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
關燈
小
中
大
個破綻,被懷德拖住甲縧,活擒下馬,擲向陣前;小軍一擁而上,捆捉而去。
李筠見連失兩次,不敢戀戰,便抛了延钊,與偉融一同逃進澤州。
宋軍追至城下,四面圍攻,早有都校馬全義,率領敢死士數十人,打從城南,緣堞而上,城内立即大亂起來。
李筠聞得儋珪逃走,宋兵已經上城,直急得手足無措,面容失色。
他有個愛妾劉氏,随侍軍中,便向李筠說道:“事急矣,令公速速備馬,逃出城去,返守潞州,還可背城一戰,不緻束手就擒。
”李筠聽了,尚在猶豫未決。
左右道:“令公一至城門,部下或劫公出降,以圖富貴,那時悔之晚矣。
”李筠歎道:“我本自誓,以死報周。
今已勢窮力盡,舍一死外,尚有何法?”即命左右,取薪自焚。
其妾劉氏,亦欲從死。
李筠忙阻止道:“你現懷孕,倘得生男,或可為我複仇,快快逃生去罷。
”劉氏号泣而去。
李筠便命縱火,頃刻之間,火随風勢,烈焰飛騰,紅光耀眼。
李筠已化成飛灰了。
後人讀史至此,有詩歎道:拼将一死效孤忠,臣力窮時恨不窮! 厝火積薪甘燼骨,滿城煙霧可憐紅! 李筠既死,守兵盡皆逃散。
馬全義斫開城門,放進宋兵。
王全斌首先沖入,恰遇偉融,匹馬逃奔,當即喝聲:“休走!”将偉融擒下了馬,命小卒捆綁起來,其餘兵将,被殺的被殺,投降的投降。
太祖禦駕入城,首命救滅餘火,出榜安撫百姓。
王全斌解上偉融,太祖責道:“你何得幫助反臣,抗敵我兵?”偉融道:“桀犬吠堯,吠非其主,我為漢臣,但知有漢王之命,不知有宋。
”太祖怒道:“今既被擒,還不速降,豈謂我刀不利耶?”偉融憤然道:“你敢負周,我不負漢,速速殺我,必不為你所用也。
”這幾句話,更加惱怒了太祖,立命衛士,用鐵撾猛擊偉融之頭,血流滿面。
融猶大呼:“死不負主,我今得死所矣。
”太祖嘉其忠烈,即令衛士停擊,釋融之縛,善言勸慰,命為太府卿,偉融乃降。
太祖吩咐駐軍一日,進取潞州。
這夜太祖便在澤州安息,到了黃昏時候,覺得十分寂寞,欲思安息,又睡不着,正在那裡籌思消遣的法兒。
早有内監王繼恩,窺知上意,便趨至禦前,低低說道:“奴婢聞得李筠有妾劉氏,懷孕數月。
李筠臨死,命她速速逃生,将來養了男兒,可以代為報仇。
奴婢聽得這話,令人四處搜查,在北城馬房内,将劉氏捉住,現已拿來,請萬歲爺定奪。
”太祖正在無聊,聽了此言,即命将劉氏帶來見聯。
不多一會,已将劉氏帶來。
此時劉氏鬓發飛蓬,衣裳破碎,見了太祖,跪伏地上,不敢仰視。
太祖問道:“你即李筠之妾劉氏麼?”劉氏叩頭道:“罪妾正是劉氏。
”太祖道:“你可擡起頭來。
”劉氏不敢逆旨,隻得秉正向上。
太祖見她眉銜千斤之恨,眼含亡國之悲,杏臉凝愁,桃腮帶淚,雖在危難之中,仍不減輕盈婀娜之态。
太祖看了,不禁暗暗歎賞道:“弱質嬌姿,溫馨如玉,在這性命呼吸的時候,猶有如此風韻;倘若裝束起來,處之金屋銀屏之下,豈不更加可人麼?”想到這裡,心内愈覺憐惜,遂即和顔悅色的說道:“你的夫主李筠,膽敢謀叛,深負朕恩,照例應該滅族。
