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關燈
小
中
大
見僥幸成事,并非有意替你們除害,如何要酬謝呢?快請老丈傳語這些鄉鄰切勿如此。
我有萬分緊要的事情在身,頃刻也不能留在這裡的。
”說着,立起身來,匆匆欲行。
老者又再三挽留,匡胤隻是不允。
老者見匡胤堅執要行,無論如何也留他不住,實在沒有法想,隻得說道:“公子既然一定要去,老漢也不敢過于挽留。
隻是此刻時将晌午,公子自早晨至今,未進飲食,腹中豈不饑餓?況且離了我們這村,有數十裡人迹罕見的曠野之地。
公子若不用飽飲食,到了那裡,前不着村,後不着店,豈不大受其累?我勸公子還是略延片刻,吃過了飯再行動為上。
“匡胤初時一心要想趕路,卻把飲食一事抛在腦後,并不記憶。
現在被老者一言提醒,覺得腹中甚是饑餓,也就笑着說道:“我因有事在心,竟把吃飯也忘記了。
既蒙老丈和衆位鄉親一片美意,留我吃飯,若再執意推辭,那就太覺不近人情了。
我便老老實實在此吃了飯再動身罷。
”老者和衆人見匡胤答應在此吃飯,一齊大喜。
老者道:“我原說,公子乃是爽快不過的人,何至吃一頓飯都不肯賞光呢?隻是此間擺着一口靈柩,地方過小,連桌椅都沒處擺,還請到老漢家裡去坐罷。
”匡胤已允許在此吃飯,也就不再推辭,便同了老者到他的家内而去。
衆人因匡胤急切要動身,連忙備了酒飯,請匡胤飽餐一頓。
匡胤吃罷飯遂即插弓袋箭,提了包裹,辭别老者和衆人,登程而去。
走了兩日,已抵襄陽。
所苦的是此次出外,乃是背着母親妻子不别而行;随身資斧,所帶無多,這時已經用罄,再向前去,尚不知有無機緣,所以心内甚為着急。
也是匡胤不該落拓窮途,自有際遇到來。
這日正當天色将暮,身邊沒了盤纏,不能至旅店内寄宿。
尋到一處僧寺,步入裡面,見了僧徒,說出行路經此,無處安身,欲借寶刹,暫宿一宵的意思。
不料做僧徒的人,都是勢利的居多,他們平日見了富貴顯赫的人,自然阿奉不遑。
現在瞧着匡胤,行囊蕭索,衣履敝舊,知是日暮途窮的征客,無甚油水可沾,如何肯留他住宿下來?當即一口回絕,不容存身。
匡胤此時進退兩難,隻得婉言懇切,但求得容留,便在庑下,寄居一夜,也不妨的。
哪知這些僧徒任憑再三央告,總是白眼相向,不肯允許。
匡胤見他們如此執利,不覺發起火來,厲聲說道:“出家人慈悲為本,庵觀寺院,又是受的十方供獻,我們過路客人,借宿一宵,乃是應該容納的,如何這般央求,還是不肯答應呢?休要惹我發起性來,得罪了你們,那就懊悔嫌遲了!”内中有個僧徒,見他說話強硬,正要發作。
忽見一個小沙彌從裡面匆匆走出,向衆僧徒說道:“你們又在這裡争鬧些什麼? 老師父叫我來問你們守候的貴人,此刻可曾到來?他在那裡盼望着呢?”衆僧徒齊聲埋怨道:“都是老師父不好,無緣無故,看什麼天象,說是紫微星朗照本方,今天午後,必有貴人降臨,命我們在此守候。
我們自從吃了飯就在此坐守,直到此刻,天色将晚,也沒有什麼貴人降臨。
倒反有個過路窮人,硬要在寺内投宿,我們不肯答應,他便倔強起來,正在和他争鬧哩!”小沙彌道:“老師父說的,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你們俗眼凡胎,哪裡識得?這投宿的過客,正是貴人。
老師父已知他現在到了本寺,命我來關照你們,好好的請他到裡面去,不可怠慢着他!”衆僧徒一齊詫異道:“落魄到這般樣子,老師父反說他是貴人,不知貴在哪裡,我們可瞧不出來。
老師父既要請他進内,你就同着他往裡面去罷,我們卻沒這閑工夫來陪侍他。
”說罷這話,竟自一哄而散,不來理睬匡胤。
那小沙彌卻經師父再三吩咐了出來的,見衆僧徒一齊散去,隻得上前陪笑說道:“貴客休要嗔怪!他們多是些無知之徒,不懂接待賓客的禮節,我們師父已經知道貴客到此,在方丈室裡等候許久了,命我前來奉請,望貴客一同到方丈内去罷。
” 匡胤早把小沙彌的話聽得明明白白,料定裡面的老師父必是異人。
又見小沙彌如此客氣,也就不肯怠慢,口中連連稱謝,遂将适才放下的箭囊弓袋,和那包裹,一齊拿了,跟随小沙彌,徑向方丈内去。
