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回
關燈
小
中
大
進發。
其時早驚動了各處的人民,都說這樣的盛事,自有生以來,沒有見過,哄哄的傳播開來,前幾日便有各地的人民或乘車,或坐船,紛紛地趕來觀看。
建康城中,頓時添了數百萬人!異常熱鬧。
到了親迎的儀仗出發那街道上,早已擠滿了人民,甚至有登屋觀看墜瓦跌斃的。
好容易一對一對的儀仗通行過去,到了國丈府中,由正副二使,宣讀了诏書;待周後換了衣服,裝束好了,辭别父母親族,輕移慢步的登上鳳辇,一路之上,笙箫管笛的迎入禁中,受了冊寶,行過了立後禮;然後又參見了後主,行過了夫婦之禮。
送入宮中,又依照江南的風俗,坐床撒帳。
你道什麼叫做坐床撒帳?隻因江南地方迎娶新人,行禮之後,須将新郎新娘,雙雙送入新房,并坐床上,然後用着五色的采果和許多金錢,向床上四散撤去,口中說着種種吉語,以為祥瑞。
後主遵依江南風俗,于納後之前,便已鑄成許多撒帳金錢,錢上的文字,或是長命富貴,或是金玉滿堂,更有忠孝傳家,五男二女,天下太平,封侯拜相等各種吉利文字;當下撒起帳來,那采果的聲音,和着金錢的聲音,豁辣叮當,甚是可聽。
撒帳已畢,然後行合卺禮。
此時天色已晚,正宮之中,懸着一顆明珠,光芒四射,如同白晝,映着那金蓮寶炬,更覺得四壁生輝。
後主與周後對面坐下,共飲合卺之樽;舉目向周後看時,隻見她豐容盛鬋,麗富堂皇,愈加出落得玉樣精神,花樣風韻。
後主瞧着滿心歡喜!想起從前香階刬襪,無限恩情。
不禁魂飛魄蕩,哪裡還忍耐得住!就草草的飲了幾杯酒,催促宮人替周後卸去裝束,攜手入帏。
他兩人雖是新婚,本系舊好。
這一夜你貪我愛,恩深之重,自不必說了。
後人讀史至此,也有宮詞一首;詠後主親迎繼後,禮節之盛并合卺時的情形道:緻迎銀鵝被繡成,錢錢四撒帳生春。
明珠依舊深宵展,恰照香階刬襪人。
後主自娶了周後,真是燕爾新婚,不勝恩愛,每日的宮内,恣情調笑,十分快樂!合宮之人,皆稱之為小周後。
那小周後,明眸善脈,一笑傾城,惹得後主心迷意醉,和她寸步不離,把六宮粉黛,看得如塵土一般,三千寵愛,盡在一身了。
小周後不但相貌生得美麗,并且知書識字,素擅音律,較之故後尤為精妙。
性喜焚香,愛柔儀殿富麗宏廠,徙居其中,自出巧思,制造焚香之器,有把子蓮、三雲鳳、折腰獅子、小三神卍字、金鳳口罂、玉太古、雲華鼎等數十餘種;每日垂簾焚香,滿殿氤氲。
小周後坐于其中,如在雲霧裡面,望去如神仙一般,并派有宮人,專司焚香之事,名曰主香宮女。
後主複宣徐熙、董元、周文炬等,擅于繪畫之人,于又缣幅素之上畫成叢豔疊召,旁出藥苗,雜以禽鳥蜂蟬,靈妙如生,懸挂于宮殿之上,取名為“鋪殿花”。
小周後性愛綠色,所服衣裝,均尚青碧,豔妝高髻,身服青碧之衣,衣裾飄揚,愈覺逸韻風生,妃嫔宮人,見小周後身穿青碧之裳,飄飄然有出塵之氣概,一齊都把雲裳霧裾抛棄不禦,盡都效着小周後,争碧色衣裳。
宮人們又嫌外間所染碧色,不甚鮮妍,便将絹帛親自染之。
有一宮人,染成一匹绉絹,曬在苑内,夜間遺忘未曾收取,為露水所沾,次日視之,其色分外鮮明。
後主與小周後見了,甚是稱美! 自後,妃嫔宮人,競收露水,染碧為衣,号為“天水碧”。
後人遂謂天水乃趙氏之望,“碧”字與“逼”同音,“天水碧”三字,實是谶言,含着趙氏逼迫,江南滅亡之意。
後人亦有宮詞一首,詠此事道:豐香門日奉柔儀,鋪殿花光望欲飛;等得秋涼新露滿,忙收天水染羅衣。
後主迷戀着小周後,日日在宮,歌舞取樂,飲酒追歡,略有閑暇,便研究填詞度曲,旁及衣服裝飾,專務奢侈;其時昭惠皇後殁已三載。
後主偶然記憶舊情,想着當初昭惠後在日,自己會作念山曲,昭惠後欲觀自己起舞,也制《邀醉舞》、《恨來遲》兩破,命宮人歌唱,昭惠親彈燒槽琵琶以和。
自從昭惠後病亡,不忍再歌舊曲,今日因追念昭惠後,忽然傳集宮人,命她們重歌昭惠後所制的《邀醉舞》、《恨來遲》兩破。
誰知道這些宮人,許久未會歌唱,早已遺忘殆盡,後主要他們重理舊曲,哪裡還歌得出來?都嘿嘿無言的立在兩旁,不敢啟口。
後主不覺長歎一聲道:“‘人死如燈火’這句俗語,真是不錯! 昭惠後仙去以後,你們連她所制的歌曲,也無一人記得了,還說旁的事情麼? “後主說
