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關燈
小
中
大
第二十四回紅錦褥中藏豔骨白楊樹下見幽魂話說後主當着重陽佳節,赴青城山登高,本欲與花蕊夫人、張太華兩人一同前去,隻因花蕊夫人偶患感冒,禦醫診視,說是受了風寒,所以青城之遊,不能偕行。
後主隻得囑咐她安居宮中,小心靜養,便攜着張太華,啟跸往青城山去。
沿路之上,官員迎送,供張豐盛,難以言喻,不說别的,單是途間所經之處,那樹上枝頭,都用紅錦剪成花朵,綠絹裁葉兒,綴在樹上,遠望去好似萬花齊放,鮮豔奪目。
那禦駕休憩的地方,蓋着錦亭繡閣;夜間住宿的行宮裡面,都用紅錦泥着窗戶,碧紗籠罩四壁。
又因後主素性最愛名花,那宮殿之中,一時來不及栽種,便選覓了各式盆花,或堆作花山,或疊成花屏,不知費了幾許人工,多少物力,方才布置起來。
那後主不過住得一夜,便已登程而去。
至于每餐所進禦膳,地方官搜羅異味,想盡方法,欲思巴結,真個肴列山珍,品具海錯,宴陳水陸之奇,馔羅天廚之精。
後主是宮中享用慣的,外面的烹炰,怎及得上方玉食? 任你竭盡了庖人的才能,備具了珍馐的美味,那後主還覺得嚼蠟無味,沒有一顧的價值、下箸的地方。
但是官員們因為要博後主的歡心,才這樣的窮奢極欲,盡力供奉,好借此加官進爵,驟膺天眷。
無如錢财乃是第二生命,他們豈肯自掏私囊,前來供張呢?不過借着這個名目,去剝削百姓,使那富者出錢,貧者出力罷了。
到得後來,索性不論貧富,一概供張之費,都要民間擔任承辦。
還有那些兇惡的吏胥差役,從中侵漁,挾仇陷害,以緻傾家蕩産的,到處皆是。
蜀中人民,向稱富庶,因為後主曆年來荒淫無度,土木時興,征役不息,已竟支持不住。
再加了這次的遊覽青城山,到處均須鋪張揚厲,竭力供奉,那百姓們的财力,經此一來,更是蕩然無餘,全國騷然了。
偏是那後主還不知民間的疾苦,又傳下一道旨意,要地方官派遣織工,限期織成鴛衾百幅,以供禦用。
你道什麼叫做“鴛衾”?原來後主見天氣漸漸寒冷,恰于此時又往青城山去,雖然沿路之上供張甚盛,那裡有深居宮中這樣的安樂?未免曉行夜宿,侵冒風露。
他又不知珍攝身體,每夜還要臨幸妃嫔,所以身體稍感不快,便疑心是陳設的衾褥,不甚潔淨,以緻違和。
遂與張太華商議,要想個法兒,另外制成一種錦被,睡時蓋在身上,可以遮蓋嚴密,不為風寒所侵,以便途間應用。
張太華便想了一個主意,乃是用绫錦或羅絹,一梭織成,須有三幅之闊,被頭織出兩個孔穴,若雲闆之狀,鋪在床上,恰恰兩人并肩而睡,可以扣于頸項下面,如盤領的模樣,兩旁所餘存的被兒,擁覆雙肩。
這樣一來,遮蓋得異常嚴密,一些風寒也透不進去,仍舊可以男女兩人,擁抱而卧。
因這被兒,是兩個人并肩而睡時蓋的,有如鴛鴦交頸一般,所以取名為“鴛衾”。
張太華想了這個主意,後主大喜道:“卿的巧思,真不可及!現在旅行之際,急宜從速備來,以便應用。
”立刻命太華繪成圖式,開明大小闊狹,長短尺寸,傳出旨意,着有司派令織工,照着圖樣,織成百幅進用。
并嚴立期限,不得延遲;如有違誤,必加罪責,決不寬貸。
那些官員,奉了這樣嚴厲的上谕,哪裡還敢怠慢! 連夜派出差役,搜羅織工,要他們三日之内,織成鴛衾百幅。
把一般織工,逼得叫苦連天,逃走無路,躲避無門。
那有錢的織工,還可以拿些财帛,賄賂監督的差役,或是避免此事,或是寬展期限;獨有那窮苦的工人,既沒錢财使用,又不能免此工役,哭哭啼啼的受了敲打鞭撲,還要無晝無夜的趕織鴛衾。
好容易織成功了,由有司獻于後主,他不過把來賜于随從的妃嫔,到了夜間臨幸之時,可以恣情風月,取得片刻之歡。
卻不知消耗了多少工人的血汗,甚至因此廢了性命的也不計其數哩! 你道專制君主的淫威,可歎不可歎呢? 那後主織成了鴛衾,心滿意足,便催促着扈從人等,趱程前進。
一路之上,車水馬龍,旌旗鮮明,儀仗輝煌,直向青城山而去。
恰恰于九月初八日,行抵青城山下,正好應那重陽佳節登高的景兒。
青城地方的官員,早在數十裡外,迎接聖駕,禦跸經行之地,鋪陳得花團錦簇,風光滿眼。
又在青城山麓,費了無數金錢,蓋造了一座行宮,預備後主駐跸。
衆官員迎着聖駕,伏地朝參,三呼萬歲,行禮已畢,方才引導着後主,來至行宮裡面,立刻擺上盛筵,替聖上洗塵。
後主傳旨,各官且退,明日為重陽佳節,聖駕清晨即上青城山登高,此時已要休息了。
衆官員奉了旨意,方敢退去。