你乃筠之姬妾,亦難幸逃法網。
朕因見你生得如花如玉,頗動憐惜之意,不忍煮鶴焚琴,下這毒手。
你若順從朕躬,不但免去叛逆之罪,還要大大加恩哩,你可願意麼?” 那劉氏聽了太祖的話,不但沒有感謝之意,反倒正色說道:“罪妾失主,世食周祿,身受厚恩,理應圖報。
事既失敗,滅族亦無所恨。
至于妾身,生為李家之人,死是李氏之鬼,安敢貪生怕死,懷着貳心哩!況且女子以節為重,陛下初登大寶,正宜振興禮教,維持風節,使天下之人,知所适從,欲此失節之婦何為?且陛下曾與李筠比肩事周,同為一殿之臣,今乘其危亡,逼其媵妾,不知天下萬世,将謂陛下為何如主耶?罪妾自夫主舉兵以後,即知潞州一隅之地,難擋大梁之兵,久已拼卻一死,隻因夫主臨殁之時,曾囑咐道:”汝現懷孕,速速逃生,倘舉一男,或可延我宗嗣。
‘妾奉此命,不得不暫時苟活。
今既為陛下所獲,望速賜一死。
臣死君,妾死夫,份也,敢有貳心麼?“太祖聽了劉氏的言語,不覺肅然起敬道:”不意你是一個婦人,卻有這樣忠義之心,朕非但不肯逼迫于你,并且看在你的面上,還要免卻李筠滅族之罪哩。
“劉氏聽了,遂即謝恩。
太祖吩咐左右内侍,将劉氏帶下去,另撥一間房屋給她居住,并要好好看承,不得怠慢,待下了潞州,朕自有辦法。
左右應聲領旨,遂将劉氏帶了下去。
太祖此時,經劉氏一番議論,倒反心如止水,毫無他念,竟是安然睡覺。
到了次日,傳旨各營拔隊起行,進取
李筠見連失兩次,不敢戀戰,便抛了延钊,與偉融一同逃進澤州。
宋軍追至城下,四面圍攻,早有都校馬全義,率領敢死士數十人,打從城南,緣堞而上,城内立即大亂起來。
李筠聞得儋珪逃走,宋兵已經上城,直急得手足無措,面容失色。
他有個愛妾劉氏,随侍軍中,便向李筠說道:“事急矣,令公速速備馬,逃出城去,返守潞州,還可背城一戰,不緻束手就擒。
”李筠聽了,尚在猶豫未決。
左右道:“令公一至城門,部下或劫公出降,以圖富貴,那時悔之晚矣。
”李筠歎道:“我本自誓,以死報周。
今已勢窮力盡,舍一死外,尚有何法?”即命左右,取薪自焚。
其妾劉氏,亦欲從死。
李筠忙阻止道:“你現懷孕,倘得生男,或可為我複仇,快快逃生去罷。
”劉氏号泣而去。
李筠便命縱火,頃刻之間,火随風勢,烈焰飛騰,紅光耀眼。
李筠已化成飛灰了。
後人讀史至此,有詩歎道:拼将一死效孤忠,臣力窮時恨不窮! 厝火積薪甘燼骨,滿城煙霧可憐紅! 李筠既死,守兵盡皆逃散。
馬全義斫開城門,放進宋兵。
王全斌首先沖入,恰遇偉融,匹馬逃奔,當即喝聲:“休走!”将偉融擒下了馬,命小卒捆綁起來,其餘兵将,被殺的被殺,投降的投降。
太祖禦駕入城,首命救滅餘火,出榜安撫百姓。
王全斌解上偉融,太祖責道:“你何得幫助反臣,抗敵我兵?”偉融道:“桀犬吠堯,吠非其主,我為漢臣,但知有漢王之命,不知有宋。
