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回
關燈
小
中
大
李苻,太宗也就拿這個法兒來待他了,真個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一報還一報,絲毫也不得錯的。
太宗因廷美已死,沒有什麼事要用趙普了;況且他做了宰相,自己有好多不便,又防着他洩漏語言,便想了一個主意,對群臣道:“趙普為開國元勳,又是朕多年故交。
朕正深倚畀,隻是看了他齒落發白,衰邁之狀,不忍再以樞務相勞。
”遂降旨命趙普罷政,出為武勝軍節度使,并賜宴長春殿,又禦筆題詩一首,以示寵異。
詩中就把趙普有開國大功,現在年老,不忍再把政務煩勞他的意思,做在裡面,命翰林繕寫好了,親自賜?趙普。
趙普捧着詩,哭泣謝恩道:“陛下賜臣這詩,臣下去必定刻石以藏,将來與臣朽骨同葬泉下。
”太宗聽了,面色略變,隻把頭點了幾點,算是答應他的意思。
趙普這兩句話,就是願保首領以殁的隐語。
太宗何等聰明,心中早已明白,便點了點頭,表示心照,酒宴已畢,趙普辭謝而出。
太宗親自送至殿外,又命宋琪等代送出都。
那趙普到了武勝軍,做了幾年節度使。
太宗又讓他為西京留守。
直至淳化二年春日,趙普以年老多病,令留守通判劉昌言,奉表到京請求緻仕,乞賜骸骨。
太宗遣中使馳驿撫慰,授他為太師,封魏國公,給為相俸,命他好好養病,待痊愈後,赴阙相見。
趙普接了诏書,感激涕零;還想力疾辦公,勉圖報稱。
哪知衰體己難支持,冤魂又來纏繞,每夜夢中看見廷美率了多人,向他索命,往往在睡酣之時,口中呼着太後娘娘及秦王殿下,或紛争不已,或哀泣求告,及至左右侍妾将他喚醒,問他夢中看見什麼?他總是支吾其詞,不肯明言。
等到矇眬睡去,又複呼号起來,因此晝夜不得安寝,精神恍惚,飲食減少,漸漸地卧床不起,甚至略一閉眼,便見秦王廷美坐在床側,戟指而詈。
趙普此時弄得無法可施,隻得延請了許多道士和尚,建醮誦經,上章禳禱。
道士和尚是問為着何事上表?所建齋醮,是超度哪一個的?趙普又不便說出,睜着眼想了一會兒,就索取紙筆,伏在枕上,親書數句道:情關母子,弟及自出于人謀,計協臣民,子賢難違乎天意,乃憑幽崇,遽稱陽強,瞰臣血氣之衰,肆彼魔呵之厲。
信周祝霾魂于鸠愬,何普巫雪魄于雉經。
倘合帝心,誅既不誣管蔡,幸原臣死,事堪永謝朱均。
仰告穹蒼,無任祈響! 書罷了,署上自己的姓名,親手密緘,吩咐向空焚禱。
衆人遵命焚化,火才燃着,忽起一陣狂風,吹起了這道封章,飄飄揚揚,直向半空而去。
衆人見了,不勝驚異! 後來有人經過朱雀門,拾得一函,外面似乎被火爇焦,中間尚還完好。
拆開看時,即是趙普禱天的表章,字迹存在,看了之後,才知秦王廷美之死,完全由趙普構成的,到了卧病,因冤魂來纏,所以上表告天。
因此一傳十,十傳百,都知趙普暗害秦王廷美。
這道表文不啻趙普自畫供招了。
閑話休絮,單說趙普自焚表禱天之後,并無靈驗。
那秦王廷美的冤魂,更加來得厲害,就是日間,也在趙普眼内出現,口口聲聲要他賠還性命,并說奉了昭憲太後、太祖皇帝的旨意,要捉他去對質,那病勢也日漸沉重起來。
趙普實在禁受不起,隻得又解下所佩的雙魚寶犀帶,命親吏甄潛,持往上清太平宮,建醮齋天。
有個道士姜道元,素精扶鸾之術,就替趙普扶乩,乞求神語,但見乩上寫道:“趙普為開國元勳,可奈冤累相纏,不能再避。
”姜道元又叩問道:“冤累為誰?切賜示知,以便解讓。
”乩筆又畫出一面巨牌,牌上亂書數字,多不可識,惟牌未有一火字,卻還看得清楚。
姜道元還要問時,乩筆停止不動,仙已去了,隻得告知甄潛,令他返報趙普。
趙普聽了歎息道:“這必是廷美無疑了,但他與盧多遜勾結,以緻遭禍,與我有甚相幹,何故祟我呢?”說罷,涕泣不止,到了半夜,大叫一聲,手足有如被縛,氣絕而亡,年七十一歲。
太宗聞知,大為震悼!對廷臣說道:“趙普事先帝,與朕故交。
自朕君臨以來,頗為效忠,真社稷臣也!今聞溘逝,殊為可悲!”遂辍朝五日,為出次發哀,贈尚書令,追封真定王,賜谥忠獻,禦筆親撰神道碑,作八分書以賜。
并遣右谏議大夫範杲,攝鴻胪卿,護理喪事,赙絹布各五百匹;米面各五百擔,葬日,有司備鹵簿鼓吹如儀,總算恩禮備至了。
再說遼邦,本是鮮卑别種,初居黃河附近,自稱神農氏後裔聚成部落,号為契丹。
朱梁初年,契丹主耶律阿保機,并吞諸部,僭稱帝号,遼人稱為太祖。
阿保機死,子耶律德光嗣立,助晉滅唐,得幽薊十六州地。
