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回 釣金鳌解除苦難 歸南海結束全書

關燈
一端,左手提着泥人,約退大衆,自己迎将上去。

     金鳌到了近岸之處,便冒出水面,一見了菩薩便又沉下水去。

    隻聽一陣呼呼吸水之聲,水面上就現出大大的漩渦來。

    它吸足了一口水,重又冒起水面,昂着頭伸着脖子,把口一張,隻見一道水如遊龍一般向菩薩射過來。

    菩薩兀立不動,那股水打在身上,水花四散飛濺,如同頓時下起一陣大雨,濺得那班看的人,都淋漓盡緻。

    大家在此時,一個個都替菩薩擔心。

    看了那副安閑鎮靜的樣子,又知有十分把握,急欲看他捕捉。

     金整噴那股水,足足有一袋旱煙工夫,方才射完。

    它見這一股水沒有将菩薩打倒,也似十分驚異,接着卻忿怒起來,大叫一聲,張牙舞爪,一直撲奔菩薩而來。

     菩薩等它到得近切,喝道:“孽畜休得無禮!連我也認不得起來?如今卻賞你一個人吃。

    ”說罷把手中泥人迎頭摔去。

    那金鳌一見有人吃,便張開血盆大口,“啪”的一聲,囫囵吞下,接着還想來奔菩薩。

    不料那泥人一入腹中,立刻融化開了,羁索上九個倒刺楊枝鈎兒,可可地捧在它一顆心的四周,攏得緊緊的,無從擺脫:它撲上去時,隻見菩薩将手中羁索輕輕一扯,那金鳌卻殺豬般地狂叫起來,不住地在沙灘上打滾,失卻了威猛态度。

     菩薩道:“孽畜在人間已久,不知殘害了幾許生靈?照理應受天誅。

    如今我本慈悲之旨,度你到南海去修行,也好忏除夙孽。

    你願也不願?” 說着放松了手中羁索,那金鳌畢竟有些通靈,聽了此話,伏在沙灘之上,眼望着菩薩,一動也不敢動,好象表示滿意的一般。

    當下一班看的人都覺得詫異,暗想;“怎麼如此一根羁索,就制得下這麼一個巨大的怪物?” 但是天下事理無二緻,且瞧一頭絕大的牛,隻因為鼻子裡穿了一根繩,就是數歲小兒也能呼叱它,俯首帖耳,一強也不敢強;若是去了這根穿鼻繩,那可對不住,莫說小兒,就是大人它也不買你的帳。

    這就叫一物一制。

    何況那金鳌被菩薩的楊枝鈎兒捧住了心,自然不能再發威了。

    菩薩收了金螯,向衆人作别道:“我替你們将此物捕了,你們盡可重歸故土,安居樂業。

    如今我要南海而去,不能在此久留。

    傳語世人,多行善事,少種惡因,虔誠信佛,自有你們的好處。

    ”說罷便跳上金鳌之背,現出本相,隻見那隻金鳌,發開四足,轉身入海,浮在水面,一路南去。

     衆人到此才恍然大悟,知是觀世音菩薩示現,都倒身下拜,謝了除怪之恩。

    移去的百姓,又都搬回來,重理舊時生計。

     因感菩薩大恩,就拼湊了金資,建造了一座觀音禅院,塑起菩薩踏金鳌的法像,虔誠供養不在話下。

     再說菩薩一路回到南海普陀落伽山,自有善财、龍女來接。

    菩薩便将金整放入白蓮池中,教它悔過修心,自己便走入紫竹林中,高坐蓮台,享受清福。

    我書寫到這裡,也乘機結束,所有餘事不再詳叙了。

    菩薩的事迹,本來很多很多,大有記不勝記之慨。

    除了經卷之外,還有《觀音靈感錄》、《普陀天竺各志高僧傳》等,都有很多記述菩薩的事迹。

    有了這些書本,我更不必剿襲陳篇,攔入本書了。

     自觀世音菩薩赤足入中原,前後一共現示了三十三寶相,其間男女身都有,故現在各處廟宇中所供的觀世音菩薩寶像,也各各不同。

    這最後一尊法像,大家都稱為整頭觀音,寺院中往往塑在三世諸佛的後壁,這倒是各地相同的啊!正是, 看彼菩薩相,竟自占鳌頭. 本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