”太祖怒道:“今既被擒,還不速降,豈謂我刀不利耶?”偉融憤然道:“你敢負周,我不負漢,速速殺我,必不為你所用也。
”這幾句話,更加惱怒了太祖,立命衛士,用鐵撾猛擊偉融之頭,血流滿面。
融猶大呼:“死不負主,我今得死所矣。
”太祖嘉其忠烈,即令衛士停擊,釋融之縛,善言勸慰,命為太府卿,偉融乃降。
太祖吩咐駐軍一日,進取潞州。
這夜太祖便在澤州安息,到了黃昏時候,覺得十分寂寞,欲思安息,又睡不着,正在那裡籌思消遣的法兒。
早有内監王繼恩,窺知上意,便趨至禦前,低低說道:“奴婢聞得李筠有妾劉氏,懷孕數月。
李筠臨死,命她速速逃生,将來養了男兒,可以代為報仇。
奴婢聽得這話,令人四處搜查,在北城馬房内,将劉氏捉住,現已拿來,請萬歲爺定奪。
”太祖正在無聊,聽了此言,即命将劉氏帶來見聯。
不多一會,已将劉氏帶來。
此時劉氏鬓發飛蓬,衣裳破碎,見了太祖,跪伏地上,不敢仰視。
太祖問道:“你即李筠之妾劉氏麼?”劉氏叩頭道:“罪妾正是劉氏。
”太祖道:“你可擡起頭來。
”劉氏不敢逆旨,隻得秉正向上。
太祖見她眉銜千斤之恨,眼含亡國之悲,杏臉凝愁,桃腮帶淚,雖在危難之中,仍不減輕盈婀娜之态。
太祖看了,不禁暗暗歎賞道:“弱質嬌姿,溫馨如玉,在這性命呼吸的時候,猶有如此風韻;倘若裝束起來,處之金屋銀屏之下,豈不更加可人麼?”想到這裡,心内愈覺憐惜,遂即和顔悅色的說道:“你的夫主李筠,膽敢謀叛,深負朕恩,照例應該滅族。
你乃筠之姬妾,亦難幸逃法網。
朕因見你生得如花如玉,頗動憐惜之意,不忍煮鶴焚琴,下這毒手。
你若順從朕躬,不但免去叛逆之罪,還要大大加恩哩,你可願意麼?” 那劉氏聽了太祖的話,不但沒有感謝之意,反倒正色說道:“罪妾失主,世食周祿,身受厚恩,理應圖報。
事既失敗,滅族亦無所恨。
至于妾身,生為李家之人,死是李氏之鬼,安敢貪生怕死,懷着貳心哩!況且女子以節為重,陛下初登大寶,正宜振興禮教,維持風節,使天下之人,知所适從,欲此失節之婦何為?且陛下曾與李筠比肩事周,同為一殿之臣,今乘其危亡,逼其媵妾,不知天下萬世,将謂陛下為何如主耶?罪妾自夫主舉兵以後,即知潞州一隅之地,難擋大梁之兵,久已拼卻一死,隻因夫主臨殁之時,曾囑咐道:”汝現懷孕,速速逃生,倘舉一男,或可延我宗嗣。
‘妾奉此命,不得不暫時苟活。
今既為陛下所獲,望速賜一死。
臣死君,妾死夫,份也,敢有貳心麼?“太祖聽了劉氏的言語,不覺肅然起敬道:”不意你是一個婦人,卻有這樣忠義之心,朕非但不肯逼迫于你,并且看在你的面上,還要免卻李筠滅族之罪哩。
“劉氏聽了,遂即謝恩。
太祖吩咐左右内侍,将劉氏帶下去,另撥一間房屋給她居住,并要好好看承,不得怠慢,待下了潞州,朕自有辦法。
左右應聲領旨,遂将劉氏帶了下去。
太祖此時,經劉氏一番議論,倒反心如止水,毫無他念,竟是安然睡覺。
到了次日,傳旨各營拔隊起行,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