不知這老師父究竟是何等樣人,見了匡胤有何話說,且聽下回分解。
我有萬分緊要的事情在身,頃刻也不能留在這裡的。
”說着,立起身來,匆匆欲行。
老者又再三挽留,匡胤隻是不允。
老者見匡胤堅執要行,無論如何也留他不住,實在沒有法想,隻得說道:“公子既然一定要去,老漢也不敢過于挽留。
隻是此刻時将晌午,公子自早晨至今,未進飲食,腹中豈不饑餓?況且離了我們這村,有數十裡人迹罕見的曠野之地。
公子若不用飽飲食,到了那裡,前不着村,後不着店,豈不大受其累?我勸公子還是略延片刻,吃過了飯再行動為上。
“匡胤初時一心要想趕路,卻把飲食一事抛在腦後,并不記憶。
現在被老者一言提醒,覺得腹中甚是饑餓,也就笑着說道:“我因有事在心,竟把吃飯也忘記了。
既蒙老丈和衆位鄉親一片美意,留我吃飯,若再執意推辭,那就太覺不近人情了。
我便老老實實在此吃了飯再動身罷。
”老者和衆人見匡胤答應在此吃飯,一齊大喜。
老者道:“我原說,公子乃是爽快不過的人,何至吃一頓飯都不肯賞光呢?隻是此間擺着一口靈柩,地方過小,連桌椅都沒處擺,還請到老漢家裡去坐罷。
”匡胤已允許在此吃飯,也就不再推辭,便同了老者到他的家内而去。
衆人因匡胤急切要動身,連忙備了酒飯,請匡胤飽餐一頓。
匡胤吃罷飯遂即插弓袋箭,提了包裹,辭别老者和衆人,登程而去。
走了兩日,已抵襄陽。
所苦的是此次出外,乃是背着母親妻子不别而行;随身資斧,所帶無多,這時已經用罄,再向前去,尚不知有無機緣,所以心内甚為着急。
也是匡胤不該落拓窮途,自有際遇到來。
這日正當天色将暮,身邊沒了盤纏,不能至旅店内寄宿。
尋到一處僧寺,步入裡面,見了僧徒,說出行路經此,無處安身,欲借寶刹,暫宿一宵的意思。
不料做僧徒的人,都是勢利的居多,他們平日見了富貴顯赫的人,自然阿奉不遑。
現在瞧着匡胤,行囊蕭索,衣履敝舊,知是日暮途窮的征客,無甚油水可沾,如何肯留他住宿下來?當即一口回絕,不容存身。
匡胤此時進退兩難,隻得婉言懇切,但求得容留,便在庑下,寄居一夜,也不妨的。
哪知這些僧徒任憑再三央告,總是白眼相向,不肯允許。
匡胤見他們如此執利,不覺發起火來,厲聲說道:“出家人慈悲為本,庵觀寺院,又是受的十方供獻,我們過路客人,借宿一宵,乃是應該容納的,如何這般央求,還是不肯答應呢?休要惹我發起性來,得罪了你們,那就懊悔嫌遲了!”内中有個僧徒,見他說話強硬,正要發作。
忽見一個小沙彌從裡面匆匆走出,向衆僧徒說道:“你們又在這裡争鬧些什麼? 老師父叫我來問你們守候的貴人,此刻可曾到來?他在那裡盼望着呢?”衆僧徒齊聲埋怨道:“都是老師父不好,無緣無故,看什麼天象,說是紫微星朗照本方,今天午後,必有貴人降臨,命我們在此守候。
我們自從吃了飯就在此坐守,直到此刻,天色将晚,也沒有什麼貴人降臨。
倒反有個過路窮人,硬要在寺内投宿,我們不肯答應,他便倔強起來,正在和他争鬧哩!”小沙彌道:“老師父說的,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你們俗眼凡胎,哪裡識得?這投宿的過客,正是貴人。
老師父已知他現在到了本寺,命我來關照你們,好好的請他到裡面去,不可怠慢着他!”衆僧徒一齊詫異道:“落魄到這般樣子,老師父反說他是貴人,不知貴在哪裡,我們可瞧不出來。
老師父既要請他進内,你就同着他往裡面去罷,我們卻沒這閑工夫來陪侍他。
”說罷這話,竟自一哄而散,不來理睬匡胤。
那小沙彌卻經師父再三吩咐了出來的,見衆僧徒一齊散去,隻得上前陪笑說道:“貴客休要嗔怪!他們多是些無知之徒,不懂接待賓客的禮節,我們師父已經知道貴客到此,在方丈室裡等候許久了,命我前來奉請,望貴客一同到方丈内去罷。
” 匡胤早把小沙彌的話聽得明明白白,料定裡面的老師父必是異人。
又見小沙彌如此客氣,也就不肯怠慢,口中連連稱謝,遂将适才放下的箭囊弓袋,和那包裹,一齊拿了,跟随小沙彌,徑向方丈内去。
不知這老師父究竟是何等樣人,見了匡胤有何話說,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