其時早驚動了各處的人民,都說這樣的盛事,自有生以來,沒有見過,哄哄的傳播開來,前幾日便有各地的人民或乘車,或坐船,紛紛地趕來觀看。
建康城中,頓時添了數百萬人!異常熱鬧。
到了親迎的儀仗出發那街道上,早已擠滿了人民,甚至有登屋觀看墜瓦跌斃的。
好容易一對一對的儀仗通行過去,到了國丈府中,由正副二使,宣讀了诏書;待周後換了衣服,裝束好了,辭别父母親族,輕移慢步的登上鳳辇,一路之上,笙箫管笛的迎入禁中,受了冊寶,行過了立後禮;然後又參見了後主,行過了夫婦之禮。
送入宮中,又依照江南的風俗,坐床撒帳。
你道什麼叫做坐床撒帳?隻因江南地方迎娶新人,行禮之後,須将新郎新娘,雙雙送入新房,并坐床上,然後用着五色的采果和許多金錢,向床上四散撤去,口中說着種種吉語,以為祥瑞。
後主遵依江南風俗,于納後之前,便已鑄成許多撒帳金錢,錢上的文字,或是長命富貴,或是金玉滿堂,更有忠孝傳家,五男二女,天下太平,封侯拜相等各種吉利文字;當下撒起帳來,那采果的聲音,和着金錢的聲音,豁辣叮當,甚是可聽。
撒帳已畢,然後行合卺禮。
此時天色已晚,正宮之中,懸着一顆明珠,光芒四射,如同白晝,映着那金蓮寶炬,更覺得四壁生輝。
後主與周後對面坐下,共飲合卺之樽;舉目向周後看時,隻見她豐容盛鬋,麗富堂皇,愈加出落得玉樣精神,花樣風韻。
後主瞧着滿心歡喜!想起從前香階刬襪,無限恩情。
不禁魂飛魄蕩,哪裡還忍耐得住!就草草的飲了幾杯酒,催促宮人替周後卸去裝束,攜手入帏。
他兩人雖是新婚,本系舊好。
這一夜你貪我愛,恩深之重,自不必說了。
後人讀史至此,也有宮詞一首;詠後主親迎繼後,禮節之盛并合卺時的情形道:緻迎銀鵝被繡成,錢錢四撒帳生春。
明珠依舊深宵展,恰照香階刬襪人。
後主自娶了周後,真是燕爾新婚,不勝恩愛,每日的宮内,恣情調笑,十分快樂!合宮之人,皆稱之為小周後。
那小周後,明眸善脈,一笑傾城,惹得後主心迷意醉,和她寸步不離,把六宮粉黛,看得如塵土一般,三千寵愛,盡在一身了。
小周後不但相貌生得美麗,并且知書識字,素擅音律,較之故後尤為精妙。
性喜焚香,愛柔儀殿富麗宏廠,徙居其中,自出巧思,制造焚香之器,有把子蓮、三雲鳳、折腰獅子、小三神卍字、金鳳口罂、玉太古、雲華鼎等數十餘種;每日垂簾焚香,滿殿氤氲。
小周後坐于其中,如在雲霧裡面,望去如神仙一般,并派有宮人,專司焚香之事,名曰主香宮女。
後主複宣徐熙、董元、周文炬等,擅于繪畫之人,于又缣幅素之上畫成叢豔疊召,旁出藥苗,雜以禽鳥蜂蟬,靈妙如生,懸挂于宮殿之上,取名為“鋪殿花”。
小周後性愛綠色,所服衣裝,均尚青碧,豔妝高髻,身服青碧之衣,衣裾飄揚,愈覺逸韻風生,妃嫔宮人,見小周後身穿青碧之裳,飄飄然有出塵之氣概,一齊都把雲裳霧裾抛棄不禦,盡都效着小周後,争碧色衣裳。
宮人們又嫌外間所染碧色,不甚鮮妍,便将絹帛親自染之。
有一宮人,染成一匹绉絹,曬在苑内,夜間遺忘未曾收取,為露水所沾,次日視之,其色分外鮮明。
後主與小周後見了,甚是稱美! 自後,妃嫔宮人,競收露水,染碧為衣,号為“天水碧”。
後人遂謂天水乃趙氏之望,“碧”字與“逼”同音,“天水碧”三字,實是谶言,含着趙氏逼迫,江南滅亡之意。
後人亦有宮詞一首,詠此事道:豐香門日奉柔儀,鋪殿花光望欲飛;等得秋涼新露滿,忙收天水染羅衣。
後主迷戀着小周後,日日在宮,歌舞取樂,飲酒追歡,略有閑暇,便研究填詞度曲,旁及衣服裝飾,專務奢侈;其時昭惠皇後殁已三載。
後主偶然記憶舊情,想着當初昭惠後在日,自己會作念山曲,昭惠後欲觀自己起舞,也制《邀醉舞》、《恨來遲》兩破,命宮人歌唱,昭惠親彈燒槽琵琶以和。
自從昭惠後病亡,不忍再歌舊曲,今日因追念昭惠後,忽然傳集宮人,命她們重歌昭惠後所制的《邀醉舞》、《恨來遲》兩破。
誰知道這些宮人,許久未會歌唱,早已遺忘殆盡,後主要他們重理舊曲,哪裡還歌得出來?都嘿嘿無言的立在兩旁,不敢啟口。
後主不覺長歎一聲道:“‘人死如燈火’這句俗語,真是不錯! 昭惠後仙去以後,你們連她所制的歌曲,也無一人記得了,還說旁的事情麼? “後主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