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回
關燈
小
中
大
十餘艘,悉載金寶妃嫔,意欲浮海逃生。
尚未及發,宦官樂範,先與衛兵千餘名,盜船遁去。
劉鋹這時沒了船舶,愈加窮蹙,隻得命左仆射蕭漼,詣宋營乞降。
潘美将蕭漼送往汴京,率兵進攻廣州。
劉鋹欲遣弟保興率百官出迎宋軍,郭崇嶽入阻道:“城内尚有精兵數萬,何不背城一戰?戰若不勝,再行出降,也還不遲。
”遂也植廷曉出兵拒戰,據水列栅,夾江布陣,以待宋軍。
不一會兒,宋軍渡江而來,崇嶽與廷曉,出栅迎戰,無奈南漢人馬,都已亡魂喪膽,見了宋軍,好似遇着虎豹一般,紛紛逃走,自相踐踏,十死六七。
植廷曉戰殆于陣,郭崇嶽奔回栅内,嚴加防守。
劉鋹又遣其弟保興前來幫同崇嶽,悉力拒守。
潘美向諸将說道:“漢兵編木為栅,自謂堅固,若用火攻,必定自亂。
”遂分派兵士,每人各執二炬,順風縱火,萬炬齊發,一刹那頃,煙焰蔽天,各栅盡已燒着。
那些守栅的漢兵,被煙火迷了出路,不能逃走,都成了焦頭爛額之鬼。
郭崇嶽也走投無路,葬身火窟,隻有保興逃回城中。
龔澄樞、李托二人私下商議道:“宋軍遠來,無非貪我金寶财帛,我若先發毀去,使之得一空城,他不能久駐,自然退去了。
”乃縱起火來,把府庫宮殿,一夜之間,燒成灰燼。
城内放火,人皆慌亂。
宋軍乘亂入城,擒了劉鋹并龔澄樞、李托及宗室文武九十七人,保興逃入民舍,亦為所獲,悉數押送阙下。
潘美既擒劉鋹,有内侍數百人,盛服求見。
潘美道:“我奉诏伐罪,正為此輩,尚敢來見我麼?” 遂命一一縛住,斬首示衆。
廣南悉平,凡得州六十、縣二百四十、戶十七萬。
南漢自劉隐據廣南,至劉鋹而亡,凡傳五主,共六十五年。
當時廣州有童謠道:“羊頭二四白天雨。
”人莫能解,至劉鋹被擒,南漢滅亡,适值辛未二月四日,識者因謂羊為未之神;白天雨者,取皇師如時雨之義;二四者,課二月四日滅南漢也。
又在南漢未亡之前一年,九月八日,夜間衆星皆北流,知天文者謂為劉氏歸朝之兆。
後人有詩詠道:婦寺盈廷召滅亡,王師如雨奏鷹揚;羊頭戾氣童言兆,天上星流占不祥。
劉鋹等押送汴京,太祖禦崇德門親受南漢俘虜,當即宣旨,責問劉鋹在廣州暴虐人民,橫征賦稅之罪。
劉鋹此時,反不慌不忙,向太祖叩頭說道:“臣僭位之時,年方十六,龔澄樞、李托等,皆先朝舊人,每事悉由他們作主,臣不得自專,所以臣在廣州,澄樞等是國主,臣反似臣子一般,還求陛下垂憐!”太祖聽了劉鋹的言語,乃命大理卿高繼申,審訊龔澄樞、李托諸人,盡得奸、貪、谄、谀諸狀,遂引澄樞、李托等,斬于千秋門下;特诏赦劉鋹之罪,賜襲衣冠帶,器币鞍勒馬,授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太保、右千牛衛大将軍;恩赦封侯。
劉鋹受封,叩首謝恩,太祖已有大第宅賜他居住;其弟保興,亦得受封為右監門左仆射;所有蕭漼以下各官員,均受職有差。
潘美等凱旋回汴,載歸劉鋹私财;還有美珠四十六甕;金帛相等,太祖仍舊給還于鋹。
