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回 水月朦胧慈容隐現 情懷蕩漾浪子
關燈
小
中
大
未離開姑蘇,隻是另化了一身,寄迹人間,欲看此一衆善姓之中,誰有緣法,度化數人,以為世俗勸善,使佛教可以廣播。
暗中觀察,果然被她尋到了一個。
菩薩見他生有慧根,将來得能證道,但目前災禍臨頭。
菩薩暗道:“他既虔誠禮我,我不救他,誰還可以援手呢?” 于是便去化身指點他去了。
你道那人是誰?卻是一個藥店主人,名叫賈一峰。
乎日間,他抱定薄利主義,嘉惠貧病,總比别人家來得便宜,遇到實在窘迫無錢的人,他又肯賒欠,卻并不索讨,因此有善人之名。
他平日最信佛教,家中店中都供着觀世音菩薩,晨夕禮拜之外,沒事時便坐在佛前念誦《觀世音經》,一日不問。
但是,他雖然是個好人,他那妻子卻生性淫蕩,與鄰家子有些不清白,外面人都有些知道,隻瞞過了一峰。
人家都說,善人不報也罷了,卻如何反受惡報呢?況且他又是信佛之人,難道菩薩是無靈的嗎?卻替他暗中歎息。
可是因果報應,終是有的。
一天,一峰要往别省去進貨,先一天夜間,忽夢觀世音菩薩在他家現身,手中執着如意,頂上現出一條金龍,用如意敲着他頂門說道:“賈一峰聽了,你不久有大禍臨頭,我因你相禮甚虔,不忍見你身罹此厄,故來救你。
如今有四句偈語在此,你聽真了:逢橋莫停舟,逢油即抹頭,鬥谷三升米,青蠅捧筆頭。
切記,切記,不要忘了此話!”一峰拜領而醒,将此四句偈語,倒來倒去地念熟了,謹記在心。
菩薩的吩咐,他哪裡敢忘懷呢? 第二天,坐船動身,行不到半日路程,忽然遇到傾盆大雨,恰好行到一座橋下,舟子想在此橋洞中躲雨。
一峰記起前言,連稱:“使不得!我們快搖過去,莫停!莫停!” 舟子看了他如此情形,不知何故,既然如此說,隻索冒雨搖将過去。
不到一箭之地,隻聽“轟通”一聲,那橋已中斷。
舟子道;“好險,好險!不是賈老爹吩咐,大家都沒有命了!賈老爹,看你剛才那付神情,好象預先知道的一般,真奇怪哩!”一峰便将菩薩示夢的事,細說了一番,舟子也從此虔心禮佛起來。
一峰到了目的地,與各行商接洽就緒,付款載貨而歸。
路上一來一往,足足有兩個月跋涉。
這兩個月中間,他那妻與鄰家子正打得火一般熱,大有難解難分之勢。
一峰那日到家,已是黃昏時候,他因菩薩救了他斷橋之厄,故一進門便到菩薩像前焚香拜謝。
拜罷起身,那梁上挂的一盞長明燈,忽然斷繩落下,裡邊的油傾得他肩背上淋漓盡緻。
他猛可裡卻記起偈中的第二句,便略不遲疑地把油向頭上抹,抹得滿頭光緻緻的與女人一般。
當下換去外衣,與妻子叙了一番契闊,少不得提起斷橋之事。
少停,吃過了晚飯,一同入房安息,不在話下。
再說那鄰家子一見一峰回來,不能過去和他妻子追歡取樂,不覺忿火中燒,睡在牀上翻來複去,哪裡想睡得着?越想越恨,到後來陡地動了殺心,去廚下找了一把切菜刀,翻牆過去,悄悄地掩入房中,步到牀前,揭開帳子,舉刀待砍。
忽又縮住了,暗想:“不要殺錯了,那倒有點舍不得!”略一籌思:女人頭上一定有香油氣味,這個倒也不難辨别。
于是用鼻一嗅,隻聞得外牀一個油氣撲鼻,便認定裡牀一個是一峰。
重新舉起刀來,用盡平生之力,向裡牀一個的頭上劈去,隻聽“秃”的一聲,腦瓜兒已砍成兩半。
一峰從夢中驚醒過來,大聲呼喊,敲石取火,很要一些功夫,鄰家子已乘間遁去。
四處搜尋,哪有一點蹤影。
