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回
關燈
小
中
大
第二十九回霞裾雲幄啟巫風鬥虎抵象殘民命話說劉晟見了英州野人,同入雲華石室裡面,坐了下來。
野人又打了一個問詢,開口說道:“陛下來意,貧道已經盡知。
但貧道雖與陛下有緣,也僅有一瓶丹藥,可以獻于陛下。
倘若服完之時,便沒有了。
望于服藥之後,清心寡欲,屏除酒色,自可使龍體安康,延年益壽。
若仍舊不改前行,丹藥服畢,那就無法可想了。
“說罷,取出一瓶,内中滿貯丹藥,獻于劉晟。
又叮囑道:“願陛下無忘貧道之言,清靜持躬,盡除俗念,服此丹藥,不難壽至期頤也。
”劉晟親手接過丹藥道:“仙長之言,安敢不遵,朕從此當從事清修,不生欲念,以保身體,方不負仙長賜丹之意。
”英州野人道:“能夠如此,實陛下之幸福也。
”劉晟遂即取了丹藥,辭别了英州野人,啟駕回歸番禺。
後人有宮詞一首,詠劉晟親受丹藥于英州野人,并以政事付給盧瓊仙、黃瓊芝道:受得神丹保睿躬,雲華扃閉石堂穹;甘泉無事勞親決,隻付雙雙女侍中。
劉晟自英州返跸番禺,每日服了英州野人的丹藥,果然不比前後那班道士所獻之物,覺得精神充足,百病俱消。
又因在雲華石室當面允許野人此後從事清修,不生妄念,所以回銮以後,便收拾了南熏殿,在内靜坐,以養身體。
哪裡知道平日娛樂慣了,一旦獨處南熏殿中,如何忍受得來?隻覺心中忽起忽落,思了這樣,又想那樣,那顆心好似吊桶一般,七上八下,神魂不定,實在難過。
把個劉晟急得直跳起來道:“要是這個樣子,就使真個壽于天齊,成得大羅天仙,我也不願意受這罪的。
”說着,便出了南熏殿,仍去與妃嫔們飲酒取樂去了。
劉晟恃着英州野人的丹藥,更是盡力漁色,通宵達旦的臨禦妃嫔,絕不疲乏,心内十分歡喜!稱贊英州野人丹藥之妙! 哪知樂極悲生,有一天取那丹藥服時,見這瓶中已将告罄,不覺吃了—驚道:“臨别之時,野人曾經囑咐過,服了此藥,清心寡欲,屏除女色,自可壽享期頤。
如果若和從前一樣,貪酒好色,丹藥服完,便沒有它法可想。
現在丹藥已完,這卻如何是好呢?”沉吟了一會兒道:“朕的身體此時強健得很,那個野人也未必真是神仙,他說的話,難道總是靈驗的麼?就是丹藥完了,隻要多食滋補之品,自然身強力壯,沒有疾病了。
” 想到這裡,便不把英州野人之言放在心上,仍舊娛樂不已。
不料丹藥服完之後,未及三日,劉晟便患起病來,卧床不起,奄奄一息,命太醫診脈,都說六脈已絕并無治法。
劉晟也知天命已盡,遂不服藥,在床待斃。
延至周世宗顯德五年而亡,長子劉銥嗣位,劉銥初名繼興,封衛王,即位之後,易名為鋹,改元大寶。
那劉鋹的性情,更比其父昏庸。
初登大位,仍以盧瓊仙、黃瓊芝為侍中,參決政事。
又信任宦官龔澄樞,國家大政,皆由澄樞指示可否,然後畫諾照行。
其時宦官專權,百官皆俯首聽命,奔走恐後。
這劉鋹又生成一種脾氣,凡群臣有才能的,讀書的士子中了進士、狀元,皆要先下蠶室,然後進用。
就是和尚道士,可與談禅的,也要加以宮刑,方才信任。
便有那些不識羞恥的人,居然自己割了陽具,以求進用。
于是閹人之數,比到劉晟時增加十倍。
劉晟在世,宮中使喚的内侍,不過三百餘人,劉鋹手裡,竟多至三千餘人,諸内侍盡加使相之銜。
劉鋹又設立内三師,内三公等官,悉以内侍充之,并省紫闼黃樞,判決百司,與三師三公一樣的恩榮。
于是時人皆稱未受宮刑之官及讀書之人,為門外人,而稱自宮以求進用者,為門内人。
後人讀史至此,詠宮詞一首道:内三公并内三師,紫闼黃樞判百司;聞說狀頭勤自閹,人間無複重須麋。
劉鋹既重用内宮,事事皆惟内宮之言是從。
其時有個内宮陳延壽,因自己的權力不及龔澄樞,要想邀取劉鋹之寵幸,便舉女巫樊胡子,結連首尾,引進宮内,朝見劉鋹。
自言奉了玉皇的使命,特至下界,為南漢之師,輔佐劉鋹,削平四海,統一天下的。
那樊胡子本是番禺小民張二之妻,家中貧苦異常。
張二又複生性癡呆,不善生計,專靠其妻樊胡子,為人家看香頭、送神請仙,畫符咒水,醫治疾病,養活全家。
後來張二一病身亡,樊胡子更無忌憚,專一的與些青年無賴私下往來。
