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關燈
以一概視為敵國呢?明公素有大志,很想統一中原,奈何自分畛域,緻失民心,豈非大誤麼?”匡胤聽了趙普的言語,也覺有理,遂即說:“你若不怕辛苦,就把這一百餘人,交付于你,前去審問。

    ” 趙普便不推辭,将這一百餘人,逐得推問。

    倒有七八十人,沒有佐證,便禀明匡胤,把犯有贓證的,是盜匪的人,定了罪名,其餘無辜,一概釋放。

    這件事情,方才行過,那滁州的人民,歡聲大振,都稱頌匡胤慈愛仁明!竟是口碑載道,到處歡迎起來。

    匡胤至此,才知道趙普果有才幹,并非浪得虛名者可比!由此益加信任,凡有事情,必與商議。

     趙普也格外效忠,遇到疑難之事,盡力為匡胤籌劃,處置莫不得宜。

    久而久之,匡胤竟倚仗他如左右手一般,時刻少他不得,所以對待趙普,也格外優厚,差不多和自己兄弟一樣。

     匡胤的父親弘殷,也在滁州,父子同在一處,朝朝聚首,自然歡樂得很!不料樂極生悲,弘殷忽然生起病來,其勢甚為沉重。

    匡胤好生着急!延醫服藥,日夕侍奉,自不消說。

    哪知事有湊巧,匡胤正因父病甚重,急得無可奈何,揚州的警報又紛紛到來。

    唐主因周兵異常厲害,已将滁州奪去,心内甚為恐懼,便遣李德明至周營求和,情願割地罷兵。

    世宗因他沒有削号稱臣,不允求和。

    唐主李璟,見世宗不肯罷兵,不得不于死中求活,遂挑選精銳之士,共得六萬人,命其弟齊王李景達為元帥,帶領兵馬,往江北進發,直抵揚州。

    那揚州距離六合,隻有百餘裡遠近,為江北最緊要的地方,本為南唐的境界。

    世宗觀取形勢,知道揚州為江北要塞,不可不取,早就命趙弘殷把揚州奪了過來。

    弘殷得了揚州,便命韓令坤率兵鎮守,自己帶了本部人馬,到滁州來幫助匡胤。

    此時李景達兵到揚州,韓令坤見景達兵勢極盛,深恐衆寡不敵,飛章告急,請求救援。

     世宗見揚州危急,下诏命匡胤速趨六合,兼援揚州。

    軍情十分緊急,促其從速進行,不得遲延。

      匡胤接到旨意,覺得甚是為難。

    獨自一人踱來踱去的想道:“遵着君命趕往六合,雖然免了違旨之罪,但是父親的病這樣嚴重,自己離了滁州,無人侍奉,如何放心得下?倘有不測之事發生出來,非但抱恨終身,那不孝之罪,也就擢發難數了。

     如果顧着父親的病,那旨意又來得非常緊急,抗違君命,贻誤軍機,兩重罪命,如何承受得起?況且韓令坤又是少年時候的至友,此時被困揚州,急盼我發兵救援,倘若遷延下去,揚州有失,豈不是君命友誼都難保全麼?“匡胤想來想去,公誼私情,兩相感觸。

    正在進退兩難,徬徨無措的時候,恰值趙普走了進來。

    匡胤瞧見了他,不覺大喜道:”你來得正好,我有一件為難之事,無法兩全,請你的高才,為我解決一下。

    “趙普便問:”何事不能兩全,要我解決?“匡胤讓趙普坐下,把自己所慮的事情與他熟商。

    趙普毅然答道:”這樣的事情何用商量?從來說‘君命诏’不俟駕而行。

    又道是公而忘私。

    如今揚州既在緊急,請公即日率兵前去。

    若因令尊有病,無人侍奉,不能放心,普可以代公侍疾,決不有負公的付托便了。

    “匡胤道:”侍奉父親,乃兒子份内之事,如何敢勞君替代!“趙普道:”公也未免拘于世俗之見了。

    普姓趙,公亦姓趙,彼此本屬同宗,若不以名位為嫌,公父即我父,一切詢寒問暖,進奉藥餌,普當力盡其職,決不緻言于心違,公請放心。

    “匡胤聽了,拜謝不已道:”蒙君如此相待,此後當視同手足,決不相負。

    “趙普慌忙答禮道:”我是甚等之人,敢當明公這樣重禮!“匡胤既已決定主張,一刻也不肯遷延。

    當下留趙普居守滁州,把公私諸事,都托付于他。

    簡選了二千精兵,連夜啟行,兼程并進。

    方抵六合,聽說揚州守将韓令坤,已棄城西走。

    聞到這信,禁不住大怒道:“令坤如何這樣畏葸?他的一生英名,從此喪失,固不足惜;但揚州為江北重鎮,若被南唐重行奪去,我們所得的江北地方,随處震動了!我卻不可以不設法挽回此事,一則為國盡力,二則保全令坤。

    ” 當下低頭沉思,頓時得到一個主意,立刻派了一隊兵,駐紮在揚州潰兵必經之路,并出令道:“倘有揚州兵從此經過,即行拿獲,刖去雙足,不準私放一人,如敢違令,立按軍法。

    ”又緻書于令坤,大意是說:“與君總角之交,素知君勇武過人,今忽畏敵怯退,殊出意外。

     君若離揚州一步,上無以報國,下無以對友,昔日英名,而今盡喪矣。

    “令坤受此一激,遂即率兵回去,仍舊占住揚州,憑城堅守。

     其時南唐偏将陸孟俊,從泰州殺來,令坤乃齊集部下,大聲說道:“我受國恩,今日敵兵前來,誓與決一死戰。

    汝等亦宜同心戮力,有進無退,生死相共,方不愧為英雄好漢。

    如有臨陣退縮者,立斬以徇,莫怪我言之不早也。

    ”兵士們聽了,齊聲答應道:“謹遵将令!”令坤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