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回

關燈
第四十六回移山陵王曾劾奸結女巫丁謂獲罪話說王旦,因真宗命他推薦可以擔任國家大事的人,便舉笏奏道:“以臣所知,莫如寇準。

    ”真宗搖頭道:“寇準性剛量狹,且常說卿短處。

    卿何故一再薦?”王旦道:“臣蒙陛下恩遇,久參國政,豈無過失。

    寇準事君無隐,臣所以欽佩他的正直,屢次保薦。

    他人非臣所知,不敢妄言。

    ”遂告退而出。

     真宗自王旦免職,竟任王欽若同平章事,先是欽若為樞密,每入朝,必預備奏疏數本,伺真宗意旨,方出奏章,餘多懷歸。

     樞密副使馬知節,平素深惡欽若,便在真宗駕前,當面責他道:“懷中各奏,何不盡行呈覽?”欽若面色改變,力奏知節虛誣;知節抗争不屈,從此兩人結了死冤家,時常面折廷争。

    知節退朝,見了王曾,猶恨恨不已道:“我若用笏擊死這賊,又恐驚了聖駕。

    這賊不除,朝廷沒有安甯的日子。

    ”真宗因王、馬兩人時時争執,遂一同罷免。

    欽若出樞密院,知節徙為彰德留後。

      至是又念及欽若,遂任為同平章事。

    欽若入相,時人因其狀貌短小,項有肉瘤,都呼之為癯相。

    他卻毫不知恥,常常對人說道:“為了一個王子明,遲我十年作宰相。

    ”那王子明就是王旦的表字。

     王旦聞得欽若入相,愈加忿恨;病更加劇。

    真宗遣中使馳問,每日必三四次。

     有時親自臨問,禦手調藥,并煮薯蓣粥賜之。

    王旦并無奏對,隻說負陛下聖恩一句言語。

    到了彌留之際,請楊億至榻前,托他選遺表,說道:“我參為宰輔,過處甚多,遺表中但叙我生平遭遇,感謝隆恩!并請皇上日親庶政,進賢黜佞,切勿為子弟求官,緻滋後累。

    君為我多年好友,故托辦此事。

    ”楊億依言撰成,付于王旦觀看。

    王旦還親易數語,方命繕正;又召子弟等囑咐道:“我家世清白,槐庭舊澤,幸毋遺忘!此後當各持儉素,共保家門。

    我一生無甚大過,惟天書虛妄,我不能谏阻,甚為抱愧。

    死後削發披缁,依僧道例殓葬,還可以對祖考。

    ”說罷,阖然而逝。

      原來,王旦之父,名為王佑,太祖太宗朝,曾為兵部侍郎,平生多陰德事,常手植三槐樹于庭中,自言後世子孫,當有作三公者。

    所以王氏至今稱為三槐堂,便是那時流傳下來的。

    家人都要尊奉王旦遺言,從僧道例殡殓。

    楊億再三阻止,仍照常例殡殓。

    遺奏進呈,真宗臨喪哀恸追贈太師、尚書令,魏國公,予谥文正。

    還宮後,又辍朝三日,錄王旦子孫外孫門客十餘人。

     諸子服阕,皆進一官,生榮死衰,可稱達于極點了。

     那王曾因不受會靈觀使,欽若說他示異,在真宗前,進了讒言,出知應天府。

      忽然西京地方,訛言四起,互相傳說:有個妖物,形同席帽,夜間飛入人家,變成大狼之形,傷害人民。

      百姓驚慌非凡,一齊關閉門戶,深居簡出,慢慢的傳到汴都,都下也就喧嘩達旦。

    又漸漸的傳到南京,王曾正出知應天府,聽得這個謠言,即命夜開裡門,如有倡言妖物的人,立時捕來治罪。

    被王曾這樣施為,妖物并沒出現,百姓也就安甯了。

     真宗知道此事,也稱王曾很有膽識,就存了個召回之意。

    又因皇子年紀尚長,自己常有疾病,降旨立皇子受益為太子,改名為祯,大赦天下。

     到了天禧三年,永興軍巡檢朱能,結連内侍周懷政,詐稱天書降于乾佑山。

    時寇準方判永興軍,乃将僞書上奏,有旨迎入禁中。

    谕德魯宗道上言奸臣妄誕,熒惑聖聰。

    知河陽軍孫奭,亦請斬朱能,以謝天下。

    真宗不從,反召寇準入京。

    寇準奉诏啟行,有門生勸道:“先生若至河陽,稱疾不入,力請外補,策之上也。

    如果入觐,面發乾佑天書之僞,尚不失為中策;若再入中書,便是下策了。

    ”  寇準不能從,竟入都朝見。

    恰巧商州拿獲道士谯天易,私藏禁書,說是能驅遣六丁六申。

    欽若坐與往業,以緻免相。

    真宗即命寇準繼任,用丁謂參知政事。

    寇準平素與丁謂相善,常稱其才。

    時李沆還沒有死,笑謂寇準道:“此人何可使之得志。

    ” 寇準道:“才如丁謂,相公安能久遏。

    ”李沆又微哂道:“他日當思吾言。

    ”到得寇準這次入相,已略知丁謂奸邪,因是故交,仍加禮貌。

    丁謂對于寇準,也甚殷勤。

     某夕會食中書,寇準飲羹污須,丁謂起身代拂。

    寇準已有酒意,便戲語道:“參政國之大臣,乃替長官拂須麼?”這兩句話,說得丁謂無地自容,面頰發赤,一時不便發作,心中懷恨不已!從此有意傾陷寇準!暗暗伺隙而動。

    未幾,寇準與向敏中,均加授右仆射。

      寇準素性豪奢,賀客盈門,笙歌鼎沸。

    向敏中卻杜門謝客。

    真宗命中使觇視,極口稱揚敏中,不及寇準。

     天禧四年,真宗患風疾,不能視朝,政事皆決于劉後。

    寇準深以為憂!一日入宮問安,乘間奏道:“皇太子關系衆望,願陛下以宗社為重,傳以神器,擇方正大臣為之輔翼,方保無事。

    ”真宗道:“卿言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