這班無賴子弟,見樊胡子年紀尚輕,相貌又美,便如蟻附膻,如
野人又打了一個問詢,開口說道:“陛下來意,貧道已經盡知。
但貧道雖與陛下有緣,也僅有一瓶丹藥,可以獻于陛下。
倘若服完之時,便沒有了。
望于服藥之後,清心寡欲,屏除酒色,自可使龍體安康,延年益壽。
若仍舊不改前行,丹藥服畢,那就無法可想了。
“說罷,取出一瓶,内中滿貯丹藥,獻于劉晟。
又叮囑道:“願陛下無忘貧道之言,清靜持躬,盡除俗念,服此丹藥,不難壽至期頤也。
”劉晟親手接過丹藥道:“仙長之言,安敢不遵,朕從此當從事清修,不生欲念,以保身體,方不負仙長賜丹之意。
”英州野人道:“能夠如此,實陛下之幸福也。
”劉晟遂即取了丹藥,辭别了英州野人,啟駕回歸番禺。
後人有宮詞一首,詠劉晟親受丹藥于英州野人,并以政事付給盧瓊仙、黃瓊芝道:受得神丹保睿躬,雲華扃閉石堂穹;甘泉無事勞親決,隻付雙雙女侍中。
劉晟自英州返跸番禺,每日服了英州野人的丹藥,果然不比前後那班道士所獻之物,覺得精神充足,百病俱消。
又因在雲華石室當面允許野人此後從事清修,不生妄念,所以回銮以後,便收拾了南熏殿,在内靜坐,以養身體。
哪裡知道平日娛樂慣了,一旦獨處南熏殿中,如何忍受得來?隻覺心中忽起忽落,思了這樣,又想那樣,那顆心好似吊桶一般,七上八下,神魂不定,實在難過。
把個劉晟急得直跳起來道:“要是這個樣子,就使真個壽于天齊,成得大羅天仙,我也不願意受這罪的。
”說着,便出了南熏殿,仍去與妃嫔們飲酒取樂去了。
劉晟恃着英州野人的丹藥,更是盡力漁色,通宵達旦的臨禦妃嫔,絕不疲乏,心内十分歡喜!稱贊英州野人丹藥之妙! 哪知樂極悲生,有一天取那丹藥服時,見這瓶中已将告罄,不覺吃了—驚道:“臨别之時,野人曾經囑咐過,服了此藥,清心寡欲,屏除女色,自可壽享期頤。
如果若和從前一樣,貪酒好色,丹藥服完,便沒有它法可想。
現在丹藥已完,這卻如何是好呢?”沉吟了一會兒道:“朕的身體此時強健得很,那個野人也未必真是神仙,他說的話,難道總是靈驗的麼?就是丹藥完了,隻要多食滋補之品,自然身強力壯,沒有疾病了。
” 想到這裡,便不把英州野人之言放在心上,仍舊娛樂不已。
不料丹藥服完之後,未及三日,劉晟便患起病來,卧床不起,奄奄一息,命太醫診脈,都說六脈已絕并無治法。
劉晟也知天命已盡,遂不服藥,在床待斃。
延至周世宗顯德五年而亡,長子劉銥嗣位,劉銥初名繼興,封衛王,即位之後,易名為鋹,改元大寶。
那劉鋹的性情,更比其父昏庸。
初登大位,仍以盧瓊仙、黃瓊芝為侍中,參決政事。
又信任宦官龔澄樞,國家大政,皆由澄樞指示可否,然後畫諾照行。
其時宦官專權,百官皆俯首聽命,奔走恐後。
這劉鋹又生成一種脾氣,凡群臣有才能的,讀書的士子中了進士、狀元,皆要先下蠶室,然後進用。
就是和尚道士,可與談禅的,也要加以宮刑,方才信任。
便有那些不識羞恥的人,居然自己割了陽具,以求進用。
于是閹人之數,比到劉晟時增加十倍。
劉晟在世,宮中使喚的内侍,不過三百餘人,劉鋹手裡,竟多至三千餘人,諸内侍盡加使相之銜。
劉鋹又設立内三師,内三公等官,悉以内侍充之,并省紫闼黃樞,判決百司,與三師三公一樣的恩榮。
于是時人皆稱未受宮刑之官及讀書之人,為門外人,而稱自宮以求進用者,為門内人。
後人讀史至此,詠宮詞一首道:内三公并内三師,紫闼黃樞判百司;聞說狀頭勤自閹,人間無複重須麋。
劉鋹既重用内宮,事事皆惟内宮之言是從。
其時有個内宮陳延壽,因自己的權力不及龔澄樞,要想邀取劉鋹之寵幸,便舉女巫樊胡子,結連首尾,引進宮内,朝見劉鋹。
自言奉了玉皇的使命,特至下界,為南漢之師,輔佐劉鋹,削平四海,統一天下的。
那樊胡子本是番禺小民張二之妻,家中貧苦異常。
張二又複生性癡呆,不善生計,專靠其妻樊胡子,為人家看香頭、送神請仙,畫符咒水,醫治疾病,養活全家。
後來張二一病身亡,樊胡子更無忌憚,專一的與些青年無賴私下往來。
這班無賴子弟,見樊胡子年紀尚輕,相貌又美,便如蟻附膻,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