又有鋹親手用美珠結成一龍,頭角爪牙,無不畢具,十分巧妙,獻入大内。
太祖見了,歎息謂左右道:“劉鋹好工巧,習與性成,若能移治國家,何至滅亡。
”左右聞言,唯唯稱是。
劉鋹體質豐碩,眉目俱竦,有慧才,具口辯,故為太祖所喜,時常召賜禦筵,聽其談論,以為笑樂。
一日,太祖乘肩輿,從十餘騎,幸講武池,從官未集,劉鋹先至,太祖以銀巵酌酒賜之。
鋹在廣南,群臣有不如其意者,嘗以鸩酒賜飲,以畢其命;今見太祖賜以巵酒,亦疑為鸩,泣而言道:“臣承祖父基業,違抗朝廷,勞王師緻讨,罪固當死。
陛下不殺臣,今見太平,願為大梁布衣,延旦夕之命,以全陛下生成之德。
承賜巵酒,臣不敢飲。
”太祖笑道:“你疑此酒有毒麼?朕推心于人腹,安肯作此等事!”說罷,命左右取過賜劉鋹的酒,一飲而盡,複命另酌一巵賜之。
劉鋹飲畢,拜謝聖恩,面上很是慚愧。
太祖卻絕不介意,且加封劉鋹為衛國公,并豐劉鋹月給,增錢五萬;米麥五十斛。
太祖的度量,可謂卓越無比了。
這卻不在話下。
且說南漢已平,南唐主李煜,震恐異常,遣弟從善,詣阙上表,願去國号,改印文為“江南國主”,且請賜诏呼名。
太祖準如所請,厚待從善,除常列賞赍之外,更賜白金五萬兩,作為赆儀。
太祖為何這樣厚待從善,除常賜之外,還要以白金五萬兩為赆儀呢?隻因江南主李煜,曾密饋趙普銀五萬兩。
趙普不敢私相受授,據實奏聞,太祖道:“卿盡可受之,但複書答謝,少贈來使就是了。
”趙普道:“人臣無私饋,亦無私受,不敢奉诏。
” 太相道:“大國不宜示弱,但當令其不可測度
尚未及發,宦官樂範,先與衛兵千餘名,盜船遁去。
劉鋹這時沒了船舶,愈加窮蹙,隻得命左仆射蕭漼,詣宋營乞降。
潘美将蕭漼送往汴京,率兵進攻廣州。
劉鋹欲遣弟保興率百官出迎宋軍,郭崇嶽入阻道:“城内尚有精兵數萬,何不背城一戰?戰若不勝,再行出降,也還不遲。
”遂也植廷曉出兵拒戰,據水列栅,夾江布陣,以待宋軍。
不一會兒,宋軍渡江而來,崇嶽與廷曉,出栅迎戰,無奈南漢人馬,都已亡魂喪膽,見了宋軍,好似遇着虎豹一般,紛紛逃走,自相踐踏,十死六七。
植廷曉戰殆于陣,郭崇嶽奔回栅内,嚴加防守。
劉鋹又遣其弟保興前來幫同崇嶽,悉力拒守。
潘美向諸将說道:“漢兵編木為栅,自謂堅固,若用火攻,必定自亂。
”遂分派兵士,每人各執二炬,順風縱火,萬炬齊發,一刹那頃,煙焰蔽天,各栅盡已燒着。
那些守栅的漢兵,被煙火迷了出路,不能逃走,都成了焦頭爛額之鬼。
郭崇嶽也走投無路,葬身火窟,隻有保興逃回城中。
龔澄樞、李托二人私下商議道:“宋軍遠來,無非貪我金寶财帛,我若先發毀去,使之得一空城,他不能久駐,自然退去了。
”乃縱起火來,把府庫宮殿,一夜之間,燒成灰燼。
城内放火,人皆慌亂。
宋軍乘亂入城,擒了劉鋹并龔澄樞、李托及宗室文武九十七人,保興逃入民舍,亦為所獲,悉數押送阙下。
潘美既擒劉鋹,有内侍數百人,盛服求見。
潘美道:“我奉诏伐罪,正為此輩,尚敢來見我麼?” 遂命一一縛住,斬首示衆。
廣南悉平,凡得州六十、縣二百四十、戶十七萬。
