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回

關燈
景嗣立。

    李景原名景通,即位後,改名為璟;後因臣服于周世宗,避周廟諱,複改為景。

     璟對于兄弟,備極友愛,以弟景遂為元帥,封太弟,居東宮。

     景達封齊王,為副元帥。

    景遏封江王,就李昪柩前,立盟約,日後傳位太弟,誓必兄弟相繼,所有中外庶政,也一切委于太弟景遂參決。

     每逢遊宴出處,均與諸弟相偕。

    嘗值元旦日大雪,李昪見六出紛飛,樹頂枝頭,渾如積玉,階前砌畔,宛似堆銀,身處其間,不啻瓊宮見阙。

    遂道:“如此雪景,何不開宴賞之。

    ” 即召太弟景遂,齊王景達,江王景逷,與文武大臣,登樓賜筵。

      刹時之間,歌舞齊陳,酒肴疊上,李璟命群臣開懷暢飲,今日須要極盡歡娛,不醉不休。

    酒至半酣,李璟略有醉意,興緻翩翩,遂召歌者王感化,親題《浣溪沙》詞二阕,命之歌以侑酒。

     感化接過詞來,就在當筵,按譜合調,歌将起來,真個字字铿锵,聲聲入拍,十分可聽。

    其詞道: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

    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何限恨,倚欄幹。

     王感化歌罷第一阒,群臣聽了,一齊稱揚道:“陛下所填之詞,真是錦心繡口,情韻俱佳,那第二阕一定是更妙的了。

    ”遂又聽感化歌第二阕道:手卷真珠上玉鈎,依前春恨鎖重樓。

    風裡落花誰是主,思悠悠!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暗結雨中愁。

     回首綠波三峽暮,接天流。

     感化歌喉抑揚,清振林木。

    李璟不勝欣悅!命遍席皆換大杯,須得痛飲一場,賞此新曲,方不負感化的檀闆輕歌也。

    群臣不敢逆旨,共換大杯,歡呼暢飲。

    太弟景遂,又與群臣各賦一詩,以記今日之盛。

    李璟大悅!直飲至夜深方才散席。

     次日太弟景遂,率文武臣僚,入内謝宴。

    行禮即畢,李璟開言說道:“昨日之宴,君臣兄弟共聚一堂,真乃升平盛事,宜将所詠詩章,裝訂成冊,并繪一圖,以傳後世,使知我君臣同樂,兄弟友愛不比尋常。

    卿等以為如何?”景遂奏道:“陛下之意甚善!倘得繪成圖畫。

    臣等亦可追随陛下,共傳萬世了。

    ”李璟立即傳谕,将昨日所詠詩篇,彙集起來,謂徐铉道:“此編序文,須仗卿生花妙筆,始可傳後。

    ” 徐铉頓首奉命,遂為前後序文。

    李璟又召精于繪畫者,合成一圖,圖中一切布景皆令各名手分别擔任;如李璟禦容,由高沖古擔任;太弟以下侍臣,法部絲竹,由周文矩擔任;樓閣客殿,由朱澄擔任,雪竹寒林,由董元擔任;池沼禽魚,由徐崇嗣擔任,諸人殚心竭慮,各獻所長,精繪成圖,曲盡一時之妙。

    李璟見了這圖,好生歡喜!遂命裝裱好了,珍藏内府,時時賞玩。

     李璟初嗣位時,承李昪恭儉樸素之餘,又值中原多故,盧文進、李金全、皇甫晖等,皆歸于南唐。

    于是跨據江淮三十餘州之地,擅魚鹽之利,府庫充盈,物力豐厚。

    李璟又複春秋鼎盛,處在江南繁華地方,自恃國富兵強,便慢慢的驕奢淫逸起來。

    後宮佳麗滿前,羅绮如栉,遊玩宴賞,竟無虛夕走馬擊球,通宵達旦;再加子弟們如從嘉、從冀、從謙輩,少年性情,争奇鬥異,狗馬聲色,内寵宴私,盛極一時。

    那從嘉便是後主李煜,從冀乃李璟長子,太弟景遂殁後,李璟即立為太子,不久亦亡。

    惟有那從謙,年紀最小,生性聰慧,相貌清俊,深得李璟愛憐,封為宜春王,聽其出入宮禁,絕不拘束。

    從謙上恃李璟的寵愛,下仗自己相貌美秀,日日在妃嫔隊裡跑來走去,少不得沾花惹草,和一班妃嫔,谑浪笑傲,無所不至。

     那些妃嫔,雖得李璟臨幸,但是六宮之中,春色如海,雨露哪能遍及。

    這些妃嫔,正在盛年,春花秋月,未免有情,長夜迢迢,凄涼難耐。

    忽見宜春王從謙生得風流蘊藉,性情溫和,對于婦女面上,更是細膩熨貼,宛轉随人。

    那妃嫔們見了宜春王,沒有一個不喜歡的,隻要入得宮來,便你推我拉,此争彼奪,好似見着珍奇異寶一般,把個宜春王弄得分身不開,應酬不及,不知如何方法。

    李璟也明曉得宜春王和妃嫔宮人有不幹不淨之事,一則鐘愛宜春王,不肯加以責罰;二則自己妃嫔過多,日久月長,精神疲乏,實在有些支持不住。

    今見宜春王出入宮禁,衆妃嫔人人推愛,個個歡迎,樂得開一眼,閉一眼,由她們胡厮歪纏,自己可以借此休養,珍攝精神,也顧不得父子聚餤的醜事了。

     這日正當三春的時候,後苑中百花齊放,這些妃嫔,值此長日如年,無事可為,好不難受,聽說苑中花事甚盛,便三三兩兩,都到後苑來賞花消遣,恰值宜春王也在苑中,騎着馬在花下馳驟。

     未知宜春王與妃嫔又有何事,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