至晉出帝,不願稱臣。
德光舉兵滅晉,改國号曰遼,縱兵飽掠而歸,死于殺狐嶺,是謂遼太宗。
太宗因廷美已死,沒有什麼事要用趙普了;況且他做了宰相,自己有好多不便,又防着他洩漏語言,便想了一個主意,對群臣道:“趙普為開國元勳,又是朕多年故交。
朕正深倚畀,隻是看了他齒落發白,衰邁之狀,不忍再以樞務相勞。
”遂降旨命趙普罷政,出為武勝軍節度使,并賜宴長春殿,又禦筆題詩一首,以示寵異。
詩中就把趙普有開國大功,現在年老,不忍再把政務煩勞他的意思,做在裡面,命翰林繕寫好了,親自賜?趙普。
趙普捧着詩,哭泣謝恩道:“陛下賜臣這詩,臣下去必定刻石以藏,将來與臣朽骨同葬泉下。
”太宗聽了,面色略變,隻把頭點了幾點,算是答應他的意思。
趙普這兩句話,就是願保首領以殁的隐語。
太宗何等聰明,心中早已明白,便點了點頭,表示心照,酒宴已畢,趙普辭謝而出。
太宗親自送至殿外,又命宋琪等代送出都。
那趙普到了武勝軍,做了幾年節度使。
太宗又讓他為西京留守。
直至淳化二年春日,趙普以年老多病,令留守通判劉昌言,奉表到京請求緻仕,乞賜骸骨。
太宗遣中使馳驿撫慰,授他為太師,封魏國公,給為相俸,命他好好養病,待痊愈後,赴阙相見。
趙普接了诏書,感激涕零;還想力疾辦公,勉圖報稱。
哪知衰體己難支持,冤魂又來纏繞,每夜夢中看見廷美率了多人,向他索命,往往在睡酣之時,口中呼着太後娘娘及秦王殿下,或紛争不已,或哀泣求告,及至左右侍妾将他喚醒,問他夢中看見什麼?他總是支吾其詞,不肯明言。
等到矇眬睡去,又複呼号起來,因此晝夜不得安寝,精神恍惚,飲食減少,漸漸地卧床不起,甚至略一閉眼,便見秦王廷美坐在床側,戟指而詈。
趙普此時弄得無法可施,隻得延請了許多道士和尚,建醮誦經,上章禳禱。
道士和尚是問為着何事上表?所建齋醮,是超度哪一個的?趙普又不便說出,睜着眼想了一會兒,就索取紙筆,伏在枕上,親書數句道:情關母子,弟及自出于人謀,計協臣民,子賢難違乎天意,乃憑幽崇,遽稱陽強,瞰臣血氣之衰,肆彼魔呵之厲。
信周祝霾魂于鸠愬,何普巫雪魄于雉經。
倘合帝心,誅既不誣管蔡,幸原臣死,事堪永謝朱均。
仰告穹蒼,無任祈響! 書罷了,署上自己的姓名,親手密緘,吩咐向空焚禱。
衆人遵命焚化,火才燃着,忽起一陣狂風,吹起了這道封章,飄飄揚揚,直向半空而去。
衆人見了,不勝驚異! 後來有人經過朱雀門,拾得一函,外面似乎被火爇焦,中間尚還完好。
拆開看時,即是趙普禱天的表章,字迹存在,看了之後,才知秦王廷美之死,完全由趙普構成的,到了卧病,因冤魂來纏,所以上表告天。
因此一傳十,十傳百,都知趙普暗害秦王廷美。
這道表文不啻趙普自畫供招了。
閑話休絮,單說趙普自焚表禱天之後,并無靈驗。
那秦王廷美的冤魂,更加來得厲害,就是日間,也在趙普眼内出現,口口聲聲要他賠還性命,并說奉了昭憲太後、太祖皇帝的旨意,要捉他去對質,那病勢也日漸沉重起來。
趙普實在禁受不起,隻得又解下所佩的雙魚寶犀帶,命親吏甄潛,持往上清太平宮,建醮齋天。
有個道士姜道元,素精扶鸾之術,就替趙普扶乩,乞求神語,但見乩上寫道:“趙普為開國元勳,可奈冤累相纏,不能再避。
”姜道元又叩問道:“冤累為誰?切賜示知,以便解讓。
”乩筆又畫出一面巨牌,牌上亂書數字,多不可識,惟牌未有一火字,卻還看得清楚。
姜道元還要問時,乩筆停止不動,仙已去了,隻得告知甄潛,令他返報趙普。
趙普聽了歎息道:“這必是廷美無疑了,但他與盧多遜勾結,以緻遭禍,與我有甚相幹,何故祟我呢?”說罷,涕泣不止,到了半夜,大叫一聲,手足有如被縛,氣絕而亡,年七十一歲。
太宗聞知,大為震悼!對廷臣說道:“趙普事先帝,與朕故交。
自朕君臨以來,頗為效忠,真社稷臣也!今聞溘逝,殊為可悲!”遂辍朝五日,為出次發哀,贈尚書令,追封真定王,賜谥忠獻,禦筆親撰神道碑,作八分書以賜。
并遣右谏議大夫範杲,攝鴻胪卿,護理喪事,赙絹布各五百匹;米面各五百擔,葬日,有司備鹵簿鼓吹如儀,總算恩禮備至了。
再說遼邦,本是鮮卑别種,初居黃河附近,自稱神農氏後裔聚成部落,号為契丹。
朱梁初年,契丹主耶律阿保機,并吞諸部,僭稱帝号,遼人稱為太祖。
阿保機死,子耶律德光嗣立,助晉滅唐,得幽薊十六州地。
至晉出帝,不願稱臣。
德光舉兵滅晉,改國号曰遼,縱兵飽掠而歸,死于殺狐嶺,是謂遼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