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金輪山大師被劫 塞氏堡同伴求援

關燈
走了大半個時辰,方才到得堡外。

    那時堡外正有一班人在那裡挑泥擔水,收拾堡牆,看見了二人,就知是外路來的,因為這裡是向來沒有僧尼羽流的,故服飾上一見便知。

    他們很覺詫異,都停了手小工作,圍上來向二人問詢。

    保姆便合十為禮,先将自己來曆詳細說了一遍,接着便把金輪山下經過,妙善大師被夜叉擒去之事,告訴了衆人。

     大家一聽此語,不覺都伸出舌頭來,半晌縮不進去,同聲說道:“好險,好險!你二位不知福分有多大,才被你等脫逃到此,要不然此刻連性命都結果了哩!” 衆人你一言我一語地嘈雜着,早驚動了堡内一位官人,疑是這班工人有什麼事在此争吵,故閑閑地踱将出來,喝道:“大家不在做工,哕唣些什麼?” 工人間言,都說:“孫大官人來了。

    ”就中有一個工頭模樣的人,走上前去禀了一番,那位孫大官人便和顔悅色地說道:“如此就請二位進堡,到舍下坐地,再作計較.” 原來這位孫大官人,單名一個德字,是這裡的堡主,平日樂善好施,遠近很有他的名頭。

    現在看見了這兩個可憐的尼僧,自不免招呼她們到家款待了。

     當下保姆、永蓮二人,跟了孫德進堡,一直到他家裡,分賓主坐定。

    永蓮心念着妙善大師,便首先開盲道:“大官人啊I我們二人雖然脫險到得此間,隻是還有同伴的妙善大師,如今卻陷身在夜叉隊中,不知如何受苦。

    總要求大官人大發慈悲,想個方法出來,搭救于她,這場功德比了修橋補路,還要大呢!” 孫德聞言,連連搖着頭,一面将山中所遇的是野人并非夜叉的話,告訴了她們;一面又說道:“這班毛人,與外間隔絕,彼此言語不通,又沒情理可講,山谷中就是他們的世界,誰敢去撩撥他們?又有何方法,可以救得你們那位同伴呢?況且這班毛人,生性十分殘忍,凡誤走入山的人,總被他們生吞活剝,決無生還之望。

    就是端的有了相救的方法,此刻卻也嫌遲了,又何況無法可施呢?我看朝山的話,隻好你們二位自去,那位被陷的師父,是沒有希望的了!就是二位前往,前途的危險也正多着,卻須一路仔細哩!”保姆和永蓮一聽如此說法,不由得心上如刀鑽劍刺一般,兩股熱淚,撲簌簌直滾下來。

    永蓮嗚咽着說道:“大師啊!你一向心志專一,聲不能悅你的耳,嗅不能亂你的鼻,味不能擾你的口,色不能戀你的目,一切富貴榮辱不能動你的意。

    修到如此田地,今番不合貪看山色,招出這一場災禍,弄到功虧一篑,叫人怎不可惜?” 保姆接口道:“永蓮啊,你且休一味地埋怨她。

    她現在雖陷于險境,生死存亡究竟還不曾有個實在的消息。

    那我們對于她的希望,還不會完全斷絕。

    她畢竟是個志心修行的人,佛祖豈有不加保佑之理?佛法無邊,或者竟能化險為夷,也未可知.我們雖沒有救她的方法,但是三衆出來朝山,終不成就此抛撇下她,我們卻另行前去之理?就是果真她已不幸被毛人所害,我們就不該獨生,死也死到一起去,才顯得我們一德一心啊,” 永蓮道;『奶奶說得是,如此我們仍回到金輪山去,入山尋訪大師的蹤迹,就被毛人生吞活剝了,也隻算前生的孽障:那麼,此地非久戀之鄉,我們走吧!” 于是二人起立,合十向孫德告辭。

    孫德卻起立攔阻道:“陷了一個,再憑空送上兩個,此事斷斷乎使不得!”兩下正在争持,喜信卻自天外飛來了。

    正是: 憂疑剛聚結,喜信忽飛來。

     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