次日後主啟駕上山,張太華同辇而行;其餘宮眷妃嫔,乘車相随;扈從官員及衛士,左右前後,擁護而登。
後主在辇中
後主隻得囑咐她安居宮中,小心靜養,便攜着張太華,啟跸往青城山去。
沿路之上,官員迎送,供張豐盛,難以言喻,不說别的,單是途間所經之處,那樹上枝頭,都用紅錦剪成花朵,綠絹裁葉兒,綴在樹上,遠望去好似萬花齊放,鮮豔奪目。
那禦駕休憩的地方,蓋着錦亭繡閣;夜間住宿的行宮裡面,都用紅錦泥着窗戶,碧紗籠罩四壁。
又因後主素性最愛名花,那宮殿之中,一時來不及栽種,便選覓了各式盆花,或堆作花山,或疊成花屏,不知費了幾許人工,多少物力,方才布置起來。
那後主不過住得一夜,便已登程而去。
至于每餐所進禦膳,地方官搜羅異味,想盡方法,欲思巴結,真個肴列山珍,品具海錯,宴陳水陸之奇,馔羅天廚之精。
後主是宮中享用慣的,外面的烹炰,怎及得上方玉食? 任你竭盡了庖人的才能,備具了珍馐的美味,那後主還覺得嚼蠟無味,沒有一顧的價值、下箸的地方。
但是官員們因為要博後主的歡心,才這樣的窮奢極欲,盡力供奉,好借此加官進爵,驟膺天眷。
無如錢财乃是第二生命,他們豈肯自掏私囊,前來供張呢?不過借着這個名目,去剝削百姓,使那富者出錢,貧者出力罷了。
到得後來,索性不論貧富,一概供張之費,都要民間擔任承辦。
還有那些兇惡的吏胥差役,從中侵漁,挾仇陷害,以緻傾家蕩産的,到處皆是。
蜀中人民,向稱富庶,因為後主曆年來荒淫無度,土木時興,征役不息,已竟支持不住。
再加了這次的遊覽青城山,到處均須鋪張揚厲,竭力供奉,那百姓們的财力,經此一來,更是蕩然無餘,全國騷然了。
偏是那後主還不知民間的疾苦,又傳下一道旨意,要地方官派遣織工,限期織成鴛衾百幅,以供禦用。
你道什麼叫做“鴛衾”?原來後主見天氣漸漸寒冷,恰于此時又往青城山去,雖然沿路之上供張甚盛,那裡有深居宮中這樣的安樂?未免曉行夜宿,侵冒風露。
他又不知珍攝身體,每夜還要臨幸妃嫔,所以身體稍感不快,便疑心是陳設的衾褥,不甚潔淨,以緻違和。
遂與張太華商議,要想個法兒,另外制成一種錦被,睡時蓋在身上,可以遮蓋嚴密,不為風寒所侵,以便途間應用。
張太華便想了一個主意,乃是用绫錦或羅絹,一梭織成,須有三幅之闊,被頭織出兩個孔穴,若雲闆之狀,鋪在床上,恰恰兩人并肩而睡,可以扣于頸項下面,如盤領的模樣,兩旁所餘存的被兒,擁覆雙肩。
這樣一來,遮蓋得異常嚴密,一些風寒也透不進去,仍舊可以男女兩人,擁抱而卧。
因這被兒,是兩個人并肩而睡時蓋的,有如鴛鴦交頸一般,所以取名為“鴛衾”。
張太華想了這個主意,後主大喜道:“卿的巧思,真不可及!現在旅行之際,急宜從速備來,以便應用。
”立刻命太華繪成圖式,開明大小闊狹,長短尺寸,傳出旨意,着有司派令織工,照着圖樣,織成百幅進用。
并嚴立期限,不得延遲;如有違誤,必加罪責,決不寬貸。
那些官員,奉了這樣嚴厲的上谕,哪裡還敢怠慢! 連夜派出差役,搜羅織工,要他們三日之内,織成鴛衾百幅。
把一般織工,逼得叫苦連天,逃走無路,躲避無門。
那有錢的織工,還可以拿些财帛,賄賂監督的差役,或是避免此事,或是寬展期限;獨有那窮苦的工人,既沒錢财使用,又不能免此工役,哭哭啼啼的受了敲打鞭撲,還要無晝無夜的趕織鴛衾。
好容易織成功了,由有司獻于後主,他不過把來賜于随從的妃嫔,到了夜間臨幸之時,可以恣情風月,取得片刻之歡。
卻不知消耗了多少工人的血汗,甚至因此廢了性命的也不計其數哩! 你道專制君主的淫威,可歎不可歎呢? 那後主織成了鴛衾,心滿意足,便催促着扈從人等,趱程前進。
一路之上,車水馬龍,旌旗鮮明,儀仗輝煌,直向青城山而去。
恰恰于九月初八日,行抵青城山下,正好應那重陽佳節登高的景兒。
青城地方的官員,早在數十裡外,迎接聖駕,禦跸經行之地,鋪陳得花團錦簇,風光滿眼。
又在青城山麓,費了無數金錢,蓋造了一座行宮,預備後主駐跸。
衆官員迎着聖駕,伏地朝參,三呼萬歲,行禮已畢,方才引導着後主,來至行宮裡面,立刻擺上盛筵,替聖上洗塵。
後主傳旨,各官且退,明日為重陽佳節,聖駕清晨即上青城山登高,此時已要休息了。
衆官員奉了旨意,方敢退去。
次日後主啟駕上山,張太華同辇而行;其餘宮眷妃嫔,乘車相随;扈從官員及衛士,左右前後,擁護而登。
後主在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