿下渡過江去。
”原來,兀術是金太祖第四個兒子,所以衆将皆稱為殿下。
兀術道:“現在已臨絕地,除了死戰之外,也無别法了。
”當下傳令休息一夜,養足精神,明日拼命沖突。
這夜,兩軍都相持不動。
到了次日黎明,金兵飽餐酒飯,一齊摩拳擦掌,舍死忘身,大聲鼓噪,沖殺出來。
韓世忠的戰船,經了這一陣沖殺,果然兩下分開。
兀術大喜!連忙乘勢駛去。
哪知駛将前去,各戰船忽然一艘一艘自己沉下江去。
兀術見前面的船自行沉沒,料知有異,連忙傳令退回,方将後面的保護住了。
但已沉沒了好幾十艘,兀術與諸将面面相觑,不知韓世宗用的是什麼法兒。
韓世忠并無異術,如何能使敵舟自沉呢? 原來世忠知道兀術此番前來,必定死命奪路,便預先備下鐵绠,貫以大鈎,将绠之再端,分授于舟中的壯士,等到敵船駛過,即用鐵鈎搭住,每一牽動,舟便沉下。
金人不知此計,都異世忠另有異術,更加驚慌!兀術也不勝焦灼,隻得令人請韓元帥答話。
世忠便登樓相見,兀術哀求道:“但得元帥,借條道路放我回去,從此永不再犯江南。
”世忠抗聲笞道:“你要借道回去,極為容易;隻要還我二帝,複我疆土,我決不為已甚。
”兀術無言可答。
此時撻懶已令金将孛堇太一譯貝勒搭葉領兵駐紮江岸北首,救應兀術,兀術見了自己的旗幟,膽便大了許多。
遂即說道:“韓将軍,你不要太逼迫我。
我總要設謀渡江,他日整軍再來,必将江南踏為平地,殺得草木不留。
”韓世忠也不答話,一翻身拈弓搭箭,向兀術射來。
兀術連忙返棹,箭已中了船蓬上面。
兀術仍複退回黃天蕩,與諸将計議道:“敵人不允借道,如何是好?”衆将道:“前日掘通老鹳河,是懸賞求策的,現在何不用此法呢?”兀術稱善,便又懸賞,征求破韓世忠的計策。
有個閩人王姓,來向金兵說道:“可于舟中鋪土,蓋以平闆,等到風息出外,有風萬不可出,因為海船無風就不能動了,再用火箭射他的箬篷,就可不攻自破。
” 兀術大喜!依計而行。
韓世忠哪裡知道,這夜還與梁夫人坐在船上賞月,把酒談心。
兩人對飲了幾杯。
梁夫人忽然蹙額歎道:“将軍不可因一時小勝,便忘了大敵。
兀術狡猾異常,倘為逃去,必然整軍前來報仇。
那時将軍不但無克敵之功,反有縱敵之罪了。
”世忠笑道:“夫人太過慮了!兀術已成籠中之鳥,還愁他飛去麼? 我隻守着要口,不使他出外,待到糧草已盡,不為我擒,也要活活餓死。
“梁夫人道:”南北兩岸,皆是金兵,将軍總以小心為上。
“世忠道:”北岸金兵乃是陸軍,不能入江,可以無慮。
“說罷,乘着酒興,拔劍起舞了一番,又随口吟《滿江紅》詞一阕道:萬裡長江,淘不盡、壯懷秋色。
漫說秦宮漢帳,瑤台銀阙。
長劍倚天氛霧外,寶光挂日煙塵側!向星辰、拍袖整乾坤,消息歇。
龍虎嘯,風雲泣。
千古恨,憑誰說。
對山河、狄狄淚沾襟血。
汴水夜吹羌管笛,鸾輿步老遼陽幄。
把唾壺擊碎,問蟾蜍,圓何缺? 方才吟罷,梁夫人見他酒已過量,便扶他歸寝,然後再到外面,傳谕諸将道:“今夜月明如晝,金兵将必不敢來犯,但總以小心為是。
你們可備小舟,徹夜巡查,不得有誤。
”諸将遵令,梁夫人方才歸寝。
哪裡知道,兀術已懸賞了計策,刑牲祭天。
乘着星月橫斜,風平浪靜,率了各船,奮勇殺出。
世忠與梁夫人聞得鼓噪之聲,連忙起身,戎裝披挂,上前迎敵,仍饬令将士,照舊截殺。
哪知一聲胡哨,敵船裡面,弓弩齊施,要想用盾遮蔽,無如射來的盡是火箭,篷帆一被射中,便延燒起來;更兼微風不生,海船都不能移動,坐視着煙焰蔽天,無路可逃。
幸虧巡查的小船,四面擺來,梁夫人忙道:“将軍快些逃生要緊!”世忠無法,隻得跳上小船,梁夫人也将纖腰一扭,金蓮一頓,蹿上小船,令親兵劃槳鼓棹,逃往鎮江而去。
其餘的兵将,燒死溺斃,不計其數,隻有一小半,駕着小船,逃了性命。
兀術得勝以後,遂即渡江而去。
這一次,韓世忠以八千兵,與兀術相持四十八日之久。
若無好人獻計,兀術萬難脫逃,雖然終究敗衄,但聲威遠振。
金兵個個懼怯!不敢再侵江南,所以,雖然戰敗,也很有光榮的! 世忠到了鎮江,等到敗兵退歸,親加檢點,卻戰死了兩員副将,一為孫世詢;一為嚴允。
兵士損折大半,受傷的不可勝計。
世忠懊恨欲絕,終日裡短歎長籲,悶悶不樂!梁夫人婉言勸道:“事已如此,悔亦無及。
”韓世忠道:“連日接得朝廷诏書,倍極獎勉。
如今一敗塗地,叫我如何複奏呢?”梁夫人道:“前日苗、劉之亂,妾身受封安國,入謝太後,見太後極為仁慈,且對待妾身頗加寵眷。
後來平了亂事,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