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關燈
小
中
大
眼巴巴的盼望搶親的人回來。
不到一會,已見心腹勇士擡轎而歸。
韓通知已得手,急命将轎兒擡入中堂,令人開放,攙扶新人出外行禮。
誰知轎門一開,那新人用不着人攙扶,早已大踏步走出轎來,搖搖擺擺,踱至正中,高聲喊道:“韓老兄,今日請我老鄭到府,想是備了美酒佳肴,請我喝個痛快的!”韓通見轎中的人并非新人,乃是鄭恩,知道中計,暗暗叫苦不疊。
又因鄭恩性氣剛強,是世宗親愛之臣,如何敢得罪他?連忙陪笑說道:“不知是鄭老兄光降,多多有罪! 我這裡酒筵齊備,正要奉敬一杯。
“鄭恩哈哈笑道:”你沒有搶着皇姨,反要請我吃酒,豈不太蝕本麼?“韓通忙道:”鄭兄休要見笑,快請飲酒。
“鄭恩也不推辭,便在正中坐下,叫道:”快取大杯來,酒要喝得痛快,我不做新人,用不着這小杯。
“韓通無法,隻得命左右取過大杯,斟酒奉于鄭恩,親自在旁相陪。
鄭恩不客氣,狼餐虎飲,如風卷殘雲,把酒肴吃個幹淨,方把杯箸放下,正色向韓通說:”韓老兄,你和趙點檢乃是同僚,又都是主上親信的臣子,皇姨這門親事,乃奉了旨意,抛球擇配,各聽天命不得争執的。
彩球既然中了匡義,不中你的令郎,可知與你令郎沒有姻緣之分,理應由匡義迎娶成親。
你如何懷恨在心,竟令多人半途搶親?在這皇城之中辇毂之下,膽敢手執刀仗,居然強搶硬奪,倘被主上得知,降罪下來,怎樣承當呢?“韓通被鄭恩正言相責,慚愧無地,做聲不得。
鄭恩見他如此模樣,又用好言相勸道:”韓老兄,不必把這件事介于心,你令郎青年英俊,人才出衆,何患沒有佳偶? 不用和匡義争取皇姨,有傷同朝之誼。
我老鄭素性伉直,所以毫無避忌,請你不要見怪。
今天讨擾了你的盛筵,改日再當備酒相邀,此時我且告退。
“說罷,立起身來,說聲”韓老兄,老鄭去了。
“便搖搖擺擺,踱出韓府。
早有從人備了馬來,在門外侍候,鄭恩見了,跨上馬背,如飛而去。
韓通瞧着鄭恩,一無法想,隻得目瞪口呆的望着他出外,待到去遠,方才透過一口氣來,勃然怒道:“趙匡胤、鄭恩欺人太甚!竟敢到我門上當面羞辱,若不奏明主上,報此仇恨,也不能在朝為官了。
”韓通氣了一夜,次日入宮,将一切情由奏知世宗。
又說匡胤、鄭恩有意羞辱,臣實無顔在朝伴駕。
世宗慰谕道:“此事恰是卿的不是,皇姨婚姻,由朕降旨,彩樓擇配,原是替卿與匡胤解紛的。
彩球既中匡義,自應匡義與皇姨成婚,卿何得與之争執,半路搶親呢?朕為一國之主,未便偏袒誰人,倘若追究此事,卿實不免罪戾,還是不要提起的好。
況匡胤與卿皆為朕之親臣,無分高下,皇姨歸了匡義,也是美滿良緣。
卿子尚未擇配,朕當探明朝臣之女,有美貌賢淑,與卿子年齒相當的,為之主婚可也。
“韓通聽得世宗之谕,隻得謝恩而出,不在話下。
單說世宗自火毀賞花樓,秦弱蘭、杜文姬兩個美人葬身火窟以後,每日思念不已,因此憂郁成疾,不能視朝。
雖經太醫官診視,服了藥下去,也如石沉大海一般,全無功效,非但不見輕減,倒反日加沉重,竟是飲食不進,大勢垂危。
世宗自知不起,亟召範質、王溥等入受顧命,重言囑咐道:“儲君年幼,卿等宜善輔之。
且言翰林學士王著,乃朕藩邸故人,朕若不起,當召之入相,卿等謹記勿忘!”範質等頓首受命,退至宮門,私相謂道:“王著日在醉鄉,乃酒徒也,豈可入相,此是主上亂命,不可遵依而行,我們當謹守秘密,勿洩此語。
”大家點首會意,絕不提起此事。
是夜世宗崩于寝殿,遠近聞之,莫不嗟悼!後人有詠之道:五代相承十二君,世宗英武更仁明;山師命将誰能敵,立法均田豈為名。
木刻農人崇本業,銅銷佛像便蒼生;上天倘假數年壽,坐使中原見太平。
世宗既崩,群臣奉梁王宗訓即位,是為恭帝。
文武大臣,山呼已畢,尊符皇後為皇太後,垂簾聽政。
在朝諸臣,皆加一級,惟匡胤改受歸德軍節度使,并檢校太尉,仍任殿前都點檢,并以慕容延钊為副都點檢。
延钊與匡胤,本系總角之交,十分莫逆,至同是值殿廷,格外要好;兩人時相過從,暗中密議事情,人皆莫測。
單說周兵部侍郎窦儀,奉了朝命,往南唐告哀,抵江南時,正值冬天雨雪。
唐主在宮圍爐禦寒忽聞周主駕崩,不覺将手中銅爐驚墜于地,仰天長歎,說出幾句話來。