南漢自劉隐據廣南,至劉鋹而亡,凡傳五主,共六十五年。
當時廣州有童謠道:“羊頭二四白天雨。
”人莫能解,至劉鋹被擒,南漢滅亡,适值辛未二月四日,識者因謂羊為未之神;白天雨者,取皇師如時雨之義;二四者,課二月四日滅南漢也。
又在南漢未亡之前一年,九月八日,夜間衆星皆北流,知天文者謂為劉氏歸朝之兆。
後人有詩詠道:婦寺盈廷召滅亡,王師如雨奏鷹揚;羊頭戾氣童言兆,天上星流占不祥。
劉鋹等押送汴京,太祖禦崇德門親受南漢俘虜,當即宣旨,責問劉鋹在廣州暴虐人民,橫征賦稅之罪。
劉鋹此時,反不慌不忙,向太祖叩頭說道:“臣僭位之時,年方十六,龔澄樞、李托等,皆先朝舊人,每事悉由他們作主,臣不得自專,所以臣在廣州,澄樞等是國主,臣反似臣子一般,還求陛下垂憐!”太祖聽了劉鋹的言語,乃命大理卿高繼申,審訊龔澄樞、李托諸人,盡得奸、貪、谄、谀諸狀,遂引澄樞、李托等,斬于千秋門下;特诏赦劉鋹之罪,賜襲衣冠帶,器币鞍勒馬,授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太保、右千牛衛大将軍;恩赦封侯。
劉鋹受封,叩首謝恩,太祖已有大第宅賜他居住;其弟保興,亦得受封為右監門左仆射;所有蕭漼以下各官員,均受職有差。
潘美等凱旋回汴,載歸劉鋹私财;還有美珠四十六甕;金帛相等,太祖仍舊給還于鋹。
又有鋹親手用美珠結成一龍,頭角爪牙,無不畢具,十分巧妙,獻入大内。
太祖見了,歎息謂左右道:“劉鋹好工巧,習與性成,若能移治國家,何至滅亡。
”左右聞言,唯唯稱是。
劉鋹體質豐碩,眉目俱竦,有慧才,具口辯,故為太祖所喜,時常召賜禦筵,聽其談論,以為笑樂。
一日,太祖乘肩輿,從十餘騎,幸講武池,從官未集,劉鋹先至,太祖以銀巵酌酒賜之。
鋹在廣南,群臣有不如其意者,嘗以鸩酒賜飲,以畢其命;今見太祖賜以巵酒,亦疑為鸩,泣而言道:“臣承祖父基業,違抗朝廷,勞王師緻讨,罪固當死。
陛下不殺臣,今見太平,願為大梁布衣,延旦夕之命,以全陛下生成之德。
承賜巵酒,臣不敢飲。
”太祖笑道:“你疑此酒有毒麼?朕推心于人腹,安肯作此等事!”說罷,命左右取過賜劉鋹的酒,一飲而盡,複命另酌一巵賜之。
劉鋹飲畢,拜謝聖恩,面上很是慚愧。
太祖卻絕不介意,且加封劉鋹為衛國公,并豐劉鋹月給,增錢五萬;米麥五十斛。
太祖的度量,可謂卓越無比了。
這卻不在話下。
且說南漢已平,南唐主李煜,震恐異常,遣弟從善,詣阙上表,願去國号,改印文為“江南國主”,且請賜诏呼名。
太祖準如所請,厚待從善,除常列賞赍之外,更賜白金五萬兩,作為赆儀。
太祖為何這樣厚待從善,除常賜之外,還要以白金五萬兩為赆儀呢?隻因江南主李煜,曾密饋趙普銀五萬兩。
趙普不敢私相受授,據實奏聞,太祖道:“卿盡可受之,但複書答謝,少贈來使就是了。
”趙普道:“人臣無私饋,亦無私受,不敢奉诏。
” 太相道:“大國不宜示弱,但當令其不可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