正是: 今朝漏網去,終有被羅時。
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暗中觀察,果然被她尋到了一個。
菩薩見他生有慧根,将來得能證道,但目前災禍臨頭。
菩薩暗道:“他既虔誠禮我,我不救他,誰還可以援手呢?” 于是便去化身指點他去了。
你道那人是誰?卻是一個藥店主人,名叫賈一峰。
乎日間,他抱定薄利主義,嘉惠貧病,總比别人家來得便宜,遇到實在窘迫無錢的人,他又肯賒欠,卻并不索讨,因此有善人之名。
他平日最信佛教,家中店中都供着觀世音菩薩,晨夕禮拜之外,沒事時便坐在佛前念誦《觀世音經》,一日不問。
但是,他雖然是個好人,他那妻子卻生性淫蕩,與鄰家子有些不清白,外面人都有些知道,隻瞞過了一峰。
人家都說,善人不報也罷了,卻如何反受惡報呢?況且他又是信佛之人,難道菩薩是無靈的嗎?卻替他暗中歎息。
可是因果報應,終是有的。
一天,一峰要往别省去進貨,先一天夜間,忽夢觀世音菩薩在他家現身,手中執着如意,頂上現出一條金龍,用如意敲着他頂門說道:“賈一峰聽了,你不久有大禍臨頭,我因你相禮甚虔,不忍見你身罹此厄,故來救你。
如今有四句偈語在此,你聽真了:逢橋莫停舟,逢油即抹頭,鬥谷三升米,青蠅捧筆頭。
切記,切記,不要忘了此話!”一峰拜領而醒,将此四句偈語,倒來倒去地念熟了,謹記在心。
菩薩的吩咐,他哪裡敢忘懷呢? 第二天,坐船動身,行不到半日路程,忽然遇到傾盆大雨,恰好行到一座橋下,舟子想在此橋洞中躲雨。
一峰記起前言,連稱:“使不得!我們快搖過去,莫停!莫停!” 舟子看了他如此情形,不知何故,既然如此說,隻索冒雨搖将過去。
不到一箭之地,隻聽“轟通”一聲,那橋已中斷。
舟子道;“好險,好險!不是賈老爹吩咐,大家都沒有命了!賈老爹,看你剛才那付神情,好象預先知道的一般,真奇怪哩!”一峰便将菩薩示夢的事,細說了一番,舟子也從此虔心禮佛起來。
一峰到了目的地,與各行商接洽就緒,付款載貨而歸。
路上一來一往,足足有兩個月跋涉。
這兩個月中間,他那妻與鄰家子正打得火一般熱,大有難解難分之勢。
一峰那日到家,已是黃昏時候,他因菩薩救了他斷橋之厄,故一進門便到菩薩像前焚香拜謝。
拜罷起身,那梁上挂的一盞長明燈,忽然斷繩落下,裡邊的油傾得他肩背上淋漓盡緻。
他猛可裡卻記起偈中的第二句,便略不遲疑地把油向頭上抹,抹得滿頭光緻緻的與女人一般。
當下換去外衣,與妻子叙了一番契闊,少不得提起斷橋之事。
少停,吃過了晚飯,一同入房安息,不在話下。
再說那鄰家子一見一峰回來,不能過去和他妻子追歡取樂,不覺忿火中燒,睡在牀上翻來複去,哪裡想睡得着?越想越恨,到後來陡地動了殺心,去廚下找了一把切菜刀,翻牆過去,悄悄地掩入房中,步到牀前,揭開帳子,舉刀待砍。
忽又縮住了,暗想:“不要殺錯了,那倒有點舍不得!”略一籌思:女人頭上一定有香油氣味,這個倒也不難辨别。
于是用鼻一嗅,隻聞得外牀一個油氣撲鼻,便認定裡牀一個是一峰。
重新舉起刀來,用盡平生之力,向裡牀一個的頭上劈去,隻聽“秃”的一聲,腦瓜兒已砍成兩半。
一峰從夢中驚醒過來,大聲呼喊,敲石取火,很要一些功夫,鄰家子已乘間遁去。
四處搜尋,哪有一點蹤影。
正是: 今朝漏網去,終有被羅時。
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