未知唐主說的什麼話,且聽下回分解。
不到一會,已見心腹勇士擡轎而歸。
韓通知已得手,急命将轎兒擡入中堂,令人開放,攙扶新人出外行禮。
誰知轎門一開,那新人用不着人攙扶,早已大踏步走出轎來,搖搖擺擺,踱至正中,高聲喊道:“韓老兄,今日請我老鄭到府,想是備了美酒佳肴,請我喝個痛快的!”韓通見轎中的人并非新人,乃是鄭恩,知道中計,暗暗叫苦不疊。
又因鄭恩性氣剛強,是世宗親愛之臣,如何敢得罪他?連忙陪笑說道:“不知是鄭老兄光降,多多有罪! 我這裡酒筵齊備,正要奉敬一杯。
“鄭恩哈哈笑道:”你沒有搶着皇姨,反要請我吃酒,豈不太蝕本麼?“韓通忙道:”鄭兄休要見笑,快請飲酒。
“鄭恩也不推辭,便在正中坐下,叫道:”快取大杯來,酒要喝得痛快,我不做新人,用不着這小杯。
“韓通無法,隻得命左右取過大杯,斟酒奉于鄭恩,親自在旁相陪。
鄭恩不客氣,狼餐虎飲,如風卷殘雲,把酒肴吃個幹淨,方把杯箸放下,正色向韓通說:”韓老兄,你和趙點檢乃是同僚,又都是主上親信的臣子,皇姨這門親事,乃奉了旨意,抛球擇配,各聽天命不得争執的。
彩球既然中了匡義,不中你的令郎,可知與你令郎沒有姻緣之分,理應由匡義迎娶成親。
你如何懷恨在心,竟令多人半途搶親?在這皇城之中辇毂之下,膽敢手執刀仗,居然強搶硬奪,倘被主上得知,降罪下來,怎樣承當呢?“韓通被鄭恩正言相責,慚愧無地,做聲不得。
鄭恩見他如此模樣,又用好言相勸道:”韓老兄,不必把這件事介于心,你令郎青年英俊,人才出衆,何患沒有佳偶? 不用和匡義争取皇姨,有傷同朝之誼。
我老鄭素性伉直,所以毫無避忌,請你不要見怪。
今天讨擾了你的盛筵,改日再當備酒相邀,此時我且告退。
“說罷,立起身來,說聲”韓老兄,老鄭去了。
“便搖搖擺擺,踱出韓府。
早有從人備了馬來,在門外侍候,鄭恩見了,跨上馬背,如飛而去。
韓通瞧着鄭恩,一無法想,隻得目瞪口呆的望着他出外,待到去遠,方才透過一口氣來,勃然怒道:“趙匡胤、鄭恩欺人太甚!竟敢到我門上當面羞辱,若不奏明主上,報此仇恨,也不能在朝為官了。
”韓通氣了一夜,次日入宮,将一切情由奏知世宗。
又說匡胤、鄭恩有意羞辱,臣實無顔在朝伴駕。
世宗慰谕道:“此事恰是卿的不是,皇姨婚姻,由朕降旨,彩樓擇配,原是替卿與匡胤解紛的。
彩球既中匡義,自應匡義與皇姨成婚,卿何得與之争執,半路搶親呢?朕為一國之主,未便偏袒誰人,倘若追究此事,卿實不免罪戾,還是不要提起的好。
況匡胤與卿皆為朕之親臣,無分高下,皇姨歸了匡義,也是美滿良緣。
卿子尚未擇配,朕當探明朝臣之女,有美貌賢淑,與卿子年齒相當的,為之主婚可也。
“韓通聽得世宗之谕,隻得謝恩而出,不在話下。
單說世宗自火毀賞花樓,秦弱蘭、杜文姬兩個美人葬身火窟以後,每日思念不已,因此憂郁成疾,不能視朝。
雖經太醫官診視,服了藥下去,也如石沉大海一般,全無功效,非但不見輕減,倒反日加沉重,竟是飲食不進,大勢垂危。
世宗自知不起,亟召範質、王溥等入受顧命,重言囑咐道:“儲君年幼,卿等宜善輔之。
且言翰林學士王著,乃朕藩邸故人,朕若不起,當召之入相,卿等謹記勿忘!”範質等頓首受命,退至宮門,私相謂道:“王著日在醉鄉,乃酒徒也,豈可入相,此是主上亂命,不可遵依而行,我們當謹守秘密,勿洩此語。
”大家點首會意,絕不提起此事。
是夜世宗崩于寝殿,遠近聞之,莫不嗟悼!後人有詠之道:五代相承十二君,世宗英武更仁明;山師命将誰能敵,立法均田豈為名。
木刻農人崇本業,銅銷佛像便蒼生;上天倘假數年壽,坐使中原見太平。
世宗既崩,群臣奉梁王宗訓即位,是為恭帝。
文武大臣,山呼已畢,尊符皇後為皇太後,垂簾聽政。
在朝諸臣,皆加一級,惟匡胤改受歸德軍節度使,并檢校太尉,仍任殿前都點檢,并以慕容延钊為副都點檢。
延钊與匡胤,本系總角之交,十分莫逆,至同是值殿廷,格外要好;兩人時相過從,暗中密議事情,人皆莫測。
單說周兵部侍郎窦儀,奉了朝命,往南唐告哀,抵江南時,正值冬天雨雪。
唐主在宮圍爐禦寒忽聞周主駕崩,不覺将手中銅爐驚墜于地,仰天長歎,說出幾句話來。
未知唐主說的什麼話,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